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发展性创伤与后创伤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文献导读
Bullying Victimization and Trauma. Front Psychiatry. 2021 Jan 14;11:480353. doi: 10.3389/fpsyt.2020.480353.
Andreou, Eleni; Tsermentseli, Stella; Anastasiou, Olga; Kouklari, Evangelia-Chrysanthi (2020). Retrospective Accounts of Bullying Victimization at School: Association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Child & Adolescent Trauma. doi:10.1007/s40653-020-00302-4.
欺凌(bullying)被理解为有系统地滥用权力[1-3]。
有研究调查显示30%-40%遭受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存在能达到足够诊断标准的PTSD症状。[4-5]有调查显示17%的校园欺凌受害者长期存在达到诊断标准的PTSD。先前的研究表明,童年受害的记忆可以在以后准确报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是稳定的[6-7]。
但是PTSD的诊断标准之中提到,创伤应为“实际或威胁的死亡、严重伤害或性暴力(又称标准A)”,因此校园欺凌的受害者通常较难获得PTSD诊断,通常只能视为适应障碍(与PTSD症状一致,但是不符合PTSD的创伤标准,在暴露后3个月内开始,并在 6 个月内消退)。也考虑到受到校园欺凌的儿童青少年,很多存在PTSD以外的精神疾病。
如何应对欺凌
Robinson 和 Larson 发现,与标准A的个体相比,预期死亡、亲人重病、恋爱关系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等生活事件,也能出现符合PTSD症状标准的情况,与标准A水平相似,甚至更高。基于这些讨论,有人建议从 PTSD 诊断中删除 A 标准。然而,DSM-5 委员会进一步缩小了创伤的定义,专门针对威胁生命的事件或性暴力。这样做是为了避免PTSD的扩大。[8]
PTSD诊断标准
如果将校园欺凌作为创伤事件,是否会出现PTSD?
尽管欺凌与 PTSD 症状有关,但它也与一系列其他心理健康结果有关,如孤独、焦虑、抑郁、自杀意念/企图 [9-11]。
Terr提出了两类创伤——I 型创伤和 II 型创伤——它们可能会引起不同的反应。I 型创伤主要是单一创伤事件的结果,如车祸或暴力的袭击,而 II 型创伤是反复暴露于创伤情况的经历,如欺凌。根据定义,这种情况在本质上是重复的。Terr 认为,虽然 I 型创伤与 PTSD 的联系比 II 型创伤更密切,但 II 型创伤似乎会导致更复杂的症状。
Bremner 提出“创伤谱系障碍”的概念时,他的推理是要捕捉与童年创伤相关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不仅是 PTSD,还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分离性身份障碍、抑郁症、药物滥用等。[12]
尽管他的提议与虐待儿童有关,但作为一种人际重复性创伤,欺凌的后果也可以被概念化以解决一系列问题。这与证明与欺凌相关的复杂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证结果一致[1-15]。
2009 年,一组创伤领域的研究人员提议在DSM-5中包括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诊断,他们将其命名为“发育性创伤障碍(Developmental Trauma Disorder,DTD)”[16],他们指出,如果儿童暴露于长期的人际关系压力源,尤其是在父母的照料系统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包括一系列情绪和行为困难。
van Der Kolk等[17] 已经证明,DTD 不能简化为 PTSD 加精神疾病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 PTSD 变体。他们还认为,针对 PTSD 的循证治疗并不能解决其中许多儿童的发育障碍。
B. 情感和生理失调
儿童表现出与调节相关的正常发育能力受损,包括以下至少两项:
B. 1. 无法调节、容忍或从极端情绪状态(例如,恐惧、愤怒、羞耻)中恢复,包括长时间和极端的发脾气或不动。
B. 2. 身体机能调节障碍(例如,睡眠、进食和排泄方面的持续障碍;对触摸和声音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常规过渡期间的紊乱)。
B. 3. 感觉、情绪和身体状态的意识/分离减弱。
B. 4. 描述情绪或身体状态的能力受损。
欺凌暴露的性质非常符合构成 A1 标准的持续的负面人际交往行为。当谈到 A2 标准时,它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欺凌就变得不太清楚了。依恋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婴儿和照顾者之间形成的依恋风格会影响未来的关系[18]。
事实上,依恋理论被认为是将有问题的亲子关系与同伴欺凌联系起来的有用的概念框架[19] 。证据表明,对父母和同伴有安全依恋的儿童不太可能成为欺凌者或欺凌对象[20] 。此外,温暖、支持和结构良好的家庭有助于保护儿童免受与欺凌受害相关的负面结果,从而促进对欺凌的情绪和行为弹性[21]。
当孩子遇到危险时,他/她很可能会感到恐惧。在这种情况下,照顾者者可以通过安抚、爱抚或与孩子交谈以使其平静,从而起到外部调节系统的作用,从而提供支持。这种情绪调节关系的早期经历为儿童调节能力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照顾者不提供此类支持的情况下,经历创伤的儿童可能会出现情绪失调,从而导致不良的心理症状。
当孩子长大后,其他社会环境中的支持和关怀变得很重要,仅受同龄人欺负的儿童比仅受虐待的儿童在成年早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发现欺凌的更强关联可能是因为它的评估发生在更接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而不是虐待儿童的评估。
与同龄人的关系可能与潜在的“双重”负面影响有关,类似于父母所看到的。“双重”是指同龄人不仅通过欺凌造成痛苦,同伴的支持不足和同伴的消极行为可能会同时发生。因此,欺凌可以被解释为符合标准A,构成一种通过长期承受压力加上对调节负面情绪的支持不足而构成的发展创伤,这又可以反映在神经生物学应激反应系统失调和刺激不足的调节系统。
这与Harris的群体社会化理论(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一致,假设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龄人群体成为他们的主要社会化代理(primary socializing agent),如果这种社会化环境有问题,则应该预期负面结果。
ICD-11 中的复杂创伤
在 ICD-11 中,对复杂创伤的描述如下:“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omplex PTSD)是一种在暴露于具有极端威胁性或恐怖性质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后可能发生的疾病,大多数通常难以或不可能逃脱的长期或重复事件(例如,酷刑、奴役、种族灭绝运动、长期家庭暴力、反复的童年性虐待或身体虐待)。
满足 PTSD 的所有诊断要求。此外,复杂 PTSD 的特点是严重且持续的 (1) 情绪调节问题;(2) 认为自己被削弱、失败或一文不值,并伴随着与创伤事件相关的羞耻感、内疚感或失败感;(3) 维持人际关系和与他人亲近的困难。这些症状会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的显着损害 (10)。
有关欺凌和 DSM 的研究也与 ICD-11 相关。诊断需要一个或一系列具有极端威胁或可怕性质的事件,其中逃脱的可能性是困难的或不可能的。欺凌的受害者描述了他们认为自己会死。至于伴随着压倒性的情绪,如恐惧或恐怖的侵入性记忆,当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压抑、钝化或分离以逃避所涉及的情绪痛苦时,反应会变得迟钝。记忆和相关的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个体的适应会发生以适应和抑制它们。
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许多创伤幸存者在创伤后也会经历积极的心理变化[22]。这些发现间接支持了压力事件可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结果。人们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报告那些积极的结果,要么是事件的直接结果,要么是通过他们努力应对事件而发生的一种学习[23]。从生活危机的斗争中产生的重大积极变化的经历被定义为创伤后成长[24]。
因此,创伤后成长 (PTG) 是指个体不仅从创伤中恢复,而且将其作为进一步个人发展的机会的经历。这些人通过改善特定领域的心理功能克服创伤,例如对生活的更多欣赏、积极的看待生活、个人力量的增强感、发现新的可能性、亲密关系的改善或积极的精神改变[25]。
研究结果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被欺负的成年人报告称,他们的欺凌经历会自发地表达创伤后成长。还发现,在 16 名有受害经历的儿童中,创伤后成长与受害的严重程度相关。仅调查了 PTG 与受害严重程度之间的联系。欺凌经历的其他背景因素也可能影响创伤后成长。重要的是应该扩展这项工作,这是本研究的目的[26]。
关于 PTSD 和 PTG 发现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一些研究报告了构念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具有较高 PTSD 水平的个体报告的创伤后成长较少[27-28]。其他人发现创伤后压力严重程度与创伤后成长之间没有关联[29]。
Tedeschi 和 Calhoun (2004) 的说法,不良经历带来的收益并不一定能消除由创伤性压力源引起的情绪困扰;相反,创伤相关的痛苦常常与创伤后成长共存。这种共现通常以线性关系报告。。
对这些不一致结果的一个可能解释是,积极结果和痛苦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严格线性的,正如大多数上述研究假设的那样,而是曲线。有一些研究测试了这种非线性关系,并且确实发现了PTSD 症状和成长之间的二次关系。有可能需要适度的痛苦来启动PTG 并维持它。[30-32]
作者/编辑:Circle
本科复旦大学临床医学,辅修宗教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研究抑郁和焦虑的治疗,non-binary,2012年开始学精神分析,打酱油的人类学爱好者。在学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对一切抱有好奇,永远在研究的路上。
排版:胡轩睿
联合传播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