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顶住!最近加杠杆的诱惑有点多

和卿 米筐投资 2022-07-03


▣作者:和卿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最近都是加杠杆的诱惑,关于房子关于股市投资关于……


需警惕,毕竟我们还在去杠杆的路上。


债务即杠杆!


这两年的一系列动作都在为后续大刀阔斧地去杠杆做准备!


这一系列动作包括地产调控、影子银行、地方隐性债务、资本的无序扩张以及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等等。


前者涉及经济结构改革调整,后者涉及利率环境。


2022年更像是去杠杆路上的一个“小意外”。


很有理由相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会处于“中性偏宽松”的格局。


当下对于我们,最优的选择是提前去杠杆,起码能不背暂时不要背。等经济结构转型成功的苗头出现,一个身无杠杆的人再通过加杠杆飞的比谁都高。



1




中国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经济保增长与去债务(去杠杆),二者是信贷刺激经济下的对立关系。


近期是保增长,一旦经济企稳大范围的去杠杆很快会来!


高杠杆吵吵了好多年,特别是房地产与地方债务,当前全国270%的宏观杠杆率,不可谓不高。


全面去杠杆不成熟,阶段性挤出一部分是近几年的主基调。


这是近几年的情况:


2016年,部分精明的房地产商主动去杠杆,这两年存活了下来;

2018年,地方债务去杠杆,特别是隐性债务的处理,多少堵住了后门,虽然前还在去杠杆的半道上;

2019年,房地产商被动去杠杆,倒了恒大,违约了一片;

2021年,经济结构大范围调整,包括影子银行、融资平台、两高一剩、房地产整顿、平台经济整顿以及资本无序扩张的整顿;


前几年的操作下来,杠杆去了一些。


一顿操作,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太猛太快,投资率陡然下滑。


疫情与俄乌局势又加重了稳经济的难度。


然而,去杠杆对环境的核心要求就是经济稳健。


显然,疫情下动态清零对经济的扰动与俄乌局势助涨生产资料的价格,都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


去杠杆暂时中止,由政府加杠杆重操基建旧业,创造需求。


年初各地基建催项目,4月底国家又上了一轮基建,围绕“县城”也规划了基建,很符合之前基建提速的预期。


其中还有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基建支持部分,即支持国家安全基础设施,目的性很强,官方说为了提高国家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


你品品。


不管怎样,当前就是先稳经济,适当再加杠杆。


可是杠杆国家加的也很温柔,财政预算赤字率相较于去年下降了,新增的赤字部分并不高。


整个宏观杠杆率虽然再增长,但增速却开始下滑。


为了完成5.5%的经济增长目标,2022年政府通过基建加了杠杆。


从历年的加杠杆经验看,下一步就是完成企业和居民加杠杆。企业杠杆是必然要加的,居民杠杆则依然试图通过买房加。


(目前还未出现哪一年,政府加杠杆的时候,居民没有加杠杆的情况)


对于企业,贷款利率整体下调,银行体系内也早已悄悄降息。


对于居民,房贷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下调、二套房首付也下调......


最近更是试图挤压存款利率空间来进一降息。


整个环境就是:杠杆成本“这么低了”,赶紧加!


满世界都是加杠杆的诱惑。


我们需要警惕:毕竟整个环境都更像是为大范围去杠杆做准备,2022年只是去杠杆路上的一个小意外。


对于企业,非常明确的一点是,国家通过定向支持工具,以1.75%的利率优惠支持绿色、科技、小微等等;


对于房地产,开始放松,但“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仍然未变,经济结构的调整注定房地产后续的主基调仍然是去杠杆挤泡沫,使房地产回归原本的居住属性。


你可以涨,但不可以借助金融工具无序地上涨。


炒房不能富国富民,新需求新科技新服务才是。


无论怎样,眼前的一切都很符合后续去杠杆的条件:先经济结构调整,挤出部分风险。


现在唯一欠缺的是,稳健的经济环境!



2




稳健的经济环境,需要基建,特别是新基建和对传统基建的数字化改造没有完成之前。


有点儿像新能源没有替代煤之前,烧煤仍然是取能的主要方式。


好多人可能又这样的想法,认为搞基建有啥用,路啊桥啊铁路啊什么的该有的都有了,再投资岂不是浪费?


你忽略了两点:


1、搞经济就像种地,要想产量上得去,定期更新甚至改造,必要的投资是少不了的;

2、要想整个农作物收成好,带来的效用更高,豆啊麦啊等都要有,期间必然会出现调整,剔除边际效率低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年年制造业、基建、房地产、农业、采矿业等固定资产投资都保持一定增幅,2021年各行业整体投资占比分别为32%、25%、19%、4.5%、1.5%。


一旦固定投资跟不上,经济生产就会失衡。


比如,去年在强出口的带动下,实现8.1%的GDP增速,固定投资增速只有4.9%,基建更是只有0.2%,生产跟不上需求,就只能没日没夜的让机器运转,短时间对电力的高需求又催生出拉闸限电的怪象。


记得某研究机构有这样一句话:


“凡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实际GDP增速的年份,经济就明显有失衡特征;凡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实际GDP增速的年份,GDP增速即使低,微观上一般也比较稳定。”


这里不是鼓吹基建的万能,而只是想说明经济持续发展离不开适度的固定投资增速。


基建涉及面多又恰恰可以更好的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当然,2021年经济失衡也离不开上述的经济结构调整。


调整带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特别是心理预期的创伤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


2022年就在承受这一调整带来的痛苦:企业投资意愿降低,裁员,灵活就业增加.....


经济好,加杠杆的时候,各个乐开了花,地产商赚钱、买房的人赚钱;去杠杆的时候,最痛苦的莫过于前期杠杆加在了天花板上的企业和人——特别是高杠杆举债的企业与高杠杆买房的普通居民。



3




如果这几年经济结构转型成功,迎面而来的将会是一轮全面的去杠杆运动。


2022年3月8日,央行发布的宏观杠杆率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宏观杠杆率272.5%,其中企业杠杆率153.7%、政府杠杆率46.6%,居民杠杆率72.2%。


不用跟国际比,比这也没啥意思。


你手里有100块,借了100块,杠杆率50%,剩下的你算吧。


另外,要知道政府杠杆率中还有很多隐形债务,如地方政府背书的城投企业融的资;居民的高房贷利率也算是潜在的加重居民杠杆率的因素。


国内还没有成熟的个人破产,一旦还不上贷款,房价下跌过多,就会出现房子卖了还换不上债的情况。首付的本金没了、之前的还款利息也没了。


想到这里,以房子为有限责任的个人破产计划是时候推一推了。


杠杆必须要去,否则有了新需求也激发不出来多少。


根据欧美和90年代的日本去杠杆经验,成功的关键有两个:


1、宽松局面下,完成杠杆的转移;

2、自身经济结构改革转型。


拿2008年三季度到2015年二季度去杠杆相对比较成功的美国。通过将企业的杠杆转移到政府,居民的杠杆破产重组,随后在经济好的时候政府逐步退出。


(美国去杠杆的情况)


前两项操作的都挺好,就是经济结构转型遇到了技术瓶颈,金融化缺少实体的根,一轮一轮的量化宽松又停不下来了。


欧洲的希腊 、西班牙 、爱尔兰等国,也是经济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财政还拉胯,不得不通过欧盟救助才将杠杆转移出去。


日本90年代的危机也曾杠杆,但最后都败在了经济结构转型上。


中国似乎嗅到了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性,先处理好经济结构。


可以这样说,中国不久也要面临去杠杆化过程中的杠杆转移和经济结构改革转型的难题。


这决定了我们能否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怪圈。


从当前的局面看,中国的去杠杆化更侧重于经济结构改革成熟后配合杠杆转移逐,在经济发展中完成去杠杆化。



4




当前的环境局势着实有点儿复杂。


当所有人都觉着当前的中国最缺的就是信心,搞什么基建的时候,新基建与传统基建数字化、国家安全方面的基建比重都在悄悄的增加。


经济结构转型不成功,没有持续增长的收入,要么等着债务自发的爆炸,要么忍受着热锅上蚂蚁式的去杠杆。


比当前会更加难受一万倍。


当前只能做好自己,减少不必要的杠杆,静待转型成功的曙光,债务消除一些,我们或许都会开心起来。


【米筐投资】视频号开通啦!
知识、宏观分析、政策解读,干货不断!
在这里读懂经济!
更有精彩直播等着你!
▼点击关注视频号:米筐投资▼





本文系【米筐投资】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转载”查看须知
商务合作:15638843884(电话同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