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1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审美的差异,比贫富差异还大

网络选萃 西越sd 2020-11-18



我们的社会是低美感的,太多人患有审美匮乏症。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奇葩景观和奇葩街道;连连看最高段位的复制网红脸;病毒性侵袭的土味视频和广告;烂不忍睹还簇拥者众的拍烂片烂剧......是谁,将它们轮番送到我们眼前?

谁动了审美的美感?是掌握审美话语权的人,还是参与审美的人?这是个问题。

张世英曾言:“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只有拥有审美力的人,才能真正品尝到人生中最甜的那部分滋味。

没有人不热爱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先美才好。

如今大行其道却是宣扬一切与丑有关的意象,与美好生活反向而行。


“ 浮 夸 ” 风  

美的东西各有各的美,但是丑的东西也能丑出想象力。其中“错位”堪称国人一以贯之的丑之精神。

家里有矿的恨不得把奢侈品的logo全贴在身上,哪怕稍微亲民些的也要挂上豪车明晃晃的钥匙串、若隐若现的大金链、开光护体的白菩提佛珠、文玩核桃等等。他们喜好用各种浮夸招摇的细节堆砌日常生活的“仪式感”。 

但是在正式场合中,却不注意细节。黑色西装裤下露出的一截白袜,五星级酒店的高级地毯上的人字拖......然后美滋滋地在心里赞叹一句“我真牛掰啊”。

他们在放飞自我的同时,从未觉得“错位”这件事对旁人与社会有任何不良影响,十分心安理得。

旁人提意见,就会听到振振有词的回应:“碍你什么事了?”

或者祭出终极必杀器:“我是顾客!我付了钱的!我要投诉你!


土 味 家 居

没钱空有好品位也白搭,有钱买不来好品位看着心疼。

当代青年最痛的不是买不起房,而是耗尽心力攒钱买下的四面白墙,被父母糊成了室内农家乐。父母古老的审美创意堪比他们所使用的表情包,分分钟将你的生活一棍打回上世纪。

年轻人的家呈现了可怕的两极分化:要么放弃设计,要么过度设计。

父母心中高配置的婚房

审美的背后是家庭权力之争,审美能力好,却没有话语权,那么恭喜,抬头富贵花开,转身竹报平安,推门马到成功,坐下还能看到吉祥如意。

或者欧式轻奢小洋楼,大理石罗马柱扶摇直上,黄金大门迎接你回家,丘比特扇着小翅膀在花园吐水。

国贸的玛丽回的是老家,也可能是罗马庄园、塞纳河畔,或者是王爷府、公主殿下。满眼不是金就是银,不是红就是黄,总之怎么喜庆、怎么富贵,怎么来。

土豪只剩下土,家只能将就着居,到底是给自己一个小窝,还是给土财主造样板间?


奇 葩 建 筑 

传播魔性审美,离不开散落在神州大地上的各种奇葩建筑的“洗脑式投喂”。

河北鹿泉“元宝塔”和外形酷似钱币的广州圆大厦,闻到了吗?那是财富的香气。

金光灿灿的广州圆大厦,与倒影结合成“8”,谐音“发”

很多的时候,还会从那些原本试图传播正能量的雕塑中领悟到相反的意涵。

譬如学校里那座左手抱书、右手托起地球的少女石雕,被称作“读书顶个球用”。

而在直面辽宁省大梨树村倡导刻苦努力的巨型“干”字雕塑时,脑海中飘过台湾偶像剧社团小哥们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软糯而充满怨念的口头禅。

比造丑更可怕的,正是毫无自觉地享受丑。

2014年,上海某奢侈品商场里的“模特牵狗”造型


非人街道

街道是城市的面目,我们习惯的街道却面目狰狞。

“整治市容市貌”的幌子下,很多部门以“整齐即美观”的逻辑整肃街道招牌,甚至冠以“统一着装美翻了”之类的尬吹标题,让人汗颜。

很多城市规划招牌的习惯是:高纯度高明度鲜艳背景,放大字号,扎眼;用系统自带字体,方便;放弃所有设计,省钱。

早前,上海常德路招牌整体被换成了黑底白字,这是在吓鬼吗?引起广泛热议后,被有关部门拆除整改。

审美?这是在逗么?

“让受众强烈记住”是第一要务。美感什么的能当饭吃?扔到那个灰不溜秋的井盖下面去吧。

在邻国纷纷强调“招牌设计应与城市气质相符”时,我们追求的却是一种高饱和与低美感的强行统一。

街头常见的招牌样式

在认知层面,丑街道反映的是一种“婴儿式思维” ,因为婴儿只能通过接收鲜艳颜色、简单信号、循环往复的刺激来粗浅地认识世界。

而且,街道设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元素,既没有公共,也没有服务。

百转千回的城市路面,狭窄的人行道,“断流”的盲道——以人为本,变成以烦人为本。

连好用都够呛时,美更是虚无缥缈的事情了。


塑 料 设 计

关于塑料审美,有汽车CEO一语中的:在中国千万不要给人塑料感,这是一个底线。

何为塑料感?假,看上去没有任何人文感,这基于我们从小被灌输而习惯虚假表达的传统。

以当下崩坏的中小学课本设计为例:急速倒退的封面原画品质,急速倒退的字体选用与排版水平,毫无搭配可言的人物细节,整体美感急速倒退。

孩子们正捧着花花绿绿的语文课本

谁说语数英课本就不用兼顾美育功能?谁说孩子们天天看到的东西不是构成他们日后审美体系的重要元素?

被塑料审美泡大的孩子如何跟别人谈美?“××从娃娃抓起”绝不是一句空话。

当塑料设计遍布身边,从房屋、汽车、手机到日常用品无不中招,我们与审美发达水平的落差,跟金鸡奖海报与金马奖海报的反差一样大。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在《烟火》中吐槽道:“对美的仇恨……对诗歌的仇恨,教育只为了培养工程师和银行家。”

这也适用于我们当下,当我们边感叹“别人家的设计”,边听电视购物里吊着嗓子假嗨的叫卖声时,声声都是塑料时代的回响。

2018年金鸡奖海报引发网友群嘲


伪 古 风

只要有必要,网上到处传扬的古风神曲完全可以用软件写出来。

旋律好办,一首歌的副歌伴奏稍加改动马上就是一首新歌,再适当加点古筝、琵琶、二胡,有后期制作在手,连唱歌走调都不是问题。

歌词更好办,定一个韵脚,然后把古诗词里用过的一些固定搭配往上套便是,为了押韵一定要不择手段,意境、语义逻辑、用典是否正确都可以忽略。

不管什么题材,伊人总有离愁,夜肯定未央,酒必须是浊酒,咫尺突然就天涯,红尘永远未了……“天下”“乱世”“芳华”“朱砂”等几个词高频出现,人们尤其爱用的字眼包括“醉”“归”“惘”以及著名的“殇”。

最离谱的莫过于这一句:“霸王收起剑,别姬也已走远。”

《肝肠寸断》歌词将“别姬”误以为人名

别姬表示:你们写歌能不能搞明白词意之后再用?

但还不能轻易批评,大学老师说《盗将行》歌词狗屁不通,直接被歌手本人和粉丝联手骂到关微博。

古风也是一个很混乱的概念,现在被搞得不伦不类。


广 告 有 毒

投广告的人处于商业初级阶段,所以广告服务也处于大力出奇迹的初级阶段。

很多广告从业者嘴上谈定位、谈格调、谈影响,广告大师奥格威好比业界关二爷,只能拜,不能用。实际操作只专注于两点发力:重复和投放。

至于内容,呵呵。从恒源祥到脑白金,从灯箱墙面到网页弹窗,不论载体和产品如何变化,上来就是三板斧——简单、重复以及曝光度。

抱歉,此画面无法静音

几十年下来还有人这么反复干,原因只有一个:有效。

脑白金的销售奇迹就不用说了,渣渣辉(张家辉)和咕天乐(古天乐)代言的弹窗页游平台月流水能破5亿元,十年被通报2630次广告违法的药酒能一直雄霸保健品市场,零售规模达50亿元。

不要怀疑广告商的能力,他们都是对市场风向极其敏感的人精,他们看得见沉默的大多数,以及他们沉默的强大购买力。

垃圾广告的背后不过是场生意,大家混口饭而已。别怪人家糊弄你,要怪自己不长心。

这种低俗生意玩久了,也总有人想尝试洗白,只是基础不到位,硬走高端文艺路线就会很别扭。


抖 式 快 感

快手抖音简单操作、精准导流、音视频内容一目了然加上AI推送,让一个沉默已久的庞大群体找到了表达渠道,同时也制造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短视频内容平台。

这是个视耐心、深度和思考为敌的场域,流量是最大目的,上瘾是唯一王道。

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内容明白地告诉我们,为了博人眼球,人都能做出什么事来。

监管收紧之前,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甚至出现过鞭炮炸裤裆、喝火锅辣油汤底、吃怪虫、给钱然后收回的假慈善等奇人异事。

至于后来的美女帅哥尬舞、露肉擦边球、街头搭讪、整蛊搞笑等,跟他们的前辈比起来已经很清新了。

“社会摇”牌牌琦因过于低俗,被新华网点名批评

我们同样能看到很多火花四射的创意和天才通过这些渠道绽放,但更多内容仍是制造单一刺激的猎奇与审丑,而今天的问题在于,点击量让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曾经的沉默大众一下子走到台前,盲目的流量给他们带来实打实的好处,也在给他们制造新的信息茧房——有幸脱颖而出名利兼收的大V凤毛麟角,却让成千上万的人觉得,他们也能在一夜之间成为下一个大V,并自此开始鄙夷奋斗、学习以及长期耕耘的价值。 比起许多曾经风云一时的娱乐产品,短视频具备更强大的能量,足以扭曲一些曾经颠扑不破的朴素三观。

似乎没有什么能挡住这种狂欢,也无人知道它将如何终结。

我们同样能看到很多火花四射的创意和天才通过这些渠道绽放,但更多内容仍是制造单一刺激的猎奇与审丑,而今天的问题在于,点击量让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曾经的沉默大众一下子走到台前,盲目的流量给他们带来实打实的好处,也在给他们制造新的信息茧房——有幸脱颖而出名利兼收的大V凤毛麟角,却让成千上万的人觉得,他们也能在一夜之间成为下一个大V,并自此开始鄙夷奋斗、学习以及长期耕耘的价值。 比起许多曾经风云一时的娱乐产品,短视频具备更强大的能量,足以扭曲一些曾经颠扑不破的朴素三观。

似乎没有什么能挡住这种狂欢,也无人知道它将如何终结。


文 化 雾 霾

想知道一个国家的国民最爱看哪种书,看看盗版书摊、机场或高铁站书店摆着哪些书大概就清楚了,这些地方往往能更敏感地捕捉国民阅读的风向。

这三个地方的拳头产品,不外乎三大件,多年不衰:通俗历史、健康养生以及成功学。

当然,大众文化市场不是一点长进都没有。知识的胶囊化和速成化正成为学习领域的新迷信。

最聪明的一批知识分子大多致力于将系统的知识肢解得支离破碎但一目了然,确保受众能在保持不学无术的同时感到大有收获。

知识商人满街吆喝“知识焦虑”,贩卖的却不是知识,而是掌握知识的感觉。

至于影视综艺和游戏等产业,则坚定地劣币驱逐良币,用心的难讨好,讨好的大多不用心。市场够大,机遇无限,而也正因为市场够大,容得下各种垃圾。

我国具备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规模,最赚钱的前三名页游是《蓝月传奇》《太极崛起》《传奇世界》。

成本不到50万元的“一刀99级开局即送黄金装”赚钱赚到手软,相比之下,投资几亿美元、耗费多年时间、打造一部像《荒野大镖客》这样细节抠到人物眼角的传世作品显然没必要。

无数低劣的生活场景一直在提醒我们,人虽然都长着眼睛,但是不代表他们视觉清醒。 审美倒退的背后,是美育的极度匮乏。

从60后到90后,整整三代人,美术、音乐等一切与审美有关的课程,始终是副科。学习体系中没有审美养成,甚至于书本上优质的美育素材都没怎么接触过。如何保证孩子到成人,审美能力也跟随成长? 陈丹青曾说,社会只教给我们弱肉强食的竞争法则,却没有提供给我们更多接受美的空间。

缺少审美的人幸福少,缺少审美的人成功难,缺少审美的人破坏大。 

但,如果要获得面向未来需要的体验和敏感度,欣赏“真正的艺术”是一条捷径,通过接触美好的艺术品,潜移默化提高审美能力。


END



文 | 新周刊    编辑 | kuang  李强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本公众号“西越sd”,享更多精彩!


兄弟号“青岛西越”

传播不易,封险多发。防失联,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