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卫报》:Hope is Power

10月10日 | 周四


《卫报》(英文名: The Guardian )是英国一家全国性综合内容日报机构,至今已有将近 200 年的历史,此次「Hope is Power」是《卫报》七年以来第一次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 campaign,目的在于重申其宗旨以鼓励世界各地的读者支持其新闻事业。

在看片之前,先看一组《卫报》在地铁站,路边标示牌等公共场所投放的海报 ——



在明亮的的黄色背景上,黑色的标语重复出现,再由一只蝴蝶打破页面布局,简单巧妙且富有冲击力,强调了《卫报》坚韧的意志和独立性。

这些标语的灵感来自《卫报》主编 凯瑟琳·维纳(Katherine Viner)在 2017 年发表的一篇题 为《危机时刻的新闻使命》(英文:A mission for journalism in a time of crisis )的文章,她呼吁读者通过付费的形式支持该报纸。

《卫报》同时在其官方账号释出宣传片 ——


在解读这支短片之前,有一些相关的背景想与大家分享 —— 

众所周知的是,当下纸媒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传统报业自互联网和移动电子设备普及率不断提升之后呈现出了衰落的趋势。这种情况促使许多新闻提供商考虑建立网上付费模式,也就是所谓的付费墙(Pay Walls:指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为网上的内容设立收费门槛),例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


而《卫报》并没有设置付费墙,它凭借着 80 万捐献者(会员,订阅者和捐赠者)以及少数实体报纸的零售创造了创纪录的付费读者人数,甚至超过了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印刷发行量 50 万的顶峰。在 2018 年 12 月,付费支持《卫报》的用户数量达到了 100 万人。

这种模式的成功表明了人们对新闻质量、独立报道和评论的需求是如此的强烈。在这基础上,《卫报》计划在 2022 年达到 200 万英镑的支持者收入,这正是此次 campaign 的目标。


回到这支短片中来,其实全片的剧情非常简单,讲述的是一只蝴蝶成功冲出玻璃的故事。

渺小的昆虫和诺大的房间形成了体量上的对比,昏暗封闭的房间与光明充满生机的外部空间形成了环境上的对比,在现实主义的故事里,蝴蝶一直试图通过透明玻璃前往外面的世界,但它一直在失败 —— 这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能见到的场景。不同的是,短片赋予了这只蝴蝶一个理想主义的结局,即它成功冲破了玻璃,与外面世界的蝴蝶群汇聚在一起。


有意思的是最后画面定格在房间中的场景,仅在构图的右侧留下一扇窗户,阳光从窗户中照射进来,让观者仿佛正处在暗室之中。


在这个微妙的背景上,此次 campaign 的 slogan 和主题出现。我觉得,《卫报》正是借这个画面传递出了希望读者们在暗淡而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采取行动的想法,同时强调自身向人们提供信息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鼓励读者们付费支持《卫报》的未来发展。

其实在官方频道下方的评论里有人发表了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Power is Hope」,也有人说看完这个短片更「丧」了。但在我个人看来,短片传达的「不可能的可能」正是其艺术性的表现,正如片尾所说的「Change is Possible,Hope is Power」,要相信自己的信仰。




昨日补档
保持联系与关注
brandfilm@socialbet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