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银发族越爱转的内容,背后越是套路满满?

养老关切你我他→ 亚太养老产业力量 2023-03-08

哈喽,相信大家还不知道了,公众号最近改版,不再按发布时间推送,如果文章打开率太低,或者点赞不高,就会默认你不喜欢这个号,从而停止推荐,我们的号可能因此就会被“淹没”了。

账号创作至今几年了,相信这里已经成了很多养老人的家了吧

大家记得把我们账号星标

记得随手给我们点个  👍【赞】  或是    【在看】

就当鼓励下我们呗!!!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如果觉得不错  不要忘记分享给你的好朋友哦~~~



“我可以握握您的手吗?”有着多年经验的养老机构护理员杨丽萍询问着躺在床上的年近90岁的胡永盛老人,并等待着老人的反应。杨丽萍看到老人被子的一角微微凸了起来,她慢慢掀开被子边沿,握住了老人的右手。

在进入胡永盛的房间之前,杨丽萍了解到胡永盛最爱听的一首歌是《鸿雁》,她站在老人床前刚唱出第一句旋律,老人便湿了眼眶。在杨丽萍看来,老人需要的不是物质享受,而是心理尊重和精神陪伴。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台了针对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心理及精神慰藉服务规范”,将“消除老人的孤独感和隔离感”写入心理支持服务程序之中。

01

养老机构:为半失能、失能老人创设心理尊重

在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老年家园里,生活着30多位老人。老人们把这里看作家,原因只有一个:在这个家里,每个成员无论语言或身体行动能力如何,都能获得平等的关注和尊重。

对于机构养老行业来说,“越安静的越容易被忽视”一直是一条不言自明的普遍规则,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老人处在精神需求金字塔的底端,老人们仅需保持生存状态——无论菜色多么丰富,他们吃到的只有搅碎机产出的奇怪混合物。

“每道菜都有不同的味道,失能老人也应该享受品尝美食的愉悦。”老年家园负责人丁立娟告诉记者。每到吃饭时,老人们听着护理员大声报出菜名,香菇油菜、黄瓜鸡丁依次搅碎入口,让舌尖感受不同的味道。已丧失吞咽能力依靠胃管进食的失能老人虽无法靠味蕾品尝,也能通过听菜名、观菜色感受食物的力量,获得生活本身所赋予的尊重。

“姑娘,你看我这件新衣服好不好看?”83岁的张玉娥老人坐在走廊的轮椅上,笑着向记者伸出手,“和年轻人拉拉手,感觉我也变年轻了。”据老年家园工作人员介绍,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由于无法出门,因此格外渴望与他人的语言交流和肢体互动。

大手拉小手、精油按摩抚触……老年家园与辖区幼儿园、中学结对开展活动,孩子们的笑声和笑脸回应了老人的需求、慰藉了老人的身心。“希望疫情早一天彻底结束,我们就能早一天再见到这些孩子们。”张玉娥说。

除了希望早一天见到孩子们,张玉娥同样期待着她最喜欢的运动——厨房里用剩的空油桶被工作人员改造成了“油桶人”,张着“大嘴巴”,等着老人们拿勺子投喂,这是专为坐轮椅但上半身活动自如的老人设计的上肢运动;旧报纸铺成赛道,上面压几个饮料瓶,等着老人们用脚将饮料瓶拉至身前,这是专门为坐轮椅的老人锻炼双腿协调运动设计的游戏。

在张玉娥眼里,这些运动是自己在耄耋之年尚觉老当益壮的竞技场,对老年家园的护理员来说,每次运动都是帮助逐渐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打开心扉的机会。彩色的旧纸做成彩球,挂在失能老人床前,这是专门为卧床老人设计的上肢运动游戏,老人可以通过转动脑袋和眼睛的方式参与运动。

02

01

“我想趁着年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01

居家养老:为独居老人提供心理抚慰

年近70岁的穆华光老人住在北京市西城区某小区,平日里一人独居,同在北京的只有一个妹妹,却并不常联系。穆华光患有多种老年疾病,性格比较内向,平时除了去社区医院就喜欢待在家里,很少在小区活动。

闫芳是北京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的一名老年社工,这一天她准时来到老人家门口,反复敲门都没有得到屋内的回应。“老人有神经性腿疼的毛病,尤其是上洗手间时,经常要自己扶着墙才能站起来,平常一坐到沙发或椅子上就半天起不来。”闫芳告诉记者。就在闫芳准备求助社区工作人员时,穆华光佝偻着上身把门打开了,闫芳还没凑近就闻到老人身上浓得发苦的中药味。

进屋后,闫芳拉了把椅子在老人身边坐下,听他讲过去的经历。回忆年轻时在东北当兵的经历时,穆华光的脸上又重现了当年的神采,说到年轻时想当记者却因父亲反对放弃了梦想,穆华光沉默了……

“我离开的时候,老人目送着我,迟迟没有关门。”闫芳说。从穆华光家离开后,闫芳去了社区居委会,与社区负责人商量给穆华光家中安装扶手的事。“我们在做居家养老服务时,除了要给老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也要多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要二者兼顾。”闫芳告诉记者,仅一天时间,社区就为老人家里装好了扶手。

除了穆华光老人,依赖心理慰藉并从中受益的还有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社区的丧偶独居老人王丽芬。老伴去世前,王丽芬便不常出门,老伴的离世让她的内心变得更加封闭,但她也不愿意把悲伤抑郁的情绪发泄到两个儿子身上。

北京睦友社会工作事务所的心理咨询师刘娜了解王丽芬的情况后,想先通过电话与老人建立联系,“一开始老人拒绝接我的电话,后来我每隔几天打一个,她每一次态度都比上一次缓和一些,我就借机与她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比如最近的天气、饮食要注意的方面,渐渐打开了她的话匣子。”刘娜说,没过多久,王丽芬同意了刘娜入户探访的请求。

每次见到刘娜,王丽芬都会讲与老伴的故事,“我老伴忠厚老实、心地善良,对亲朋好友都很真诚,我们两个人一辈子相濡以沫……”在每次将近一个小时听老人倾诉的时间里,刘娜都会在需要的时候给予老人适当的回应。

“老人慢慢走出了悲伤,换上了喜欢的衣服,颜色也不再是之前的暗灰色,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整个人特别有精气神。看到她的情绪慢慢好转,我也开心,说明这么长时间的付出没有白费。”刘娜对记者说。

03

未来展望:护理员有温情,养老服务有温度

近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起草《养老护理员培训大纲(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切实提高养老护理员的理论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创新服务理念、应急处理能力等,增强养老服务相关的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服务、心理支持、安宁服务、照护评估、质量管理及培训指导等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养老机构护理员的管理和培训对机构养老护理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特别要关注护理员的心理状态。”丁立娟告诉记者,“人们时不时会在新闻里看到护理员虐待老人的情况,其实最终都能归结于认识和心态出了问题。”

在丁立娟看来,不管是机构还是居家养老的护理员,入职第一课都应该正确认识“老年人”这一群体。“每个老人都为社会发展和家庭幸福作出了贡献,他们身上都有值得年轻人学习的优点和特长。”丁立娟说,“当护理员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去善待、尊重老人就不会成为负担,而是一份可敬的责任和事业。”

在心理尊重和认同之外,丁立娟认为让护理人员享受职业成就感和自豪感是需要引发社会重视的另一方面。在老年家园,工作细致周到的优秀护理员会得到机构颁发的荣誉称号,甚至会多次得到媒体采访报道的机会。“我经常对我们的护理员说,现在你们是名人了,得更加努力作表率。她们听到特别开心自豪。”丁立娟说。

对于未来的老年生活,丁立娟表示没有做过具体设想,但一定会是更加人性化、更具安全感的生活图景。“社会、机构、专业人员,包括老人自己都在努力朝着更好的方向改变,我对未来的中国养老服务很有信心。”

来源:中国城市报

更多推荐

当老年人遇上服务机器人

当你担心养老时,日本已给出“老有所依”的范本

智能设备“华而不实”?银发群体说:他们最看重这个

十三部门发文:明确完整居住社区老年服务站等的建设要求
       


寻求:受多家海内外公司委托收购,投资!!!

要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项目,投资老年护理院,投资居家护理, 有养老土地的项目等……证照齐全!北上广及全国各省会城市……各种方式合作可谈!

电邮:228545312@qq.com

微信:jgj228545312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