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培养阳刚之气?网友热议:别再逼男孩阳刚了!

我是报姐 英国报姐 2021-02-14

最近很多小伙伴反映收不到报姐的推送,为了让咱们不再错过,请大家看完文多多敲击【点赞、在看、转发】!

老规矩,每一天的某篇推送结尾处,藏有一个爱的福利“小彩蛋”,快行动起来找找吧! 


前几天,教育部针对一个名为《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的提案给予了复函。


这份提案写道:


“我国的青少年男孩子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


提案中将这种现象称为男孩子“女性气质化” ,并认为,如果中国青少年的女性化趋势得不到有效治理,必将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而教育部在复函中回复道:


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加大相关问题的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改变。


其中,有一句话写道:


将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而这件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


凤凰网1月29日,发起了题为“政协委员提出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你怎么看?”的网络调查。


超过100万网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注:图中数据现在已反超)


6成网友认为有必要培养男性青少年的阳刚之气;


超过半数网友认为男生必须有“阳刚之气”不是性别偏见;


超过半数网友认青少年“异性化”需要被纠正。



对于阳刚气质的焦虑,对于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担忧,不仅仅是提案者的焦虑。


这本身………恐怕也是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中的一环。


诚然,约定俗成中,男性化意为阳刚,女性化意为柔和,两者本身从字面意思上看来,似乎并没有高下之分。


但很少有人看到,针对于女性“男性化”的焦虑。



如果提倡男性要“男性化”的解决方法,是大家所有人一起加强体育锻炼……


按照这个逻辑,其实也会导致女性“男性化”。


这里当然不是想说,大家一起锻炼是一个不好的提议。


而是想说,在他们说“女性化”的时候,实际上是将其等同于不擅长运动、体格不好。


这是一种污名化。



如果还有不太敏感的朋友,并不确定这个标题为什么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或许可以类比替换一下,如果美国推出一份“提倡锻炼运动,防止青少年‘亚洲化’”的倡导……


那么就算亚洲人在田径方面弱于白种人是事实,这依然也是种族歧视的一种。





也许,在老一辈人眼中,男性阳刚、女性柔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的性别观念深入人心,甚至已经进入了课本。


以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为例,男性被描述成强有力的、有创造性的、富有刺激性,以英雄和救世主的身份出现,而女性则被表述成弱小的、依赖的,她们的形象往往是温柔美丽、勤劳善良。


但这样的观点,往往也会成为一种禁锢。



在女生的成长过程中,她会因这样的刻板印象而被打压。


而对于“阳刚之气”的推崇,伤害到的也不仅仅只是女性。


在每一个男性的成长过程中,他也会因为整个社会对于他的阳刚要求,而被迫改变自己。


但每一个人生来都自有其形状,削足适履,将自己填进“阳刚”的框架中,永远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瘦弱安静、爱干净、说话细声细语的内向男生……如果仔细回忆,很多人都能从成长过程中,回忆起年级里某一个被孤立的“娘娘腔”。


他并没有做任何错事,而仅仅只是因为不够“阳刚”,便无法混入男生的群体之内,被孤立、甚至霸凌。


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推崇阳刚之气,无疑会让他们遭受更严重的歧视。



2018年,蔡依林发布了一首歌,名为《玫瑰少年》。


在这首歌背后,是一个名为叶永鋕的少年。


在2000年4月20日,他因为跌倒后后脑撞击地面致颅内出血而死亡。


但这只是他死亡的过程……而非他的死因,他真正的死因,是校园霸凌。



在后来的调查中,他的悲剧也逐渐被人知晓。


从小,他就是一个“女性化”的男孩,温柔而体贴,喜欢玩过家家,也喜欢烹饪。


因为他特别的性别气质,他曾被数位同学在厕所强行脱下裤子“验明正身”,被捉弄、欺负,几次和学校反映有人打他,也没有得到回应。


这样长期、无法逃脱的霸凌,以至于叶永鋕只能在上课期间,在所有人都在教室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去洗手间。



因为不敢在厕所有人的时候去上厕所,所以,在他跌倒、倒在血泊的时候无人能够帮助,并不是一个巧合。


而归咎其原因,也是因为他并不符合这个社会,对于男性的期望。


但“不阳刚”,并没有伤害到任何一个人。


反而是在对“不阳刚”进行赶尽杀绝时,伤害和悲剧,才真正的产生。



叶永鋕并不是唯一一个受害者。


像他一样的“玫瑰少年”,在之后,一直存在着。


当社会的期望、要求与限制,导致了生理性别固定的性别角色模型时,每一个不一样的人,都会被其重新塑造、规诫。





这种危害,甚至不仅限于每一个“玫瑰少年”。


而是每一个人。


在男性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被无数次地教导过——“男子汉不可以哭”。


男人不可以不坚强,不可以软弱,不可以露出脆弱的一面。



所以在成长过程中,他会因为自己拥有悲伤、脆弱的一面而感到羞耻。


为了维护自己男子汉的形象,他会把这绝望的情绪隐瞒起来,不向任何人倾诉。


男性被教导着,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女性化”的行为,而男性的“女性化”,是不好的。


这些观念被潜移默化地强加给男人,直至他们沉迷于强求自己去实现那些期望,并将之内化于心。



不敢谈及自己的伤口,不能传达自己的感受,也无法说出自己需要帮助。


因为在他们表达的时候,只会被同样深受有毒的男子气概影响的人回答:“要坚强,要像个男人。”


根据统计,在大多数国家中男性相比女性拥有更高的自杀率。就全球总体来看,2016年男性自杀率为每10万人中有16人,女性为7人。


(图源:a土人)


男性的压力,很多都是固化的性别刻板印象所带来的。


男性要阳刚,要保证自己的形象,所以他们即使身处绝境,也无法开口求助。


男性要有男子气概,要能养家糊口,要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在这个社会进行系统化、固化的性别歧视时,受害者是每一个人,无论身份,无论性别。






也许,这正是这次的提案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


对阳刚气质的焦虑,助长了这种歧视,让更多的玫瑰男孩受到歧视,让更多男性、女性,都被迫将自己框定在预设好的性格之中。


但人的性格,怎么会因为性别本身,就产生差异呢?


在我们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任何一个美好的品质,都不会仅仅只出现在一个性别身上。



阳刚本身,就是带着刻板印象的词语。


也许我们想说的,是刚毅、果敢,有担当、负责任。


放在女性身上,这仍然是美好的品质。


同样,温柔、细心、安静、感性,这样的品质放在男性身上,也同样是美好的品质。



抛去二元论的刻板性别印象,抛弃有毒男子气概的推崇,抛弃对于女性的刻板束缚和歧视。


停止让哭泣的男孩“像个男人”,停止训斥大大咧咧的女孩“要有女孩样”。


我们应该接纳多元的存在。


无论男女,都应该被教导成为勇敢刚毅有担当,温柔细心有自尊的人,按照自己本身的性格,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1%89%E6%B0%B8%E9%8B%95%E4%BA%8B%E4%BB%B6


推荐阅读▼


🔗英美欧盟为疫苗大撕X?!多国急眼:不给疫苗大家就同归于尽!


🔗18岁中国足球超帅弟弟爆红!撞脸吴彦祖陈冠希,网友直呼老公


🔗泰国新宫斗太刺激!泰王封贵妃当第二皇后,公主阻拦被打断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