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杉本博司|新素研设计的 13 个关键词。

DesiDaily 谷璞GUPU 2022-10-29






.



新素材研究所  日本

△新素研作品|江之浦测候所




艺术家以正常人看不到的视角看世界。

Artists see the world in a way that a normal person wouldn’t.


——杉本博司


△杉本博司 Hiroshi Sugimoto


杉本博司,著名艺术家,摄影师,建筑师,表演艺术家。1948 出生于日本东京,1970 毕业于东京圣保罗大学,后又去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学习摄影。他的海景联作「BlackSea, Ozuluce; Yellow Sea, Cheju 」,2007年在纽约拍出188.8万美元的高价,被誉为全球最贵的摄影师。

在杉本博司眼里,海是水与空气的融合体,瞬间的模糊是一种永恒,代表着过去、现在及未来。他将永恒浓缩在快门的瞬间,这种唯美既是简约的画面,又代表着一种勇敢与大无畏的精神,将艺术与观念完美融入到摄影中,因此被称之为“观念摄影的第一人”。


△Caribbean Sea, Jamaica, 1980
△Ligurian Sea, Saviore, 1993
△Baltic Sea, Rügen, 1996


“水和空气,这些物质是如此普遍,它们几乎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它们却保证了我们的存在......神秘的奥秘,水和空气就在我们面前的大海中。每次看海,都会有一种平静的安全感,仿佛拜访了我的祖屋,我踏上了观看之旅。 ”


△请跟随音乐与作品慢慢地进入沉思


“时间,这就是我要表达的概念,也是我全部作品的基本构思。”较为确切地说,杉本博司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时间起源、存在及终结的不断探究与思考的一个辩证过程。






△坂田智之


杉本博司很不喜欢被定义为艺术家、摄影师,他可以是舞台美术家,也可以是美食家,还可以是建筑师。

他希望继续探索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并挖掘背后不断衍生的意义。2008年,杉本博司与日本建筑师坂田智之在东京共同创办新素材研究所(简称为新素研),主要从事建筑及室内设计,同时研究日本传统材料及工艺,并致力于日本文化的现代诠释和复兴。

因为杉本博司本是艺术家出生,而坂田智之是建筑师出生,两者的视角与观点也自然不同,他们对建筑的思考也存在微妙的差异,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之间的合作才更有探索的可能性。


△新素研作品|伊势丹沙龙


从新素研的设计,我们不难看出日本传统建筑对他们的影响,很多类似的处理手法,我们在桂离宫中也能见到。他们坚信创造一种既能处理旧材料又能避开时代潮流的建筑是事务所当下最好的探索。


△日本桂离宫



“新素研正如其名,以追求材料在建筑中所具有的可能性为主要工作之一。其概念概括为'旧即是新'的反论性表现,将传统的材料和工艺方法从束缚它们的传统和地域中分离出来,以自由的视角探索材料应用的可能性。

——坂田智之


△新素研新作|北京Goldwin店


Goldwin是新素研最新的设计作品。从空间来看,整体非常强调石材的自然性的表达,同一种石材,墙面和地面采取不一样的肌理诠释触感与温润感。

今天,我们根据新素研的设计气质、材料、元素等关键点,用13个关键词来探讨他们的设计,概括为:朴、雅、拙、和、石、木、铁、玻璃、屋顶、廊、庭、光、新/旧





△新素研作品|M邸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朴,是一种自然纯粹,能更好地呈现材料的原本属性,通过空间表达自然之境,达至返璞归真之境界。

M邸是新素研2021年在东京完成的一个私人住宅项目,室内设计的元素及材料有石材、老木、榻榻米、以土为原材料的手工涂料,既是一种现代的干净纯粹,又有自然质感的温润。


△新素研作品|I邸
△伦敦六本木画廊
△新素研作品|和心旅馆







△新素研作品|纽约大平层私宅「浮罐」


雅,有清雅脱俗之意,也有净土雅士之意。

这个700平的大平层,是纽约的一个超高层豪宅地标,业主是一位艺术收藏家,收藏了杉本博司的艺术作品,接受这个室内设计工作,更像是一种艺术的委托,希望杉本替他构建适合安放艺术品的空间,而非仅仅是营造一个家。

站在如此之高的空间之上,如同漂浮在空中一般,四周被天空包围着,南北的帝国大厦尽收眼底,地平线与建筑的风景,都要被重新定义。




△新素研作品|纽约大平层私宅「浮罐」


“全部的窗户连成一片,水的尽头是风景。对我来说,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几乎用一生的时间在海洋的水平线上画阴影,我一直在这漂浮的天空中。”

——杉本博司


△纽约大平层私宅「浮罐」平面图

△新素研作品|伦敦Shirokane画廊








△新素研作品|东京Badou-R店


拙,在这里应该比较容易理解些,主要通过自然石材的原始肌理表达一种自然而然的野趣。东京Badou-R店的室内置入一块巨大的石头,原始的肌理,夸张的比例,用作空间分割之外,还与城市的气息形成一种内在的气韵对比,营造出戏剧性。


△新素研作品|东京迎宾馆


室内采用大面积的原始石头作为地面,保持原始的肌理,有一种自然的代入感,“拙”便多了一种言外之意“自然”。


△新素研作品|富山茶室








△新素研作品|素透抚


日本有一种很独特的空间叫和室。“和”,在这里更多的是和谐、融合之意,日本传统建筑,非常强调室内和庭院的连接,和室也是如此。中国的古典园林强调借景,而日本庭院则强调开放与融合。

其次,“和”也有附和、伴随之意,在建筑中,“和”可能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心境,因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所以人的情绪也会跟随自然的四季而变化,有种时间之外的建筑深意。


△新素研作品|伊豆照片博物馆


△伊豆照片博物馆平面图







△新素研作品|江之浦測候所


石,是新素研设计中最为常见的自然材质之一。为了更彻底了解每块石头的特质,他们常常要去原产地考察石头的属性。新素研的很多旧材料都是平时收集的,为了未来承接设计而准备。

“我们不会在图纸上描绘出想象中的庭院,石头会自己设计庭院。”这句话真是让人意味深长,但也不难理解。


△新素研作品|I邸
△新素研作品|清田远
△新素研作品|Uchiwasoto茶室


保留石材原本的模样,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个性与棱角,就像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与草坪保持一定的均衡与融合感观,放弃人为的干预,让土地的面貌保持一种静默与原生。


△新素研作品|几间房子







△新素研作品|M邸
△新素研作品|江之浦測候所


日本的国土虽然不大,但从南至北,盛产各种木材,且森林面积覆盖率很高,森林的保护也相对较好。大概是17世纪的时候,日本开始重建大寺大佛殿等建筑,砍伐了大量的森林。如今,新素研也开始收集老木头,遇到合适的项目就可以被用上。



△新素研作品|Lounge Six


关于木材的使用,新素研也有很多新构思,包括在Lounge Six项目中,木推拉门结合传统编织,古法新用,令人耳目一新。

将木皮切成厚度1毫米左右的薄片,然后再按照切割的顺序将其拼贴在一起,像原来的木块捆成一捆,在面板上露出自然的纹路,凹凸的年轮特别漂亮,能依稀看见岁月的痕迹。


△新素研作品|伊势丹沙龙







△新素研作品|江之浦測候所


铁是一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自然氧化的建筑介质,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最好的艺术衍生。新素研的项目经常能见到各种不同铁工艺,这也得益于日本传统工艺的传承,江之浦測候所用钢板制作而成的时光长廊,Lounge Six则采用铁板酸洗工艺,都让“铁”格外夺目。


△新素研作品|丸之内45R店
△新素研作品|Lounge Six







玻璃

△新素研作品|真茶亭
△新素研作品|富山茶室


玻璃是现代建筑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在新素研的富山茶室和真茶亭可以看到不同的琉璃玻璃,他们设计的玻璃茶室名气则更大,「闻鸟庵」坐落在自然优美的日式庭园里,成为自然的中心,吸纳阳光雨露,成为杉本博司名下的得意名作,最近也参加了2022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展览。


△新素研作品|闻鸟庵


在江之浦測候所,杉本博司采用玻璃制作而成的长廊,一边是玻璃,与山丘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另一半则是古老的石墙,形成巧妙的对话,这微妙的变化与戏剧性,如同电影里的情景令人神往。艺术家,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视角与感知。


△新素研作品|江之浦測候所






屋顶

△新素研作品|和心旅馆


大屋顶是日本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现代元素”,大尺度的屋顶给人一种自然的诗意与漂浮感,和心旅馆的屋顶大约有300平方,顶面采用铜板焊接,远观如同木板,铜板相对木板则具有耐腐蚀,也有很好的自然氧化斑迹,内部采用杉木,保持建筑的温和。







△新素研作品|和心旅馆


在和心旅馆的设计中,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就是“门廊”,建筑围了一圈长廊,室内与庭院通过门廊连接,直径只有50毫米的实心铁柱成为大屋顶下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小铁柱与大屋顶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铁柱下的柱头是自然形态的石头,细腻刻画了建筑的自然之境。


△和心旅馆平面图








△新素研作品|大垣商店


景观大师枡野俊明说:“夜晚,是我们静立在庭园的时间。”日本的庭院,哪怕只有一坪,也会做得非常精彩。去过日本的话,我们就更愿意相信一个事实,日式庭院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

石头是新素研庭院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元素,这也是他们保持艺术视角的重要根据。为了保留对石材的自然存在给予足够的敬意,根据石头的形状和体量来寻找庭院的轮廓,也就是说,要灵活运用石头造景,石头决定庭院。


△新素研作品|江之浦測候所








△新素研作品|江之浦測候所


“我们能做的就是再一次回到人类意识产生的现场,寻找意识所依据的缘由。”

——杉本博司

江之浦測候所是杉本博司最为著名的建筑作品,很久很久以前,古代人就根据春夏秋冬来确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杉本的眼中,这便是艺术的起源。他根据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来设计建筑的观景点。

冬至是一年天空运动的终点和起点,也被视作为生命的终点和起点。以东西为轴,太阳从这个轴上的海面升起,朝阳直穿进隧道。70米长的冬至光遥隧道从基地向大海延伸,构想了一个伸入大海的时光隧道。既是观光,又是冥想。


△新素研作品|江之浦測候所






新/旧

△新素研作品|大垣商店


新与旧是一对辩证关系,新素研的设计也大多都是在寻找“老物新用,古法新作“之道,让传统与现代产生对话,传承并创新。


△新素研作品|几间房子








清欢。


漂浮的诗意。


自然营造。


自然安详的氛围。


SOMOZA|坐忘林


极简大师 John Pawson | 建筑的风景。


原创文章,禁止任何平台任何形式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