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中国征婚第一人:70个字轰动全国

佚名 读一份 2020-09-14





 □文章来源 | 《重庆晚报》





对生活在现在的人来说,征婚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征婚却往往需要当事人付出巨大的勇气才行。

1981年1月8日,当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刊登新中国第一个征婚启事后,立即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这则征婚启事只有70个字,还配有一张照片,征婚人是四川永川县(今重庆永川区)的一位教师,现年69岁的丁乃钧(时为2010年)


丁乃钧出生于江苏,从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地质学院任实验员。18岁那年,他被划成右派,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一呆就是近20年。其间,和他同去的人大都与当地的农村姑娘结婚成家,但丁乃钧觉得自己年纪小,就一直没考虑这个问题。

1979年,丁乃钧的“右派”错划问题得到纠正,这时他已年近40岁,在永川的教师进修学院(现重庆文理学院)当起了数学老师。当时,他只有两个心愿:一是回江苏老家定居,二是找个媳妇过日子。

有一段时间,在周围热心人的帮助下,丁乃钧几乎每周都要相一次亲,但最终都没有结果。

1980年底,他突发奇想:能不能在媒体上刊登一则征婚启事呢?主意一定,他开始筛选合适的媒体。最终,他选择了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

他给《市场报》的编辑写了一封长信,在信的结尾,鼓足勇气提出刊登征婚广告的要求。第二天一早,丁乃钧把信投递出去。但是,当天的第一堂课还没上完,他就后悔了,觉得自己过于鲁莽,而且不切实际。下课后,他跑到邮局,要工作人员把那封信找回来,但邮车这时已经开走。

新中国的第一则征婚广告,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诞生了。



与丁乃钧那个时代不同,现在人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充满了勇气。图为一个名为“唇唇欲动点燃全城热恋”的活动在上海正大广场举行,214对情侣集体拥吻。新华社发 2010-02-07


1981年1月8日,《市场报》刊登了丁乃钧的征婚启事。在启事中,丁乃钧简短、清楚、全面地介绍了自己,还附有一张戴着“墨镜”的照片。丁乃钧后来解释说,照片上的“墨镜”其实是变色镜。由于照相时的光线太强,变色镜就变成了“墨镜”。

《市场报》的编辑也没想到,这则征婚启事见报后,被广为转载,使“丁乃钧”这个名字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与此同时,人们围绕他的这一举动,展开了一场争论。有人支持他,认为他胆子大,很新潮;也有人批评他,说他“破坏社会主义文明、污染社会主义风气”。

后来,新华社用英文电稿,转发了这则启事,丁乃钧因此又成了世界各大通讯社报道的对象。外国媒体评价说,他的这则征婚启事,是中国民众冲破思想禁锢走向解放的典型。

对于这些议论,丁乃钧倒是心平气和,统统置之不理。

1981年底与吉林姑娘结婚后写给《市场报》的感想


很快,丁乃钧的征婚启事有了回音。据悉,至少有270多位姑娘给他写了信,其中有一位内蒙古姑娘,还千里迢迢地赶到四川,但不巧当时他已回江苏老家探亲。在这些来信中,丁乃钧看中了一位家在吉林的姑娘。两人后来通过书信来往,产生了感情。1981年底,两人在四川结婚。

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能维持多久。两地分居两年后,丁乃钧带着妻子回到了江苏。他被安排在县城的一个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妻子则在一个商校任教。但是,妻子一直向往去南京那样的大城市生活,丁乃钧却给不了她。两人最终只好离婚。

丁乃钧的第二次婚姻也和征婚启事有关。第一次婚姻结束几年后,丁乃钧在一则女方征婚广告中结识了第二任妻子。但两人结合后没多久,她又要与前夫复婚。丁乃钧理解她的想法,两人于是平静地分了手。

1991年,在学生的牵线搭桥下,丁乃钧与一位比他小30岁的姑娘结了婚。他们的年龄差距不小,但在生活上却十分合得来,有共同的兴趣和话题,生活十分美好。




往期阅读
特朗普回应伊朗导弹袭击演讲全文(中英对照)
谁毁了伊朗?当年人们欢呼革命如今怀念国王
为什么人们突然怀念八十年代
我的家婆,大半辈子佝偻着腰的家婆 | 麻北人物传24
此岸的他,彼岸的他 | 殷海光先生百年诞辰絮语
“三言”作者冯梦龙的麻城之行
春华时节不见春华
花在旧时红处红 | 麻北人物传21
光山到麻城,一条古道越千年
一部《史记》太沉重 :宫刑与腰斩 | 麻北琐谈





载得住的乡愁,看得清的世界。“鸿爪春泥迹偶存,三生文字系精魂。神交岂但同倾盖,知己从来胜感恩。”资深报人不定期佛系推送,欢迎关注本公号,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欢迎互动赐教。


就像漂流瓶扔进大海
一篇文章要想漂得远
靠您转发或点↓在看↓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