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一群人,守护老城“顶流商圈”!
1月14日,正值周日,合肥市庐阳区四牌楼商圈人头攒动。
四牌楼商圈地处合肥老城中心,以淮河路步行街为主轴,通过26条背街小巷延展开来,主街繁华时尚,后街市井烟火,商户与居民户数大体相当,是一个商居混杂的典型区域。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商居需求不同,难免产生矛盾。尤其是在这样的“顶流商圈”,如何让商户与居民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和谐共处,是考验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命题。
近年来,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实施“巷导计划”,发动人熟、事熟、地熟的“巷导”,依托“党群议事会”等平台,化解商居矛盾纠纷,探索商圈治理“最优解”。
“4栋5单元在装电梯,噪音可能影响大家。我会督促尽快结束,给大家造成不便,请多多谅解。谢谢!”
“中午12点到下午1点之间,上学的孩子需要午休,麻烦帮忙督促停工。”
1月11日上午,在合肥市宿州路156号小区,“巷导”李宁冬刚刚群发一条信息,居民老涂立刻回复,表达自家相关诉求。
宿州路156号小区位于小巷内部,属于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如今,把“巷导”当贴心人,“有问题,找‘巷导’”,逐渐成为居民们的习惯。
李宁冬今年54岁,在宿州路156号小区生活了近30年。2021年,他主动报名成为一名“巷导”。大家对他的认可,还要从小巷商户的一次“腾笼换鸟”说起。
此前,宿州路156号小区门口,有3家做餐饮的商户,与居民共用一个下水管道。有时油污一多,容易产生淤积,还会堵塞管道。久而久之,居民苦不堪言,商居矛盾纠纷频发。
“老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李宁冬回忆,当时,他把参与调解的同类矛盾纠纷,带到社区“党群议事会”上。最终,经过多方多次商议,结合街巷改造契机,3家商户调整业态,改为经营服装等生意。
“现在,小区门口服装店铺不断集聚,已经成为一张特色名片。”逍遥津街道九狮桥社区党委书记韩正琴说,从调解一起纠纷,到解决一批问题、预防一类矛盾,“巷导”正在成为赋能基层治理的新兴力量。
“巷导”之中,不仅有居民,还有商户。
“巷导计划”成立之初,为凝聚多元主体参与商圈治理的合力,逍遥津街道党工委联合商圈各类经营主体,组建四牌楼商圈联合党委,通过定期召开“街巷议事会”“巷导下午茶”等,搭建商户与居民沟通对话的“连心桥”。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累计客流量130万人次,销售额超6亿元,稳坐全省商业街区头把交椅。
这里面,也有“巷导”张明景出的一份力。
淮河路步行街上的新安商城,是一座商住一体的综合建筑,以三楼为界,楼上住居民、楼下是商户。
去年,商户楼层外立面需要整修,脚手架沿着墙面搭设,延伸到四楼居民阳台,一位老年居民直接泼水阻止,引发矛盾纠纷的同时,还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张明景在步行街上做了20多年生意,当“巷导”近两年时间,自然成了调解此次事件的理想人选。
他将涉事居民、商户,以及周边居民、商户代表,一起请到四牌楼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居民道出心中顾虑,商户一一解释作答,三方代表公允评判,矛盾迎刃而解。
有时,矛盾纠纷牵涉面广、处理难度较大,单靠“巷导”难以调解。
在此情况下,通过“巷导”吹哨,逍遥津街道党工委统筹启动“三所联动”工作机制,派出所和司法所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律所则展现专业优势,三方合力推进矛盾纠纷合法、合情、合理化解。
“老合肥”之外,新合肥人也在不断充实“巷导”的力量。
一条淮河路,千年庐州史。商业繁盛之所,往往也是文史荟萃之地。
“巷导计划”启动之前,热爱合肥城市历史的新合肥人张瑞,已经发起“走读老城”志愿服务项目。
一年多里,百余次走街串巷,让张瑞和老城商户、居民逐渐熟络起来。2021年,住在四牌楼商圈的他,出于热爱与责任,主动成为一名“巷导”。
勤劳巷临近淮河路步行街,虽然不过500米长,但却混合商户与居民,既有市井烂漫,又有人情温暖,烟火升腾,热闹十足。
去年夏天,在张瑞走巷过程中,不少商户向他反映,随着巷子流量越来越大,商户与居民车辆停放空间不足,乱停等现象时有发生,极易产生矛盾纠纷。
张瑞接到问题线索后,立马联系淮河路步行街街区办公室,推进街区加大巡逻力度和路面管控,缓解车辆乱停问题,把可能产生矛盾纠纷的火苗,及时掐灭在萌芽状态。
一巷一品,烟火百态。初到合肥,就被这些小巷吸引的张瑞,也想让这烟火气息持续绵延下去,滋养更多来合肥的人。
最近,张瑞还准备收集一些商圈历史文化故事,研究古人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处理商圈矛盾纠纷,好在今后有需要时,借古人哲思,解今人困惑。
“近3年来,我们成功化解商圈矛盾纠纷210多起,物业领域信访投诉从每月40余件下降到现在的个位数。”逍遥津街道党工委书记丁华斌介绍,该街道依托“巷导计划”,不断凝聚党群合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其中,淮河路步行街成功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街区。
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方舢
编辑:杨思淼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