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游击队》“李向阳”:78岁逝世,葬礼普通…一无所有地走
“双枪李向阳,威名传四方”,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那个一身正气,双目炯炯有神的男主角——李向阳。
传奇队长李向阳
作为老艺术家,郭振清塑造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他的一生,平凡而又不平凡,从1927到2005,这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78岁逝世,葬礼普通,表示自己“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走”。
郭振清
生而平凡,然心有大志
1927年,郭振清出生在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中,为了维持生计,他的父亲日复一日地在街边摆摊,一家人生活清贫,然而就是在这样千篇一律的平凡中,由于父亲带自己看了许多表演,年幼的郭振清心中,关于艺术的种子开始悄悄发芽。
1937年,日军的侵略让父亲失去了他的工作,为了活命,郭振清一家不得不回到老家。
本以为回到老家之后,郭振清的艺术梦会就此断掉,然而没有,老家生活远比郭振清想得要充实。
郭振清
在这里,更多的艺术形式潜移默化地熏陶着郭振清,在众多表演的吸引下,郭振清开始慢慢学习相声、评剧等,艺术的萌芽茁壮生长,平凡的日子里,郭振清始终心有梦想,他的梦想,名为艺术。
1952年,郭振清凭借自己的外貌和憨厚朴实的形象特点,被电影《六号门》的导演选中,参演男主角胡二。
胡二的形象,是饱经磨难又坚韧不屈地搬运工,出身贫寒而又对生活满怀热爱的郭振清本就提早的体验到了人生疾苦,为了更好的塑造这一角色,他更是直接与工人同吃同住,切身感受胡二的生活,也正是因为郭振清和一众演员的刻苦,《六号门》一经上映,好评无数。
荧屏处女作的问世,让郭振清慢慢走进大众视野,这部电影,不仅是郭振清艺术生涯的第一个小高潮,也成就了他的幸福,在拍摄过程中,郭振清和剧组演员李晓功相爱相知。
真正让郭振清的艺术生涯走向巅峰的,是1955年的李向阳。
这一年,导演武兆为了挑选合适的男主角,参演《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一角,四处选拔,终于,一身正气的郭振清引起了武兆的注意,眉宇间满含英气的郭振清,在经过了层层面试选拔之后,顺利出演电影男主李向阳。
李向阳作为抗日英雄的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郭振清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和无数受战争迫害而家破人亡的黎明百姓,这种共情让郭振清的演绎过程更加游刃有余。
这部电影,郭振清怀揣着自己自年幼时就视作信仰的艺术热爱,加上这些年所遭受的磨难和对人生、对艺术的无上热爱,他的演绎,是惟妙惟肖又饱含情感的。
无疑,《平原游击队》是郭振清演艺生涯的顶峰,虽然在这只有,他大大小小也塑造过别的角色,可是能超越李向阳的,鲜少。
出身贫寒,生活坎坷,十几岁就为了补贴家用走上打工道路的郭振清凭借自己的独特经历和对艺术的热爱,完美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不论是胡二还是李向阳,都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郭振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不畏艰辛,热爱生活。
苦难铸就了他,也留下了病痛
不同于现在的演员,郭振清从来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演技训练,也没在电影学院深造过,他的长子郭晓清曾经说过:
“父亲从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电影艺术学校的培训,他之所以能够在荧幕上给大家塑造那么多经典的角色,取决于他年复一年的实践,父亲有诸多业余爱好,从小时候起,他就喜欢听戏,看相声,在诸多文化的熏陶下,父亲也算实践出真知。”
郭振清夫妇和孩子们
1988年,郭振清退休,除了一些简单的角色之外,他基本不再外出,也逐渐淡出银幕,更是鲜少参加社会活动。
据郭晓清所说,郭振清喜欢养花鸟鱼虫,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去打打篮球,下下棋。
原本郭振清退休后的时光,应该是美好而又温馨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慢慢淡出大众视野,等待他的理应是儿女绕膝的幸福生活,然而郭振清的宿命,好像就是平凡中来,平凡中去。
2000年,同郭振清相互扶持大半生之久的妻子罹患脑栓塞,第二年,郭振清也追随妻子的脚步,得了同样的病。
从出生时开始的奔波,让这个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究是没有抗住病痛的折磨,经过不停地调养休息之后,那个曾经双目炯炯有神的“李向阳”,开始变得沉默寡言。
这个在十几岁就步入社会,奔波忙碌于生活苦难中的郭振清,哪怕是在患病之后,也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晚年跟小儿子一同居住的他,几乎不能与人交谈,可是坐在轮椅上,他也没有忘记勉励自己的长孙,好好学艺,或许在郭振清的心中,艺术传承远高于自己的健康。
晚年郭振清(中)
几十年披荆斩棘,郭振清在艺术攀登之路上吃过苦也受过磨难,甚至在晚年又饱受奔波带来的病痛,可是他从没有丝毫懈怠过对艺术的追求和表达。
郭沫若曾经在1957年赠给过郭振清一首词——
“凤头鸠见桑葚,独立枝头有所思。自我陶醉不可耽,高飞四海颂和平,月桂菊可寻。”
晚年郭振清
2005年8月初,在接受老干部例行体检之后,郭振清的体检报告显示,他体内蛋白质流失严重,老先生进入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治疗,本以为这一次只是普普通通的住院,然而就在13天之后,噩耗传来,郭老先生因肺部感染,离开人世。
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走
2005年8月24日,郭振清在天津去世,原本他的子孙后代打算厚葬,然而郭老先生早有安排。
去世前,郭老先生就曾交代过自己的后事,他认为自己本就出身平凡,尽管在艺术这条道路上小有成就,然而一人活一世,本就什么功名利禄都带不走,所以他特地交待,自己的葬礼要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走。
于是,尽管在追悼会那天,前来追悼的人众多,可是郭振清先生的灵堂依然简朴,连墓地都是小小的,在墓地边上,有一座双枪李向阳的铜像,时隔多年,我们还能从李向阳身上,看到郭振清先生的那份刚毅。
尽管郭振清老先生78年的一生,演绎作品无数,可严格意义上来讲,他并未获得过什么大奖。
从《平原游击队》到《英雄儿女》,一个个经典角色深入人心的同时,又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当今这个动辄演艺圈某大奖提名的社会,为什么郭振清先生从未获得过有含金量的大奖?
工人出身的郭振清,不管是演绎底层民众还是战场上的大英雄,都游刃有余,他塑造的角色都像本色出演一样。
就拿《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来说,在郭振清的演绎中,那个草莽英雄李向阳仿佛就是活在观众眼前的,也正是因为这一角色,1957年,郭振清荣获全国最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荣誉称号。
几年之后,在电影《英雄儿女》中饰演志愿军张振华团长的郭振清更是把这一角色的神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在1995年,郭振清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奖”。
然而这些奖项都并非“大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郭振清老先生的演技存在问题,尽管他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可是在他大火的那个年代,现在演艺圈的大奖还没有问世。
等到有了那些响当当的名号之后,郭老先生的巅峰似乎已经过去了,慢慢回归平凡生活的他,自然也就与大奖失之交臂了。
从来没有获得过艺术表演大奖,这似乎也与郭振清的“一无所有”相关联,他临走之前,特地交代丧礼一切从简,似乎“一无所有”就是他人生的主基调。
从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到十几岁迫于生计四处奔波,有幸被艺术选中,踏上一条自己喜欢又合适的寻艺之路。
然而拼搏一生,只有塑造的几个经典角色和作品流芳百世,自己却并未因此而获得过殊荣。
晚年又因为前半生的奔忙,身患重病,虽然已经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时代,却没有能力去享受这一切的幸福祥和。
郭振清似乎总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再加上他本身有一份淡泊清贫的性子,“一无所有”既是他对一生的总结和人生的感慨,也是他面对生活的一份态度。
不可否认,郭振清先生在表演艺术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他叮嘱后代“一切从简”,老爷子生来就是为艺术而生的,他可以“一无所有”。
结 语
郭振清老先生吃过苦,受过难,在十几岁迫于生计,踏上社会,而他对于艺术热爱的种子没有被掐灭在摇篮里。可以说,郭振清对艺术的追求是以生命为单位来计算的。
“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走”,郭振清先生离开了,他什么都没有带走,却是将一颗对艺术满怀热忱的心留在了人世间。
参考文献:老电影《平原游击队》幕后珍闻 编辑:小希
推荐阅读:
“双枪李向阳,威名传四方”,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那个一身正气,双目炯炯有神的男主角——李向阳。
传奇队长李向阳
作为老艺术家,郭振清塑造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他的一生,平凡而又不平凡,从1927到2005,这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78岁逝世,葬礼普通,表示自己“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走”。
郭振清
生而平凡,然心有大志
1927年,郭振清出生在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中,为了维持生计,他的父亲日复一日地在街边摆摊,一家人生活清贫,然而就是在这样千篇一律的平凡中,由于父亲带自己看了许多表演,年幼的郭振清心中,关于艺术的种子开始悄悄发芽。
1937年,日军的侵略让父亲失去了他的工作,为了活命,郭振清一家不得不回到老家。
本以为回到老家之后,郭振清的艺术梦会就此断掉,然而没有,老家生活远比郭振清想得要充实。
郭振清
在这里,更多的艺术形式潜移默化地熏陶着郭振清,在众多表演的吸引下,郭振清开始慢慢学习相声、评剧等,艺术的萌芽茁壮生长,平凡的日子里,郭振清始终心有梦想,他的梦想,名为艺术。
1952年,郭振清凭借自己的外貌和憨厚朴实的形象特点,被电影《六号门》的导演选中,参演男主角胡二。
胡二的形象,是饱经磨难又坚韧不屈地搬运工,出身贫寒而又对生活满怀热爱的郭振清本就提早的体验到了人生疾苦,为了更好的塑造这一角色,他更是直接与工人同吃同住,切身感受胡二的生活,也正是因为郭振清和一众演员的刻苦,《六号门》一经上映,好评无数。
荧屏处女作的问世,让郭振清慢慢走进大众视野,这部电影,不仅是郭振清艺术生涯的第一个小高潮,也成就了他的幸福,在拍摄过程中,郭振清和剧组演员李晓功相爱相知。
真正让郭振清的艺术生涯走向巅峰的,是1955年的李向阳。
这一年,导演武兆为了挑选合适的男主角,参演《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一角,四处选拔,终于,一身正气的郭振清引起了武兆的注意,眉宇间满含英气的郭振清,在经过了层层面试选拔之后,顺利出演电影男主李向阳。
李向阳作为抗日英雄的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郭振清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和无数受战争迫害而家破人亡的黎明百姓,这种共情让郭振清的演绎过程更加游刃有余。
这部电影,郭振清怀揣着自己自年幼时就视作信仰的艺术热爱,加上这些年所遭受的磨难和对人生、对艺术的无上热爱,他的演绎,是惟妙惟肖又饱含情感的。
无疑,《平原游击队》是郭振清演艺生涯的顶峰,虽然在这只有,他大大小小也塑造过别的角色,可是能超越李向阳的,鲜少。
出身贫寒,生活坎坷,十几岁就为了补贴家用走上打工道路的郭振清凭借自己的独特经历和对艺术的热爱,完美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不论是胡二还是李向阳,都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郭振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不畏艰辛,热爱生活。
苦难铸就了他,也留下了病痛
不同于现在的演员,郭振清从来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演技训练,也没在电影学院深造过,他的长子郭晓清曾经说过:
“父亲从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电影艺术学校的培训,他之所以能够在荧幕上给大家塑造那么多经典的角色,取决于他年复一年的实践,父亲有诸多业余爱好,从小时候起,他就喜欢听戏,看相声,在诸多文化的熏陶下,父亲也算实践出真知。”
郭振清夫妇和孩子们
1988年,郭振清退休,除了一些简单的角色之外,他基本不再外出,也逐渐淡出银幕,更是鲜少参加社会活动。
据郭晓清所说,郭振清喜欢养花鸟鱼虫,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去打打篮球,下下棋。
原本郭振清退休后的时光,应该是美好而又温馨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慢慢淡出大众视野,等待他的理应是儿女绕膝的幸福生活,然而郭振清的宿命,好像就是平凡中来,平凡中去。
2000年,同郭振清相互扶持大半生之久的妻子罹患脑栓塞,第二年,郭振清也追随妻子的脚步,得了同样的病。
从出生时开始的奔波,让这个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究是没有抗住病痛的折磨,经过不停地调养休息之后,那个曾经双目炯炯有神的“李向阳”,开始变得沉默寡言。
这个在十几岁就步入社会,奔波忙碌于生活苦难中的郭振清,哪怕是在患病之后,也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晚年跟小儿子一同居住的他,几乎不能与人交谈,可是坐在轮椅上,他也没有忘记勉励自己的长孙,好好学艺,或许在郭振清的心中,艺术传承远高于自己的健康。
晚年郭振清(中)
几十年披荆斩棘,郭振清在艺术攀登之路上吃过苦也受过磨难,甚至在晚年又饱受奔波带来的病痛,可是他从没有丝毫懈怠过对艺术的追求和表达。
郭沫若曾经在1957年赠给过郭振清一首词——
“凤头鸠见桑葚,独立枝头有所思。自我陶醉不可耽,高飞四海颂和平,月桂菊可寻。”
晚年郭振清
2005年8月初,在接受老干部例行体检之后,郭振清的体检报告显示,他体内蛋白质流失严重,老先生进入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治疗,本以为这一次只是普普通通的住院,然而就在13天之后,噩耗传来,郭老先生因肺部感染,离开人世。
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走
2005年8月24日,郭振清在天津去世,原本他的子孙后代打算厚葬,然而郭老先生早有安排。
去世前,郭老先生就曾交代过自己的后事,他认为自己本就出身平凡,尽管在艺术这条道路上小有成就,然而一人活一世,本就什么功名利禄都带不走,所以他特地交待,自己的葬礼要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走。
于是,尽管在追悼会那天,前来追悼的人众多,可是郭振清先生的灵堂依然简朴,连墓地都是小小的,在墓地边上,有一座双枪李向阳的铜像,时隔多年,我们还能从李向阳身上,看到郭振清先生的那份刚毅。
尽管郭振清老先生78年的一生,演绎作品无数,可严格意义上来讲,他并未获得过什么大奖。
从《平原游击队》到《英雄儿女》,一个个经典角色深入人心的同时,又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当今这个动辄演艺圈某大奖提名的社会,为什么郭振清先生从未获得过有含金量的大奖?
工人出身的郭振清,不管是演绎底层民众还是战场上的大英雄,都游刃有余,他塑造的角色都像本色出演一样。
就拿《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来说,在郭振清的演绎中,那个草莽英雄李向阳仿佛就是活在观众眼前的,也正是因为这一角色,1957年,郭振清荣获全国最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荣誉称号。
几年之后,在电影《英雄儿女》中饰演志愿军张振华团长的郭振清更是把这一角色的神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在1995年,郭振清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奖”。
然而这些奖项都并非“大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郭振清老先生的演技存在问题,尽管他塑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可是在他大火的那个年代,现在演艺圈的大奖还没有问世。
等到有了那些响当当的名号之后,郭老先生的巅峰似乎已经过去了,慢慢回归平凡生活的他,自然也就与大奖失之交臂了。
从来没有获得过艺术表演大奖,这似乎也与郭振清的“一无所有”相关联,他临走之前,特地交代丧礼一切从简,似乎“一无所有”就是他人生的主基调。
从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到十几岁迫于生计四处奔波,有幸被艺术选中,踏上一条自己喜欢又合适的寻艺之路。
然而拼搏一生,只有塑造的几个经典角色和作品流芳百世,自己却并未因此而获得过殊荣。
晚年又因为前半生的奔忙,身患重病,虽然已经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时代,却没有能力去享受这一切的幸福祥和。
郭振清似乎总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再加上他本身有一份淡泊清贫的性子,“一无所有”既是他对一生的总结和人生的感慨,也是他面对生活的一份态度。
不可否认,郭振清先生在表演艺术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他叮嘱后代“一切从简”,老爷子生来就是为艺术而生的,他可以“一无所有”。
结 语
郭振清老先生吃过苦,受过难,在十几岁迫于生计,踏上社会,而他对于艺术热爱的种子没有被掐灭在摇篮里。可以说,郭振清对艺术的追求是以生命为单位来计算的。
“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走”,郭振清先生离开了,他什么都没有带走,却是将一颗对艺术满怀热忱的心留在了人世间。
参考文献:老电影《平原游击队》幕后珍闻 编辑:小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