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消失的地平线》

2017-01-10 刘杰文 守望香格里拉


-1-

在上海,去赶飞机,司机问我去哪?我说香格里拉。他觉得奇怪,开过去就好了,还要坐飞机?在他的印象中,香格里拉是一家五星级酒店。

是的,很多人并不知道“香格里拉”是一个地名,是老外的“世外桃源”,更不知道它来自一本书,虽然它曾风靡西方,并至今吸引着无数老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找他们心中的香格里拉。

一本书,能如此畅销,改编成电影,并为西方世界创造出一个令人神往的新词,肯定有它的原因。令我好奇的是,外国作家如何构建他的桃源,又为什么让读者如此痴迷,以至于一批又一批、一次又一次地飞向中国云南?

-2-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问一下自己,如果让你构建一个理想之地,你会怎么做?

别说我老了,不想这些了。人生在世,至少有一个憧憬,有一个方向值得你去追寻,心中没有个栖息之地,到哪里都是苟且。

与陶渊明不同,詹姆斯·希尔顿用一本书来描述他的理想之地。

初看,是一部冒险小说,主人公康威坐上飞机,分不清是被人挟持,还是纯属意外(后来才得知是被大喇嘛选中),他到了一个地方,一个如梦如幻的秘境:有蓝色的雪山,有安详的居民,人们怡然自得,健康长寿。除了这些,还有宗教信仰,有文化在传承,音乐、绘画、美食,甚至还有对外的金矿,作为物质基础,来维持这一切的美好。

康威天资聪慧、饱经沧桑,是一个寻求智慧的人。这样的人,不满足于吃好喝好。他和大喇嘛培洛,有过入心的交谈。培洛最初是天主教徒,后来接触了藏传佛教,潜心修行之后,有了全新的人生态度,对什么都宽容、平和,即便遭到反驳,他也一脸温和,含笑不语。他活了上百岁,是一种超然的存在,天主也好,佛陀也罢,心中无杂念,便是好时节。这分明是在告诉我们,目睹过人世的种种,经历过理想的幻灭,再重返人间,才有了香格里拉。只有这样,知识青年康维,才相信并且爱上了这块最后的净土。

所以,能不能感受到香格里拉,也是分人的。小说提供了另一个例子,年轻的马里逊,骄傲、激情、迫不及待,他身在香格里拉,却恨透了这个地方,最终说服康威,帮助他逃离了那里。当康威的朋友卢瑟福,再去寻找时,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却永远地消失在了地平线。也许再美好的东西,都难以抵抗自私的感情和狭隘的观念。

传说,之所以令人向往,在于它必然的消逝,仙境、圣地、世外桃源、香格里拉,都是如此。

但人们痴迷于此,也不是没有道理。你可以说,此成书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人们有了信仰危机,祥和的香格里拉,给了西方人一种寄托,可为什么,和平的当下,物质高度发达的西方,还是有很多人在寻觅。

-3-

藏语有个词,叫“香巴拉”,意为“极乐园”“人间仙境”。

来到藏区,很多歌在唱香巴拉。我原以为这是个外来词,是香格里拉的音译,谁知它是藏语,自古有之。细想起来,“香巴拉”和“香格里拉”,就像爱情,一个来找,一个还在,才会相遇,并擦出火花。所谓“万里姻缘一线牵”,这条线虽隐秘,却是存在,那它是什么?

众所周知,作者并没来过藏区,他的素材,主要来自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以及其他人的一些探险游记。故事可以虚构,但推动它的情怀和线索却一定真实,并来源于现实,否则世外桃源不会“鸡犬相闻,屋舍俨然”,而香格里拉也不会有肖邦的学生在弹钢琴。西方有的,暂且不谈,他们寻找的那部分,到底是什么,恰恰遗忘在了那时的藏区?

这样一想,再去看书,也许就能知道,我们丢失了什么,人家曾视如珍宝。

-4-

在香格里拉,我接触过的外国游客,几乎都读过《消失的地平线》。我时常问他们,为什么过来?回答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香格里拉具有东方神秘色彩,并且书中细节真实可信,催人上路。

于是,不少人来了,拿着书来了,总听到有人说,不像啊,不像书中的香格里拉。其实风景比书中还美,只是没碰到活了上百岁仍貌美如花的姑娘,没看到雅致而宽敞的图书馆,没遇见启迪心灵的高僧,而自己的心,也没能在这里放下。

我想指出,这本书也有很大的麻醉作用,它会使很多贪图方便的人,觉得有一个现成的天堂已经建好了,你只需要搬过去住就行了。美景在那里,艺术在那里,信仰也在那里,走过去就会心静如水。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5-

六七年了,我辞了工作,一直在中国的西南,在香格里拉,寻觅书中的场景。去过不少秘境,也看到了秘境里的美好与挣扎,其中也有隐患和危机。其实,来得人多了,自然会改变,很多时候,自己都以为香格里拉只是梦中之境,终将逝去,其实它仍是存在的。在表情里,在言语间,在藏族朋友的悠然闲适中,当然也显露在他们的生活和信仰里。相比虚构中的香格里拉,脚踏实地去建造它,要更艰辛、更揪心,也更动人。

毕竟,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 完 ---



杰文简介

刘杰文,81年生,江西高安人

曾是IT技术男,忽然惊醒,换了种活法,爬山探险,开店卖药。

2001年徒步丝绸之路,2002年徒步去西藏,著有《去西藏》、《雪山乌托邦》、《小刘美国游记》等。《虫草江湖》《松茸传奇》《神山下的访客》等文章发表于《中国国家地理》《旅行家》及《中国国家旅游》。挚爱摇滚乐和徒步探险,现于滇藏交界处的梅里雪山,创建“有时遇见熊”,卖起了自采的山货。

分享藏地故事,购买藏地山货,可直接与杰文联系

加杰文微信,听藏地故事: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小说与山货,支持杰文,一手山货,一种情怀!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