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梦里的神坻

2017-03-18 孙艳 守望香格里拉


梦里的神坻


文/孙艳

云南艺术学院 15级景观班


每个人的精彩,却像是装在行囊,打包带走还是留下分享,独善其身抑或兼善天下。而我的精彩,也许只是孤独,于是我愿浪迹天涯,像梦一般的放逐。


只此为这白夜里的一颗孤星,不为亘古长空,只为了遇见你的那一刻,却已耗尽长明。远方的无数颗听闻了你名字的心,都在可以跳动的每一瞬间,为着你浑然天成的壮阔而躁动不已。


我就要执笔,来为这离天最近的地方,写下一笔传诵,但这个没有被现代文明污染过得地方,它洁净的就像一颗生命初开,我怕我笔色不至美,是失为一种亵渎,它太过庄严神圣,太过深沉高远,只可听闻不可触摸。而这个地方是我念及了许多年,却,只在梦里到达过无数次。



我就要执笔,依稀得摸索着雄伟迤逦的峻山轮廓,来勾勒一笔洁白,纯如你双手抬起迎风飘展的哈达,一如雪峰冰塔林样的童话世界,一如每个善良真诚人眼中的纯净清泉。还有五彩的幡旗,高垒的玛尼堆,手中常转不止的经筒,法轮常转,光阴轮转,不为修此生,低眉俯首的瞬间,是为忏悔,是为美好吉祥的心愿,是为来世的幸福长眠一个美的期许。


天地之苍苍,吾生之渺渺。跋涉了几世几劫的苦难,原来我不孤独,极目远望,还有绚丽地平线,天与地在那里汇合,给人世间带来了一场又一场巍峨绮丽的花事。而我只想做一株普通的藏青色,依着圣山,临着秀水,厮守着天,与时光共老;相伴着地,和青春同眠。御风而长,淡漠如泪。


携了历史千年的沧桑与厚重,顺流而下的还有从远古传来的神话与传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里,灵魂里,沉淀了如此忠贞的信仰,本着对自然的崇敬,对万物皆有灵性的信骛,对各天神佛的想象。



佛教传入之初,出于统治者的政治权谋,与本地根深了千年的雍仲苯教发生了长达百余年的矛盾斗争,最后苯教徒被驱逐,佛教得以弘扬。但这场信仰的革命要被人们所接受,佛教便体现出了它兼容并蓄的强大生命力,它采用苯教的仪式仪轨和密宗,又淋漓地汲取藏族的人文风俗,名族特点,便很快充斥了人们的精神领域。以这些形式上的仪俗为辅,以佛教正统的大慈悲,大无畏,大光明等至高无上的思想,主导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于是藏传佛教终是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佛教众多流派里最为神秘最具浓郁的名族地域特色的,最具生命力的一支。



这个世界上永恒不变的只是光阴的无情,盛衰不过常然。无数次的感动落泪,只是因为那些亘古的事物开始颓败,萎谢地只剩下短暂,短暂地像你生命里那些太过美好的相遇。


睡到不知名的某个梦里,我仿佛一身红衣,穿行在经幢高挂,烛灯辉明,香雾萦绕的经殿里,于庄严的佛前,聆听一场加持,一场法会,于起伏不断,逼人心灵的诵经声里,恍然步入了神坻,于忘川之眉嗣,看见了佛眼里流经千古的脉脉深情。


如果有一天,我终是背起行囊,朝着天涯各处的方向。请不要问我是不是旅客,我会郑重地告诉你,不,我是归人。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云南民族大学藏族文化研究协会系列文章展

《雪域高原的朝圣之地》

《如果乏了,去雨崩》

《不负如来不负卿》


--- 感谢分享阅读 ---

请点击原文阅读 查看「守望香格里拉」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