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读消失的地平线

2016-12-26 陈俊明 守望香格里拉

梅里雪山



重读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陈俊明


一个月前,邀了些自媒体朋友寻访香格里拉,其中有慈怀读书会的创始人陈晓峰。来的自媒体朋友里,大多是80、90后,思想新、闯劲足,陪下来的感受就是后生可畏。晓峰兄和我是60年代人,多少有点老同志惺惺相惜的时代情谊。我作为主人免不了要尽量找些年轻人话题去插科打诨,而晓峰兄则一路安安静静观察着一切,但我直觉他会端出有意思的想法,而且他能靠谱的实施之。


果然,在香格里拉巴拉格宗,他找我说希望在慈怀读书上邀社群人共读《消失的地平线》,然后再找些人在慈怀微课里讲一讲香格里拉,让更多的人去思考和讨论香格里拉。共读过程中再认真完善一些更深入的想法,希望我能作为这本书的领读者参与慈怀共读活动。


我听后,觉得很有意思。并且心里清楚,慈怀读书的社群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国爱读书人,这个群体来共读讨论《消失的地平线》,产生的成果有可能为香格里拉带来不可思量福报。便热烈回应了他。


普达措国家公园


在我看来,消失的地平线一书最有趣的事情是创造了一个词汇叫香格里拉,经过近百年来一些事情的不断强化和推波助澜,书籍衍生词香格里拉比《消失的地平线》有名多了,干到了全世界知名的程度,极不可思议。另外一个我观察到的有趣事实是,中国人其实没有多少人认真读过这本书,因为,按理来说,由香格里拉这个词而受益的云南香格里拉人,会有更多人感兴趣而去认真阅读,但其实据我了解,只有极少数人香格里拉人完整读过。其它地方人我判断强不到那儿去。


这种背景下,慈怀读书书友共读一本书活动选择《消失的地平线》作为共读书目,对于一本著名的畅销书以及这本书贡献的一个更加著名地方而言,最直接带来一好处明摆着,有许多人读过书总比没读过但乱讲好得多。


当然,因这本书于我是重读,严格而言谈不上有多喜欢这本书,如果不是被晓峰邀请答应了领读,自我判断应不大可能再去重读此书。


再次读了詹姆斯.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发现,因读书心境不同,感受也有质的不同。


噶丹·松赞林寺


当年读《消失的地平线》,一个功利目的非常明确,就想从字里行间找到和云南迪庆中甸相像的所有细节,或者就想证明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和诸如香巴拉王国、心中的日月之间的明确传承关系,进而证明中甸就是香格里拉。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许多大神帮忙,后来云南中甸果然变成了云南香格里拉。


从品牌争取和永久承接来看,中国在千禧年前后干的这个事的确很漂亮,直接把名字落地变成地名。其它人就再没有想象的意义和空间。


所以,第一次读《消失的地平线》时,脑袋经常只会围绕卡拉卡尔、蓝月山谷、喇嘛寺等自然景观打转,然后就想尽办法把他们研究回云南的卡瓦格博、松赞林寺、茨中教堂来。


阅读目的决定了第一次并没有获得太多阅读乐趣。


香格里拉高山牧场


后来断断续续读过几次,半残不落的时候居多。阅读目光从关注自然景观转到精神层面的描写,注意到香格里拉不光是自然景观的和谐,无论宗教、书籍、音乐、社会秩序都令人神往。相当长的时间里自己就在幻想也拥有一个大大的图书馆然后能像佩罗尔特大喇嘛一样装神弄鬼找各种才俊来启迪和教诲。


还读了一些专家们解读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等系列解读文章,发现另一个有趣现象,许多中国学者特别喜欢往别人听不懂处解读折磨香格里拉,因为詹姆斯.希尔顿没到过中国,就喜欢去帮他考证究竟是受到谁的影响写出了畅销书《消失的地平线》,有说来自洛克的滇西北考察资料、有说来自大卫.妮尔《一个法国女人的藏区考察历险记》、有说跟顾彼得有关、有说一定传承至香巴拉王国指南。都振振有词,真有潜质把自己钻研成一个专家,这倒是好事,毕竟一部《红楼梦》还是让一大批红学家活的有滋有味。但我不赞成部分专家还相互看不起,还搞成一份唯我独尊的样子。有时我从个人角度挺纳闷帮他们想不通,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词,作家本人已死了没留下什么话,一定要研究出他究竟受了何人影响才写出一本书到底有什么意义?我觉得应该更多着眼于现实和将来,努力创造出一个大家都向往的香格里拉才是正道。当然,我也不反对人家继续钻研香格里拉的遥远过去。


再次重读《消失的地平线》,心是平静的,有几点感受和第一次读的朋友们交流,未必正确,但发自内心。


没什么功利目的读一遍《消失的地平线》是挺好的,可以比较性的体味许多内心想要追求的东西,或许可以生出一些对当下世界美好的改变想法。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西方在第一次经济大萧条后人们的彷徨无措与今天中国遭遇的现状有相似一面,在此背景下,如何寻到内心的圆满出路?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似乎都有这样的心理诉求,相对协调的社会秩序寻找对东西方而言都还有一段漫长的纠结过程。


独克宗古城


欧洲启蒙时代的先驱伏尔泰曾经说:‘’人类只要有可能就会在任何事物上走极端。‘’这话不中听但确实有道理,现实生活中,这样例子比比皆是,只要走上极端自然就意味着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奴役和伤害,在此状况下,社会浮躁和不安情绪普遍存在在所难免。如何求得社会治理秩序井然有序是庙堂和江湖都要操心的事。《消失的地平线》里香格里拉山谷所表达的和谐、适度和中庸原则,算东方古老智慧一种凝结式表达,可能是平复内心浮躁情绪的一个好方法。


书中大喇嘛所说的一句话我有点喜欢并努力做到了身体力行,那就是‘’以懒散对待世俗的愚蠢是一种美德‘’,终于在一本书里为自己经常性的懒散找到了道德的制高点。


自然界留给我们的许多好东西,能敬畏的我们必须敬畏,能保留的必须学会保留。别到最后才发现,污水不能喝、雾霾不好吸、钱果然不能吃。这一点,与西方相比,我们差距甚大。


书中主人公康威与活了二百多岁的大喇嘛佩罗尔特的数次倾心交流,看起来是书里作者尽心刻画的点睛之笔,应该细读几遍。不管怎样,哪怕是杜撰,也是詹姆斯.希尔顿思考中的二百多年智慧的猜想和表达,对人的生与死,对世界的存与亡,对社会的治理,对人类的走向都有冷静的分析判断。许多智慧的语言是有味值得深思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心的读者在阅读这些交流过程中会有所收获。虽然世界发展至今,还没出现大喇嘛预言的最悲观状况,但不能说一定不会再出现了。


个人阅读《消失的地平线》比较吃惊的是,詹姆斯.希尔顿写书的年代,原子弹尚不存在,但他居然预言到人将会用自己制造的武器杀死人类自己,地球将陷入黑暗,其程度将远远超过已经经历的中世纪黑暗。而香格里拉不过是因为在地图上没位置才有可能躲过一劫成为最后的诺亚方舟。然后才有机会继续‘’与书籍、音乐、冥想为伴,小心翼翼保护濒亡时代里的脆弱光华,去寻求人类在激情耗尽之后所需的智慧。


纳帕海


事实上,发展到今天,人类制造的核武器已经能把地球毁灭好几次,如果那一天来临,现实中的香格里拉注定也成不了最后的诺亚方舟。关于提前十多年能预测到这种强大武器的诞生,我对作者的洞察力表示莫大的尊敬。


香格里拉在藏区,小说清晰的表明了这一区域位置概念。但詹姆斯.希尔顿很明显没有在藏区生活过,书里没有描绘任何一个栩栩如生的藏区百姓,只能推测他真完全不了解藏区。他的书就只能完全围绕几个不同国家的人到一个陌生地后的各种心理状态而撰写。而香格里拉为何如此知名,过去几年我已经对这个问题做了自认符合逻辑的推断说明,会再呈现给大家。


小说的其它人物刻画方面我个人读后觉得有苍白的一面,一些看起来的主要人物,也就起了个打酱油的角色作用,单纯出来晃晃就了事,所以感觉这本书有很大的缩写和扩展空间,也可以缩成一个短篇故事,也可扩张成香格里拉宏篇大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试。


詹姆斯.希尔顿关于长寿的精心设计安排也很让人纠结,本来,长生不老也是人类的终极梦想之一,让时间缓慢的停留下来是获得许多智慧体验的最好方式。但作者的安排有点讨厌,如果在香格里拉,时间就能缓慢下来,而如果一旦离开香格里拉,加速的衰老会让你很快离开人世。生命与自由,对于任何人来说,其实是两难的选择命题。


书中描绘的香格里拉是否真实存在,我个人的判断是不存在。康威是重新去找香格里拉了,不知道是否能找到。如果找到了,按香格里拉的法则他还应该健康生活在那个不为人知的山谷。地理大发现时代地球上找不到的地方比比皆是,都要靠人的足迹去发现。科学发展至今,北斗,Gps等技术再让这样的山谷藏着的概率趋近于零。所以,地理位置上的外部找寻是没有必要了,本来现在的香格里拉市也只宣传说詹姆斯.希尔顿构思小说的原型在这里。但香格里拉的现实创造却正当其时,如何寻找每个人心中的香格里拉,尤其在地名已被固化的香格里拉区域,如何建设世界范围内都认可的香格里拉,正是需要国家认真研究并深入实施的问题。光靠香格里拉区域力量指定不行。


白水台


因为,正是在国家层面,中国把一个东西方都认可的世界品牌强娶回了华夏云南。在此过程中,许多外国学者不断表明过态度,认为只是中国为了经济利益进行的商业炒作而已。究竟是不是仅仅玩一把炒作,外国学者好多时候会对这个国家的一些初心判断失误。国家能力现在已强大到在海洋里去种个岛都轻而易举的时候,在中国的西部、在中国的藏区、在这个区域做出一个全球认可的香格里拉山谷,何乐不为?


原来没看过慈怀读书的领读方式,以为只要拿着需要领读的书,翻一些精彩片段,用尽量标准的普通话把它读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就行。结果慈怀方告知说需要自己组织领读内容,拿着书朗诵的事情有更温柔动听的声音会做,想想很爽快就答应了慈怀不禁哑然失笑。还好,毕竟还算真读过这本书也还有些个人感悟,不然,就要出洋相了。


因为香格里拉是世界的,也为了推卸掉一些《消失的地平线》领读责任,跟慈怀读书的晓峰兄商量后,今后的十几天,我们会推荐一些作者的领读文章,有汉族、藏族、纳西、傈僳等不同民族对香格里拉的解读,也有香格里拉人、香格里拉区域外的中国人、外国人对《消失的地平线》创造概念香格里拉的不同角度解读。可能会有一些意思,看看最终会冒出一些什么样好玩的花样来。


香格里拉新城

-End-


让我们跟随陈俊明老师一起共读

《消失的地平线》

让我们在书中寻觅心中藏着的那个香格里拉吧


读《消失的地平线》语音微课 1 

请点击原文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