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即将到来人口老龄化高峰,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哈喽,相信大家还不知道了,公众号最近改版,不再按发布时间推送,如果文章打开率太低,或者点赞不高,就会默认你不喜欢这个号,从而停止推荐,我们的号可能因此就会被“淹没”了。
账号创作至今几年了,相信这里已经成了很多养老人的家了吧
大家记得把我们账号星标★
就当鼓励下我们呗!!!
在过去的一年中,人们经常看到许多关于需要加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改革的报道,从这可以粗略地看出,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进入了紧迫时期。我国的养老金制度采用世界上较为普遍的养老金“三支柱”模式。第一个支柱是政府主导的“公共养老金”,即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事业单位发起的“职业养老金”,即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第三大支柱是个人所购买的“个人养老金”,是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的负担过重以及第二支柱的扩张有限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势在必行。
“但愿退休以后我的生活品质不会下降,同时也希望父母能有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刚参加工作的企业员工小李道出了当下年轻人对于养老问题的期许和担忧。这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在健康养老方面最为真实的体现。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发展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能够增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和灵活性,有效衔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也有利于解决企业年金制度难以覆盖中小企业员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问题。业内专家预测,“十四五”时期将是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重要窗口期。
第三支柱怎么“支”起来
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整体发展规模来看,第一支柱“全覆盖、保基本”的目标逐步实现;第二支柱中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面整体较低;第三支柱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总体规模尚小,与养老保障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养老金体系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完善养老金体系迫在眉睫,而第三支柱是弥补当前制度短板的核心。
那么,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该如何“支”起来?实际上,政府部门对于该问题的表态已十分明确。2月份,人社部阐释的初步思路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近日,国务院又印发《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明确,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银保监会牵头,9月底前出台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年内持续推进。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表示,根据国际经验,个人养老金制度克服了部分企业及雇主不愿为员工建立年金计划与员工养老储备需求之间的矛盾,为个人进行养老储蓄提供了可靠的投资储蓄渠道和自主灵活的选择自由权,有利于完善个人退休后的养老保障体系。基于我国在企业年金发展方面还难以突破体制性障碍而进展缓慢的现状,将第三支柱做大做强,加紧出台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政策措施势在必行。
业内人士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以账户制为基础,是制度顶层设计的重要突破。第三支柱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英国、德国等均有专门的第三支柱养老账户。例如,美国有IRA账户、英国有个人养老账户、德国有里斯特账户。
“我国个人养老金融产品期限偏短、风险等级较低、收益偏低,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缺少相应的税延养老金账户支持,导致能够长期持有产品、真正用于养老的并不多,从而限制了投资期限和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北京峰会上谈到,只有真正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鼓励居民养老的“长钱”进入个人养老金融市场,才能更好地让养老金融产品提高风险承担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发挥资本市场为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效力。
提供多元化养老金融产品
近日,银保监会明确要“稳妥有序推进养老金融试点”。如果从养老金融的内容涵盖来看,除了狭义的养老金制度,还包括广义的养老金融服务和养老金融产业两方面。而养老金融服务的主要目的就是积累养老财富。也可以理解为,在国家养老金体系以外,居民为更好地满足自身的老年需求,需要借助金融机构针对其养老财富储备需求开发专业化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养老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养老投资基金以及养老财务规划等。
在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上,养老金融主要围绕第三支柱的账户(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来开展,是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及补充。
人社部此前表示,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都可以成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产品,满足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银保监会也进一步提出,“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支持相关机构创新开发并推出各类养老金融产品”。这对于我国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
对此,金维刚表示,应当允许符合政府认证资质的各类商业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以及银行和其他相关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相关的金融产品应当是多元化的,经政府核准的金融机构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符合养老需求、不同风险收益的投资产品,包括权益类产品和固定收益类产品,参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年龄和生命周期预期以及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选择;同时,也要加强对个人投资的咨询和相关教育,个人养老金账户通过市场化的投资运营来实现保值增值。
在拓宽养老金融产品范围的同时,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养老金部主任陈向京建议,还要提高准入门槛。设立专门的养老保险监管机构,对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业务进行集中统一监管。一方面,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的具体设计上充分遵循市场化竞争原则,不做保底收益等明确要求。在统一、完善的监管背景下,市场化的竞争能够有效激活行业创新意愿和能力,促使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不断丰富、规模不断壮大。
另一方面,在准入门槛上,考虑到养老资金的特殊性,首先,要综合考虑产品设计经验、风险控制能力、投资管理水平等因素,选择优秀的投资管理机构开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业务;其次,对于各家投资管理机构提出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要对其面向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本身风险收益特征的匹配性进行严格论证;最后,对于实际管理产品的投资经理,也可以在从业年限、历史业绩等方面做一些适当约束,让更多优秀的投资经理人参与到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的管理中来。
在个人养老金的运行方式上,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认为,个人养老金的阵地在于个人独立的参与和选择,这是它的本质特征。所以应该和政府的行为、单位的行为加以剥离而不能加以捆绑,可以不断尝试让投资者参与其中,机构对其加强投资教育,提高参与者的成熟度,并且为那些惰性群体和不积极的群体设计相对有利于他们的自动选择机制。
税延养老险市场如何“转热”
税收政策是撬动个人养老金融市场的重要杠杆,更是养老金体系第三支柱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不仅可以减轻个人负担,还能激励老百姓和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
作为发展第三支柱的支点,税延养老保险被寄予厚望。从2007年启动课题研究,到2018年开始探索试点,政策出台可谓十年磨一剑。但从试点情况看,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截至2020年年末,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试点,19家公司出单,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26亿元,参保人数4.88万人。参保人员跟所在地区的职工总量相比还很少,保费规模比较小。
业内人士分析,税延养老保险历经“行业沸腾”到“市场遇冷”的快速转变,核心问题是实际税收优惠力度小、产品吸引力不足。目前,试点地区均采用的是EET模式的税延养老保险制度,即缴费阶段免征个税,退休阶段再补缴个税。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中规定,“对个人达到规定条件时领取的商业养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相当于退休阶段,劳动者需要补缴个税的税率为7.5%。
“按照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缴纳政策,月收入8000元以内的劳动者,需要缴纳的个税税率仅为3%,由于我国大多数劳动者月收入在8000元以内,税延养老保险在领取阶段的税优政策呈现明显的负激励效应。同时,由于设置了1000元的税延上限,对高收入者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孙洁谈到。
因此,孙洁建议,提升税延的抵扣金额,提高交费限额、降低领取税率、投资收益领取阶段免征税,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多交费,并针对超额交费部分制定分段的个税抵扣政策。
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也表示,应尽快对税延养老保险的试点政策进行优化。如扩大税延养老账户的运用范围,将符合特定条件的商业养老保险纳入税延养老账户,提高个人参与税延养老保险的自由度和便捷性。未来,还可以进一步针对账户而非特定养老保障产品提供政策支持,真正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自己的养老金账户。
险企加速养老产业布局
除国家税收政策支持的个人养老金外,市场化的个人商业养老产业可以说是第三支柱的又一支点。据记者观察,目前多家保险机构正在尝试建立养老全产业链,延伸第三支柱产业业态的阶段性成果显著。
中国人保副董事长、总裁王廷科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人保高度重视养老产业布局,特别是推动“保险+服务”的转型。2020年,公司进一步加大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参与投资了多家细分领域的企业,并且新增一批面向养老健康的项目储备,加强与国际领先养老机构的战略合作,探索引进成熟的养老产业技术和人才。
王廷科透露,随着公司新战略推进,特别是在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业务发展机遇下,中国人保将进一步加大养老产业布局,采取“轻重并举”模式来拓展养老产业,以轻资产为主,采取自建、收购等方式,打造养老社区品牌,探索推动轻资产养老模式,构建具有人保特色的养老服务标准。
记者近日也从人保寿险获悉,该公司以健康养老和“保险+服务”为核心,打造了医养融合的高端旅居型城市综合体社区。在大连“颐园”养老社区,客户可体验细致周到的健康、医疗、宜居等一体化养老生活。另外,“和园”养老社区将于2022年面世,同时配备专业的健康管理中心,成熟的医养智慧平台,可为近1000位长者提供一站式康养服务。
中国太平副董事长及总经理尹兆君在阐述公司养老发展策略时表示,目前已在医康养生态圈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位于上海浦东的“梧桐人家”于2019年11月成立,位于三亚的“海棠人家”将于2021年年底投入运营,位于成都的“芙蓉人家”已拿地,将于2024年正式运营。
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介绍,目前有十家保险机构投资了47个养老社区,床位数超过8.4万个,产业方向以养老及养老产业上下游,医疗健康为主的私募基金累计达2340多亿元。
“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被写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是社会对商业保险机构不断提升专业精度的一种期许。所谓“专业”,就是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功能与优势,提供满足不同人群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与服务,并做好养老钱的“守护人”。让人民能够老有所养,度过幸福的晚年生活。
我国保险市场的政策指导作用非常明显。相信在今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商业养老保险将迎来长足发展,并将由“社会保障的补充”逐步过渡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未来,监管层将推动保险业进一步优化产品供应,并加快推出针对老年人的专属保险产品,重点在老年人需求比较强烈的疾病险、医疗险、长期护理险、意外险等领域进一步提升产品供给。此外,“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也正在进一步完善中,并将适时在全国范围内扩大。
(来源:中国保险网)
寻求:受多家海内外公司委托收购,投资!!!
要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项目,投资老年护理院,投资居家护理, 有养老土地的项目等……证照齐全!北上广及全国各省会城市……各种方式合作可谈!
电邮:228545312@qq.com
微信:jgj228545312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