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国留学到底值不值?

小美 美移移民 2020-09-15

“出国留学值不值”是一本所有想出国、出过国的人都热衷算的帐。


倘若出国留学只与收入和事业的成功挂钩,那出国留学其实未必值。许多人都在犹豫一个问题:“需要花几年收回留学成本”,这让人想到一个投资回报比的问题。然而仔细思考,以前我们认为大学本科就很不错了,但现在本科生在大街一抓一大把,从物以贵为稀的角度分析,同样地,近年留学生也是爆炸式增长,这使得海外背景也不再是高薪的充分必要条件。


甚至当我们一直抱着这样的观念,只会使人在过高的求职期盼里受挫。一两年的时间再加几十万的经济投入,单从账面上看,投资回报比并不高。



然而,当我们理解的“值”是指出国留学能让人活出更宽阔丰富的人生,那么即使投资回报比低,并不意味着留学不值得。


不可否认,名校的招牌可以为留学生敞开了很多大门,然而也应该反思这样一个问题:高昂的学费和2年的光阴换来的除了敲门砖,还剩下些什么?


爱因斯坦就说过: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的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当名校的光环褪去,返国再进入职场,你就会发现,出国留学带来的这些转变才是它真正的价值:

1、独立思考能力

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闻名于海外,经历过高考和四年中国本科教育的人对此肯定都深有体会。大部分国内的高中都规定学生要晚修到10点,而如果碰到随堂监管的老师是外教的话,他总会惊呼:Why?


应试教育的两大特点:1.标准的答案;2.因为1的存在,所以依照这个标准做充分的准备便成为成功的唯一方式。



就以美国为例,在美国的课堂,老师问的问题大多都是开放性的,尤其是人文科学类。而当国内孩子面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时,他肯定没有做好准备。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些孩子真的大脑一片空白,而是因为他们总是觉得自己没有“立场”去思考,或者觉得自己的想法是“非标准”的,说出来怕被笑话。


一个留学生就这样描述过自己的事例:当他初次加入美国的课堂,在面对课堂提问他始终保持沉默,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开始真实地表达自己想法,课堂里的老师和同学不但没有觉得这些想法很奇怪,反而会很特别欣赏一个和他们不一样的见解。


真实的世界是充满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而独立思考可以让你迅速做出判断,从而走出行动力瘫痪。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人通常只能随波逐流,这也成为他们获得安全感的途径。而当发现世界上很多事都没有标准答案的时候,最好的准备其实是从自己知道的出发,不断试错,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2、创造的可能性

因为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便有了创造的可能。尽管出国留学在国内被看作为找到更好工作的一个手段,但实际上,出国让我们接触到了形状各异的生命,看到“活法”的无限可能,这比什么都更重要。


而这些不同的“活法”彰显出丰富强烈的生命力,可以很直观的感染人。相比之下,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长大,生活是一条固定的流程:学习,高考,找好工作,结婚,买房,生孩子,然后再培养自己的孩子走同样的流程。


出国留学让我们脱离了国内的“按部就班”之后,未来变成了一张空白的纸,虽然刚开始会战战兢兢地不敢下笔,但凭着对新事物的尝试和面对自己的勇气,就更易达成超乎一般的成就,从而创造更多的不可能。

3、更好地认识自己

国内孩子在一种固定化的模式长大后上了大学,就像一条鱼突然进入汪洋里不知道该游向何方,甚至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并不是自己所愿,而是父母或其他亲戚的建议而已。


处在这个阶段的我们此时更需冷静下来思考,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教育规划,最难的不是去外向分析就业形势或是专业的热门程度,而是内向分析:这个专业适合我吗?换一个教育模式是不是能激发我更大的潜力?我究竟想要什么,我想得到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先认识自己。或许可以拿出纸笔,好好地定位自己,如果一方面说不适合中国的教育模式,但又从未选过小班的研讨课,未参与国外的夏令营,也没有做过交换生,没有独立做过论文研究和课题展示,自己又如何判断自己更适合海外的教育模式呢?


当这些问题都想清楚的时候,我们再坚定地选择了留学,才会发现原来这样的生活更适合自己,原来我还有这样的潜力。这时,在对很多东西的选择上我们也会有所把握,那个时候的我们的未来也会越来越清晰。


姜思达的话来说,“你可以一年整成一个范冰冰,但是你不能一年读成一个林徽因”。出国留学值吗?只要对得起自己的留学经历,没有荒废学业,没有虚度光阴,也没有封闭自我,那么就肯定的告诉自己:值。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