查看原文
其他

《大地震》导演陈静:封闭空间里的人物群像令我着迷

网娱观察编辑部 网娱观察 2020-12-04



口述 /陈静

整理 /苏苏


“一段历史过去了,未经历者往往得到的是旁观与宏观的感受。可作为创作者要探知更多关于个体生命的体验,去讲足够饱满和令人动容的情感。整个故事对我来说,不能只是一个一群人走出困境的励志故事,其中一定会有复杂的情感交织,以及不能言说的微妙时刻。我们还是把重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放在了人性的探讨上。
 
导演常常是决定一部影片风格、气质以及个性的关键人物。听片名“大直男向”的《大地震》,导演却是一位女性,陈静。她把表达的重点聚焦于灾难之下,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折射出的人性探讨上。互助团结、奇迹生还背后,有的舍小我成就大我,有的只顾个人安危,有的经此一役成长得更顽强,有的受洗礼获得新生。


导演陈静(中)在拍摄现场


陈静是爱奇艺方向制片人推荐的导演。2017年,陈静作为编剧之一,并执导了爱奇艺自制网络大电影《故事贩卖机》里的短片小故事《驯兔记》,豆瓣8.3分,口碑不俗,至今仍是网络电影里的最高分。

 
这位自觉“从事着世界上最好的职业”的女性导演,之前拍摄了诸多儿童题材影片,也从来不愿意被定型,于是积极接受挑战,执导《大地震》。
 
她自认影片还有遗憾,自己也仍需成长和提高。“把好评当成动力,把差评当成鞭策”。以下是导演陈静的自述:


封闭空间里的人物群像令我着迷

2018年农历年底,《大地震》的制片人罗劲松老师找到我,说想拍一个唐山大地震背景下的矿难故事。当时我正在经历第二次肺炎住院,每天咳个不停,接到电话很快就做了决定。我喜欢有挑战的事情,这会让我兴奋。当时唯一担心的就是咳嗽什么时候好,希望不要影响拍摄。
 
当时故事有一个梗概,人物不似现在这么多,人物关系也不一样,整个故事看起来有点儿像是一个矿下逃生指南,但是缺乏人物之间的情感关联和情节推动力,故事缺乏厚重感。可是这个项目真正让我着迷的是矿下的群像故事。在一个类似封闭空间的地方去讲一群人之间的事,这个概念听起来就是会令电影创作者觉得有趣的。所以当时跟制片人一拍即合,遂开始重做剧本。
 
对于地震这个题材,我是心怀敬畏的,筹备期间,查阅了大量与唐山大地震相关的书籍、文字、老照片、影视资料,我现在手机里还有存有很多参考照片和文字截图。我们还到唐山马家沟煤矿和林西煤矿实地堪景,那里还保存一些当年的建筑设施。



在剧本阶段和筹备阶段,也分别采访了曾在煤矿下工作以及亲身经历1976年地震的老矿工,邀请他们作为顾问。只可惜,带领堪景主创几次跃跃欲试想要下到真实煤矿下面去,都没有被当地部门批准。

最初我还幼稚地想在实景矿下拍摄,那时马家沟煤矿已经有一段时间停产,如果能在真实巷道里拍摄,不仅能减少后期特技的压力,还能呈现准确的质感。可是马矿下面瓦斯浓度很高,实景拍摄是完全没有可能的。最后我们在唐山一个棚景里,借用一部分其他戏搭建起来的巷道,又根据剧情自己搭建了一部分能够满足拍摄的巷道。
 
因为筹备期时间紧张,我们很多场景是一边拍摄一边搭建的。美术老师赵静涛自己绘了所有的场景图,置景组长李云好多天不眠不休,我见到他的时候总是灰头土脸、双眼通红。我们在里面搭景用的棚不是专业摄影棚,没有抽风系统,里面粉尘横飞,气味难闻,我们的置景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通宵达旦地奋战。


剧本从主旋律到黑色荒诞到主旋律

拍摄期,在这样的棚里我们每天一待就是十几、二十个小时。现在想起当时摄影组的口罩,心里还是会觉得难受。摄影组灯光组导演组始终在现场,几乎没有时间能够出来透口气,普通口罩根本不起作用,专业防雾霾的厚口罩,两三个小时之后就变黑了,摄影师王猛的口罩在四个小时之后看起来中间像是有厚厚的灰尘囤积。我就塞给他新口罩,强迫他换掉。时间紧、任务重,大家这么努力认真,我觉得好心疼。
 
后来转场到马矿拍地面上,也还是到处灰尘,这个题材就不是干净敞亮的环境,干就是了!
 
整个片子时间的压力是最大的困难。想做更精细,时间又有限。
 
革委会主任这个角色是矿难发生时的原型人物。我们之前找到过一个报道,在唐山大地震期间,一个革委会主任带领大家有序平安地从矿下走出来。当然,在剧本阶段,我们也赋予了这个人物生动和多面性。其他几个人物都是结合了各种真实情形创作出来的。



你们看到片中有两个“美丽”,在我看来,这是编剧老师秦悦的神来之笔。两个“美丽”之间势不两立的矛盾,在地震和救援的过程中得以化解,各自完成了她们的成长。
 
剧本也改了很多稿。大体的思路调整经历了从主旋律到黑色荒诞又回归到主旋律的过程。我们在做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故事本身的脉搏,最初的“主旋律”和最终的“主旋律”之间,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里面多了复杂性。所以在我看来,修改剧本之路不怕彻底推翻重来,因为每一步都会留下有用的东西。
 
你们现在看到的成片,有诸多关于人性的复杂选择,这个“轻灾难重选择”的选择也是根据整个影片的体量和周期来定的,如果我们是特大制作,那势必在场面上需要有所重视,好钢得用在刀刃上。否则就得考虑“避重就轻”,拍片是需要务实的。故事本身是最重要的,我们没有办法做一个特技特效很强大的影片,那就不要做成内容很空洞的影片。
 
而以情动人,应该是这个影片的创作重点,所以演员得是经得起观众考验的。几位主人公的选择上,考虑了形象、气质、演技等诸多因素,还是希望呈现的人物是有质感的。由于大部分戏是群戏,所有人都在一起,筹备期就在想,每一个演员,哪怕是一个小配角,都不能减分。



因为是网络电影,还是会考虑所谓“网感”,但对我来说“网感”更具有技术层面的意义。比如,要考虑适合小屏幕播放,景别的选择上会受影响。目前上线的版本里就大量使用了近景和特写,全景用进去的比较少。比如,如何呈现停电之后巷道的环境,我们也是反复做过考量,才把环境底子光提亮的,以及保留了矿工头灯打开以作为主要光源。因为在大屏幕上看到的昏暗环境,到了手机屏幕播放时,会损失更多细节。
 
很多观众很喜欢结尾对于地震亲历者的采访,也让影片更有力量。这是我们在筹备期就讨论过要呈现的。就我个人来说,整个影片无论剧本还是最终的实现,都是“故事性”强过“真实性”,我并不想模糊“故事”和“真实”之间的关系。有真实幸存者的采访,会让“故事性”得以更明确,也会让观众从故事里跳出来,重归现实。而这些一起组合起来,才是整个题材的意义。


把好评当成动力,
把差评当成鞭策

我个人最难忘的,是单薄的矿生一个人爬过狭窄的巷道,看到自己父亲烧焦的尸体那场戏。拍摄时,演员和我设计了几种方式来表现那个情况下,那个人的情绪和心理,最后一镜呵成,但是后期因为整体考虑没放进去。

网上也有一些关于影片制作的不好的评价,刚看到的时候会有点儿难受,但想一会儿就想通了。网友想看好电影,这个立场没错。作为创作者,只有拿作品说话,没有可能跑去豆瓣和评论区解释一通,为什么有这样的那样的不足。确实有的不足是制作的时候就意识到的,但没有办法。也有自己还需要努力提高的地方。把好评当成动力,把差评当成鞭策吧。这些声音都是创作者提高技艺和功力的助力。



我个人对于网生内容其实是个新人,研究得并不多。在我看来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通常它会让你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之前我也有院线上映的作品,可下映后,好多朋友想看都看不到。既然是平台,就需要百花齐放吧。我觉得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网络电影精品化这件事,这让创作者感到振奋,毕竟扎实做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我经常琢磨不明白创作者被贴标签这回事。比如我拍摄的儿童片和主旋律比较多,就好像不能拍摄别的题材。其实在某一个地方待久了,人还想换个地方旅游去呢。人生这么长,兴趣无法不广泛,人和生活对我来说还有很多未解之谜需要探索。






近期热文


易烊千玺专访 RAPPER生态调查

7月网剧网大备案 | 《一路成年》

 热播剧男主七夕卖货 | 白一骢专访   


商务合作 请联系:

claudia1212/18510712046(微信ID)

约稿 请联系:

A2011402(微信ID)

转载/加入社群 请联系:

WANGCHUNXIAO14(微信I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