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利用“阴阳合同”逃税会追究刑责吗?


近日,关于影视圈的一条“潜规则”因爆料浮出水面,演艺圈人士疑似利用大小“阴阳合同”逃税的事件持续发酵,现象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多家影视公司的股价纷纷大跌,可谓是引发了娱乐圈的一场大地震。国家税务总局已发声回应关切,明星在签约中是否存在阴阳合同、其中是否有逃税行为有待税务部门的进一步核查。




利用“阴阳合同”可以逃税?!

 “阴阳合同”是什么?

什么是逃税罪?

偷税漏税会怎样?




所谓“阴阳合同”,就是同一交易的双方主体签订了两份合同,一份金额较小的“阳”合同,一份金额较大的“阴”合同,根据明面上的合同进行纳税,从而达到逃税的目的。这其中涉及到一些关于“税”的法律问题,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演艺明星的片酬该交什么税?

个人所得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概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个人所得达到起征点就需要缴纳相应的税款。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以下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类型

适用税率类型

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

超额累进税率

3%-45%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超额累进税率

5%-35%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超额累进税率

5%-35%

劳务报酬所得

比例税率(实际为超额累进税率)

20%,对一次收入畸高的,可实行加成征收

稿酬所得

比例税率

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比例税率

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比例税率

20%

财产租赁所得

比例税率

20%

财产转让所得

比例税率

20%

偶然所得

比例税率

20%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比例税率

20%

从法律的规定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类型的个人所得适用不同的税率及计算方式,那么明星的表演、演出所得属于其中的哪种类型呢?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个人从事影视、演出、表演的所得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如果合同主体是个人,那么需要按照上述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6000万的合同来计算,应缴纳1919万元税款。


偷税漏税可能面临什么样的行政处罚?

国之税收,民为邦本,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和企业的法定义务,偷税行为会受到一定的行政处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如果被确定为偷税,则可能承担以下这些行政责任:


1.补缴税款。纳税人首先应当将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补上。


2.缴纳滞纳金。滞纳金根据纳税人滞纳日期的长短来确定,除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3.处以罚款。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可以看出,对于偷税的行为,法律的处罚还是比较重的,如果按照最高处5倍的罚款计算,当事人所交纳的罚金可能会远远超过自己所获得的报酬。


何为逃税罪?

逃税不仅可能承担行政责任,还有可能构成犯罪。与《税收征收管理法》不同,《刑法》中没有采用偷税这个概念,而是采用了“逃税”这一表述。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以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01条的规定,逃税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那么对于利用“阴阳合同”进行逃税的行为是否一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呢?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对逃税构成犯罪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特殊规定:“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任何逃税案件,必须首先经过税务机关的处理,否则司法机关不得直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就不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1. 按照税务机关下发的追缴通知和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规定,积极采取措施,补缴应缴税款;2.缴纳滞纳金;3.已受到税务机关行政处罚。作出这一特殊规定主要是考虑到打击逃税犯罪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税收征管,保证国家税款收入,行为人经催收后主动缴纳税款,接受行政处罚,更有利于巩固税源,有利于提高公民、企业自觉纳税意识。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这条特殊规定仅限于初犯、偶犯者哦。如果你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即使经催缴后补缴了税款,符合数额和比例要求的,依然构成犯罪。并且对“初犯”宽大政策仅限于在被公安机关立案前,如果是在公安机关立案后补交税款、滞纳金、接受行政处罚的,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究。


逃税与避税的界限何在?

避税也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会经常听到的一种做法,那么避税和逃税罪有什么区别呢?一般认为,避税行为是指利用税法的漏洞或模糊之处,通过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安排,以达到免税或者少缴税款目的的行为。一些公司选择在避税地或低税率地区注册公司或成立工作室;或者采取税额摊薄、债转股等方式进行避税。这些五花八门的避税方法虽然有违税法精神和诚信原则,但不能认定为犯罪。两者最主要的区别要看行为人是否采取了欺骗、隐瞒的手段,签订“阴阳合同”的行为显然是采取欺骗、隐瞒的手段,已超出了避税的范畴,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这次事件给演艺界和

广大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阴阳合同”是否真实存在?

究竟是个案还是行业潜规则?

还需要相关部门

用调查来还原事件的真相

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自:京法网事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0608一周精彩回顾


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上诉)一案  二审宣判

指导案例中合同争议案件裁判规则

【案例研究】钱某不服某工商局不予受理行为行政复议案

医师之手,该放何处?——医奸行为的认定及归责

论使用盗窃与盗用

申请变更监护人资格的若干程序要点——以申请人为视角

审视“运动式执法”缺陷,将黑恶势力连根拔起

本期责编:焦冲

注: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