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很多肯斗士都和查斯特一样患有抑郁症.

    今天是2020年7月21日.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CC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年了.

    Chester Bennington

    林肯公园官方发布的推特内容


    从刚得知消息的震惊、悲痛与无奈,林肯公园创始人麦克率先从这巨大打击中站起来,一路带着肯斗士们向着光明之处进发.

    Post Traumatic (Deluxe Version) Mike Shinoda

    当音乐响起,再也无法听到你的声音;当灯光聚焦,再也无法见到你的身影查斯特贝宁顿生前的专用话筒被缠绕了常青藤,摆放在他最喜欢踩的舞台位置



    我们举着Make Chester Proud的粉色牌子、大声并且投入地演唱着In The End,光影交错下的舞台更加绚丽多彩,麦克独自一人站在聚光灯下按动着琴键,微笑着打着节拍.

    Make Chester Proud

    Mike Shinoda的巡演宣传照片


    你逃跑了,你放弃这个世界了.I wanna run away and never say goodbye.——Linkin Park <Run Away> Hybrid Theory

    查斯特的遗体被运走

    我们哭着、笑着、挣扎着、踉跄着.我们说,CC那么讨厌黑暗,我们剩下的人要好好追随光明才是.粉丝们自发组织的纪念活动

    很多很多肯斗士都想过你为什么要走,而我曾自诩是最懂你的人.很多人都质疑我,因为我不是你.太阳西沉了

    The sun goes down,I feel the light betray me.——<Papercut> Linkin Park  Hybrid Theory


    倘若 这世上从未有你

    那么 又有什么遗憾 什么悲伤

    生命是跌撞的曲折 死亡是宁静的心尘

    归于雨露 归于尘土

    这世上从未有你

    却又无处不是你

    我还能在影像里重温你的音容笑貌,我逐渐习惯了没有你的难熬时光.我开始在耳机里习惯你的存在.几乎每晚,我都伴着你的声音入眠.

    那些哭过的夜晚,泪痕早已被偷偷拭干.

    悲凉的旋律、凄美的歌词、绝望的嘶吼,一点一点道出抑郁症患者的苦楚.

    多少人像我一样每天都会因为太过思念你而默默泪流呢,又有谁真正听得懂你呢.说我懂你,也不过是某种程度上的误解

    你一定是微笑着走的吧.

    有好多好多次,我的眼前出现了幻觉,我看着你咬着牙、双手抓握着粗粗的绳索、坚定地踩到小板凳上去,又重重跌倒在地,再无气息.我就那样看着你在我的面前亲手送走自己,我看着你的意识一点点模糊,我看着你的四肢出现痉挛反应.你在我面前停止了一切生命指征,不堪重负的绳索随着你的身体跌落在一旁,一切都结束了.

    我第一次梦见你,你正站在高楼的天台,抱着一个小宝宝哭得很崩溃。你犹犹豫豫,反复试探着伸出脚、又看看怀里的婴孩、把脚缩回去.你并不是真的想离开,你还有眷恋的东西.

    查斯特的小儿子在爸爸杯子上的留言.Caslte of Glass为林肯公园的单曲,意指自杀.

    抑郁症患者自杀前的10种征兆

    1、失眠非常严重、经常出现彻夜难眠的现象。

    吃不下饭,体重下降的很厉害。往往会陷入莫名其妙的感伤之中。

    2、会感觉他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还会做一些和平时不一样的动作。

    3、经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避免跟他人接触,也不主动和自己身边的任何人接触。

    4、自己的自杀计划已经蓄意了很久,会跟自己最亲密的人表现出非常留恋的情绪,

    此时已经离他计划离开的时间很近。

    5、有时候,有些抑郁症的患者自杀前会表现出焦虑和狂躁的情绪,

    经常地哭泣、留恋身边的人和事。

    6、消极悲观,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但还是有自己留恋的东西,放不下的感情,

    所以处于非常痛苦和纠结的境地。

    7、自己的生活也不想整理,常见的表现就是不讲个人卫生,自己的房间很乱。

    8、跟自己很亲近的关系的人,说一些话,

    有可能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却说成是别人的。

    9、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想和其他的人有过多的接触。

    10、团体的活动,即使是去参加了,也是沉静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少去积极融入。


    真正想离开的人,不会提前和任何人打招呼,人们只会惊觉他的失踪.但这时做什么都晚了.没办法挽回.

    抑郁症患者只想找个没人的地方送走自己,他们不想打扰任何人,只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

    上哪去找所谓的无人区呢.干脆隐藏自己的想法,把身边的人都驱逐出去,再把自己反锁在房里,拉上厚重的窗帘,最后一次哭泣,最后一次崩溃,然后朝着一直以来所向往的地方走去.

    这注定了是一场长眠.

    I close both locks below the window,I close both blinds and turn away.Sometimes solutions aren't so simple.Sometimes goodbye's the only way.——Shadow Of The Day

    There's nothing that can stop me from going home.——Primo (I'll Be Gone - Long form 2010 Demo) Linkin Park

    我不愿意承认你是抑郁症病逝,我说,你死于谋杀.

    拥有致命自我伤害的能力、你的需求不被满足、你觉得自己是负担、你没有归属感.

    人们先天具有的是条件反射地回避疼痛、伤害和死亡的强烈的自我保护倾向——进化见证了这一点.

    我不会求你回来的,我知道这有多么残忍.

    你知不知道你走了以后大家给你开纪念演出啊,你知不知道麦克一次又一次去各地巡演啊,你知不知道韩跑到很多地方开照片展啊,你知不知道你曾经的乐队发重置专了啊,你知不知道我们有多想你啊。

    Amends Grey Daze

    6-1=5

    缺了一角的Logo

    你找到了你的CC了吗,你们幸福了吗?在天堂,CC找到了他的CC

    如果活着太累,及时的告别没有罪

    查斯特的创伤

    我知道你都遭受了什么.

    父母离异,无人看管,你被硬生生漠视;校园欺凌,无人替你出头,你被折磨得遍体鳞伤;遭遇侵害,你不敢和任何人说,默默忍受;外出游玩的一次意外,你看着朋友当场死亡.....

    你的朋友都是和你一样的抑郁质的孩子们,他们有的走在你前面离开,有的和你一样继续受着折磨.同龄朋友的先后离开促使你去寻找比你大很多的人做朋友.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却被那些人伤害了.

    你尝试借助酒精、毒品让自己振作起来,你逐渐物质滥用,骨瘦如柴.一次又一次复发磨灭了你的意识,看不到尽头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使你愈发绝望.

    放弃早就在你心里酝酿了对不对.当一切都没有用,离开是最后的退路.Sometimes goodbye is the only way.'Cause nobody can save you from the dark

    具有童年创伤经历的人,比其他人高出 4 倍的几率患上抑郁症

    由于父母或看护人的忽视,不能提供给孩子基本的心理和身体上的需要,会给孩子的身心成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何以为家?父母离异,自己孤孤单单,每天独守空房,家的温暖在哪里?在学校,你又被排挤在无人看到的地方,侵害肆意地折磨着你.你说,根本不会有人信你,你会被当做gay的.面对那些威胁和恐吓的言语,你一定吓坏了吧.

    Chester 的推文

    抑郁症与童年创伤

    童年时期生活于家庭暴力的环境、遭受性侵犯、过度的体罚都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有一项研究,对 18~22 岁曾遭遇童年性侵的 26 名女性的大脑进行检查,发现 3~5 岁和 11~13 岁期间经历过性侵的女性,其大脑的海马区体积变小,14~16 岁期间经历过性侵的女性,其前额叶的体积变小。不同脑区存在不同的发育关键期,同样的创伤经历发生在不同时期,大脑发生的改变也不一样。糟糕的童年经历极可能改变大脑的神经环路,导致大脑对情感和压力调节的能力下降。

    儿童时期和父母较长时期的分离,或者缺乏父母关爱,会导致与神经内分泌调节、自主神经调节、警觉及恐惧性调节能力有关的脑区,发生结构性和功能性的改变,这些改变会导致儿童在日后面对压力时,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反应明显增强,更难从压力中释放自己。

    童年时期经历过XQ或身体上虐待的女性,成年后面对外界压力时,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和自主神经调节系统的反应明显增强。

    这些糟糕经历,最初改变了大脑的环路,此后一直影响着该儿童直至成年,改变的脑结构使得儿童面对生活中再次出现的压力或刺激,不能产生正确的调节反应, 发生精神上和行为上的改变,面对压力或情感的变故,变得格外敏感脆弱,也进一步增加患抑郁症的可能。

    有童年创伤经历的孩子,需要花更长时间处理情感冲突,且并不能很好地处理。面对冲突,他们大脑右侧与恐惧、情绪、记忆等有关的杏仁核,反应活性显著增强,而抑郁症患者的杏仁核活性通常也比其他人高

    早期的童年经历对心理复原能力的建立非常重要,可能帮助塑造一个性格健全的人,也可能导致儿童身心发展不良,为抑郁症埋下种子。


    哪些人容易自杀?

    1.拥有致命自我伤害的能力

    2.心理创伤:家庭暴力(肢体、言语)、目睹亲朋亡故、亲历自然灾害、校园凌霸、失恋、sex虐待、被QH等

    3.患有疾病(心境障碍、精神病、人格障碍、绝症):抑郁障碍、双相障碍、PTSD、精神分裂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

    4.需求受挫:受挫的爱、破裂的人际关系、被攻击的自我形象、挫伤的控制力、因为掌控受挫而产生的极度愤怒

    5.负罪感:觉得自己是个负担

    6.治疗无效:不想继续挣扎了

    7.没有支持:没有人理解,一直被质疑、嘲笑 ,没人拯救

    8.绝望感:人生无望,求救没有回应,对人间真情无望

    9.无价值感: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

    10.无意义感:对一切麻木,体验不到情感,丧失对一切的兴趣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

    我知道,其实你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障碍的一种)和抑郁障碍的患者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应激相关障碍中临床症状严重、预后不良、可能存在脑损害的一类应激障碍。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闯入意识或梦境中,高度的焦虑状态以及回避任何能引起此创伤性记忆的场景,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同时可能伴有抑郁障碍;有的患者可能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消退之后,出现抑郁障碍。

    你的抑郁症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继发的,你并不是单一创伤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你的抑郁症是微笑型的、难治型的。这注定了你的一生都要与心理疾病搏斗。


    Leave Out All The Rest

    多少个失眠的夜晚,你悄无声息的崩溃,入侵式回忆侵蚀着你,闪回搞得你惊恐发作。你一定被噩梦缠身,害怕入眠。

    You dreamed you was missing,you were so scared.

    后来,你逐渐习惯了一个人的夜晚,甚至会一直健身到很晚很晚。反正你也睡不着,不如让自己动起来。否则,创伤就要对你进行各种各样的折磨。

    查斯特的推文显示,凌晨他还在健身房

    你在回避,因为太过痛苦。你说心理治疗没什么作用,你不在乎任何人,也不想关心任何事,因为你身处一片黑暗,没有光明,看不到尽头。你的活力与精力被一点点消耗,你逐渐被抽空。活着太累了,一切都没有意义。你逐渐麻木,变成了无法体验到任何情感的行尸走肉。最后,你终于成功了,你实现了你想要的解脱。

    Numb 木僵,麻木

    木僵状态是指在没有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言语、动作和行为的抑制。

    轻者言语、动作明显减少,而且缓慢迟钝
    严重时全身肌肉紧张,随意运动几乎完全消失,

    呆坐、久立或卧床不动,

    面无表情,不吃不喝,

    对体内外刺激没有反应,口涎外溢,

    不自动解大小便,但是意识清楚。
    典型木僵状态见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较轻的木僵(也称作精神运动性迟滞见于严重抑郁症、反应性精神病和脑器质性精神病

    林肯公园经典热单Numb,或许可以解读成CC重度抑郁症时的木僵状态:

    I've become so numb,I can't feel you there.我是如此的麻木,以至于感受不到你的存在

    重度抑郁症患者肢体麻木、头脑空空、几乎无法体验任何情感


    为什么会自杀

    心理创伤是离开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想自杀的人面临着三种选择——不尝试,尝试未果,尝试成功。

    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最后的成功是经历了多少次未遂换来的。一点一点,你习得了致命自我伤害的能力。这些能力,有的是你的创伤带给你的,有的是你滥用酒精和药物带来的,有的是机体针对痛苦的拮抗作用赋予的,有的是你视自杀为解脱的观念赐予的....被殴打、被嘲笑、被谩骂、被漠视、被QH、忍痛纹身、酗酒抽烟、吸食drag、一次又一次试图自杀.....太多太多一系列刺激经验之后,你变得无畏,能忍耐疼痛,对危险行为很了解,有着很高的自我伤害欲望——你是高危自杀风险人群中的一员。

    当人们习惯了危险行为——当他们丧失了只有在危险行为存在时才有的刺激感,大灾难的基础就奠定了。当自我伤害和其他危险经历变得平常,不让人觉得威胁,人们就逐渐建立了自杀行为。自我伤害,尤其当它变得严重时,潜在的疼痛和恐惧会发生作用。

    -可谁能承受这种高强度的疼痛、恐惧和类似的东西?

    -答案是那些习惯了自杀负面效应的人,并且他们已经获得了和自杀相关的能力,甚至勇气,他们是仅有的能实施自杀的人——其他人不能,即使他们想。

    对死亡的恐惧,而非对生命的热爱,鼓励人们继续下去。

    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活着,是因为我们怕死

    死亡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恐慌的。那些真正将自杀付诸实践的人,在实施自杀的那一刻,对生与死是很矛盾的。他们想死,又同时期望被救。死于自杀的人们不仅仅是渴望自杀,他们还形成了实施致命自我伤害的能力。然而,即使那些已相当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也保持着对自杀的一定恐惧。因为这个念头一旦飘过,就会面临强大的自我保护的阻力。这种恐惧让希望被救的愿望产生。当人们摆脱绝望后,会留下一个缝隙,让自杀的风险提高,他们有精力,也能够对实施长期自杀这一想法认识清楚。

    自杀的渴望源于认为自己是所爱之人负担的感觉和与别人疏离的感觉。当两个基本的需求遭挫败直到它们消失时,死亡的欲望就会产生。这两个需求是,归属他人或同他人交往的需求,和感觉自己对别人有用或能影响别人的需求

    你拥有致命自我伤害的能力、你的需求不被满足、你觉得自己是负担、你没有归属感.

    The signs we've ignored.我们所有人都忽略了你的求救信号。当你选择公开被性侵的事实、甚至选择在镜头前自曝患有抑郁症之时,已经足够说明你单单凭借自己的力量没法自救了。

    那些对心理疾病不顾一屑的人杀死了抑郁症患者,那些说风凉话的人杀死了抑郁症患者。换句话说,抑郁离世是谋杀.

    你之所以选择自杀,是因为丧失了活力,没有体验情感的能力,活成了行尸走肉;被孤独和绝望感吞噬,没有依靠;在长期和抑郁的斗争中丧失了精力,不想继续斗争;你的世界里,一切都没有意义,你活着不过是被动完成一项项的任务You said,you not gonna fight,'cause no one would fight for you.


    Chester 和 Chris

    -为什么所有想自杀的抑郁症患者都不约而同地做了同样一件事——鼓励其他患者活下去?

    -我们的潜意识里希望自己活着,哪怕我们实施自杀的时候有99%的可能真的想死,但我们把那1%的可能给了别人。

    你并不希望抑郁症患者重蹈你的覆辙,你只希望他们都好好的活着。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死亡可以结束你自己和其他所有抑郁症患者的痛苦,你必将义无反顾选择杀死你自己。

    你想死,好想好想,却希望别人活下去

    2015年,脚踝受伤的你告假休养期间,一直在陪着挚友Chris。Chris大你很多,但这并不妨碍你们交心。Chris是抑郁障碍和广场恐怖症(焦虑障碍的一种)患者,也是摇滚乐队主唱。相似的病症和经历,你俩相连甚密。

    2015年对于Chris来说是最糟糕的一年,却因为有你的陪伴而不再糟糕。我看到的是两个抑郁症患者抱团取暖,各取所需,互相治愈。可是,两年后,你们双双离世。好友自杀绝对是影响到你了。你随他而去不是想不通,也不是跟风和效仿。你不过是通过渠道增加了一种自杀的方法。

    想要自杀的人和常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生死观也有巨大的差异。

    常人看到有人成功自杀,第一反应是:为什么啊,有必要吗,好可惜啊,真不坚强。

    有自杀倾向的人的反应是:对啊,还有这种方法啊,以前没在意或者压根没想过,看吧,他成功了,我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试试。

    你不过是了解到了一种你以前可能从没接触过的轻生方法,又在Chris成功了的巨大诱惑下,打算自己也付诸实践。

    想想看,一个人想要解一道数学题,怎么也做不出来,这时候这个人发现同桌写出来了,就忍不住偷瞄了一下,大概知道了思路。人同桌都成功了,成功率明摆着呢,这个人是不是当然要试一试同桌的方法?

    这一举动恰好应证了抑郁症患者会有意或无意识地去习得致命自我伤害能力的方法

    也许,你最开始接到好友离世的消息是震惊和悲痛,但他的离开也同样在你的预料之中,你知道他解脱了。你们可能给彼此打过气:“我们约定好了,谁都不许先走,要陪着另一个人,永远永远,十年之内,我们都不要想着离开。”你们可能在一起商讨过各自的解脱方法。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不再有好友离世的悲痛,更多的是:“他怎么丢下我先走了?不行,他解脱了,我也很痛苦,我也要走,我要和他在一起,我也不想留在这里了。”

    于是,2017年7月21日,一则新闻消息震惊全世界: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在家中自缢身亡。


    危机干预策略之自杀干预(参考文献:精神病学)

    抑郁障碍

    全世界每40秒就有1人离开身亡。

    流行病学

    据WHO 2012年统计,全球约有3.5亿抑郁障碍患者。在17个国家进行的精神卫生健康调查发现,平均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曾患或目前患有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的年患病率为1.5%.终身患病率为3.1%,抑郁障碍的发病一国家和地区存在不同差异
    以重性抑郁障碍为例,其在美国的年患病率大约为7%,欧洲为2%至5%,非洲为1%~7%,我国约为2.1%。
    既往有过一次抑郁发作的个体中,百分之八十还会再次发作,他们一生中平均会有七次抑郁性发作

    服药时长

    首发一般服药1-2年,复发一次一般2-3年,复发两次一般3-5年,复发三次及以上则建议终生服药药物治疗治标不治本,最好配合以心理治疗或相关生物治疗(诸如:电休克、经颅磁、生物反馈)抑郁障碍是以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常会反复发作。

    抑郁障碍的发病原因

    抑郁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生物、心理与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研究涵盖了遗传学、生物化学、电生理学、影像学和心理学等多专业学科。
    目前认为,抑郁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人格特征、社会环境、躯体固素、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和依赖以及药物因素等

    抑郁症患者的脑影像

    研究发现,重症抑郁障碍患者海马体积显著缩小,并与疾病的慢性化程度和患者脱离治疗时间呈负相关。
    抗抑郁药治疗一年后仍未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 ,左右侧海马体积均比基线水平进一步减小。
    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损伤、黑质神经元变性均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出现。
    老年抑郁障碍患者中,联额叶皮层灰质脑室旁白质均发生变化,并伴有脑室体职扩大。

    研究显示,抑郁障碍患者左侧额叶和前扣带回的局部脑血流量降低,而且前额叶区活动的降低程度与抑郁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在暴露于负性情绪图片时.抑郁障碍患者脑内杏仁核的微活程度比健康人群显著增强.这种异常在抗抑郁药治疗后有所改善。

    抑郁症的社会心理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愤怒情绪受到压抑会导致抑郁,被压抑的愤怒导向内部,进而转为自责和自我怨恨。

    认知心理学家则认为,自我评判、自我扭曲、自我否定或自我挫败等观念是抑郁降碍的根本原因。
    抑郁常由应激事件引发,对于有抑郁易感性人格或思维模式的人尤为如此研究发现,在可能危及生命的生活事件发生后6个月内,抑郁障碍发病风险增加6倍。婚姻不和谐、离婚、丧偶、失业、经济状况差、慢性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病故均与抑郁障碍的发生有关,其中丧偶可能是与抑郁障碍最为相关的应激因素。这些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若同时存在,其致病作用可叠加。

    如何鉴别诊断抑郁症

    ICD-10中,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分为首次发作的抑郁障碍和复发的抑郁障碍两个方面,不包括双相抑郁。
    用于诊断的临床症状分为典型症状和其他常见症状
    两个维度
    典型症状包括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
    其他常见症状包括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离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

    病程:抑郁障碍的病程持续至少两周。

    抑郁症自评量权威量表推荐:SCL-90

    小结:

    觉得自己患有抑郁症,一定要去三甲医院精神科就诊!不可盲目相信网上的量表!要知道量表只是辅助诊断的工具!在医院还会有其他相关检查的!

    医院推荐:各三甲精神卫生中心、脑科医院、精神病院。不推荐去三甲综合医院的医学心理科,最好还是去专科医院。

    书籍推荐:万千心理系列、《别让抑郁打败你》、《抑郁症的非药物疗法》、《危机干预策略》、《抑郁与焦虑障碍的治疗计划与干预方法》、心理咨询方面的课本、医学方面的课本诸如《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沙盘游戏治疗》and so on


    写在最后

    我说我懂你,不是仗着自己读了一些心理学书籍就自傲自大,而是我们经历相似。

    我不喜欢公开自己患病的事实,我被迫在网上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小心翼翼地、自揭伤疤。我快要放弃了,所以转而向网络寻求支持。但我得到了什么呢,我得到了铺天盖地的负面回馈。我挺好的,我装的而已,我也没有经历过同你一样的那些恶心事情,我没病。

    谢谢你,我亲爱的查查,你在我最黑暗的时候给了我肩膀,没有你的音乐,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前行。只有你的音乐深入我心,只有你的经历给我共鸣;只有你不会嫌弃我,不管我多么狼狈,你都会微笑着张开怀抱接纳我。谢谢你,我亲爱的查查,在无限怅惘和痛苦之中,我把你追忆。

    当我大限将至,,忘掉我的过错,帮我留下些被怀念的理由.——Chester Charles Bennington

    曾经有一个人叫查斯特,但是我现在找不到他了

    你在哪儿啊?我的查查呢?

    New Divide=Place to Start=Open Door

    All I wanna do is trade this life for something new.我所有想做的,不过是用我的余生去换取一个新的开始.

    始于纸会割人 终于锋利边缘

    41年的时光短暂而又漫长,尘埃落定


    ——Written by 永远的肯斗士CC

    (参考文献\书籍:《为什么要自杀》、《精神病学》、《危机干预策略》)


    Fuck Depression and Make Chester Proud

    我离你越来越近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