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一招鲜真的能横扫!

2017-12-13 团员(仮) 以太汽车 以太汽车

人类社会早已彻底迈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也已变得不可或缺,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梦想者投入其中。然而,在多如牛毛的互联网项目中,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牢牢占据人们视线的始终少之又少。

这中间的原因有许多,如资金实力、商业模式等等,而我们今天谈论的,是被许多人忽视了的用户粘性。


什么是用户粘性?

用户粘性,是指用户对某种事物的忠实程度,是衡量用户忠诚度计划的重要指标之一。

比如,许多人都将网络作为增长见识的工具,因此一个能够一直提供让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的网站就会很有吸引力。在网站上放置一些及时有针对性的信息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资料库,当用户认定了可以从这个网站上不断获取信息时,他们就会不断来充电。这就是用户粘性的一个重要作用。


用户粘性“一招鲜”,鲜在何处?

用户粘性最大的作用是体现在竞争力上。去年滴滴与Uber之间那场轰轰烈烈的烧钱大战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Uber在中国总共烧掉了20多亿美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补贴以便吸引更多的乘客与司机。与之相比,滴滴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滴滴尽管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并不能高枕无忧。美团已经开始在南京地区低调上线打车业务,试图打进滴滴的后院,恐怕新一轮的战争马上就要来临。这种好不容易打倒了一个对手后又冒出一个甚至好几个新对手的窘况,其根源之一就在于用户粘性不足。

用户粘性还决定了竞争中防守壁垒的高度,这是互联网项目最核心的问题。

如果用户粘性差,用户容易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吸走。其实,用户不能算作平台财富的,因为来了还会走,上面滴滴和Uber的补贴吸粉就是一个例子。相反,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是腾讯的微信、QQ,以及苹果,它们的产品都是建立在其一整个完善的生态体系上的,加之企业本身的资金、技术实力,很多时候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啊,抱歉一时手滑放错图片了,请原谅我等无产阶级对壕无人性的有钱人的羡m……唾弃和鄙夷。

总之就是这样,在互联网项目中,尤其是同类项目的竞争中,用户粘性可以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只要彼此的资金实力没有到几个数量级的差距。

不同模式之间的用户粘性也不尽相同。还是拿滴滴的案例来说,出租车作为一种日常出行的主要手段,无疑占据了“高频”和“刚需”这两大保证用户粘性的法宝。但若从出租车司机和打车用户这两者的角度看,滴滴本身却并不具备什么独有的价值。在非低峰时段,即使没有打车软件的帮助,出租车司机也有很大几率接到活儿,他们对滴滴的依赖主要在夜间、凌晨这种低峰时段上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滴滴对打车用户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价格上的补贴,因此只要别家提供跟大的补贴就能很容易地把用户吸走。它的防守壁垒太低了。所以我们需要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粘性的手段,特别是对于互联网项目而言。


 用户粘性哪里来?

除去烧钱之外,提升用户粘性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供社交媒体,打造圈子。

细分行业的APP、网站等本身就能够汇聚拥有相同关注点的用户,互相之间天然具有可以共同沟通的话题。通过提供交流平台以及各种新闻资讯等相关话题和信息,帮助用户打造圈子,就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社交关系黏住用户。

第三个方法就是聚焦产品本身的品质,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来留住用户,这方面最成功的案例当属苹果了。高效、简洁、实用、美观、易于理解、一致性,这些优点都使得苹果的用户体验比同类型产品更加优秀。自1995年苹果接收美国客户满意度指数(ACSD)的年度评估以来,苹果便一直名列前茅。这些毫无疑问是苹果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就需要挖掘一些独特的创新了。比如以太的云协作和用户股权激励,让用户的利益与企业相挂钩,极大地激发用户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大大增强自身的用户粘性。

其它同行业的竞争者必须要付出比原本大得多的成本才能攻破这道防守壁垒,挖走我们的用户。因而能够让我们在接下来的竞争浪潮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以上谈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用户粘性作为一个互联网项目的重中之重,极大地决定了这个项目能够走多远。



推荐阅读

王健林,败局已定?


共享汽车怎么玩?你想要的答案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