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约旦的故事丨双脚丈量佩特拉【上】

2017-07-18 唐芸 守望香格里拉

唐芸(咖啡眼)


二十年外企生涯,现为咨询顾问。爱自由,爱旅行,爱写字。个人公众号“Coffeyes阅世界” 


行走,是一辈子的事。用一双好奇的“咖啡眼”,阅读世界,并记录下世界的不同和相同。



约旦的故事

双脚丈量佩特拉【上】

文/唐芸


也许是因为中午时分,以色列南部到约旦的通关口岸(Arava)人很少,显得格外安静。两国边境口之间,有一段200多米的步行路,Ruth跟在我们后面,偷偷拍了一张照片。出关后,她轻松了一些。接下来,旅行社安排的导游,会在约旦口岸等着我们,办理入境手续。




想起上周我们在特拉维夫Ruth的家里,计划约旦行,她坚持让旅行社安排一切。因为长期以来,以色列人对身边的阿拉伯世界都保持着警惕,哪怕两国和平已久,她仍然对到约旦旅行非常担心。说实话,听说她从没去过约旦,我们都挺吃惊,这就跟广州人没去过香港一样。两国紧紧挨着,如果从中部的口岸出入,只需要一个多小时车程。我们选择南部口岸,是因为它位于红海之滨的小城埃莱特(Eilat)和阿克巴(Aqaba)之间,在回程时到红海浮潜,是我多年的心愿。

 

我和Sam研究过攻略,觉得没有用旅行社的必要,但考虑到Ruth的担忧,便同意了。虽然Ruth曾和Sam一起在尼泊尔徒步,算是小有旅行经验,但她实在不擅长安排行程。她和旅行社讨论的私人定制行程,只在约旦待一天一夜,每人要交500美金!我们都觉得太亏了,就算贵,玩的时间得够啊!经过Sam和旅行社的再交涉,最后,行程调整为两晚近三天,除了第三天不安排导游,价格不变。皆大欢喜。

 

我们四个人来自三个国家,都要办签证,导游忙完后,我们排队入境约旦。入境窗里是个中年男人,他翻着我的护照说,你的签证呢?我脑子糊涂了一下,嗯?不是落地签吗,护照里没有啊?他假装找了一下,才指着导游之前给他的纸说,是这个?我说,哦对!他坏坏地笑道:你刚才是不是有点紧张啊?然后用中文对我说,你好,再见!哈,原来是恶作剧。看来到这的中国人多,边境官都会几句中文呀!跟在我后面的Mac也被开玩笑,问,哪里来的?澳洲。翻了护照几页,指着照片页的水印说,我喜欢袋鼠……我们心里的石头,都落了地。

 

就这样,五分钟后,我们这个“联合国旅游小分队”,已经坐在越野车上,驶向约旦南部著名的景点,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拍摄地,月亮峡谷(Wadi Rum)。

 


1. 月亮谷掠影

 

月亮峡谷是我们过境后第一站,据说它成名于一本叫《智慧七柱》的书,也就是后来改编成电影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据说这是部史诗般的电影,可惜我没看过。在车上,导游从前排扭过头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我们全都睁大了眼睛,竖起耳朵,可他嘚吧嘚吧地讲了起码一小时,我和Ruth居然当着他的面睡过去了,脑袋东倒西歪……直到车子停在峡谷口。

 

在峡谷口的餐馆吃了一顿简餐,鹰嘴豆泥Hummus,沙拉和面饼Pita,典型的中东餐。换了一辆类似皮卡的敞篷车,和一个身穿阿拉伯长袍的年青司机,小敞篷颠簸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路边红色的山一座连一座,像层层打开了山门,满眼都是沙漠和红岩石山,干燥炎热……但一切都那么新奇,我终于来到了阿拉伯世界!

 


我们就像旅行团观光,总共玩三个景点。首先在一片略阴凉的地方停留,爬爬山看看岩石。骆驼们三三两两,在慵懒的阳光下或睡或卧,或汲着水,等着愿意骑它们走一圈的游客。最后,车子停在一座小沙漠山前,导游喝茶去了,让我们爬沙山。鞋子载满沙子后,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放眼望去,四周一片金黄色的荒芜……非常壮观。


因为要驱车两小时前往佩特拉(Petra)古城--此行的目的地,所以没等到太阳落山,我们就离开了。后来听以色列的朋友说,他们曾在这里观日落,露营,夜晚的星星就像挂在圣诞树上一样……只能留作念想了。

 


一天的舟车劳顿,去佩特拉的路上我们都睡着了,突然醒来时,窗外天色已渐黑,北极星悬在空中,大地笼罩在茫茫暮色中,但天际线有一条色带,红得摄人,应该是落日的余辉,气象不凡……

 

夜色中的佩特拉是个山城,几片灯光散落在各个山头,夜凉如水。

 


2. 佩特拉古城

 

第二天一早,从酒店步行到古城遗址景区不过10分钟。初进长长的西克峡谷(Siq),只觉得两边悬崖峭壁,形态各异,有些截面就像刀削斧砍过一样,在光线变化下呈现黄,红,褐,暗蓝等颜色,佩特拉别称“玫瑰谷”,可真实色彩要比玫瑰丰富多了。感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导游告诉我们,那些岩壁上人类文明的痕迹:一个个洞穴是不同身份人的墓地,还有人工修建的水渠,宗教壁画……以前以为佩特拉只是自然景观,没想到它是几千年前,丝绸之路上一个繁华的城市,藏身于地理位置绝佳的峡谷深处……

 

不一会,我们已感觉到此行请个导游,着实有些多余。佩特拉古城是自然文化遗产,又在07年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管理工作很好,每一处景点都有文字说明,已是成熟的旅游地,完全可以自己玩。最主要的,奇妙的景观,让我们惊艳到只想好好欣赏,不愿被任何人任何时间限制了。

 


西克峡谷的尽头,豁然开朗,矗立在眼前的,是一座宏伟的罗马式建筑--藏宝库(Treasure)!这,应该就是传说中阿里巴巴的宝库吧?所有人在此驻足,观赏,导游只给了我们一点时间,然后催促着到下一个景点,皇家墓群(Royal Tombs)。在一片开阔地带,那些墓穴分布在四周高高低低的崖壁上,让人忍不住想前去一探究竟。通常,旅行团走到这,就打道回府了。对我们而言,则是到了和导游做一“了断”的时候。给了小费,道了谢,和他彻底拜拜。顿时觉得,我们自由了!




大家摊开地图,商量接下来的一天半怎么玩,最后,决定像大多数背包客一样,徒步!好好探索这座神秘的古城。今天剩下的半天,爬古墓背靠的高山,明天,争取走完修道院(Monastery)和高祭坛(High Place of Sacrifice)两条路线。


 

说走就走,我们开始徒步。参观完山腰的几个墓穴,石阶路开始陡起来,这时已是下午,阳光最猛烈的时候,炎热和干燥令人疲乏,爬一段就得休息下,狂喝水。路上几乎没什么人,静得只听见我们说话的回音,我们独享着徒步中的美景,那些崖壁上大自然形成的纹路,近在眼前,用手即能细细触摸。还有远处形态各异的岩石,给人予无限遐想…….中途遇到一对年轻情侣,说希伯来语,Ruth充分发挥了她PR经理的天分,打听到山顶有一个景点,可以俯瞰全城。我们来了劲儿,互相鼓励,终于在快筋疲力尽时,爬到山顶,一块简陋的木牌挂在一颗巨石上,箭头指着:Best View,啊,这就是了。




我们冲着牌子所指,找到了悬崖边上一个店铺,这个小小的2-3平米大的店,卖茶和一些纪念品,铺子另一面,就是悬崖,我们走到边上,终于,Best View出现了,阿里巴巴的藏宝库,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原来,这里是古城中心的山顶,哇,我们都惊呼起来!底下的游客小如蚂蚁,他们得仰视宝库的几根大罗马柱子,而我们,完全在宝库之上,一览众山小!放眼望去,山峦叠嶂,山风吹来,所有热汗,疲倦都消失了。




他们纷纷坐到悬崖边上,我恐高,退回小店,这才注意到,店主,一个年轻的阿拉伯男子,静静的坐在边上,墙上挂着些手工艺品,他静静的笑着,问我,中国人?我说是呀,然后他说了几句中文,我客套的夸了两句。他从墙角拿过一个乐器,有点像马头琴,但是琴肚是方形的,像用某种动物皮所制。他演奏起来,居然是“两只老虎”的曲子,大家全跟着唱,Ruth说这是法国儿歌,她唱法语,我唱中文,原来,这还是世界性儿歌呢。没想到青年帅哥也唱起中文来:两只老虎,两只老虎,真奇怪…….一曲拉毕,我问,你这里很多中国人来吗?他说,不少,我说,你的中文跟他们学的?他说,是的,你看。他指着墙上,原来,用布糊的墙上,有很多留言,各国语言都有,我找到一条中文的:好不容易到这里,还好没放弃!深有同感。还有一条写着:悟空把阿里巴巴的宝藏挖走了!想必能走到这儿的,都是些有趣的旅人吧。


帅哥的英文极好,人很从容,不像山下的生意人,催着游客买东西。我们点了茶,在山风中享受着。只见他又拿过另一个乐器,像箫,放在嘴边,吹奏起来,箫声悠扬,飘着风中。此情此景,云深不知处……我被这个青年深深的迷住了……过了一会,我悄悄对旁边朋友说,这箫声,有点忧伤啊。也许他听见了,突然,曲调一变,“两只老虎”又响起,大家都笑了。



告别了山顶的青年,踏上归程,我才知道没有环线下山的路,要原路返回。徒步最痛苦的,是你以为已完成了大半行程,只剩最后冲刺了,却不得不再重复一次痛苦。我一路唠叨,帅哥难道每天都走这条路,没有近道吗?你刚才没听他说吗?他从崖壁爬上来,所以大家叫他Spiderman啊!哇,想想那一落千丈的悬崖,不禁对青年又佩服了几分。 



3. 夜游古城

 

虽然最后我们精疲力竭的回到酒店,但晚饭过后,还是振作精神,去参加LP推荐的“不要错过”--夜游佩特拉。LP上是这样描写的,“这个由200人组成的队伍就像一支充斥着咳嗽,大笑和放屁声的骆驼商队一般,一路‘安静地’走向西克峡谷…..”,“这趟特别且难忘的旅途能让你和其他兴奋的游人一道,享受绝美的盛景……”至于夜游具体内容是什么,谁都说不清。我们多停留一晚,就为参加这夜游。

 

晚上八点,真的有差不多200个游客,在古城口集合,浩浩荡荡地开进古城。在黑暗的峡谷里往天上看,密密匝匝的星星,银河一般。组织者很有心,沿途放置了小灯笼,大家循着灯笼路,三三两两到达目的地,又是阿里巴巴藏宝殿!这里,白天的喧嚣已消失,空气中残留着些骆驼粪的味道。大殿前已清扫干净,铺了几圈草席,广场点满小灯笼,烛光摇曳,煞是浪漫。

 

大家陆续坐下,本地人送来甜茶,我们猜,应该是晚会或者灯光show。旁边两个日本游客,拿着相机一直在拍:烛光,大殿…….不一会,大殿旁边的山洞里传来悠悠的箫声。黑暗中看不到演奏的人,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曲子很长,差不多演奏了4-5分钟,技艺并不是很成熟。不一会,第二首曲子响起,琴声就像白天山顶年青人的乐器拉奏的,颇有在内蒙古草原上,听到马头琴的感觉……可惜演奏者水平不高,和在电视里的马头琴表演没法比,我想,这开场可真够长的。




一曲奏罢,演奏者,一个老人从山洞里走出来,他邀请几个年轻游客上前,手持纸灯笼。这时,我们的眼睛已适应了黑暗,发现他脚边放着一排射灯,终于到灯光秀了!大家都激动起来,老人和孩子们完成简短的仪式后,啪!眼前的灯打开了,玫瑰色的灯光照在整个藏宝殿上,哇!大家纷纷拿起相机…….然后,老人说了句什么,似乎示意大家到烛光中间拍照,于是,坐着的人纷纷走向前……我和朋友狐疑的站起来,看着大家,他们并没有拍完归位的意思啊?难道,就这么完了?我拽了个当地人问,演出结束了吗?他一边卷着席子一边答,是的!

 

直到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还不太敢相信,这就是佩特拉夜游?17美元哦,两支我们以为是开场的曲子,只有一种色彩的灯光Show?一种!想起各国那些炫酷炸天的灯光秀,我忍不住哈哈哈地笑起来……朋友们也笑了,这是LP跟我们开的玩笑吗?是不是有回扣啊!


未完待续......


--- 感谢分享阅读 ---

请点击原文阅读 查看「守望香格里拉」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