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假如领导开会不拿稿,结局一定想不到

2018-04-12 尚书坊 响箭先锋


1980年2月29日,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邓小平说了这样一段话:


        

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短话,话不离题。议这个问题,你就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赞成或反对,讲理由,扼要一点,没有话就把嘴巴一闭。不开空话连篇的会,不发离题万里的议论。即使开短会、集体办公,如果一件事情老是议过去议过来,那也不得了,总之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


01

        

最近几天的自媒体,都在疯狂的吐槽“五多”。“五多”不是什么新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但它跟“四风”问题一样,是让基层十分困扰的重要槽点。每每提起“四风”和“五多”,大家都是满腹牢骚、望洋兴叹。


        

单就“五多”中的“会议多”来讲,很多人认为,之所以会议又多又长,是因为领导的讲话稿太长,动辄十几二十页。为领导准备讲话稿的相关部门,为了溜须拍马,凸显领导的水平。把领导的发言材料写得八股对仗,文采绚烂,似乎不搞个一二十页就体现不出领导的水平。如果细品领导的讲话稿,新词妙语层出不穷,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人把账算在领导头上,认为领导只会念稿子。稿子写长了,就把会议时间拖得很长。而且领导念稿子的时候,认真听领导念稿子的人并不很多,于是针对领导的讲话稿群起而攻之。

        

会议名目繁多层出不穷,各级领导讲话长篇累牍。于是就有人提出一些很迫切的解决对策措施。

        

比如:有人建议开会时要站着,领导讲话也要站着讲,不能拿稿子,肚子里有多少货就讲多少话,能站多长时间就讲多少话

       

又比如:建议领导的讲话稿都自己动手写(其实这一条中央早就有规定了,要求领导自己起草讲话稿,不允许别人代写,但现实中,受体制和官僚主义限制,这一条规定无法真正落地),能写多少就讲多少

        

似乎有了这样的对策之后,会议的时间就会明显的简短下来,因为领导一旦脱离了稿子就不会讲太多。

       

事实真的如此么?


02

       

这样的措施是否有用,暂且不提。在现行体制下,我们尝试分析一下,领导没有讲话稿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后果一,领导讲话的精神传达起来会更费劲。

       

如果领导有讲话稿,那么讲完话之后,把讲话稿原封不动的发到相关单位。相关单位立即组织传达学习,或抄笔记,或原文学习,或摘要传达等等都可以,非常方便的体现出对领导讲话精神的学习。而且纸面上的东西有根有据,通常不会出现错误领会领导意思的情况。

      

如果领导没有讲话稿,那么现行条件下,职能部门唯一的办法就是拿录音笔记下来,然后再听录音变文字,再在文字的基础上整理出领导讲话的深刻内涵。如果领导讲话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还比较好整理。但假如领导讲话比较随性,整理出来就有一定难度了,很可能按照原话理解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来。如果这个讲话精神需要下发到各个单位以供学习,下发前还要请领导审阅,确认是否表达出了领导的本意。

       

后果二,现场听领导讲话的人记录更困难。

       

如果领导事先准备了讲话稿,在开会前,把讲话稿打印稿放在参会人员的桌上,领导在台上讲,参会人在下面记,这样能够把领导讲话中的重要内容,及时的记在各种学习教育本上,开会效果必然事半功倍。而且,面前有一个材料可以翻阅,开会时不至于犯困,可以随时翻翻资料抵御瞌睡。

       

假如没有稿子,这个讲话精神又需要记下来,那该怎么办?这可苦了坐在了台下那些拿着笔记本苦苦等待记录首长指示精神的人。缺少了一二三条理分明的逻辑结构,东一句西一句,记下来笔记肯定不堪入目,等到将来检查笔记时,怎么面对上级领导?

       

后果三,牵头承办会的人可能就比较惨了。

       

牵头部门组织召开会议,开会时不给领导准备讲话稿。对于有些能讲话的领导来说,还则罢了。对于离开了稿子就不能讲话的领导,不是看着他出洋相吗?万一在讲话过程中自由发挥,一不小心说漏了嘴,说了不该说的话,贻笑大方,那不是让领导丢人现眼吗?特别是有些话是根本不能讲错的,必须原原本本的说出来,否则的话就是对上面的大不敬。例如某些大会精神或统帅原话,如果引用不准,从字面上就曲解了上级精神,还谈什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连学个话都学不到一块儿去,还高度一致,岂不是闹笑话?这简直是让领导犯政治错误。


03

       

领导讲话为什么要有讲话稿?这是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得出来的有益经验。《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重要著作,大部分都是根据某些会议讲话整理出来的。有了讲话稿,表达的意思就可以提前有个准备,上级的指示可以充分的提前充实进去,这是提前准备讲话稿的意义所在。

       

前文中有人提出的所谓对策措施,过于极端,也太表面化,没有看到这个问题的本质。会议多、讲话长,其实并不是讲话稿有无的问题,问题的根本在于形式主义泛滥成灾。现在体制内从上到下,在指导下级工作时,指导思想上普遍存在一种问题,总要把指标具体化,表面化。似乎有了一个准确的数字指标才能对基层进行更加准确的衡量,对数字有一种特殊的迷恋。数字指标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片面强调数字指标,就会导致各种形式主义层出不穷。

       

以为没有讲话稿领导就讲不了话,这明显低估了很多领导讲话的口才

       

平时工作中,笔者不止一次的遇到各种战斗值爆表的领导。他们一旦有讲话的机会,就立即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即使没有稿子,也能自由发挥一两个小时。东拉西扯、天南海北,简直成了领导个人的先进事迹报告会。

        

还有的人甚至以自己的口才为荣,每每大会讲话时,一两个小时都表达不完自己的思想。“没有稿子,也能讲两三个小时”,成了不少领导引以为傲的特殊能力。有些人讲话,喜欢谈个人感想,谈着谈着,不知不觉就偏离了中心工作。绕了一大圈,实质的意思没有表达出来,实质问题没得到解决,最后仅仅成了个人思想秀。


       

如何避免会议有多又烂?在现行体制下,只能采取自上而下一刀切的办法。硬性规定可能会带来更进一步的形式主义,但克服形式主义,总还是离不开一定的形式,这是客观事实。大大曾经有过重要批示,要求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再下狠手,相信一切问题都只是暂时的。


将来总有一天,领导不会痴迷于讲话稿,基层也不会感叹会议多。


(来源:兵哥谈兵)



响箭先锋,为你先行






聚焦时事热点,讲述家国情怀

关注响箭先锋,见证革命友谊


做个爱国者,是我们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