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抑郁焦虑还是双相,我究竟得了什么病?

Circle 症状网络 Symptoms Network 2020-10-15

诊断过了好多疾病,抑郁状态、焦虑抑郁状态、抑郁症、双相,吃过好多药,生活要怎么过得更好?


写在前面的话


不同的团队有不同的观点,很容易令人感到很混乱,但同时是每一派又各有各的道理,各自都只能看到自己的治疗效果好。在此简单的总结各个派别的观点,在一家医院不同层楼不同团队都有不同的观点。

   
(一)偏抑郁诊断派
1

抑郁症诊断扩大化


(1)一个人出现了抑郁发作的时候,也就是存在情绪低落,负面想法多,自卑自责,即便其它症状并不是那么典型,但是确实能说这类患者存在“抑郁”的“”。

在中文中“”有“症状”的意思,即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感觉和状态,如咳嗽、盗汗,那么理应出现了抑郁就是抑郁这个“症状”。

那么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有各式各样的方法去改善他们的负面认知,因此抑郁症的诊断就能作为“需要改善的状态”,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去改善这个状态。
  
(2)对于存在明显焦虑、明显的疑病、觉得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或是受到了生活打击例如学习压力大、亲人死去的痛苦万分的人们,确实存在着可以满足抑郁发作条件的抑郁症症状。因此就重不就轻原则诊断抑郁症,其中依据有“他们病情严重”,“这类病人随访下去许多后来会出现典型的抑郁发作,所以其实当下就是抑郁症”。

*就重不就轻:精神科诊断标准中有着由前到后的排序,器质性、吸毒>精分>双相>抑郁症>焦虑>躯体形式,分离转换,人格。
 
(3) 说的那些双相的,就是看不得别人好,别人病前可能更聪明伶俐,本来人格基础就不好,他们躁狂吗?就凭着他们想法多、蹦迪刺青就说他们双相?他们可能只是病前更加聪明伶俐、想法多想法快生病后他们想法可能还变慢了,不能因为你想法没别人快就觉得别人聪明伶俐想法快是双相,然后就把别人送到封闭病房约束起来,这对他们的一辈子影响很大。你看我共情能力强,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就很正常啊,购物蹦迪刺青到处找人诉苦水其实是抑郁状态个体的自救。
 
  
 
2

双相诊断严谨化


(1)双相就是要有明显的躁狂发作才行,而且很多人平常就是工作狂想法快,人格基础不好,那些喜欢诊断双相的医生就是看不得别人好,什么人只要稍微好一点就非得要算混合。双相是重性精神病,诊断一定要非常谨慎才行。你说这些人十年以内躁狂迟早会发,那也要等到躁狂发作才能诊断啊。你们什么病人一上来就给人家心境稳定剂+二代抗精神病药,这对青少年的发育影响大啊,对生活影响大啊!而且这些人在我看来,大部分使用抗抑郁药辅助苯二氮卓类都能治好啊,实在不行加点小剂量喹硫平。

(2)喜欢诊断双相的精神科医生们,你们真会区分双相混合和抑郁焦虑吗,很多人只是比较焦虑而已,所以就比较激越,话比较多,你那里看出来他们又混合躁狂的特征?就是因为焦虑得停不下来话多想法多这就是伴有躁狂特征了?他们明明一点没有心境高涨啊,但是他们想法多是因为他们焦虑过度担心啊。(双相扩大化派别:我不管焦虑不焦虑,想法多和话多动作多就已经是躁狂特征了,算混合,给我心境稳定剂+二代抗精神病药上去马上好给你看)

  
 
(3)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也能治疗抑郁症。精神科从来不是诊断性治疗,以方找证。

(二)偏双相诊断派

1

抑郁症诊断严谨化


(1)基于生物导向,抑郁症是一种生理的、自身免疫的疾病。一个人无缘无故就因为自身免疫的启动导致了脑功能的异常,得了这种病伴随着反复发作,容易发作,认知功能退化,给社会和患者带来很大的负担。那些受了生活打击的、丧亲的、躯体形式作为突出特点,有癔症色彩的别来。
 
(2)抑郁症尤其是年轻起病的抑郁症许多想法都奇奇怪怪的,人格有问题,情绪不稳定,而且去蹦迪刺青玩电脑自残,明明好好的,想法那么灵活,聪明伶俐的样子,不像是抑郁症的样子,明明就是双相,不能用抗抑郁药治疗,治疗了会越来越重。你诊断了他们抑郁症,他们成天上网抱怨到处蹦跶,就不像个抑郁症的样子,对那些“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影响多不好。
 
(3)很多人在临床上以焦虑躯体形式障碍作为主要特点,并不是以抑郁(情绪低、兴趣缺乏、注意力不集中)作为主要特点,在一个临床相上就不要什么都扣上抑郁症大帽子,ICD或DSM后半本你们是不是从来不看的,适应障碍你仔细看一看,人格障碍你仔细看一看,多少人能够提出来的?别看到典型抑郁发作就说是抑郁症,人格基础加上应激完全可以到严重的抑郁发作,他们虽然自杀率高但是的衰退不明显啊。你就这样说别人抑郁症,还有焦虑障碍,虽然治疗上也差不多,但是焦虑障碍对人的生活质量也很大啊,不比抑郁症小啊,而且焦虑障碍比抑郁症治疗效果更差,不要看到比较重的就非得说别人是抑郁症。

  

2

双相诊断扩大化


在80年代各种抗抑郁药陆续上市了之后,许多医生发现许多抑郁症的患者并不能被抗抑郁药很好的治疗,反而能够在心境稳定剂的治疗中得到好转。其集大成者为80年代Akiskal提出的“软双相”的概念,影响了一代人,他把激越性抑郁、具有持续的轻躁狂特质者的抑郁还有混合发作等,对抗抑郁药疗效不佳,但是能够受益于心境稳定剂治疗的情况,均归纳为“软双相”。

(1)双相的核心并不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而是情绪的不稳定,接着是一系列的、全身性的氧化反应激和退行性病变。所以你看你们那些抑郁症,一个个天天上网到处乱跑,想法那么活跃,还能有动力自残,这就是双相!激动的“单相”抑郁症被重新定义为一种抑郁的混合状态:对抗抑郁-自杀争议的暗示。易怒-敌对型抑郁症:进一步证实为双相抑郁混合状态。
 
  

(2)抑郁症不是天天躺床上动作缓慢的吗!你看你们治疗效果也不好,通通过来,我诊断双相混合,给我把大剂量心境稳定剂+二代抗精神病药上上去马上好给你看。你说没有躁狂发作?等着吧,十年以内躁狂迟早会发的。抑郁症扩大化的那些医生,你们老喜欢用抗抑郁药,你没看到那些病人没治好?还成天想自杀?抗抑郁药会增加自杀念头,碳酸锂是唯一能降低自杀念头的药!

另外,在双相扩大化的舒适圈之中待久了,就会发现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都是罕见病,似乎所有的精神疾病似乎都是双相。因为抑郁症的人凡是吃了抗抑郁药一两周抑郁没有好,还存在烦躁的人都是双相;抑郁伴有焦虑的患者那是情绪低+想法多,算是混合双相;当一个抑郁的人说他因为人际关系或是工作压力太大而抑郁,那么他一定是之前发了轻躁狂导致自己认为自己责任重大、看不起别人、社会功能受损,而现在抑郁是因为他转相了;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只要没有在发病五到十年后出现严重的认知功能衰退,刚好又发现患者某次发病存在激越的特点,那就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多动症又好动想法又多,不是轻躁狂就是混合;精神发育迟滞脾气大,双相来来来;神经质?B群人格障碍?这些都是双相的特质,来来来。心境稳定剂+二代抗精神病药上啊!

│作者:0xfa 《被诊断的感受》 
作者描绘在几年时间在各个医院诊断过各种诊断,以一个病人的角色,不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的感受。

(3)双相扩大化有一个捣糨糊的宝剑叫“混合”,即抑郁和躁狂的混合状态。简单来说,混合抑郁就是抑郁发作的人同时存在自我感觉良好(俗称自卑因为自大)、活动增多经历充沛,而混合躁狂就是在躁狂这个自大、精力充沛的基础上,存在一些觉得活着没意思,烦躁等。有了混合抑郁这个概念之后,扩大化起来似乎单纯的抑郁变得非常罕见,因为抑郁常常伴有焦虑和激越,因此脾气大,而且若是伴有人格问题更是容易像混合。为了解决混合抑郁的定义和边界问题,埃及、葡萄牙、荷兰、保加利亚等国的团队联合起来搞了一个大大大项目叫Bridge-II-Mix Study [1]这个项目里面探讨了很多与混合有关的特征:

抑郁的人有情绪不稳定的特征:情绪不稳的特征与双相一型、二型显著相关,与非典型特征也相关,但是与单相抑郁负相关。情绪不稳的程度与躁狂的程度相关,而与抑郁的程度不相关。[2]
 
  

(4)多动症(ADHD):2.2%抑郁发作的患者符合多动症的诊断。这些患者的抑郁发作有较多混合特征,常合并人格障碍、进食障碍,起病年龄早,用了抗抑郁药后容易转躁,双相的特征明显,病程中抑郁发作的次数较多。但是研究却比较乏于从一个多动症的角度去解释,因为多动症的患者往往在儿童时期就会被识别,这么一来成年后发作抑郁可能不会被视为抑郁障碍,而是多动症的一部分。[3]

(5)边缘人格障碍:6.7%抑郁发作的患者符合边缘人格障碍的特征。起病年龄早,自杀念头较明显,抗抑郁药用了容易转躁,很高比例符合双相障碍的特征,病程中躁狂/轻躁狂发作的次数较多(是和所有抑郁发作比,不是和双相比),抑郁发作为混合发作的比例高。[4]
 
(6)自杀意图:22.34%抑郁发作的患者有自杀意图。女性、一级亲属有躁狂/轻躁狂发作、精神病性特征、非典型特征的患者自杀企图较明显。在既往的治疗方面,使用抗抑郁药后转躁、无效、烦躁加重、情绪不稳加重对于自杀企图有明显的相关。
 
(7)使用抗抑郁药后转躁:16.90%抑郁发作者在使用抗抑郁药后转躁。这些患者抑郁伴非典型特征、共病进食障碍、伴有边缘人格障碍;在抗抑郁药治疗后出现情绪不稳、易激惹、治疗无效。[5]
 
(8)肥胖:18%的抑郁发作者有肥胖,其中一半符合双相特征。一半有混合发作,20%符合双相障碍标准,其中年龄大、使用抗抑郁药后转躁、非典型抑郁、女性都是肥胖的特征。(双相的人容易胖,胖子抑郁了也会被怀疑双相)[6]

延伸



(1)许多证据提示双相二型、环性心境的人普遍存在围经期烦躁、季节性的情绪不稳。双相二型的人(63.6%)病情会随着季节而变化,相比之下双相一型只有(41.4%)病情会随季节变化,尽管在缓解期,双相的患者的睡眠需求在也随着季节而变化,平均冬天比夏天多睡2小时。65%的双相女性认为自己的情绪会随着月经周期变化,40%的双相共病经前烦躁综合征,因此部分的人认为也许对于经前综合征的患者而言使用心境稳定剂或二代抗精神病药效果会比抗抑郁药好。产后是双相患者复发的高峰期,同时,对于单纯的产后抑郁患者超过一半的人对抗抑郁药治疗无效,反而二代抗精神病药才是治疗产后抑郁比较好的药。

(2)双相的人不能应用抗抑郁药,禁用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因为认为会加重烦躁、加重自杀念头、有较明显的副作用,或是会转躁。抗抑郁只能使用喹硫平或是碳酸锂。
  

双相抑郁诊断均严谨化

(1)不论是抑郁还是双相,诊断精神疾病带给人的影响很大,自我认同为精神疾病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所以能不贴标签尽量不贴标签。要满足a.症状典型、严重b.社会功能影响大两个条件的才进行诊断。[7]

(2)很多症状,例如易激惹、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不稳这些常见的症状,不论对于抑郁发作还是双相,近几年在统计上被认为是缺乏诊断价值的表现,因此被从ICD-11删除。[8]

(3)抑郁和双相都是全身性的病变。这些病变会影响情绪,出现精神症状,也会影响凝血功能、会影响心血管、影响肌肉,久了必然会导致全身性的组织损伤和功能受损,因此反过来说,光是情绪不好或是情绪波动大,有了这些精神症状也并不能诊断这些疾病。

(4)很多吃了很久的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应该再反思回来,是不是这个药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问题,因此患者可能并不是在这个相应诊断所对应的病理生理机制上出现了障碍,因此继续使用这些治疗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诊断也是不合适的,应该更加关注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行为模式.

  

点评


评:抑郁发作治疗的第一个月,不吃药的心理咨询有一半是有效的,吃抗抑郁药也有一半是有效的,而且各种药的效果差不多,或是像喹硫平、奥氮平、舒必利也有一半是有效的,安慰剂也有40%是有效的,各种治疗从安慰剂到多药联合到药物+心理有效率都在40%-70%之间,差异不大,所以各家各自累积起来的经验都觉得自己是最正确的。本人的倾向属于【双相和抑郁诊断均严谨化】,但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觉得诊断的倾向很多时候是权力的体现,所以遇到什么上级就用什么的诊断和遵循用药倾向。 
作者 | Circle


本科临床医学,辅修宗教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在学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半吊子的计算精神病学研究者,打酱油的人类学爱好者。

插画 | KETA


大学在读的设计学生 双相二型/asd/adhd 喜欢看书 画画 不擅长说话但是很好说话 目前在学习其他一些技能。

编辑排版 | 胡轩睿



刚成年但是已经离开学校,踏上自考之路的一型双相患友。同时也是以精神卫生事业为最大兴趣的女权主义者。愿意结交新朋友。

关于我们:








参考文献:

[1]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830457/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786180/

[3]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5032718316811?via%3Dihub

[4]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acps.12457

[5]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558366/

[6]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691250/

[7]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918807/

[8]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2662249/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34/j.1600-0447.2003.00051.x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75190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958117/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83045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