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是什么“疑似”

2016-05-12 大海 守望香格里拉

你是什么“疑似”

作者:大海


最近发现一个新词,叫“疑似知识分子”,是不久前偶然从一档有某文化人做客的央视文化访谈节目中听到的。这显然是一个有趣的概念,但打击面似乎很大,所以立即引起笔者的警觉。


所谓“疑似知识分子”,其关键词是“疑似”,正如疑似H1N1甲型流感患者有发热体征,有流感症状一样,疑似知识分子也有其“体征、症状”。当然,知识分子的疑似,绝不会反映在体温上,也不可能表现在病态上,而是说他既有不像知识分子的疑点,又有类似知识分子的某些特征。譬如天天摇着笔杆子喝着知识分子薪水实则没甚么名堂的笔者,便是百分之百的“疑似知识分子”,譬如那些衣冠楚楚满嘴仁义道德的人,我们也可将其存疑为“疑似小人”,因为他究竟是人还是鬼,是操明枪还是执暗箭,是假口是还是真心非均透视不到。当然,如今这“疑似知识分子”的说法也并不新鲜,顶多是文人相轻的又一说辞罢。



其实,做个“疑似知识分子”也无妨,既无名利之忧,亦无虚荣心之累,况且这天下的知识分子恐怕半打以上都是“疑似“而已。当然,笔者确实知道像爱因斯坦、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肯定不是疑似知识分子,李白、杜甫不是疑似诗人,写《红楼梦》的曹雪芹和写《围城》的钱钟书不是疑似作家,包括刚辞世不久的季羡林先生也不是疑似国学大师。至于那些当下正在舞笔的、弄墨的、耍嘴的、用权的、干活的,除了大部分的确不在“疑似”之列,其余所谓三教九流者恐怕都难以避免“疑似”某类之嫌疑的。


笔者自称“疑似知识分子”,其实已经非常抬举自己了。在我看来,知识的专业属性很强,一门就是一门,一行就是一行,不是权威就是行家,隔行如隔山,谁也冒充不了,谁也疑似不得,所以知识分子才会被称作这个社会的精英。既然是精英,就非掌握至少一门具体的知识并且精而专不可,否则连疑似都够不上。如今的知识分子中,“疑似”者确有,就像官员中有疑似贪官,国人中有疑似汉奸,学界中有疑似权威;就像林子大了啥鸟都有,野鸡疑似凤凰,乌鸦疑似百灵,老麻雀疑似小燕子;就像池子多了王八也有,鱼目疑似珍珠,泥鳅疑似黄鳝,虾子疑似龙王,等等。只要是“疑似”,便很难是真的,所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就像有的人,举手投足间貌似温文尔雅,蹶腚抬腿间好像很有见识,但在骨子里终究是草莽之货,脑袋里终究是豆腐蛋花,心眼里终究是媚俗之物。这样的人,实在不好说他疑似什么,只能说他疑似得很复杂。



不过,就像这个世界气象万千,多姿多彩,形形色色,一个人也是多面的、复杂的,因此世相所呈现给我们的样子也是动态的并且是神秘的。而“疑似”正是这个世相中的一副神秘面孔。如果没有了这“疑似”者们的亮相表演,世界便索然无趣,社会就成白板一块,你我的好奇心就无所依托,网民大众就不会有“我要真相”的揪心呐喊。的确,一个人疑似何类,一件事情疑似什么,都可以各发奇想,也可以众说纷纭,但真相只有一个。南京的“周至尊”从一包烟被指疑似贪官,果然真相大白之后,此公便进了大牢;上海运管部门被指疑似“钓鱼执法”,最后的真相是其“钓鱼”手段极其卑鄙,受害者还大有人在。这就是发现“疑似”的好处和真相的宝贵力量。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只关注别人的“疑似”之处,却不觉察自己也被人“疑似”过或者正在被人“疑似”着,或正面的或反面的,或糟蹋的或赞誉的,或误解的或故意的,或善意的或恶意的,肯定几乎都有。但可以说,这才是世态常理啊。


说来说去,世间有的人或事之所以看起来“疑似”某类,实在是因为被假象所蒙蔽,比如坏人看上去像好人,能说会道者看上去像有能耐,“周老虎”看上去挺冤枉,“范跑跑”看上去挺可怜,明星看上去挺风光,骗子看上去挺可信,广告听上去挺动心,彩票看上去挺美妙,官腔听上去挺正常,好话听上去挺顺耳。这个世界,有多少假象,就有多少真相。风云变幻处,沉渣泛起时,我们既是假象的受害人,又是真相的获益者,既是假象的制造商,又是真相的崇尚者。



为人处世当然不要怀疑一切,否则就变成十足的疑心鬼了,尤其是对那些琐事、小节、鸡零狗碎,能放过就放过了。但是,如果你真的连一点起码的怀疑能力和勇气都没有,岂不又要被骂不长脑袋没有胆子?虽然也有“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一说,但不是真的在教唆你去当呆子、白痴、阿斗啊。


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这一点我们很相信。而且我们不只相信专家,我们更相信科学。从医学角度讲,任何传播型疾病的疑似患者都是防控的重点对象,因为一旦疑似群体携带病毒四处流动,防控就会陷入被动局面,就像有些贪腐大案,由于警示不足和预防不力,最后形成窝案,十分难看。


有些“疑似”不可怕,就像笔者的“疑似知识分子”身份,就像你的疑似打肿脸充胖子,是随惯了大流造成的,其公害不会超过现有的尾气污染。有些“疑似”则很可怕,比如某些明星面对公众疑似白痴的胡言乱语,某些官员疑似正确的荒唐言论;比如某些人疑似包藏祸心的欺上骗下,还有某些人疑似充为资本的虚假政绩,都属于破坏性极大的“疑似”性举动。




不过有时想想,有些“疑似”也何其好。如果我疑似刘德华,就算被万众粉丝追死了踩死了,也会感到美丽和晕眩;如果我疑似某级领导,说话也就不至于像这样轻若灯草毫无分量;如果我是UFO,被人认为疑似天外来客,也会觉得特别刺激特别好玩。但如果我仍然算个地球人类的话,你若说我疑似火星人,那就只好跟你急了。


所以看来,“疑似”是个玄道,亦真亦假,亦对亦错,亦好亦坏,亦可亦不可。笔者驽钝,实在说不清也辩不明,只好请仁兄您自己瞧瞧自己究竟 “疑似”什么了。


最后,笔者又往深里想了一想,觉得这“疑似”又何其妙。“疑似”不仅可以使您神秘化,而且可以使您边缘化。当然,已经被世俗彻底边缘化的您,真正变得老奸巨猾、冰雪聪明、左右逢源了!这就叫:立于边缘而不倒,行于边缘而不怠,言于边缘而不谬,生于边缘而不亡,死于边缘而不僵。对不对乎?呵呵。


文中插图自画家Camilla West



欢迎转发、评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查看「香格里拉陈俊明」公众平台入驻作者文章

请点击原文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