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小时*25平方米*3000年:沾满泥土的青春也很美

北大团委 2021-02-24


周原考古工地现场


这里,远离城市、远离外卖、远离手机,青春却绽放出别样光彩。


他们,在阳光普照的大地上俯首深耕,又伴着漫天繁星和声声蝉鸣入眠。


这里,是陕西周原,他们,是北大青年。27名北大周原考古队同学,在4位老师的带领下,正开展着一年一度的田野考古实习。在这里,只须侧耳,便能在田间草木、探方尘土中,听到那些7*25*3000的青春故事。




7小时


“上工的这段时间是我与土地最近的日子”


7小时,是同学们每天在考古一线的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第一次戴上草帽,第一次拿起铁锨,第一次尝试翻土、切壁,不仅要去适应长时间的阳光暴晒,有时也要迎接突如其来的暴雨。


“苦,是真的很苦。”好几次夜里,何晨雨打电话给妈妈诉说虎口新磨出的水泡,跟爸爸说想念家里的红烧肉。


田野带来了磨砺和考验,也给予了这群青年最有温度的馈赠。


大虫子、长蚯蚓、突然出现的老鼠、雨后蹦进探方的青蛙,这些神奇动物占据了她的朋友圈。


学会拿铁锨,铲土铲得又快又好;学会判断天气,看云识雨势;老干妈加工地米饭总吃得很香;每天与鞋底黄泥的斗争,成为日常的逗趣。


从不敢到敢、从不会到会,每一分埋首耕耘都加深了她与土地的羁绊。何晨雨说:“上工的这段时间是我与土地最近的日子,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何晨雨在朋友圈记录的生物们


他们与土地贴得越来越近,也因为共同的目标而彼此愈加地亲。在田野,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老师们既是一丝不苟的严师,但一旦有同学身体不适,他们也会是那个最担心、最着急的人。不知不觉间,周原考古师生已然成为最熟、最亲、最暖的一家人。


 考古队员在探方发掘工作



25平方米


“在土层里找寻历史的答案”


25平方米,是每个考古队员负责发掘的面积。在工地,每位考古队员都要承担一个5米*5米探方的发掘、采集和记录工作。


在这门翻尽厚土求真知的学科里,土地和书本一样厚重。


不下地实践,很难想象不同的土质、土色究竟有何区别。李月把这种落差比喻为“像踩在知识的棉花上”,面对难以断代的地层、傻傻分不清的细砂土和粉砂土、难以发现踪迹的碳粒……实践大课堂让原本倒背如流的知识点在她眼中变得格外陌生。


技术活不行,铲铲土总行吧!想要帮民工阿姨一起出土,她却发现自己连铲土都有些费劲。阿姨铲一车,她只能铲半车,“以前总觉得自己干啥、啥都行,现在看来,学习的路仍然很长。”


向带队老师学习、与工地师傅取经,发掘现场的一线实践教会他们又快又准地辨别不同的土质土色,果断自信地说出遗迹的年代早晚关系。课堂中的知识跃出纸面,在深厚大地的滋养下变得鲜活。


“小件”是指田野发掘现场采集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遗物。李月发掘出的第一个“小件”是个陶鬲,它有着粗厚外卷的口沿,短颈下是粗绳纹的腹身,三个联裆鬲足制作得有些粗糙,年代初步判断为战国时期。“当我用手铲取出这件陶鬲,拿刷子轻轻扫去浮土的时候,仿佛穿越了古今,站在了历史长河之上。”


从逐渐熟稔田野发掘技术,到亲手揭开底层试图还原历史,以厚土为支撑的学科自信,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北大考古青年奔赴田野大地,找寻历史的答案。现在,李月的第一个探方已经采集遗物28件。


考古队员沾满厚泥的鞋底




3000年


“捧起地上的黄土,我也触摸着我的中国”


3000年,是这片土地的厚度:从现代耕土层到先周文化层,堆积厚度达1.2米,时代跨度达3000年之久。


周原大地承载着华夏溯源之梦。《诗经》记载,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率族人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经古公亶父、王季、文王三代于此励精图治,国力日强,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强大诸侯国。


周原是周人重要的发祥地,直到周文王迁都丰都后,周原仍是西周重要的政治中心,是周王祭祀天地、祖宗、神祇的圣地。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先后在此调查、试掘;从1999年开始,周原成为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考古实习基地,一代又一代北大考古人在此耕耘,逐渐揭开了周原大地的神秘面纱。


临时党团支部同学热议总书记讲话


9月29日,周原考古队临时党团支部的27名同学们围坐在探方边,传递着报纸,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会议“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重要讲话精神。


这些青年学子围坐在地上,脸上还挂着尘土,却认真地在分享着各自的思考。


“我确实感受到有东西需要去扛了,这是我们北大考古人的使命与担当。它从来就不是虚的,而是国家、民族和这片周原大地寄托给我们的。”


“中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文献的历史需要有人梳理,掩藏土地的历史也需人发掘。”


“我们挖出来的不仅仅是物件,还是咱们国家的历史和血脉,我想用一辈子去讲好他们。”


北大周原考古队大合影



北大考古人常说,我们寻的是民族和文化的根,我们求的是历史的真。周原考古队的同学们肩负着为华夏文明溯源的使命,被这里的一块块探方串联、被溯源中华文化的共同使命连结。“我捧起地上的黄土,也触摸着我的中国。”一锹一铲间,对这片土地的爱也浸润了每一位同学的心。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在周原,三千年前的历史画卷与三千年后的青春脉搏交相呼应,勾勒出属于这群北大考古青年的青春图景;这段沾满尘土的青春故事在周原的秋风里熠熠生辉,期待着新的精彩破土而出…… 




撰稿 | 龚晟源 张驰 阮可欣 龙嘉骞

采访 | 代旸凡 王俊杰 陈全星 马臻 杨卓然 翁楠 李叶同 蒋嘉琪 王兆阳

编辑 | 苏群超 王迪 孙萱 李奥 王柳蕙 刘德培

特此鸣谢2020年北京大学周原考古队师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