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周强:充分运用信息手段 加快建设智慧法院

2017-06-09 罗书臻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图为 第2届中国—东盟大法官论坛开幕式现场。


6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第二届中国-东盟大法官论坛上参加“互联网时代的司法运作模式”专题研讨时发言表示,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建设智慧法院,进一步加强各国司法交流合作,共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为各国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周强指出,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正重塑着社会生产生活的结构和面貌,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动着社会发展变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深刻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将信息化作为人民法院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指导各级法院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智慧法院。当前,中国各级法院正以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周强指出,智慧法院具有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特点,是依托现代人工智能,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司法规律、体制改革与技术变革相融合,以高度信息化方式支持司法审判、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法院组织、建设、运行和管理形态。2013年以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努力将信息化成果应用于审判执行和司法管理各个领域,取得明显成效,智慧法院建设基本格局初步形成。


一是实现全国法院“一张网”,为全业务网上办理奠定了基础。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和海事派出法庭全部接入法院专网,在此基础上建成覆盖全国法院的网络查控系统和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系统,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2万余个科技法庭,实现远程举证作证、远程审判等功能。


是建成并不断完善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司法公开平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进“阳光司法”进程,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


三是提升诉讼服务信息化水平,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方便、快捷的诉讼和普法服务,减轻当事人诉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四是建成司法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审判信息资源库,为司法决策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司法大数据服务,为法官提供类案参考和量刑规范化支持。


五是推动信息化成果深度应用,“法信”平台、“智审”系统等为法官提供了智能化服务,庭审语音识别系统、裁判文书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综合办案系统等为法官办案提供了极大便利,为确保司法公正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周强对中国智慧法院的未来作出展望,指出将始终以满足司法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准确把握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服务廉洁司法的要求,不断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将通过司法公开、诉讼服务、法治宣传等信息化手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进一步加强审判执行、申诉信访、审判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司法工作能力和水平。通过行政事务、人事管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司法政务管理科学化水平。通过全程留痕、监督建议、风险预警、动态跟踪等信息化方式,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

  柬埔寨最高法院法官孔•塔来哈、老挝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潘苏万•皮拉占、新加坡最高法院大法官蔡利民、泰国大理院院长维拉蓬•汤苏万、巴基斯坦首席大法官米安•萨基卜•尼萨尔先后作专题发言。他们表示,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司法程序更加透明高效,使诉讼更加便利快捷,也为司法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大机遇,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进完善,进一步提升法院的信息化水平和法官的工作效率,促进实现公平正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主持专题研讨。 (文章来源:中国法院网)









扫描上面二维码关注我关注我哟

本公众号欢迎广大读者积极踊跃投稿,投稿邮箱:sfalw2016@163.com,  我们会挑选好的原创文章发表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