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放軍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从何而来?从《建軍大业》所忽视的问题说起

2017-08-05 淡定明志 超级学爸

写下这个题目,内心是战战兢兢的,因为怕写不好,怕辱没了太祖,怕辱没了周男神,怕辱没了各位老帅,怕辱没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所以如果有写的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海涵。

 

1840年以来,中国的軍队要么拼死抵抗全軍覆没,要么一败涂地丢城失地,总之,不是不堪入目就是惨不忍睹。

 

从绿营到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到湘軍、到淮軍、再到北洋水师,再到袁世凯的北洋新軍,再到国軍,虽不乏赫赫战功(比如左宗棠收复新疆,台儿庄大捷),也不缺慷慨赴死之士(比如邓世昌,张自忠、戴安瀾),但都没能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徹底革命的重任。

 

相比之下,国軍是比以前进步不小,但是常凯申也是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国民政府直接控制的地区并不大,只是把軍阀拢到了一起,并且帝国主义的特权仍在。

 


 

在国民中央.政府能控制的区域,由于没有彻底破除封建制度,没有解决农业大国农民的问题,更没有彻底唤醒国人的危亡意识,所以也被红色根据地漏成了筛子,可以说常凯申只是个大一点儿的軍阀,或者軍阀头子。

 

相反,起点最低、条件最差、装备最落后、生存环境最险恶、所有人都不看好的人民軍队,以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起点,经过了反围剿,经过了长征,经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了全中国(还差台.湾,也快了),摧枯拉朽般地完成了大家此前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后来又入朝作战,以一当十,PK掉了第一强国美国领衔的联合国軍,大振国威,彻底打出了大国的地位和尊严,也让国人彻底在世界舞台昂起了头。

 

所以,人民軍队的光辉历程,永远值得我们研究和回味,这才是真正的奋斗,这才是真正的屌丝逆袭典范,这才是最经典的创业案例,这才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看了《建軍大业》,看得不过瘾,大体上是那么回事,细节上有出入。周男神有勇有谋,老帅们也很帅,战士们为了理想很拼,但是对于人民軍队为啥能顽强的生存下来,却一笔带过,没有交代清楚。但蛋总认为,这恰恰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三湾改编。



可以说三湾改编给人民軍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人民軍队彻底与旧軍队划清了界限,爆发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和生命活力,从那一刻起,中国历史的命运可以说就注定了。

 

秋收起义軍有5000多人,大家志向远大,还想夺取长沙,长沙不但没打下来,损兵折将,最后只剩下1000多人,士气非常低落,很多人甚至党员都在开小差。

 

比如一营一连的一个排,就在排长的带领下,利用放哨的机会,逃跑了,并且还带走了所有的武器,到了离三湾村30里的九陂村的时候,只剩下800多人。

 

就是没走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大家都在相互讨论:哥们儿,你怎么打算?准备往哪儿逃?


眼看着这支队伍,就要散架了,毛泽東心急如焚,陷入了沉思,决定在这里停留一下,思考一些问题。

 

有一个人引起了毛泽東的注意,他就是第一团的指导员何挺颖,他善于做政治工作,他所在的连队政治气氛很浓,无论是軍事干部还是普通士兵,虽然嘴上说他是卖狗皮膏药的,但是他们连队一个逃兵都没有。



顺便多说几句题外话,何挺颖是陕西汉中人,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非常有才华,致力于革命事业。后来入党,参加北伐,然后跟随毛泽東参加秋收起义。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是他指挥的,要是活到新中国成立,地位不会差于十大元帅。

 

毛泽東专门找来何挺颖,来了一次单独的长谈,毛泽東丝毫不隐瞒自己的焦虑,虚心的向他请教,如何才能让这支八九百人的队伍不垮掉,不散掉。

 

何挺颖沉默了一会儿,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部队接连失利,打了一些败仗,减员很多,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党的领.导。

 

几句话让毛泽東思路豁然开朗,他似乎找到了知音,激动地说:挺颖!你说得对啊!正对我的思路,我也在考虑党如何抓住这支队伍,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包括这么多失利,就跟党的.领导有关,比如兵力分散,收编不当,麻痹情敌,各个軍事主官各行其是。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切行动听从前委的统一指挥才行。

 

何挺颖说:道理是没错,但问题是如何才能树立前委的领导呢?这正戳中了问题的要害,因为毛泽東皱起了眉,深深的抽了一口烟,然后长叹一声。

 

何挺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恐怕要从軍中的党组织去考虑。现在部队里的党组织太少了,这样不行,等于抓不住部队,必须把支部建到连队,班和排也要有党的小组,营以上要建立党委会,凡大事要经过党支部讨论决定,这才能保证党对部队的领导。

 

这句话一出口,毛泽東眼前一亮,立刻来了精神:对!你讲的太好了!是应该扩大党在軍队中的基层组织,把党支部建立到连队一级,设立党代表制度,党代表在政治上负有全部责任。

 

他接着说:一个人或者要有灵魂,一支队伍也要有軍魂,我们的魂魄就是各个党的支部,一定要把支部建立到连队一级!

 

两个人的谈话相互启发,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随后毛泽東又找了几个主要的领导人物,进行了长谈,坚定了他整编的决心,一定要做到支部建到连队和士兵委员会建在连队。

 

啥叫士兵委员会?以前的所有部队,包括黄埔軍校出来的北伐軍,历来都是等级森严,官兵关系极其恶劣。

 

当官的跟当兵的待遇差很多,当官的是五皮主义,皮靴子、皮武装带、皮包、皮枪套、皮鞭子。吃饭的时候,軍官开小灶,平时三菜一汤或者四菜一汤,连长以上都有勤务兵,打水提鞋洗衣服全包了。

 

黄埔毕业的就更吊了,自带光环,更是威风凛凛。普通士兵就惨了,待遇差很多,伙食不好不说,动不动就要挨骂挨打,最要命的軍饷还经常被克扣。

 

打骂士兵的现象在旧軍队中非常普遍,有句谚语:鸟是养出来的,兵是打出来的。比如在《建軍大业》中,有一个軍官犯错误,叶挺上来就用皮鞭子抽,也没个数,抽到自己出气为止。

 

而且軍官之间也是一级一级往下打,团长打营长,营长打连长,连长打排长,排长打班长,班长打士兵,士兵只能欺负老百姓。

 

到达三湾这一天的晚上,发生的一幕还刺激到了毛泽東。就是三团的士兵跟团长吵了起来,因为没饭吃,士兵说:同样是干革命,为啥你们当官的四菜一汤,我们却没饭吃?(炊事班跑了)

 

当晚,毛泽東就召集重要干部,在杂货铺开了一场前委扩大会议,决定整编队伍,把支部建在连上,士委会建在连上。并且公开宣布,愿意走的走,愿意留的留。

 

这次整编,瞬间在部队引起了轰动,官兵们看到,他们有了双重领导,軍事干部多是黄埔軍校的軍官,而政治干部,多是知识分子和工农分子。

 

而由全连战士推选的士兵委员会,参与经济管理,派人到伙房监督和按月结算伙食,参与纪律管理,軍官违反纪律,有权做出处罚,可以罚站岗,罚挑水,罚写检查和做检讨。

 

而且让士兵们欣喜若狂的是,干部的小灶没了,跟士兵在同一个盆子里盛饭,也不许大骂士兵了,皮鞭丢掉了,违反了纪律会受到士兵委员会的处罚。当兵的也有了开口说话的权利,可以参与连队的管理,甚至可以质疑。

 

支部建在连队,确定了党对軍队的绝对领导,这个威力很强大,很多人感受不到。双重领导下,部队都有政委,政委教育士兵不再忠于指挥官,而是忠于党。收编部队,第一条件就是政委入驻。

 

抗战中曾有一个收编的土匪头子叛逃到日本人那边,走的时候想拉走自己原来的队伍,结果别说拉走自己的人马了,连警卫员都带不走。如果不是警卫员是他老部下,可能这人就直接被绑上政委那里去了。


在《亮剑》中,李云龙虽然不是土匪,但也有一身匪气,通过政委赵刚的调教,变成了素养很高的将军。

 

比如还有人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解放軍軍史上,虽然出现过高.层.领.导人脱离、叛变这个组织的事情,但从未出现过成建制的“叛軍”。他们得出结论:解放軍不会哗变!

 

比如张国焘厉害不,叛逃的时候,连贴身的警卫员都没能带走。他的贴身警卫员张海对周恩来说:“我是个共产党员,难道他不革命我也不革命吗?”



1971913日,历史出现惊人相似的一幕:林彪作为著名战将、元帅,叛逃时与张国焘一样没能带走自己的警卫员。

 

士兵委员会的建立,部队开始有了三大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軍事民主。举个例子,斯诺找到红軍后,毛泽東给他配了个红小鬼,斯诺对红小鬼说:喂!红小鬼根本不搭理他。



后来毛泽東告诉斯诺,你可以称他为同志,小鬼也行,但就是不能叫,这是不尊重,在革命队伍中,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

 

经济上,更是如此,不论多大的官经济上都是平等的。比如为了省雇车雇人的钱,朱.德也亲自到山下挑粮食,这才有了朱.德的扁担



軍事上,粟裕还曾顶撞过毛泽東,在解放战争中,毛泽東原本想打完辽沈战役直接渡江,粟裕觉得这个想法不对,电报中央,才有了后来的淮海战役。

 

这个官兵一致、官兵平等太重要了,其实参軍的人有的是为了革命理想,更多的是受欺负、受压迫实在过不上来了。而在红軍中,生活条件虽然差了点儿,但人格得到了尊重,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状态。

 

从三湾改编开始,官兵关系更加紧密,更团结。打个比方,軍队让士兵有了家的感觉,充满了人情味,大家有了归属感,也有了干劲儿,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比如我们小学一篇课文,至今读起来仍让人潸然泪下,叫《金色的鱼钩》。一个老班长带着几个生病的小红軍过草地,后来老班长自己却牺牲了(又饿又累)。

 

 

斯诺还记载了一个64岁的老红軍,他是个马夫,在山西活了64年,大字一个不识,名字也不会写,但是参加红軍后,每天学四个字,已经能认识二百多个了,他还向斯诺炫耀自己写的名字。

 

64岁了,加入了红軍,有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思想上获得了解放,压抑的人性获得了解放,生命在这一刻爆发出未曾有的生命力,

 

可以说,这支新型軍队的战士身上,洋溢着自尊自信和自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所以红軍即便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从不溃 53 28842 53 15536 0 0 3723 0 0:00:07 0:00:04 0:00:03 3722。

 

从三湾改编开始,这支軍队就开始与旧軍阀划清了界限,让每个士兵得到了尊重,并让战士们感受到了信仰是触手可及的。

 

在这个基础上,辅以政治思想教育,让战士们知道自己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加上机动灵活的战术,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最终成为一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威武之师。


 打赏专用二维码,原创不易,谢谢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