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懂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忆旧

养老关切你我他→ 亚太养老产业力量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亚太养老产业力量”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长江三角洲东缘。因处黄浦江东而得名。东濒长江口,南与奉贤、闵行区接壤,西和北分别与徐汇、黄浦、虹口、杨浦、宝山5区隔江相望。




上图为1990年上海浦东旧貌,也就是今天的滨江大道地带

下图为2006年上海浦东陆家嘴世纪大道


浦东,顾名思义,就是黄浦江以东地域的总称。永乐二年(1404),户部尚书夏元吉组织拓宽范家浜,黄浦江成为上海地区的主河道后,以黄浦江为界,形成浦江东西的格局,也就出现了“浦西”、“浦东”之名。浦东作为区域名称,最早见于明嘉靖年间的《上海县志》。


《上海县志》称:由闸港而下,若盐铁塘、沈庄塘、若周浦、若三林塘、若杨淄,此为浦东之水也。


“浦东”是个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古老地名,但直到1958年8月,才第一次被用作行政区的名字:浦东县。浦东县面积158.85平方公里。1960年10月撤销浦东县,将农村地区划入川沙县,城市化地区分别划入黄浦、南市、杨浦三个区。1993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浦东新区,其地域为黄浦江以东、长江入海口南侧的三角形地块,包括原南市、黄浦、杨浦三区的浦东部分,原上海县(现为闵行区)的三林乡,以及川沙县全部,面积为569平方公里。




上图是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浦东。没有开发开放的浦东新区还谈不上“新”这个字,农田遍布,芦苇摇曳,一片寂静。


再往下看。


▲1995年的陆家嘴。


▲1999年的陆家嘴。


▲2009年的陆家嘴。


▲一转眼如今灯光璀璨的陆家嘴。


如今,卓然秀立于陆家嘴的现代化建筑群,与隔江的外滩万国建筑群交相辉映,展现了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壮观景色。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揭牌,浦东再次站在改革开放的潮头。



时至今日,浦东迎来开发开放30周年。对比如今陆家嘴的今昔,有多少人还记得曾经浦东的样子?今天我们就聊聊浦东的前世今生。





▲上图是90年代未开发前的陆家嘴。陆家嘴因明代大学士陆深而得名。陆深,生于明成化13年(1477),原籍河南,南宋建炎时,由开封南迁江苏华亭,后又迁至上海浦东洋泾。陆深在城厢中的府第位于四牌楼,名为邻黉(hong)阁,取近旁文庙之义,后来人们惯称那一带为陆家宅,之后又有一条陆家宅路。



▲陆深隐退后,在临黄浦江边建了一座园林,名后乐园。他去世又奉敕葬于后乐园。因有陆深的墓地和故园,而北流的浦江又在此一折,改向东去,于是便有了陆家嘴这个地名。上图为陆深墓地上的石马。



▲相当长的时期内,上海人过黄浦江主要靠轮渡摆渡。在浦江下游十几条航线中,名气最响要数陆家嘴轮渡站至延安路码头的陆延线了。陆延线原系民营渡线,是手摇民船摆渡。1933年始建春江轮渡码头,次年2月“春铜线”轮渡航线正式开航,浦西停靠在外滩铜人码头。



▲在古代陆家嘴地区的地图上,除了与浦西的西洋泾浜(1914年填没筑成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对应的东洋泾浜(今东昌路一带,清晚期逐渐湮没),还有一条用“浦”命名的古河道,那就是浦西的下海浦(今虹口东南部)和浦东的上海浦。而下海浦旁的下海庙延续至今。



▲宋代,浦东有上海浦,与之对应,浦西有下海浦。由下海浦得名的庙叫“下海庙”,位于虹口昆明路73号,是清乾隆年间当地船民、渔民为祈求出海平安而建的庙宇,迄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抗战时曾被大火焚毁,1941年重建,占地约3000平方米。



▲张家浜河道西起黄浦江,东通长江口,全长23.5公里,是浦东新区的一条主河道。张家浜开凿于清康熙年间,因张姓首居于此而得名。历史上此河道多次淤塞,多次疏浚,终因沿河乱倒垃圾、工厂排污,使之变成臭水浜。1998年政府投入6.17亿进行综合整治,三年后张家浜变样了。



▲洋泾镇地区自古河流纵横,早在北宋中期,此地就有移民定居。镇区有一株内环线以内唯一的千年古银杏(今泾南公园内),享有“浦东第一古树”之美称,它见证了洋泾地区的前世今生。元末时期,洋泾境内已出现自然村,镇街已初具规模,迄今有700多年历史。



▲洋泾古镇,元末已具雏形,街市中心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和光绪三十二年(1906)经两次重建。桥西北部有始建于明代、清咸丰三年重建的洋泾庙(东宁路321号),曾是洋泾地区香火最旺的道教场所。1996年10月,古洋泾改制为洋泾街道。



▲唐宋年间,塘桥地区已建村落。塘桥的张家浜直通黄浦江,横贯塘桥地区,并通向洋泾、严桥、金桥、张江等集镇。清初,塘桥就有通向浦西的渡口,名“北仓渡”,后因浦东有一董姓常来此摆渡,遂改称“董家渡”。清光绪三十三年,小南门至渡口辟路,由此得名董家渡路。



▲当翻阅上海地图时,你会发现浦东大多数路名都取自山东地名,且路名中多带“山”字。其实,这些路名大多是解放后命名的,有的命名更晚。而浦东地区首次用山东地名命名的马路是东昌路,时在1928年。东昌路东起浦东南路,西讫东昌路轮渡站。



▲上川铁路小火车是浦东最早的轨道交通之一(另有上南铁路)。民国10年1月,黄炎培等招商集资,组织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租用上川县道(庆宁寺至川沙县城)铺设轻型钢轨,1925年10月通车(庆宁寺至川沙,后延伸至祝桥)。



▲浦东花园石桥路是小陆家嘴地区唯一保留老路名的马路。相传清乾隆年间,有一顾姓来此定居,并在住处不远的沪塘沟旁种植花木,使得石拱桥隐于花丛中,此地由此得名“花园石桥”。1935年,原河道被填没筑路,取名花园石桥路至今。



▲清乾隆年间,有一宁波籍庄姓大户带领族人来到浦东,在洋泾浜南购田建屋,此地后称庄家宅(今地铁2号线东昌路站一带)。后来,庄家又有分支定居洋泾浜北,为便于往来,就建桥一座,名为庄家桥。


抗战胜利后此地设公交车站,站旁还建有东昌消防瞭望塔。1996年开建地铁2号线东昌路站,从此庄家宅和庄家桥退出浦东版图。上图为庄家桥车站,站前正停着一辆老式公交车。车站后面是消防瞭望塔,当时的火警电话是“09”,而不是如今的“119”。



▲1930年5月市公用局接市府令,确定以烂泥渡桃园宅为中心,又向李、顾两家购地,共计3.025亩,筹办水厂。其间因1.28事变暂缓建厂。于1935年遂动工建设,至1937年6月竣工供水。


浦东水厂是旧上海首家市办供水企业,由市府委托兴业信托社建设和管理,由德商罗德洋行设计,生产规模日出水2万立方米,共耗资法币80万元。抗战期间曾被日军侵占,受损严重。解放后,市军管会派王少白接管水厂。1950年,浦东水厂隶属新成立的浦东沪西自来水联营公司。水厂门卫不让进入厂区,只能在门口与一老员工聊上几句。图片左后方为水塔,玻璃顶棚是新加的;右侧为水厂原行政楼。除延安路隧道浦东出口旁的“颍川小筑”(今浦东历史陈列馆)外,这里的建筑是小陆家嘴地区仅存的老建筑(陆家嘴环路179号)。



▲喻氏民宅,位于浦城路、东昌路交汇处西侧(靠近今“黔香阁”),建于民国初期,为保存完好的近代上海优秀民居。2000年9月,喻宅所处地块正在进行动拆迁,为保护历史建筑,文管部门决定原貌迁建喻氏民宅于高行镇解放村牡丹园。



▲冰厂田路辟筑于清末,西起烂泥渡路,东讫陆家渡路393弄,长592米。光绪年间,有林姓宁波人在这儿租地开设自然冰厂。冰厂周围野草丛生,中间是低洼田,原一条煤屑路,也因此得名冰厂田路。现此路被住宅楼群取代而消失。



▲直至19世纪末,浦东还没用一条像样的马路,零星的几条小路也是民间集资承建的。1930年,浦东才有第一条官方承建的马路:浦东路。1952年,浦东路由煤屑路改建成沥青路。三年后,浦东路改名为浦东大道,并沿用至今。



▲浦东南路是浦东沿江地区南北向的主干道。1920年,为顺应沿江地区发展之需求,原有南北向的河道被填没并铺成碎砖煤屑路,取名震修路,即如今浦东南路的中段。1948年改铺片弹石路面,解放后,经多次修建、拓宽,并定名浦东南路。



▲清嘉庆13年(1808),浦东已形成老摆渡、杨家渡、赖义渡等渡口,时称八长渡。而赖义渡对岸正是浦西的铜人码头。1914年,通往赖义渡口的弹格路定名为“赖义渡路”,浦东闲话“赖义”与“烂泥”谐音,后索性将俗称烂泥渡转正式路名。清代开始,官渡称为“义渡”,设“义渡管理局”,渡工工资等所需经费全靠地方热心人士集资,并购置船只。“赖义”渡就是义渡管理局设的官渡。在董家渡一带有许多以码头命名的路/街名,如王家码头路、竹行码头街、万豫码头街、赖义码头街等。



▲与浦西一样,浦东也有用历史名人命名的马路,其中有名的就是源深路。浦东原有张六路(张家楼至六号桥段),后为纪念1920年病故的浦东塘工善后局创始人谢源深而改名源深路。谢源深(1869-1920)作为局董,为地方公益事业作出很大贡献。



▲沈家弄路缘起沈杏苑老宅。沈家老宅主人沈杏苑(1870-1956)世居浦东,是当年上海名医,家设诊所,慕名求医者纷至沓来。之后,沈宅周围居民逐渐增多,沈家花园前遂形成弄堂,时称沈家弄。而沈家弄前的道路也称之为沈家弄路。上图的下半部分即为沈宅。据记载,沈家弄路辟建于1908年初,从黄浦江边的陆家渡向东至洋泾镇,为浦东早期东西向交通要道,由近代营造业先驱蔡路人杨斯盛出资修筑。1996年,沈家弄路(浦东南路至桃林路段)改名商城路,原沈家老宅也改为商城路679号。



▲铜山街,原名春山街,东起民生路,西迄傅家宅,辟建于1930年。春山街何时改成铜山街,无从查证。据说以前有一批江苏铜山人定居于此,故名铜山街。20世纪初,铜山街沿江一带建有一批码头、仓栈,吸引了大批逃荒难民来此讨生活。随着定居人口大量增多,此地逐步形成一个个棚户区。当地有一傅姓望族借势在附近建屋18间(又称十八间),供开设各种店铺。至1930年代,街上已有米店、肉庄、烟杂店、豆腐店等五六十家,成为洋泾地区紧靠黄浦江的东西向商业集镇。解放后,铜山街以北仓栈码头改造为新华装卸公司,街上商铺酒家逐步冷落。



▲其昌栈轮渡站建于1931年,是浦东大道西段至虹口、杨浦地区的一条水上交通线,时称“其泰线”,对岸为杨浦境内的秦皇岛路。正对着轮渡站的其昌栈大街,原为碎石煤屑路,1953年铺成弹格路面,1972年改铺成沥青路面。1987年,其昌栈大街(浦东大道至栖霞路段)改名为钱仓路,在浦东大道上还设立钱仓路东站,但当地老人仍称其为其昌栈。



▲潍坊新村位于文登路今东方路以西,浦东南路以东,张家浜以北,潍坊路以南,占地面积83.65万平方米。工程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于1981年2月动工,1988年5月竣工,建成多层131幢,第二期于1984年动工,1989年12月竣工,建成多层132幢。第二期工程建高层住宅3幢,建筑面积2.75万平方米。1991年又建成高层住宅4幢,建筑面积5.22万平方米。多层系混合结构,高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设施齐全,阳台、厨房、卫生间均独用。绿化面积5.1万平方米。



▲崂山新村地处崂山西路以东,文登路(今东方路)以西,乳山路以北,浦东大道以南。1953年先由地方财政投资统建,后有海运局、港务局等单位参建。其间,50年代建成8.37万平方米,60年代建成3.31万平方米,70年代建成4.56万平方米,80年代建成8.78万平方米,1991~1992年,建成1.30万平方米,共建多层住宅291幢,总建筑面积26.32万平方米,公建面积9540平方米。1954年建造的分配给市级劳动模范居住的崂山新村为3层砖木结构楼房,人字形平瓦屋面,清水砖墙,卫生间有浴缸、水斗、抽水马桶,两户合用。



▲据记载,仁记里是浦东沿江地区最早的一批里弄之一,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潍坊街道西部、东昌路以南,建有4幢老式高平房,同时造了2幢通间厂房(南山、华庄织布厂)。弄堂初名实业里,1915年改名仁记里。紧挨着仁记里,1915年辟建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起自冰厂田路,讫东昌路,长183米,道路的名字就叫仁记路。仁记路虽不长,但经历了80多年的历史,1995年因市政建设需要被废除。随着仁记里周围居民不断增加,弄堂又向北延伸到东昌路,房子结构也出现了多样化,有平房、简屋,也有二层砖木结构的住房,还有带阳台的石库门楼房。



▲在浦东众多弄堂中,极少有用宗教场所的名称来命名的,“天后宫里”则是极少数中的一个,而且是一处体现妈祖文化的历史地名。天后宫里位于原张家浜街道东部,在浦东南路以西、潍坊西路以北,属明德里居委会,弄堂曾因天后宫而得名。天后宫建于清道光年间,别名天后圣母行宫,又称海神庙,属道教,是浦江船商为求神灵保平安而建的庙宇。天后宫里1号即天后宫。文革后,天后宫停止进香活动,1978年因市政规划,天后宫被拆除,建东南新村。1990年,在天后宫旧址上建起一幢24层住宅大楼,取名“天后宫大楼”(浦东南路1200号近张杨路口)。



▲浦东第一次移民潮发生在沿海盐业最兴盛的宋、元时代,而第二次移民潮则在上海开埠后的近代,其分布点从沿海地区转入沿江地区。移民定居点带有浓郁的地缘色彩。沿江许多老弄堂都由籍贯得名,如:江北村、宁波弄堂、湖北弄等。



▲浦东的弄堂与浦西一样,也有业缘特色。如:杀猪弄、酱园弄、南/北贩鲜弄等。杀猪弄原址在东宁路24弄(今陆家嘴环路南段),始建于清末,因弄内不少住户从事杀猪业而得名。另有建于1930年的酱园(今东昌路147弄),因附近酱园而得名。



▲浦东杨家渡路(今张杨路西段)原来有条杨家浜,又名丁行浜,通黄浦江。浜西段南侧有芦苇荡,荡内有杨姓船民泊居,以割卖芦苇为生,故称杨家荡。因杨姓船民在割卖芦苇谋生的同时兼营摆渡,故渡口称杨家渡。明万历年间,杨家渡附近开始有少数船民定居,逐步形成居民点。清康熙年间,这一带的人口逐渐增多,有了渡口,并辟建了杨家渡路,以后还不断向东延伸,遂称杨家渡街。


到了20世纪初至20年代,这一带已有南北杂货、粮米油酱、饭馆酒店、茶园书场、新老典当、赌台烟馆等百余家店铺,成为热闹集镇。早在清代,已设立了义渡管理局,杨家渡也是黄浦江上“八长渡”之一。起初为义渡,后来改为济渡,酌收渡资。1956年2月公私合营,杨家渡轮渡公司以资产入股方式并入上海市轮渡公司,更名为杨复线轮渡站,同时废除轮拖划子,始用轮船摆渡。航线为浦东杨家渡——浦西复兴东路,长470米。



▲民生路已有90年的历史,原为乡间泥路,没有名字,1922年,由浦东塘工善后局修建为弹格路面,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二字命名。民生路轮渡站在民生路的最北端,北接浦西的丹东路。该渡站原名凌家木桥渡口,已有百年历史。



▲在浦东陆家嘴区域,原来有一条小路,名游龙路。小路西起原浦东自来水厂(游龙路1号)大门,东迄烂泥渡路,辟筑于1935年,全长仅180米。据坊间传说,清乾隆年间,乾隆帝乘龙船下江南时曾在此地河边停泊,上岸游访,故称游龙港。1935年,因建浦东自来水厂填浜筑路,路由游龙港得名。初建为煤屑路,1953年改铺弹格路,1973年改筑成柏油路面。游龙路两侧民居以简屋为主,。路西端为自来水厂,北侧曾有风雷中学和陆家嘴路第二小学。游龙路码头前身为太古轮船码头,解放后划归上海港第一装卸区。如今,游龙路已被花园石桥路延伸段取代。



▲“外国坟山”源自于上海开埠后的变迁。外国坟山不仅浦西有多处,浦东陆家嘴江边也有一处,墓地旁的码头也称坟山码头。1954年,政府铲除了外国坟山,搬迁了坟山码头。随后,花三年时间,建成浦东公园。浦东开放后,公园也被拆除。



▲浦东电气公司,简称“浦电”,由童世亨与黄炎培等人集资创办于1919年,童任总经理,是最早用“浦东”两字命名的大型民企。1952年,“浦电”筹建职工宿舍时,以公司简称命名为“浦电新村”,旁边新建的道路也称浦电路,并沿用至今。浦电路东起源深路,西迄黄浦江边浦明路,全长约2500米。



▲据史书记载,浦东花木地区唐代成陆,宋代成镇,明代成市。300多年前,有位凌姓富商,请了一个风水先生,看中了这块宝地,建造了一座花园,人称“凌家花园”。此外,还精心建造了一座“凌家庵”。图为花木老镇。久而久之,人们叫惯的“凌家花园”渐渐地演变成地名,花木路、花木村、花木乡、花木镇也因之得名。建国初期,上海市就有在花木乡镇建“东郊花园”,并与西郊公园相对称的设想。然而,极左路线和文革浩劫,使“东郊花园”设想落空,花木地区的大批花卉树木(包括许多名贵花木)惨遭砍伐、毁坏。



▲清咸丰年间(1851-1861),新民村严氏家族集资在白莲泾上建一座木桥,称严家桥。因交通便利,附近居民纷纷迁居桥南堍(如图上半部分),遂成集镇,镇又因桥得名。1906年,浦东名人杨斯盛,在严家桥以西六里桥置地60余亩,兴建浦东中学。翌年,杨又捐银6000元,将原木桥拆除,在原址上重建严家桥。新桥于1908年建成,桥长29米,宽3.1米,T形梁,为浦东桥梁史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1920年代,卫大郎率先在北岸桥脚下开设柴丬行;1921年卫根源在南岸集镇北首开办首家“卫生和”饭店;1930年,张贯乡开办童涵春药号于集镇南端......



▲浦东旧时习惯称围墙为墙圈,以泥土筑起的围墙叫泥墙圈。在严桥镇中间地带,有三处泥墙圈:一处在张家浜以北,唐家浜以西,原严桥公社唐丰三队处,称北泥墙圈;一处在今峨山路两侧,称泥墙圈;另一处在今港驳小区一带,称西泥墙圈。1860年,太平军自苏州进攻上海,为抵御太平军,在张家浜两岸垒筑土墙,将村宅围起来。1864年,土墙拆除,但泥墙圈作为地名一直延续至1980年代中期。1981年,为建潍坊新村征用北泥墙圈;1984年,开发塘桥新村,西泥墙圈被征用;1986年,辟筑峨山路,征用泥墙圈土地。1990年代末,峨山路延伸至浦东南路。峨山路西延伸段(南泉路至浦东南路段)原路名叫南胡家木桥,有别于黄浦江北面的虹口胡家木桥路(海伦路至临平路段),2000年初完成拓宽路面工程。



▲张家楼耶稣圣心堂,原址浦东张家楼镇41号(原张杨路东端南侧,今潍坊路源深路口,近通茂大酒店位置)。张家楼是浦东地区最早有天主教徒的村庄。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北京张姓天主教徒,随徐光启迁沪,在此筑楼而居,“张家楼”始得名。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始建小堂一所,取名“寻获十字架堂”,俗称“张家楼天主堂”(如图上半部分)。道光二十三年(1843),小教堂扩建,改名“圣盎博罗削堂”。同治四年(1865),该堂拆除重建,改称“圣心堂”。光绪二十二年(1896),再次扩建,左右添造两耳室,堂呈“十”字形。1985年11月29日,修复后重新开放。2003年6月,迁至今址(浦东新区金枫路151号,如图下半部分)。旧时张家楼村交通便利,镇上开设不少商铺,加之天主教徒定期活动,成为洋泾地区一个集镇。1958年,政府辟建张杨路,道路因西起杨家渡路,东近张家楼而得名。



▲张杨路由张家楼和杨家渡路而得名(1992年出版的地图标示,张杨路西起杨家渡路东迄源深路)。而张家楼的位置是在当年张杨路东端南侧,近潍坊路源深路口,也就是如今靠近通茂大酒店的位置。



▲三岔港渡口距今已有380多年历史,为浦江第一渡。明天启年间,在庙港口(今炮台浜村外)设小浜口渡,因赵巡按立石渡口,故又名赵公渡,对江为杨家嘴(今吴淞镇外炮台湾)。清雍正十一年,高桥东坍西涨,渡口设施向西南移至高桥镇外,成为界浜渡;一部分向西北迁移至草庵庙旁,成为张家浜渡,亦称草庵渡。1909年,张家浜渡再迁移至丁家浜后的新码头。渡口备有灯笼、蜡烛、雨伞等可供出租,远道而来过客还可食宿。渡口对岸是吴淞码头。1912年,张家浜渡口再向西迁移至三岔港,成为如今的三岔港渡口。2001年当地政府又重建三岔港渡口。


凌桥镇老街


▲凌桥镇位于浦东最北部,镇上有座凌家木桥,镇因桥而得名。清初期,凌桥镇的西北,还是一片江滩芦苇荡。随着泥沙日积月累,逃荒的贫民和当地农民,开始围圩造田。当时高桥镇北凌家宅有位凌姓富家,趁机在这一带广收圩田,并在当地建起一座七间堂、三厢房的四合院,作为凌家仓房(今凌桥村仓房浜),以堆放、储存收租得来的稻谷和杂粮。北凌家宅与凌家仓房中间隔着一条穿心河,来往极不方便。为了方便收租运粮,凌家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河上架起一座小木桥,习称凌家木桥。建桥后,商家纷纷在此地开铺设店,如茶馆、肉庄、小猪行、杂货铺、剃头店和碾米厂等,遂成乡村小集镇。解放后,当地成立凌桥乡人民政府,凌家木桥周边地区也开始简称为凌桥。桥经多次改建,1969年拆除木桥,建成混凝土公路桥。1983年为调整农田水利系统,拆桥平路,但凌桥地名延续至今。


东沟码头旧貌


▲东沟是黄浦江支流,它既是历史上浦东各路水道的吞吐口,又是当代浦东北部地区的水利枢纽。东沟入浦口是浦东古代最早的“官渡”之一(始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也是近代上海浦江轮渡站之一(始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浦西为铜人码头)。东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早在明初此地已商贾云集,连当时的巡检司也驻扎东沟。商贸的繁荣,使东沟成为“东沟市”。清嘉庆和同治《上海县志》的全景图上,均标注“东沟市”。1930年,美孚石油公司在东沟岸线建14只油罐。解放后,美商油库成为我海军部队后勤油料基地。当地乡镇因东沟而得名。



▲1911年,上海南市小南门有条改筑的街路,名篾竹路,又名篾竹街。它以街面对称,产销各色各类竹器制品而名扬申城。无独有偶,浦东高东陈家墩村西部,也有一条产销各色各类竹器的篾竹街,且街市形成时间比小南门的篾竹街早了将近200年。早在清雍正年间,世居高东陈家墩西部的张、黄、杨三户均为编织竹器手艺人,农闲时他们则做些竹器,上街兜售。之后,三家就在居住的宅村里建起两排面对面瓦房,开设竹器店铺,遂形成街市,名篾竹街。1998年,因外高桥保税区建设,篾竹街随陈家墩村全部拆除动迁,旧址即保税区五号大门处。


图一、二为庆宁寺车站、轮渡站

图三为庆宁寺平面图


▲庆宁(教)寺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由僧人筹募,陈群马建造。初址在浦东陆行附近,后毁于兵。元大德年间(1297-1307),移建于南跄村(上川路94-136号,今金桥路)。元代,庆宁教寺地域广阔,东抵寺界浜,建有寺桥;西临范家浜(今黄浦江);南抵前浜,通西沟港;北至寺界河,通西沟摇船湾。明清以后,寺东界退至今上川路,南到寺前浜。庆宁教寺主殿巍峨,重檐飞角。寺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善才、龙女、十八罗汉等大小佛像近60尊。庆宁寺全盛时有僧人数百,当时与龙华、静安和玉佛寺并称四大名寺。寺旁有明户部侍郎顾彧和宁海知州陈宾墓葬。庆宁寺名声远扬,所在地区因寺而得名。寺庙屡遭兵燹,清康熙年间毁于火。雍正年间,僧香海等募建,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建成。同治元年(1862年),部分殿宇又毁于战火,后经里人聚资再建。宣统二年(1910年),曾以西部殿宇创办问道小学(后称庆宁寺小学)。民国以后,寺僧出售寺中田产。民国26年,出租瓦房50间、土地11亩,以致寺僧四散,香火冷落。抗战爆发,庆宁寺一度作为难民收容所。上海沦陷,侵华日军侵占该寺为兵营,将偏殿作为马厩。民国35年,住持僧龙廷,努力改变寺风,重振山门。1964年3月,龙廷离庙而去,庙宇无人管理。1965年5月,市佛教协会将庆宁寺房地出租给区手工业局。文革期间,寺庙遭到破坏,大雄宝殿被拆,扩建为上川路小学;东部偏殿,改为浦江工具厂招待所。北部僧房收作民宅。沿上川路街面僧舍均改建为商店。1990年,庆宁寺仅存东部偏殿躯壳两座,尚有寺庙痕迹。



▲上川铁路是近代上海第一条民间招股筹建铁路。1921年,黄炎培等人发起组建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募股筹建上川铁路。1922年2月铁路工程破土动工,由上川交通公司建造,途经原上海、川沙、南汇3县,1926年7月全线贯通。从黄浦江边的庆宁寺到现在南汇的祝桥镇,全长35公里。上川铁路的开通极大地便利了浦东的出行交通。上川铁路铺设米轨,铁轨间距较窄,故称小火车,为4到6节车厢蒸汽机车组成。


1975年,当时上海市政府决定拆除上川铁路。据说铁路因缺乏配件和资金而被地拆除,并被移往苏北农场,运送石头用于围海造田。之后,为了纪念浦东小火车,特地从外地拆卸废钢材的工厂里买来一个老式火车头,放在川沙城北路边上川铁路的川沙站原址处。


原马勒船厂办公楼


▲1874年,英国人爱立克·马勒在上海开设了“裘赐洋行”,经营进出口贸易、海上保险等业务。1927年,马勒开始经营船务,次年在杨树浦复兴岛三角地江边马路一侧,购地近23亩,开设了“马勒机器造船厂”。1932年,马勒将船厂从杨树浦迁到浦东高庙附近,并修建了一部分厂房。翌年,又购地200多亩,扩大厂区,增添机器设备和工作人员。船厂还设有码头和一座500吨级船排。至此,“马勒机器造船厂”已基本成型。1941年,该厂由日本三井造船厂经营。1945年,该厂由上海招商局租赁经营。1952年8月,改为国营沪东造船厂。



▲金桥境域约于唐代成陆,属江南东道吴郡(苏州)华亭县域内,是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镇。1936年,上海市撤陆行、高行、洋泾区,金桥镇属其内。1945年,上海市恢复抗战前建制。金桥镇分属上海三十区(洋泾)、三十一区(高桥)。金桥是金家桥简称,1928年称镇,镇名缘起桥名。相传金家桥原名三竹桥。清乾隆年间(1736-1796),有一家住东金巷的金圃郎中发起将三竹桥改建为石桥后,金家桥地名遂起,至今约有230年历史。金桥水路马家浜纵贯南北,金家石桥即建在马家浜上,将金桥分成东西两街。街面较窄,但开设多家商铺作坊。


陆行镇老街


▲陆行于唐代已成陆,以姓为名。在元末明初,当地有陆姓人氏于此设铺开店经商。又传三国吴都督陆逊后裔陆寅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携全家来此,后成大族,遂有陆家行地名。陆家行,简称陆行,又称陆行镇,至今约有500年历史。


曹路镇老街


▲曹路地名的由来,与曹氏家族迁居落户有关。据曹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十二年(1414),西汉丞相曹参的后裔曹守常,从浦西范溪(今曹家渡)迁至浦东永乐村,因熟悉盐务,在曹路设肆创市而得名。明、清以来曹路是海防要地。民国14年(1925)上川铁路通车,曹路火车设在曹路镇西侧,从川沙南来的列车,在此转西驶往上海方向,止于庆宁寺,摆渡进入浦西。曹路是上川铁路上南来西去的枢纽站。曹路老街南北长0.6公里,屋宇相连相对。世居这里的人家,傍河而居,对面而市。解放后曹路是顾路区、乡的一部分,在民众村界内。2000年顾路镇、龚路镇撤二建一,设置曹路镇(即“三路并一路”),镇府机关选址于曹路。镇府四周,新屋相连,商店林立。镇域的功能定位是居民住宅区和高教园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杉达大学、金融学院等高校齐集镇域西部,提升了地区的文化品味,也提高了曹路的知名度。


潮音庵报恩塔


▲潮音庵为何时何人所建,史书未曾记载,唯有民间传说由来。相传李家盘有陈姓、邱姓两户,家道都比较殷实,为开垦芦苇柴荡,互不相让,两家约定以比武输赢,定土地归属。陈家虽赢却招致人命官司,其少爷被发配黑龙江服役。陈家少爷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历尽悲苦。但他逆境中暗暗祷告,祈求观音菩萨保佑,救出苦难,愿建庵堂,塑造金身,天天供奉。18年后,劫后余生,陈家少爷与家人团聚,为兑现许下的誓愿,在李家盘东首祖传的土地上,建造庵堂,取名潮音庵。他从此看破放下,出家为僧。其妹妹至中年未嫁,自愿在庵中为尼。陈家一僧一尼,皈依佛门。


传说中的故事距今500多年,其真假难考。潮音庵历经多次兵燹、火灾而整修,上世纪30年代重修时,由著名人士黄炎培题书门额“潮音庵”三字。1956年后,潮音庵房产易作他用,殿内建筑损坏颇多。至文革期间,宗教活动停止。1982年归还庙产,1986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即观世音生日,潮音庵再次恢复宗教活动。


龚路镇南街


▲龚路镇,俗称龚家路口,建于老护塘上。相传1049-1052年间,该地尚属荒滩,为抵御海潮漫越,筑起捍海塘(俗称老护塘)。之后,入境垦殖的人丁渐多。塘东盐贩从塘外路过此地做“落脚点”,逐步形成集市(即“路口”)。借助东西水上运盐的交通便利,“路口”市场日趋繁荣,集市规模逐步扩大,加之在“路口”经商者大多为龚姓,人们就将市口取名“龚家路口”。至民国,龚路镇商铺多达八九十家。民国13年,由张义孚、俞少轩发起,组建川北电灯公司。龚路镇用上了电灯,也是开川沙地区之先河。


川沙场署街


▲川沙,老浦东称它为北沙,而把南汇新场地区称为南沙。千百年来,长江的流沙受海潮的顶托而在此沉积,形成一个个沙洲后,逐渐连片成陆地,因而取名川沙。另外,在川沙的东滩有川沙洼,其内侧陆地也就沿用其名。川沙,作为地方一级基层政权,是以特区开始的。因为清嘉庆以前,川沙处于南汇、上海和宝山三县交界地段,海事难办,讼狱纷繁,钱粮拖欠,管理困难,故松江府要求把这特殊区域单独划块分治。至嘉庆十五年正式划拨田亩,核实户口,建立川沙抚民厅,这是川沙设治之始。自1912年立县至1992年撤销,存81年。


南市街旁内史第旧屋


▲川沙城内的南市街,因其旁边沈家宅院“内史第”曾走出了一批名人而成为人们所熟悉的一个地名。沈家大院为沈树镛祖上所建。清咸丰九年(1859),沈树镛中举,后任内阁中书,沈家大院遂改称为“内史第”。


“内史第”不仅是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的宅第,更是一座名人辈出的江南名宅。清道光十二年(1832),沈树镛诞生于沈家大院。沈博学多才,是著名的碑帖学家、书画鉴赏家、文物图书收藏家。光绪四年(1878),黄炎培诞生于“内史第”。黄沈两家是亲戚关系,黄炎培的祖父典谟是沈树镛的姐夫,外祖父孟庆曾是沈的妹夫,而沈树镛之子沈毓庆又是黄炎培的姑父,两代人亲上加亲,所以黄家四代都住在沈家大院。清光绪十九年(1893),宋庆龄诞生于“内史第”。宋庆龄在这里度过了她难忘的童年时代。1903年她才随父母迁往上海浦西居住。


北门旱桥


北门旱桥最后时光(2009年3月)

为建造华夏路高架旱桥让路被拆,左侧即为高架桥墩。


▲北门旱桥,又名“飞虹复道”,位于川沙老城区北门外,跨越王桥街的原上川铁路上。1925年10月,上川铁路从庆宁寺到龚家路竣工通车。随后由龚家路向南延伸到川沙的工程开工。计划中的川沙火车站设在北门外,但车站西首的北门外街(今王桥街),是川沙城区通向老护塘,北到暮紫桥、小湾、龚家路、曹家路、顾家路等地的南北交通主干道,又是住房密集、人口众多的热闹街区。为使铁路跨越王新街,上川公司经理顾伯威借鉴国外经验,决定在铁路和北门外街的交叉路口建造一座旱桥。1925年6月,旱桥建成(见图)。川沙北门的旱桥是立交元老。据《上海地名志》记载,上海市区最早的铁路立交桥是建成于1957年11月的共和新路旱桥,当时也称为“旱桥”。北门旱桥比它早31年。1975年12月,拆除上川铁路,改建为公路。其后公路截弯取直,北门旱桥在被截的弯道区域之内,遂成为一座闲置的桥梁,正在逐渐被人遗忘。



▲浦西南市有文庙,又名孔庙;浦东川沙也有文庙,坐落在川沙城西门内(现新川路川沙中学内)。1920年,邑人陆炳麟与川沙孔教会吴大本,艾曾恪等人择定川沙城西隅、前清守备署基田6.15亩为孔子庙的地基,于1926年秋开建,1931年夏竣工。1942年春,蔡经纬应城厢绅商王金魁等人之请,以城西文庙为校址,创办私立友仁高级中学。翌年,友仁中学与原川光小学初中班合并,改名“私立铁沙初级中学”。1946年,铁沙中学与中山中学合并,改为公办,易名川沙县立初级中学。1951年定名为川沙县中学。1993年,学校更名为川沙中学。


工匠在扎扫帚


▲扫帚浜,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隶川沙新镇共和村。村中有条河流,宽20多米,长近千米,此河因傍河而居的农民都扎扫帚而得名。


清光绪《南汇县续志》载:“芦花帚,七团一甲有扫帚浜,历年已久,比户男女皆摘芦制帚,销售江浙。”


清雍正十一年(1733),南汇知县钦琏主持筑成外捍海塘(后称钦公塘,今川南奉公路),随即有朱姓、董姓、庄姓等十余户农民在塘内沿扫帚浜定居,其时,钦公塘外海塘上及塘内河道的两岸边上,都长满芦苇。这些农户先是就地取材,采摘未开花的芦穗(统称芦花)扎扫帚自用。其后,就近及远到市镇销售。100多年前有朱君珍、董召章、庄林生等数家已发展成扎扫帚的大户,每户年产扫帚10000把左右,而以扎扫帚为副业的有30多户。由于扎扫帚就地取材,简便易学,周边乡村的一些农户,也跟着把扎扫帚作为家庭副业,在六团高桥也有称作扫帚浜的地名,但其知名度远低于七团扫帚浜。


江镇西街


▲江家路口,今称江镇,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钦公塘(今川南奉公路的前身)上。元、明之际,浦东沿海盛产海盐,按盐场建置,江家路口地属南汇下沙盐场七团。盐民运盐和运烧盐柴草走出来的道路,在跨越钦公塘处称为路口。从清雍正《南汇县分建制》“南汇县全境图”上可以看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在钦公塘外侧一线修筑的多处烽堠墩中,已标有江家路墩。由此可见,江家路口这个地名,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1936年3月,上川铁路由小营房向南延伸到祝家桥,增设江家路口、邓家码头和祝家桥三个站。民国期间,江家路口隶南汇县祝桥区。1949年10月,江家路口及近边农村建立乡政府,定名江镇乡。1950年9月,南汇县祝桥区9个乡划入川沙县,自后设立了江镇区。1957年撤区并乡,设立了大乡江镇乡、江镇人民公社、江镇镇及与施湾镇合并后的机场镇,政府机关及所属机构的驻地均在江镇镇。


修复前张闻天故居


▲张闻天老宅,位于钦公塘西侧,地属川沙镇邓三村张家宅。老宅为一正两厢房砖木结构的农村民宅,坐北朝南,有正屋5间,两侧厢房各2间,在西厢房外侧另有杂用房4间。中间是砖铺的天井,前面有木结构门亭。宅前有菜园、树木。宅后有竹园、河沟,周围有竹篱笆,富有田园风光。张闻天诞生于客堂西侧的正屋内。张闻天6岁在本宅张家祠堂念私塾。翌年正月,塾师张柱唐将私塾改办成养正小学,张闻天11岁离开养正小学,到南汇下沙振兴小学寄宿读书。20世纪30年代中期,张闻天成了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



▲望海楼,实际是一座航标塔,占地面积45平方米,塔高43米,俗称“望海楼”。它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在钦公塘以东,人民塘西侧,今为川沙新镇望一村。望海楼为海轮进入长江南航道的航行标志,亦为上海地区航空线标志之一。据当地老年人回忆,望海楼始建于1926年,当时由美籍航海商出资建造。航标塔的塔架为木结构,用的全是美松(俗称洋松)。塔建成后至抗战爆发,曾先后维修保养过数次。日军占领浦东后,将望海楼的木料全部拆走,改用毛竹架设。抗战胜利后,上海航道局重新用木结构取代了毛竹架。



▲施家浜,亦称营房码头,今称施湾(集)镇,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隅的川南奉公路。清雍正十年(1732)农历七月十六日,浦东遭受强台风袭击,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的外捍海塘多处被决堤。翌年,钦琏主持重新修筑外捍海塘(后改称钦公塘)。塘筑成后,有个名叫施阿炳的人,在海塘的出入路口,搭建一草棚设摊经商,人称“施家棚”。因附近居住的多为施姓居民,从钦公塘西通里护塘港的一条河道,被称作施家浜;从钦公塘通滨海的一条道路,则谓之施家路。施家浜镇因浜得名。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四月,倭寇犯今浦东高桥地区,掠川沙,破南汇。此后,施家浜由南汇营派兵守望,并筑有营房,营房码头由此得名。民国期间,施家浜集镇上有烟纸杂货、肉铺、鱼行、米店、豆腐店、茶馆等商铺10余家。施家浜滨海渔民领有执照的近海小渔船20多艘,捕捞海鲜为生。1949年底废除保甲制,施家浜和六团湾各建为一个乡,命名时取施家浜的“施”字和六团湾“湾”字,定名为施湾乡,集镇名改为施湾镇。1950年6月,施家浜亦被划入川沙县。1957年撤区并乡时,成立施湾(大)乡,以后,施湾镇一直为施湾大乡、施湾人民公社、施湾镇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的驻地。



▲在川沙城区的西南,有个名叫黄家楼下的地方,即今黄楼镇。相传明朝末年,有一华姓人家,世居无锡。元代遭兵灾,迁徙浦东,在虹桥港一带生息繁衍。至明末清初,已经拥有百万家财,就在虹桥港北侧,买田建造了一座宅院,名华家楼。但“富不过三代”。至康熙年间,华家生有八个儿子,当地人称“华八房”。“华八房”的子孙赌博成性,没几年工夫,债台高筑,负债累累。无奈把偌大的华家宅园贱卖与浦东北部高行镇的黄姓首富黄云师。黄云师买下华家楼后,又增建东楼、西楼、东西园角厅等13个厅堂楼阁,构成远近闻名的宏伟建筑群。黄家楼下南依虹桥港,东西北三面环水为园沟,沟沿石驳仿照高行镇扩建石街水桥。街面两端分置一栅口,栅口内外设五坊、典当等,在栅口两端各设点心店一家。凡路过栅口叫“黄家楼下”者,黄家均免费供应其大肉面一碗,故人们改口把“华家楼下”叫“黄家楼下”,简称“黄楼”,也叫“楼下”。



▲张江镇(张江栅),元宋至明代中期已有村落,旧名古桐里,隶属长人乡。古桐里先民原以吴姓为多,以治菜园为业,“吴家园地”曾名扬一方。之后,有张姓、叶姓、刘姓等迁此定居。此地因一棵百年梧桐树而得名。明隆庆年间(1567-1572),有一姓张名江者,于此开典铺,筑栅设防,渐名为“张江栅”。清乾隆年间,张江栅已有长数百米的东西街及横跨吕家浜的南北街和糖坊街,街面房子鳞次栉比,栅上居民逾千人。各类店铺酒肆达200余家。至民国初,张江栅已是南汇县北部重镇,百年老店“钱万隆”酱园也开设此地。1955年,张江栅镇从张家乡划出成为与乡并列的北蔡区区属镇。1958年,成立卫星人民公社后,公社机关驻地设在张江镇。1970年代,张江栅老街逐步冷落,各种店铺渐向镇西新街和川北公路、张江路两侧发展。随着张江高科园区的发展,张江镇发展迅速,至2002年,镇面积2.44平方公里,人口1.5万。



▲“钱万隆酱园”,由钱锦南创办,他是当时奉贤、南汇、川沙三县的著名绅士,也是惟一顶戴花翎、穿黄马褂经商的浦东人。钱锦南有一个开牛肉庄的巨富朋友,叫张老五,他俩都是天主教徒,交情甚好。当时开酱园要有财势,钱张商定,取张老五之财,再借钱锦南之势,由钱锦南出面向政府申请牌照。在光绪六年(1880),两人合伙在上海磨坊街开设了“钱万隆酱园”。钱锦南故后,由其儿子钱子荫接掌酱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钱子荫与“牛肉老五”的合作解体,从此,磨坊街“钱万隆”改名为“万隆酱园”。钱子荫则回浦东张江栅开设了“钱万隆酱园”。经巨商吉允升“引商”,顾浩“保商”,取得由两浙江南盐运使司颁发的“南汇县张江栅铺户钱万隆”木质牌照。钱万隆历经百年风雨,仍立足于本业。2008年6月,“钱万隆酱油酿造工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钱家天主堂。清嘉庆年间,有浙江余杭县钱塘江畔钱姓渔民来此定居,后子孙繁衍渐成村宅。同治元年(1862),朝廷赦令在张江栅建造天主堂。钱锦南即发起募捐、集资筹建,于1864年12月8日举行教堂奠基典礼,建成后起名圣母圣心堂。同治七年(1868)12月8日,天主堂举行开堂祝圣大礼弥撒,上海道台代表及当地9名地方官员出席庆典。因天主堂为钱锦南募建,且周围宅上大多数村民都姓钱,堂西南50余米处又建有一庙(仁寿庵,俗名钱家庙),所以方圆数十里均呼其为“钱家天主堂”,久之乃成地名。解放后,钱家天主堂一度曾作为南汇县北蔡区人民政府区办公所驻地。设在钱家天主堂附屋内的由教会办的母心小学校也由政府接管公办,改名为川沙县共和小学。浦东开发开放,张江高科技园区征用了这一带的土地。2000年,天主堂南的钱家庙拆迁。2003年,新康村撤制,惟钱家天主堂仍屹立于原地。


三灶浜


▲“灶”,是古代制盐业中的管理单位。宋代上海东南滨海一带已形成规模较大的五大盐场,盐场下设分场,每个分场下设十个灶,灶管理着众多的煎盐灶户。久而久之,灶既是组织盐业生产的管理机构,又成了灶户聚居的地名。经历800多年的漫长岁月,浦东不少以灶为名的老地名至今还在使用,如川沙镇地区的六灶、七灶、八灶村,而南汇、奉贤地区这样的地名就更多了。三灶浜因当时紧挨着灶户聚居地三灶而得名。三灶浜不宽,但它却是一条近800年历史的古河道。为了防止与南汇两条同名河浜混淆,三灶浜又称小三灶港。浦东地名中的“团”、“灶”和“甲”先前都是制盐管理单位,几灶并一团,团灶改团甲。后来人们将这些单位所在地习称为某“团”或某“灶”,并沿用至今。


达义公学师生合影


▲达义公学创办于1898年,其前身是唐镇机口村陈家宅类思堂的陈家公学。该公学由法籍传教士鄂劳德于1868年创办,为浦东最早的教会学校。唐墓桥露德圣母堂建成不久,陈家公学就迁到露德圣母堂东面,改称达义公学。公学的学生大多来自上海市区及川、南、奉地区的天主教徒家庭,以寄宿为主。公学分男女二校,男校由主母会中国籍修士管理,女校由献堂会修女管理。1931年起,公学设初中班,并分为达义中、小学。1952年,达义中学改为县立,更名为川沙县合庆初级中学。达义公学女子部后转变为唐镇中心小学。1958年,合办初级中学,学校增设高中部,易名为川沙县虹桥中学。1970年,学校划归唐镇人民公社管理,并改名为川沙县唐镇中学。



▲蔡路镇,俗名蔡家路口。据史料记载,蔡氏历代为官,到三十八世孙蔡益充,自黄沔迁居川沙八团南三甲,为当地望族,按官职建造三踏步官寓。从此将三甲路口改为蔡家路口。清雍正十一年(1733),重筑百里外捍塘后,蔡家路口渐成集市。到了清光绪年间,集镇上有豆腐店、鱼行、肉庄、饭店、点心店、烟纸杂货、切面水作、药店等数家商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里人蔡荣卿、吴少甫等募捐建造“清宴庵”,又称杨爷庙。以后由于清宴庵每逢初一、月半有人烧香,特别十月半出会,场面壮观,蔡家路口由此兴旺起来。


三甲港浴场


▲三甲港,原名杨家洪,位于浦东蔡路镇以东海滨。自宋代以降,浦东海滨盛产盐。元代以来,对盐场管理实行建团并灶制。明代始,盐业由盛转衰。清代,浦东撤销盐业,煮盐灶丁转农耕,对灶丁管理改团甲制,三甲港(地处第三甲)由此得名。三甲港虽称为港,其实并无港口,只是有一片低洼水域,可停小型船只,故先前称杨家洪。为了区分河道的三甲港和杨家洪的三甲港,当地民众将前者改称三甲车路港,简称车路港;杨家洪则改称三甲港并沿用至今。浦东开发前,三甲港一直是偏僻小渔村,现已是集海鲜美食、浴场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区。



▲三林塘地区在浦东新区西南隅、黄浦江的东面。这里在东汉三国以前还是汪洋一片,到两晋时期,演变为海边滩涂,渐成陆地。此地是浦东最早成陆的地方。自唐代起,先辈辛勤垦植,荒滩上偶观田宅,宋代人烟渐密。北宋时,福建人林乐耕携家室来此,与当地百姓一起创业。林的后裔繁衍成为世家大族,在黄浦江一条支流的北岸,沿河分居三处,曰东林庄、中林庄和西林庄,合称三林庄。元始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三林庄在上海县高昌乡二十四保的领地内,称为三林里。至明初,三林已成浦东一大镇。清嘉庆《松江府志》记叙西运盐河至小腰泾段称“三林浦”;小腰泾至陈春塘段,叫“东三林塘”,再西至黄浦江,叫“西三林塘”。小腰泾至西黄浦,河身贯穿三林全境,统称“三林塘”,又称三林港,或称三林塘港。位于三林塘港、东汾泾、陈村港三水汇集处三林港北岸,与南汇、川沙两县一水之隔的集镇,明代称东塘(东三林塘),与西塘(西三林塘)合称三林塘镇,至清代、东塘日趋寥落,西塘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三林中心集镇——三林塘(镇)。融明朝露香园“顾绣”“苏绣”技术为一体的三林刺绣也有近500年的历史。三林人喜龙,擅长舞龙,三林舞龙队被命名为“上海市舞龙队”而闻名遐迩。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教育家秦荣光以上海县训导之名义,会同三林巨商汤学钊,杨思“武举”周希濂,集资创办三林书院于文昌阁(三林中学前身)。三林书院创办初期,在教学上仍然属于培育秀才和举人的场所。因秦公等创办人的积极进取,大胆开拓,书院才有不少创新,如,有经学、史论、算学、地理、时事、掌故诸门,体现了“切实致用”的兴学原则。


戊戌变法后,清廷下谕废除科举,兴学堂。秦、汤、周三公便急起响应,1902年将书院改成“学堂”。1921年8月,学校失慎起火,文昌阁及城隍庙西厢楼均化为灰烬。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为“三林高等小学校”。1912年,校舍毁于火,校长秦锡田(秦荣光之子)与监学赵履福苦心擘划,重建新舍,改称“三林、陈行、杨思乡立高等小学校”。1930年,筹划建立中学部,初名“私立三林职业中学”。翌年即改称“私立三林初级商科职业学校”。1937年,学校迁至上海公共租界的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黄河路口)平和里44号续办,并设高中商科。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入租界,校董会决定宣布中学停办。1946年2月学校迁回三林镇原址正式复课。由于学校设备已破坏殆尽,遂改为普通中学,并增设高中班,定名“私立三林中学”。1953年1月,学校改为公立,更名为“上海县三林中学”。1978年1月,学校被列为上海县重点中学。1993年由原上海县划归浦东新区,现为浦东新区重点中学。



▲三林乌泥泾庙原在浦西乌泥泾镇,清代迁至浦东,该地遂称为乌泥泾庙(今三林镇临浦村),在乌泥泾庙旧址上现建造了法华学问寺。说起乌泥泾庙,就会想到黄道婆。黄道婆在元代初期推行纺织新技术,她的功绩在上海一带可谓家喻户晓。黄道婆对纺织技术的全面创新,使家乡乌泥泾一带的农户,户户种棉花,家家纺棉纱,人人会织布,“乌泥泾被”名闻大江南北,农户们也因此而富裕。当时三林镇与乌泥泾相邻,三林也家家户户男耕女织。人们对黄道婆感恩谢德,她去世后,为其建祠堂,代代祭祀。


杨思桥


▲浦东杨思镇有座古石桥,正桥两侧石条上刻有“杨思桥”三字,还附有对联:“难忘筠溪怀里涉,北达沪邑东向荣。”。此桥建造年份不详,但至少有500年历史。杨思镇因此桥而得名。

可“桥”与“镇”缘何相联?众说不一。相传杨思在宋代时称“直邑”。后人为纪念一位杨姓塾师出资建桥,才将石桥易名“杨师桥”。而“师”与“思”谐音,加之后人有思念感恩古人建桥之意,故遂称“杨思桥”。清嘉庆元年(1796),才有“杨师桥市”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杨思区。宣统三年(1911)设杨思乡。民国17年为上海市杨思区,民国36年改称斯盛区,1949年5月后仍为杨思区,复设杨思乡,1951年从乡划出建镇,后撤杨思区,曾属东郊区、耀华乡、浦东县。1958年属浦东县五一人民公社,次年成立杨思人民公社,1960年划归川沙县。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8年划归南市区。1993年属浦东新区,1995年撤销杨思乡,建立杨思镇。现镇境东接六里镇、南邻三林镇,西濒黄浦江,北接上钢新村街道和周家渡街道。


北蔡镇和白莲泾


▲北蔡镇曾名“北蔡市”,早在宋绍熙年间(1190年前后),蔡功迁徙此地,并择白莲泾南北段的东岸,濒水建宅。若干年后,蔡又在白莲泾东西段北岸(今北蔡中心小学处),购地40余亩,兴建崇庆教寺。宋嘉定元年(1208),崇庆教寺落成。寺前白莲泾上架有一座进香桥—香花桥,一时名闻遐迩,四方香客前去进香膜拜,香火鼎盛。寺畔又有蔡姓望族聚落,日久便成市集。人们把北蔡家宅习称“北蔡”,久而久之,“北蔡”便成了市集之名。


清光绪《南汇县志》记载:“北蔡镇,本有南北二蔡,如华亭之南北钱云……”


南北二蔡,即人们常说的“南蔡”和“北蔡”以白莲泾为界。而蔡姓望族和崇庆教寺在“北蔡”一边,故“北蔡”名声盖“南蔡”,日久人们便不分彼此,“南蔡”遂被“北蔡”所包容。


大华火柴公司在六里桥创建


▲“六里一座桥,十丈(泽)一座庙”,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地处浦东西南部的六里桥横跨白莲泾,相传因距浦西大南门6华里,故称六里桥。六里桥在明代中叶建成后,于明万历,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和1922年先后重修或重建。六里集镇,以及六里公社、六里乡、六里镇行政区域,均因六里桥而得名。清同治五年(1866年),六里集镇创建长春堂国药号中药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浦东人杨斯盛创办浦东中学于六里桥南堍,这是浦东第一所中学校,黄炎培为首任校长。1929年,大华火柴公司(民族工业)在六里桥创建。



▲后滩位于黄浦江东岸龙华嘴西沿,地块不大,名声却响。黄浦江东岸的陆家嘴形同鸟嘴,后滩即是鸟的脚尖。1939年,就有乡里同仁用10余艘划子,在浦东曹家宅到浦西日晖港间渡客。后来,领到执照,定名日曹线,改用驳船载客,手摇摆渡。


1949年后,该航线承办人租用新力渡轮行驶,后又租“懋忠”轮,并于1953年再置“回力”轮,维持该航线的渡运业务。是年,由于日晖港港口淤浅,由章华毛纺厂贷款后,渡口迁移,改为康鲁线(康家宅-鲁班路)。以后又因上钢三厂改扩建需要,再将康家宅渡口迁至耀华路,航线遂名耀鲁线(耀华路-鲁班路)。1956年2月1日,该私营轮渡企业以资本入股方式并入上海市轮渡公司。1976年,为了减轻周江线高峰压力,公司在后滩新建轮渡站,耀鲁线进而名后鲁线。从2003年更名为后(滩)江(边码头)线,2004年底,世博会浦东段动迁正式启动。2005年8月1日正式停航(后滩轮渡站位于耀华支路底的塘子泾自然村的后滩组


来源丨部分图文整理自食砚无田新浪博客;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推荐
隔离一个月歪果仁也疯狂做美食,晒出的成品让人狂流口水啊!!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速效救心丸的最新用途!很多人不知道!
健康领导者访谈丨赵开荣:紧紧围绕群众需求,打造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谈新冠肺的中医防治——发挥中医优势 科学防控疫情_中医药


寻求:受多家海内外公司委托收购,投资!!!

要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项目,投资老年护理院,投资居家护理, 有养老土地的项目等……证照齐全!北上广及全国各省会城市……各种方式合作可谈!

电邮:228545312@qq.com

微信:jgj228545312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