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响几亿人生活的变革:一个淡化GDP考核的未来

2017-12-22 拾叶 米筐投资


▲米筐投资提醒:音频大小为900KB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


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顺利闭幕。由于该会议是总结当年的经济工作成绩,分析研判国际国内经济情况形势,并制定明年宏观经济发展规划。所以,我们格外关注,特别是对来年经济目标的发展规划。


但本次会议在召开之前,有一个争论却一直在财经界讨论不休——那就是GDP增速目标是否要求淡出。


联想到十九大报告也首次取消了对GDP翻番目标的表述,改为要解决如何提高经济质量,笔者就在这里深入探讨一下关于GDP增速目标的看法。


下图来自中国新闻网:


2

过去为什么要用GDP指标来考核?


我们都知道,过去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党政领导考核中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就是GDP。GDP就是考核官员政绩的成绩单,这种机制造就了中国官场浓郁的“唯GDP论英雄”的怪圈。一些GDP指标完成不好的官员去开会可能都没面子,抬不起头。


但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用GDP指标来考核政府一年的工作成绩的。


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国家是以国民是否充分就业作为作为政府宏观政策的核心目标。


所以你看美国总统最关心的数据就是劳工部劳动统计局发布的就业与失业概况。而大多数做外盘交易的交易员每月第一个周五晚上也都在电脑前等着劳工部的失业率数据公布,因为这个重要数据会影响短期该国的政策调整和金融市场盘面的波动。


但我们不一样,我们国家的失业率统计方式有问题,不全面不完善不合理也不契合实际,需要改革的地方有很多。


而除了中国,还有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一样用GDP作为绩效指标考核政府呢?


我们看到印尼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也制定了GDP的增长区间作为本国长期的增长目的,但他们也并不像国内一样以成绩指标来考核地方政府和干部。


那我们为什么要用GDP当成指标来考核我们的地方政府和干部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保就业,保居民收入!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们克强总理讲的。


早在2013年的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的克强总理就讲过这样一段话:“过去,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经过这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大概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我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有关方面反复测算,都认为要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经济增长。我们之所以要稳增长,说到底就是为了保就业。”


所以,我们国家制定GDP的增长目标,从中央下到各省,再由各省逐级下到各市、县、乡、镇。这样逐级分解增长目标的任务,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所增长。


而我们制定GDP的考核其实与全世界的中央政府最终的政策目标都一致:增加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社会的财富。


那为什么现在要淡化GDP增速的目标呢?


3

供给侧改革、环保与GDP弱化


GDP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就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这是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也就是在197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西蒙·库兹涅茨在给美国国会报告中正式提出的。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大家一致决定把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主要工具指标。


GDP这个指标有什么特点呢?


就是量的堆砌!


1944年是二战快结束的时期。当时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政府强化经济指向量产的粗暴模式。二战时期的所有经济指标,都是为战争和工业服务。所以量就代表一切!


而我国建国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再到国家自立自强,一直沿用GDP这个经济指标工具也无可厚非。因为,我们要养活十几亿的人民,没有量的堆砌是无法干事的。


很多人过早的诉求使用体现经济的质的指标,也是有考虑欠缺的。


如果你连饭都吃不上,还要什么西湖醋鱼啊!


但GDP也有巨大的缺陷。就像刚才所讲,GDP过度追求量的堆砌,却无法衡量科学技术的进步,无法衡量文明与文化的延伸,只是简简单单的进行量的堆砌计算。


这就导致当整个社会的物资产量满足社会需求之后,产能出现过剩。


2014年的时候,很多产业就已经出现了产能和库存的过剩。比如钢铁、煤炭、水泥、甚至在农业领域里。


在2015年底,国家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和房地产去库存都是为了化解这些量的过剩。


我们已经不在生活在上个勒紧裤腰带的年代了!


4

需不需要弱化、降低GDP目标?


其实早在2014年,浙江省政府就宣布了不对丽水考核GDP和工业增加值。而福建省政府效能办办公室宣布对34个县(市)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取而代之的是以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考核方式。其实这两年全国有很多市、县取消了GDP考核,转而改为对环保的考核。


我们看到这一年环保监察在各地刮起一场风暴,全国31个省份有近两万人被问责。这些其实都是政府的转变,在新时代下的宏观政策考核的转变。


我们再来看一张图。



这是中国的人口出生图,我们能够看到1985年至1990年,这五年是中国人口的一个爆发期。随后到1995年至2003年,出生人口大幅下滑。


而1995年出生的人,今年刚大学毕业。加上2000年出生的人,明年刚满18周岁。


这就意味着,未来五年,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都处于下滑状态,粗算每年大约350万人左右。按照总理的算法,我们的GDP实际上可以到5%附近的。那我们追求的就不再是量的堆砌而是质的提升。


这也就是任泽平讲的新5%比旧8%要好。


当我们真正淡化掉GDP增速对我们的束缚,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可能要到来了,过去的一切已成为过去,一个新的时代再等待着我们!


出发吧,华夏儿女们!


长按二维码加作者 米筐拾叶 微信

END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回复“转载”获取须知。

商务合作:185 0043 0043(电话同微信)

『 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米筐投资知识星球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米筐官网!

如果觉得此文不错,欢迎点赞并转发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