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主持 铃兰 2018-05-30




老子与圣经的对话

(自序/郑主持)


在人的天性中内含着许多的冲动,而最本质最深沉的冲动,是渴求自由的冲动。人在精神上总是渴慕一种信靠,而最本根最恒久的信靠,是天道真理。正如《圣经》所言,唯天道真理才能叫人得自由,而唯有在自由中才能获得天道真理。

由于我在大学读的是哲学专业,所以早年就接触过《老子》,但那是十分粗浅的,而且主要拘囿于辩证唯物论的剔析与批判的层面上。深切地感恩风尘岁月为我铺设了朝向和亲近真理的一步步台阶,为我悟得《老子》做了必要和必须的灵魂洗濯和思想预备。您可知道,当人生中所有的俗世阅历幻化升腾为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喜获,是何等惬意和饱足的感受。我以为,这才是生命真正的和最终的价值。




萌生解读《老子》的浓厚兴趣和强烈冲动,是在国外学习期间。在那里,我接触了《圣经》。我惊异地发现,《圣经》与《老子》,在思想脉动上是那样惊人的契合,在文理甚至于诸多语句上都是那样惊人的相近。我不禁赞贺,西方一部《圣经》,东方一部《老子》,两颗上天垂恩的至宝,两道人类认知的巅峰,跨越时空与地域,超越国度与民族,不期在高天之上达成了最高端的牵手与拥抱。一如林语堂先生所说,老子在思想上已然达到了耶稣拔峻的高度,他同耶稣是精神上的兄弟。

惊叹之余,是我由衷的自豪,因为在人类的智思宝库中,有一颗熠熠生辉魅力四射的珍珠,那是我们奉献给全人类的《老子》啊!林语堂先生用另外一种口吻表达了与我相同的自豪感——如果没有《老子》,我将为中国的思想文化感到惭愧。



《圣经》是西方的,《老子》是东方的,但它们又同时都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最终,又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文化在形态上是多元的,但在本质上又一定是同一和归一的。作为承载着人类自身命运的思想文化认知成果,倘若仅仅博得一个“世界”的冠冕或“民族”的虚荣或“多元”的热闹而缺乏普世博爱的眼光和终极关怀的内质,它终究是没有生命力的。《老子》在说“道”,《圣经》也在说“道”,那可是从远时彼此封闭隔绝的不同地域发出的声音,却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因为它们有着完全相通的“来龙”与“去脉”,发端于相同人性的根点,交汇于人类共仰的同天。外在的差异,安能抹煞本质上的同一呢?它们深情深切地共同关怀关注着人类生命的来源及归宿,命运的走向及前途,心灵的造就及滋养。《圣经》与《老子》之说“道”,这本来的喃喃自语,却成为了一拍即合、相见恨晚的顶级对语认同,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共享的财富与福分。从这神谕天合的妙契中,我们是否听到一个隐约而分明的天音发布:真理与真理从来都是同一的,终极真理只有一个,在西方称之为“上帝”,在东方称之为“天道”。它们不是一分为二,而是合二为一。世上本来就不存在“文明的冲突”一说,因为文明的裹核乃是真理,真理与真理怎会冲突呢?所谓冲突,要么发生在真理与谬误之间,要么发生在谬误与谬误之间,实质上是发生在对于真理的歪曲认知亦即心灵的荒谬之间。



在《圣经》与《老子》的比照互证中发现,《老子》思想内涵的世界级、人类级水准是显而易见的。它不是以人格神的名义说话,但就其思想品级、浓度和语气口吻来看,依然疑似天启神意的流淌,且其语言文理的精度和比重,更具凝结力与爆发力。老子的眼眸,定然是立根在人类认知的两个终始点上冷眼看世,否则难有这样的神来之笔。

以《圣经》的视角观照《老子》,你对《老子》的认识还会豁然开朗,焕然一新,甚至可能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解读《老子》,从目的上说会由求“知”进而求“信”;从结果上看会由知“道”进而信“道”。其实,把《老子》作为教义来读,而不是作为学问来读,这才是识道悟道的关键。大道不是老子发明和捏造的一个没有任何生命质素的哲学概念,而是自有永有亘古不变时而隐含又时而灵现的作为世界的本源和主宰的宇宙真理。它作为一种形而上的存在,属于人的智识和理性所无法企及的区域,因而必须借助于灵性的介入。试图在求知的层面去靠近它,纵然你再博学,再深邃,也永远无法悟得它的精髓,无法捕获它的真相。哲学家和博学家最大的悲哀和尴尬就在于,其思想和智识的高度令他们踩在了常人的头顶之上,却怎么也摸不着上帝的“脚跟”。



鉴于以上的认知(或许是我极端的认为),不读《圣经》,就难解《老子》,反之亦然。我也值此慨叹,仅就一种思想文化成果的互动与共享来讲,如果西方人不读甚至排斥《老子》,如果中国人不读甚至排斥《圣经》,在它们之间人为地造设彼此的藩篱,那将是全人类多么巨大的缺憾和悲哀啊!

书有三种,写给读者看的,写给自己看的,写给上帝看的。只有成为老子,才能读懂《老子》。《说道》的每一章,都是在我心灵极静与超然的时刻写就的,是心灵的自语和天启的微声,所以我建议读者也以相应的心境去靠近她,品读她。

乐足当下,寻靠真理。这是我所秉持人生观的两点精要,也想借写此书,将这点心悟的讯息传递出去,与朋友们分享。

另及,有关《老子》一书的版本与解读很多,此书《老子》原文,主要是参照林语堂先生《老子的智慧》所引据的原文。特此说明。

好,且让我们跟随老子的脚步,去聆听大道的空谷足音,去寻求生命的超然与心灵的自由!

郑主持    

2012年12月25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

郑主持,哲学系毕业,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者,诗人,词作家,国际文化交流学者。有多个岗位从政、高校从教、国外访学的丰富阅历。代表著作有《说道——〈老子〉与〈圣经〉的对话》,古体诗词集《行远》,自由诗词精选《用心灵吻你》,赞美诗词集粹《静享恩光》。




铃兰:《优秀是一种习惯》


有的人,只要认识了,便是一辈子的朋友,郑主持先生便是。

与郑主持先生相识于2012年10月,那时他正准备出第一本书《说道——老子与圣经的对话》。

一年后,当他捧着新书,邀请我们去参加他的新书发布会时,意味深长地说:“这本书其实是大家的孩子……”

之后,他又一鼓作气,相继出版了古体诗集《行远》、自由诗精选集《用心灵吻你》和赞美诗词集粹《静享恩光》。

近日他出版的《老子与圣经》的对话是《说道——老子与圣经的对话》的增订版,第一版出来之后,他特意把书带到新西兰等国去,他国外的学者朋友们给了他许多中肯的意见与建议,于是他在原稿的基础上补充进几万字,进一步完善了此书的内容。

选读一本好书能让我们终生受益,郑主持《老子与圣经的对话》堪称经典,它让人充分领略到“道”的本真和生命的真谛,不仅让我们终生受益,更能使我们来生受益。

《老子》与《圣经》都是在说“道”,二道实为一“道”(二者不是一分为二,而是合二为一),乃永生之道。“道”在西方称之为“上帝”,在东方称之为“天道”。其理由正如郑先生所说:“因为它们有着完全相通的“来龙”与“去脉”,发端于相同人性的根点,交汇于人类共仰的同天。它们深情深切地共同关怀关注着人类生命的来源及归宿,命运的走向及前途,心灵的造就及滋养”。这正是“真理与真理从来都是同一的,终极真理只有一个”的体现,也就是说《老子》与《圣经》同宗同源,相融相通,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缺一不可。

中国《老子》与西方《圣经》均为天启之果,只有对其共重同视,才符合上天的心意。也才能提高人自已的灵性境界。进而使人类更好地全方位地认识信仰尊崇上帝—天道。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老子与圣经的对话》确实是一本十分珍贵的好书,因为它不单是靠作者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写成的,更重要的是在天启微声中而就的。所以说,这是一本值得珍藏和常读的好书。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是我从郑主持先生身上学到的东西。他无论从政、从教、为文,都十分严谨,对自己要求特别高。一件事,不做则已,只要开了头,便努力做到极致,追求完美。“见贤思齐”,见到、达到、超越是他的一惯践行。当然,这与他的博古通今的学识与中西交流开阔的视野分不开的。优秀在他身上不是刻意修炼的品质,而是根植于骨子里的学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习惯。



【倾听或诉说】那些路过心上的句子(一)

【倾听或诉说】那些路过心上的句子(二)

【悦读】摔碎了的影子

动物世界也精彩

为机智勇敢喝彩

打开自然的窗户

【悦读】享受生命的清幽

【原创】就怕你没点承受能力,还有颗玻璃心

【原创】给对方一个优质爱人,就是对男人最好的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