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你还在幻想高福利?醒醒吧,那是陷阱!

2017-03-31 A先生 米筐投资

米筐投资提醒:本音频大小1.1M


前言:

小孩才分对错,成人只讲利弊。


网上的各种吐槽确实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过于片面——其根源在于屁股决定脑袋,当然也有认知的偏差,比如我们最常抱怨的跟欧美相比的福利缺失、贫富两极分化、集权政府的弊病以及2008年以来央行放水后房价高企/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


本文将就我们平时牢骚最多的这几点做一分析,以求抛砖引玉,试着能看到硬币的另一面。


1

高福利虽好,本质是存量财富的转移


相较于欧洲的高福利,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广受诟病——教育、医疗、失业救济、甚至住房保障,延迟退休更是引起一片沸腾指责。这种比较正确与否暂且不论(不光要跟其他国家当下的横向比较,还应该跟自己以前的纵向比较),我只想问一句:高福利背后谁在出钱买单?若是国家出钱,国家的钱又来自哪里?靠印刷货币支付费用吗?那样的结果就像津巴布韦,100亿元买不到一个鸡蛋。


福利的本质就是存量财富的转移!一部分人的财富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国家以税收(增值税/所得税等)的形式强制收取。


现在的养老金同样如此——现收现支的体系下,现在工作的年轻人把自己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转移给了退休的老年人(以社保统筹的方式)。可这波年轻人退休后是否还有这种好运气呢?——年轻人在减少啊!这正是国家延迟退休的根本原因——硬币的这一面有多少人能看到?


社会福利的目的无外乎两点:一是出于人道主义,不至于出现饿死/病死的现象;二是为了社会稳定,否则会出现抢劫动乱并最终影响增量财富的产出。但过犹不及,高福利的失败者是欧洲,大家躺在国家的怀抱里——实际上是在分配他人的财富,从而失去创造增量财富的积极性,变得越来越懒。不工作就不能创造增量财富,自然就无法更多的税收,国家不得已借钱去发福利,就是今天的结果——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破产,最终又反馈回去影响到福利享用者的福利。


所以,要想保持国家有活力和发展后劲,最好不要高福利而是有基本社会保障即可——让大家发挥聪明才智去创造增量财富并获得回报,而不是通过分配其他人的财富让自己生活无忧,这也是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根本原因。


由此,对因为聪明才智/劳动创造/合法所得制造的贫富分化不应排斥——因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增量财富,而应对一味要求增加福利反而要加以排斥——因为这只是存量财富的抢夺和再分配。


2

威权受诟病,但却解决了囚徒困境


没有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家能解释近四十年来的中国经济奇迹——它既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也不是统筹划一的计划经济,如果非要归类的话,总结成权威经济或许更合适——强权政府对经济/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强势干预


在集权统治、违反人权、暴力拆迁、没有信仰只信钱的纷纷指责、看衰和反华中,中国经济却一路高歌猛进,百姓财富迅猛膨胀,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解决了囚徒困境!


墨尔本至悉尼的高铁修了几十年还停留在规划阶段,圣保罗至里约的高铁迟迟无法动工,美国的基础设施如此落后以致川普都要学中国加大基建……其背后都是囚徒困境——环保人士的阻挠、私人所有产权物业的不配合(即使牵涉到公共利益,政府也不能强拆私人物业)、航空公司利益的反对……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从而损害了更大的集体/国家利益的产生,其本质还是存量财富的争夺和固守,进而影响到了增量财富的新创造。


民主社会的福利选票、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党派内耗、私人产权无回旋余地的保护,要么是对存量财富的争夺,要么阻碍了增量财富的创造,其最终结果都会反过来降低每一人的福利。


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独裁威权时代国家反而经济发展的更好——如皮诺切特时期的智利、魏地拉时期的阿根廷、朴正熙时期的韩国、蒋经国时期的台湾、李光耀时期的新加坡,反而民主化了阿根廷/台湾/南非等国家地区经济在走下坡路,许多民主选举的第三世界国家一团糟(解决不了囚徒困境)。


当然朝鲜是个例外,但本质没变——它虽然独裁强权,可只是在消耗存量财富,而没有激发增量财富的创造。但威权的缺点也不少——官员会腐败/司法会不公/人权会受损/言论会受限……


所以,威权/民主体制无所谓好处,只有是否适合国情(国家发展阶段/民众受教育水平/政治的游戏规则等)——非洲拉美国家或许更适合威权体制,而瑞士(2016年全民公投压倒性通过了拒绝每人每月白领2500瑞士法郎的福利)等国民主制会更好。


3

央行放水货币贬值,妥协的次优选择


2008年后央行放水刺激经济,其负面影响更是被诟病至今——货币贬值、房价飞涨、贫富分化、实体经济被挤压……可硬币的另一面是中国的高铁里程世界第一、机场硬件世界领先、各个城市地铁建设突飞猛进、高速公路更是畅通八达……


中国不仅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就业和社会稳定也得以保持——而这也正是拜货币超发所赐。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癌症患者化疗会造成脱发/消瘦/浑身乏力等副作用,但能治愈病,可若不化疗则直接死亡。


央行超发货币是存量财富的再分配和增量财富的新创造同时进行的——印钞放水相当于向全国货币储蓄持有者分配财富(收取铸币税),以贷款的形式放出去刺激经济就是把转移过来的财富再用于投入生产去创造更多的新增财富。


所以,央行放水对某些人来说是能否买得起房/货币购买力降低/物价上涨的问题,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是关系到生存吃饭的问题——需求不足带来经济下行,随着而来的是生产减少和失业增加,紧着就影响某些人的生计和社会的稳定。央行放水就是人为扩大需求,是不得已的次优选择,似乎也没有最优选择。


与其牢骚抱怨央行放水,不如积极应对通过一些操作对冲掉货币超发的副作用。我们都知道货币超发会稀释货币的购买力,但很少人知道货币超发也在稀释债务的负担,解决的方式就是减少现金/储蓄,适当负债——既避免了手里的现金被收铸币税,又能享受债务负担减轻的好处,把钱花出去——购买资产/提前消费/生产经营。


这些年买房的人无形当中遵循这一原则——减少现金持有财富就不会被稀释,负债相当于债务负担越来越轻,持有的资产不断上涨又享受了货币超发的红利,而按揭买房却是人一生当中最易获得/金额最高/利息最低/期限最长的债务。


当然,央行并不能一直放水,因为其收益会越来越低,但现在没办法,只能以时间换空间——在放水期间,鼓励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升级,之后对冲带掉超发的货币,而这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如果了解了央行放水的来龙去脉及其因果关系,那些还在吐槽四万亿及其后继续放水的键盘侠们是否会有更全面的认识呢?


后记:

我们如何判断一项决策/政策/现象的好坏呢?我想从经济的角度或许更加客观,比如是否有增量财富的产生或有助于增量财富的产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制造业直接创造增量财富,可服务业却助推增量财富的创造,并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二者也就无虚实经济之分,以此类推:购买新房属于炒房吗?电商是虚拟经济摧毁了制造业?金融业促使资金进一步脱实向虚?


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你看到是一面还是两面呢?


米筐投资相关历史文章推荐:



财经金融:

保资产还是保货币 | 股市楼市谁是最大泡沫? | 人民币一定会贬值? | 房价弄死实体经济 | 挽救中国实体经济 | 中国会发生经济危机? | 中国房地产将进入衰退周期 | 地方与中央的博弈 | 中国资产九年轮动史 | 风声鹤唳刻不容缓 | 谁决定通货膨胀 | 谁动了中国的外储 | 央行别无选择 | 社会阶层固化 | 虚拟资本狂掠实体财富 | 钱进不了实体经济 | 一二线城市行情不塌 


投研策略:

无抵押借100万 | 把握资产抄底期 | 信贷周期 | 人民币黄金(上) | 人民币黄金(下) | 炒房团的金融逻辑 | 学懂财经金融 | 财务自由的背后 | 资产收益盘点 | 年轻人的大时代 | 香港保险 | 财富的逻辑 | 投资与投机 | 屌丝逆袭需资产泡沫 | 全民寻找接盘侠 | 穷人造通胀富人造泡沫 | 乱世之前买黄金

END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回复“转载”获取须知。商务合作请联系:185 0043 0043。投稿邮箱:6371656@qq.com。

长按二维码加主编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