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光武:一个科技人员的文学情怀

华怡 亚太养老产业力量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亚太养老产业力量联盟”——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招生介绍详见:康养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康养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开班啦!!!

点击 阅读原文,立刻报名

一个科技人员的文学情怀


作者:张光武


钱平雷先生新著《上海的力度》问世,标志着他的两部作品集《幸福三部曲》和《上海维度三部曲》已经大功告成,这两部作品集,是平雷多年以来的文化夙愿和心血所注,一朝如愿,就像完成两项大工程,可喜可贺。这里必须提一下,平雷是一个在自己事业领域内卓有建树的科技人员,他毕业于同济大学路桥系,之后近半个世纪里,他先后服务于铁路局桥梁工程和楼宇科技工程建设,在业界声誉日隆,他先后担任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世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上海科协委员、上海科普协会副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兼职研究员和上海大学客座教授,曾获中国科协先进个人和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就是这样一位理工男,一直坚持文学创作,文思泉涌,笔耕不辍,从1995年第一本散文集《幸福相对论》问世,历时24年,终于如愿以偿,不负初衷,完成两个三部曲和六本书,蔚成大观,令人感动,令人敬佩。



平雷的文字,布局工整,笔力酣畅,细节真实,无一事无出处,无一篇不具真情,他的作品,是一望而知的科技人的文学作品,这种文风,有一种儒勒.凡尔纳式的气息,不尚奢华,在朴实无华中自有一种泱泱大度和知识厚度和对现实世界的钟爱之情,具有文科男难以比肩的另类功力,自成一家。

中国早期的科学名人,几乎都文理俱佳,我曾披读竺可桢、李四光、吴健雄、杨振宁和谢希德等前辈先贤的文字,常有拍案之叹,可喜的是,我们在他们的后辈钱平雷等人身上,看到了人文精神的延续,看到了科技人的文化情怀和文学追求。

文章无定式,作家毋论出处,近年来,钱平雷这类科技人出身的作家正在崛起于文坛,风格别具,锦上添花,殊为难得,又不可或缺,更宜多多益善。

平雷属文,灵感时起,流水行云,格局至宽,用情至深,举凡过去、现在和将来,众多的人和事,他都能编织成章,融于一体,汩汩滔滔,如有神助,娓娓叙来,读之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平雷的文字,属于纪实文体,纪实的文字,最突出的一点,是真实。真实的故事,真实的记忆,真实的场景再现,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感情注入。这些特点,在平雷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我喜欢度平雷的文章,因为常常在他真实的文字引领下,被带进了他的世界,或者,被带进了他和我共同经历过的时代和正在经历着的时代。

一个科学男,何以会有那样一种持续旺盛的创作精力,会有那样一种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其实,在他的两个“三部曲”、六本大书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对写作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上海这座母亲城市的热爱,是平雷创作源源不尽的动力。在他的笔下,亲情、友情、同学情、师生情、乡土情、城市请,随处如春草滋蔓,撩人情思,感动着读者,这是他作品的生命力所在,正是这种朴实、本色、真诚的生命热量,结结实实打动了读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科技人的作品魅力,他的作品,是一种渗透了科技元素、科技人思维特色的文学作品,是一种当之无愧的文学作品,而不能仅仅将之认识为科普作品或其它非文学类作品,我愿意诚挚地向读者推荐他的散文集《幸福三部曲》和《上海维度三部曲》,这是一个热爱文学的科技人向他热爱着的城市奉上的文学献礼!

意犹未尽,又派生出一个问题,近年来科学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成果,其实喻示了一个带倾向性的现象:

文学和科学的步子走到了一个交叉点上,做文学的人有没有这样想,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做科学又热爱文学并且开始在做文学的,在做的过程中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做文学的科学人固然有一个补缺的问题,做文学的更有一个亟待补缺的问题。

中国作家群一直有一个问题,眼界、知识面和科学知识底蕴的问题。

其实,在现当代一些大牌文学作品中,科学早已经登堂入室了,柯南道尔、阿加莎的侦探小说,《达芬奇密码》,在这些影响遐迩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丰实的科学知识痕迹比比皆是。还有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当然,他的作品很多是科幻小说,其中《八十一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则比较贴近现实。

所以,我想,钱平雷先生的作品发布会,首先应该惊动的是中国作家们,是一种提醒,一种敦促。我希望这次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好的开端。

其次,是关于科学文学的冠名问题,科幻文学的旗帜扯得比较久了,有一种社会共识。科学文学、科普文学的名称是否可行,我想,可以用这种名称,也可以暂时不用,重要的是出人出作品,北京出了好的科幻文学,在国际上得了奖,他那是带艺从军,原来就是热爱文学的科学人,两面到底蕴都足,上海有没有这样的基础呢?我没有发言权。但我想,我寄望于不久的将来。

另外,科技工作者出身的作家,不要刻意地带着我是为普及科学知识来写文学作品的,上海人说有点硬戗戗,碧波推浪坐行稳,春风入怀全无觉。将科学知识的强项如春雪入土,自然融合在文学作品中,这是我的一点期盼。

最后,想到给这段话做一个结,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文学和科学的互动,或者说,文学与科学的互相介入。在我国,这只是刚刚开始,但是一个令人充满期待的开始。


更多推荐

上海养老科技学会联盟2019年会郑惠强到场致词
养老学科集成研究起步和厘清养老产业现状的抓手一一养老产业产品目录1.0编制的分类和组织探讨

寻求:受多家海内外公司委托收购,投资!!!


要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项目,投资老年护理院,投资居家护理, 有养老土地的项目等……证照齐全!北上广及全国各省会城市……各种方式合作可谈!

电邮:228545312@qq.com

微信:jgj228545312



万水千山总是情~~~

点个在看行不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