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口塌方!警惕未富先老,已刻不容缓

学爸蛋总 超级学爸 2021-06-23

全文共7100字,主要分为六大部分。


(一)人口塌方,已经不可避免

(二)养老问题,社会负担沉重

(三)经济增长,面临严重挑战

(四)抢人大战,区域内卷加剧

(五)老气横秋,创新活力不足

(六)鼓励生育,已经刻不容缓


(一)人口塌方,已经不可避免


大过年的,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我国31个省区市连续两天没有本土新增确诊,坏消息是公安部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口已经塌方。

 

昨天(28日),公安部户政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其中有一数据令人如坐针毡: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人。

 

而《2019年全国姓名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1231日,2019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179万。

 

也就是说相同统计口径,2020年比2019年少了175.5万,下降了14.9%,这是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数字。

 

看着这个数据,我有两个感受,一是震惊,二是感觉被骗了。因为2020年初,由于大家宅在家陪武汉坐月子,不少网友说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趁机办国家大事。


 


2月播种,40周后刚好是11~12月,连下户口的时间都留出来了,所以我还期待着年末一个婴儿潮呢。结果万万没想到,你们竟然偷偷带上了套。带上了套,你们办的还是国家大事吗?


虽然说2020年的统计数据还没有正式公布,但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结构正面临塌方是个不争的事实。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我国新出生人口是1786万,2017年是1723万,2018年骤降为1523万,而2019年为1465万。

 

2018年和2019年的数据,看似维持着中国人口最后的倔强,但是更加残忍的事实是,2018年中,二孩占了762万,2019年二孩占了835万。

 

 

中国新出生人口看似维持在一千多万,但一孩数量已经崩盘,2018年降到了700万,2019年已经降至了600万以下(总数字中还有部分三孩、四孩)。

 

70后、80后的二胎需求释放干净之后,中国的新出生人口可能非常难看,能过千万已经算是可贺了。

 

虽然2020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还没出来,但如果按公安部数据的跌幅,预计2020年新出生人口为1246万人。

 

如果不采取措施,随着生育年龄人口基数的进一步萎缩,加上生育意愿的进一步降低,2021年、2022年的新出生人口,很可能降到一千万以下。

 

这是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20后(2020~2029年)的人数,将是60 后、70后、80后甚至90后的一半。

 

1960年到1969年十年间,新出生人口总数是23901万人;从1970年到1979年十年间,新出生人口是21663万人,从1980年至1989年十年间,新出生人口22086万人。

 

到了90后,人数已经开始明显下降,不过由于他们的父辈也就是60后和70后人口基数大,90后的总数依然维持在两亿以上(20844万)。

 

新世纪的00后,人数开始塌方式下跌,从2000年到2009年出生人口总数是1.6253亿。新世纪的10后,靠着二胎的放开勉强维持在1.6亿。

 

但是20后怎么办?如果不采取措施,20后的总人数可能只有1.1亿,甚至更少。而新世纪的30后和40后更是不堪设想。

 

每年的新出生人口正在塌方式减少,也意味着中国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01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2.54亿,占总人口的18.1%,而 14岁以下人口只占17.8%

 


还有个数据非常沉重,那就是每年死亡人数。当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随着新中国第一个婴儿潮的来临,对应的死亡人数也会急剧增加。

 

2019年,全国死亡人数为998万, 2020年的数据还没出来,但一定会突破千万。新出生人口急剧减少,死亡人数急剧增加,我国人口的峰值很可能在2025年之前到来。

 

虽然说我国总人口规模依然很庞大,但人口结构的改变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诱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伟大复兴是否能如期实现。


(二)养老问题,社会负担沉重


第一,最突出和最直接的问题——养老问题。老龄人口的增加,意味着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人口增加,而年轻人的减少,意味着交纳养老金的人口变少。

 

中国的退休金采用的是现收现支的模式,也就是从现在的年轻人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给现在的老人。

 

也就是我们现在交的养老保险金,一转手就发出去了。而80后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90后、00后、10后的劳动人口所缴纳的。

 

我们目前的压力已经很大。比如在北京税前工资10000元,个人缴纳养老保险800元,单位缴纳1900元,共计缴纳2700元(企业缴纳部分其实也是打工人的血汗钱)。

 

80后和90后退休了怎么办?要么削减养老金,要么增加年轻人负担,或者延迟退休。所以8090后有福了,不仅可以享受996待遇,搞不好还可以工作到75

 

2014年开始,我国社保基金就已开始出现缺口,至今已有连续6年。2018年社保基金收入7.9万亿,收支缺口已达6000亿,2019年亏空12001亿,2020年亏空7000亿。

 


为了填上这个缺口,国家给社保基金提供财政补贴,比如2018年补贴高达1.8万亿,占比高达22%

 


如此大额的补贴,国家财政也感觉亚历山大,不过幸好我们有国有企业。比如今年的121日,财政部发布消息,1.68万亿国资划转充实社保基金。

 


但这种划拨,也并非长久之计,这次划了很多央企10%的股份,以后还能划几次?央企总不能变成社保基金控股吧。而且划拨的股份,如何变现也是个问题。

 

(三)经济增长,面临严重挑战


第二,劳动力人口减少,市场需求萎缩,经济活力减弱,社会负担加重,经济增长困难,甚至衰退。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没有人就没有一切。对于一个国家,人口始终是经济活动和创新活动的最重要优势。中国14亿人口的大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发达国家粉碎机”?因为只要中国在某项技术上实现突破、打破垄断,很快就能把各种高精尖的产品做成白菜价。

 

不管是什么产品,也不管研发成本有多高,只要除以14亿,立刻就把成本摊薄了,这就是人口多的优势。

 

另外,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为什么可以迅速崛起,并具有了单挑美帝的雄厚实力?归根结底也是背后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

 

14亿人口意味着什么?这么说吧,所有的发达国家人口加在一起,也只是十来亿。这14亿人口,是中国的核心优势之一。

 

14亿人口,不仅仅是个大市场,还为中国制造提供了充沛而廉价的劳动力,让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

 

但由于中国过快的进入老龄化,人口优势又迅速转变为人口劣势。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优势也不复存在。

 

大家不要觉得劳动力价值会提升,工资会大幅度增加,就算是工资增加也是没有用的,增加也是白增加,因为社会平均负担是增加的,年轻人用于养老方面的支持会增加很多。

 

另一方面,企业负担增加,产业很可能外移,就业机会减少,经济搞不好进入长期衰退,甚至万劫不复,日本就是前车之鉴。


(四)抢人大战,区域内卷加剧


第三,区域发展更加失衡,农村进一步衰落,三四线城市进入滞涨阶段,内卷甚至进一步加剧。

 

很多人认为人口减少,人均资源会相对多一点,内卷会缓和,其实这是一种错觉,现实可能恰恰相反,因为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人口意味着税收,人口意味着消费规模,人口意味着生产能力。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一旦城市人口开始减少,经济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由于人口和资源是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的,各个城市、各个省份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吸血效应会更加激烈。

 

这几年,各个城市已经爆发了抢人大战,为了抢人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送户口,有的送补贴,有的提供免费住房。

 

比如合肥,放宽了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条件,以及各类人才的落户政策。技校以上文凭,都算人才。没有技校文凭,买了房甚至租了房,只要有工作就可以落户到集体户。

 

没有工作也行,只要有能说明亲属关系的承诺书等材料,也可以挂靠在亲戚户上。亲戚的门槛也不高,不要求直系亲属,三代或以内的旁系血亲也可以。

 

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以及姑侄舅甥等,都属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总之,安徽各地的人口流入几乎已经实现了零门槛。

 

陕西尤其是西安,也是抢人大战的胜出者。看下图,西安警察的一场抢人誓师大会,气氛十分庄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扫黑除恶动员大会。

 


再看全国,成都在抢人,武汉在抢人,郑州在抢人,南京、兰州、上海都在抢人,抢到了人,就抢到了未来。

 

西安的抢人大战卓有成效,2017年全年抢了25.7万人,2018年前三个月抢了21万人。2019322日当天,1.8万人落户西安。

 

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由于拥有相对丰富的资源,加上各种优惠政策,一定会是抢人大战的胜出者,但是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情况就要糟糕很多了。

 

从区域角度,东北已经衰落。2019年,东三省的GDP合计约5万亿元,广东是其差不多的两倍,江苏是其一倍多,也不到河南一省的经济总量。

 

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那就是人口问题。东北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都是全国领先,政策执行非常彻底,敢生孩子就被国企开除,甚至开除党籍。

 

1980年时,我国家庭平均生育率为2.6,而东北为1.9。也就是1980年时,中国每个家庭平均生育2.6个孩子,东北每个家庭生育1.9个孩子。

 

2000年时,中国家庭生育率为1.8,东北为1.32005年,东北家庭生育率为1.2,跟中国2020年相当,也就是平均每个家庭生育1.2个孩子。

 

19601969年,东北出生人口2100万以上。而19901999年,东北出生人口只有1200万,少了将近二分之一。

 

2019年,东北三省位列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前三,并且全部进入负增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0.80‰、-0.85‰、-1.01‰。

 

 

东北严重老龄化,社会平均负担较重,社会缺乏活力,这加剧了经济衰退。而经济衰退,工作创业的机会较少,反过来又加剧了人口外流。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东北人口净流出200万人。计划生育导致东北的青壮年本来就少,流出了两百万人,加剧了东北的衰落。

 

东北外流的人口,主要流向包括京津冀地区以及山东,还包括南方的两广和海南,尤其是海南,现在已经被称作东北第四省了。

 

东北某些机关,直接把集资房建在了海南岛。三亚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涯之声,主持人一口地道的东北腔,聊得都是东北话题。哈尔滨公安局直接在三亚设立了派出机构……

 

 

东北人口负增长和流失,但是人均GDP并没有多大提升。黑龙江的人均GDP,从改革开放前的全国第五,目前已经跌落到了全国30位,也就是倒数第二。

 


县级单位也有反面典型。最早开始计划生育的,是江苏如东县,七十年代就申请搞试点,此后经常被评为红旗标兵,最后因为未富先老导致县域经济困难,上了央视作为反面典型来推广全面二胎。


相反,计划生育执行得没那么严苛的省份,经济增长还是有活力的,比如河南和山东。据我所知,这两个省为中国人口、中国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从计划生育开始实行以来,农村家庭基本上家家户户有二胎,甚至有三胎。最开始是大家非要生,就算是扒房子也要生。

 

为了生我弟,我爸丢了教师的工作,还被抓进了派出所,我妈也不得不挺着大肚子东躲西藏。同样,我姑姑我舅妈也曾躲到我家。

 

再后来政策松了,村长到各家各户去劝,劝生二胎 ,因为这样村里可以拿到几千块钱的罚款,只要肯交钱,三胎也不是不行,但是一般家庭也不愿意多生,两个是标配。

 

所以你看,现在的GDP总量排名,山东排第三,河南排第五。虽然人均GDP 还不高,别忘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把GDP留在了沿海。

 

东北衰落,可能只是中国人口问题的一个缩影。随着全国范围的人口塌方,衰落的区域可能会扩大,首当其冲的就是北方。

 

以前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现在扩大到“投资不出南宋版图”的说法。蛋总虽然不认可,但是随着人口的塌方,各地之间的内卷只会加剧,这种说法值得警惕。

 


2020年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南方省份占8个,这8个省份的上市公司数量就占整个A股公司数量60.5%,而北方省份仅占14.87%

 

GDP10的城市中,1978年时北方6:4领先,但是到了的2020年只剩了北京独苗;在前20中,1978年北方11:9领先,但是到了2020年北方5:15落后。



人口作为一种最核心的资源,如果供应不足,那么区域和城市之间的内卷就会加剧:大城市从小城市吸血,城市从农村吸血,发达地区从欠发达地区吸血。

 

(五)老气横秋,创新活力不足


第四,社会缺乏活力,国家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和创业活动风险比较大,年长者较为保守,而年轻人思维活跃,善于学习,愿意尝试新生事物,富有创新精神和改革精神。

 

老龄化的社会,创新能力明显欠缺。老人掌握着重要岗位,挤压年轻人发挥的空间,整个社会也变得更加保守,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很明显,日本的创业和创新精神都明显下降。相比之下,同时期的中国、美国和韩国,由于人口结构年轻,更加朝气蓬勃。

 

现在的日本,属于超老龄社会,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将近30%,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比例最高,是最年老的国家。

 

许多日本企业中,四五十岁的员工,多于二三十岁的员工。前边有那么多前辈还在排队,年轻员工晋升变得无望,而整个企业也趋于保守。

 

欧洲,其实也面临严重的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的困扰,社会整体的创新氛围严重退步,以至于欧洲在新科技革命中落伍了。

 

全世界都在内卷的情况下,美国依靠着吸星大法,不断地从全世界吸收年轻的高精尖人才,维持着美国的科技霸权地位。

 

第五,人口塌方,最糟糕的解决方案是引进移民。一旦中国的7080后甚至90后老去,劳动力肯定是缺乏的。

 

最典型一个例子——保姆。养老产业,据说成了朝阳产业,但是我并不看好,年轻人少得可怜,自身负担很重,谁来伺候这些老人?

 

由于年轻人变少,劳动力不足,那么保姆可能是天价的。可偏偏这批老人的退休金变少了,保姆未必能请得起,我猜菲佣肯定成了大家争抢的香饽饽。

 

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国外劳动力依然廉价,不少企业一定会雇佣外籍员工,而外国人可能偷渡过来打工,这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甚至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六)鼓励生育,已经刻不容缓

 

如果不解决人口塌方的问题,中国的发展前景堪忧,所幸的是当打之年的90后,还有两个亿,一部分80后也可以拼一拼,中国人口危机还有的救。

 

如何救是个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要对症下药。因为新三座大山——教育、住房和医疗,其实就是最强避孕三件套(还有说四座的)。

 


医疗我觉得问题不太大,只要办了社保,顺带附加一些商业保险,看病也不算太难,关键在于教育和住房,我们先说住房。


房价的确是太高了。北上广深工资高,但是房价也高。二三线四线城市房价低,但是工资更低。所以无论一线还是十八线,都被房子给套牢了。

 

被套牢之后,也失去了与资方讨价还价的筹码,不敢轻易换工作。一旦断供,房子成了银行的了。为了早日解套,不得不996拼命干。


有个辛酸的真实故事,上海一哥们三十多了终于凑齐了首付,贷款400万圆了买房梦,请同学朋友吃饭,席间大家纷纷道喜祝贺。


结果这哥们突然崩了,痛哭不止,气氛突然凝固。大家一问,他才说出了缘由。首先首付掏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借了亲友。而且从今以后,四万的收入,有一半要用来偿还贷款,还要还30年……

 

工作和生活已经很辛苦,连谈恋爱的精力都没了,更别说生孩子了,有点时间还得抓紧放松一下。

 

一生孩子,有没有时间带孩子另说,关键还可能遭到资方的嫌弃,在单位的地位可能不保,收入可能下降。


当然,从农村到城市、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的第一代人,一定是很辛苦的,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很励志,第二代人也许会好很多。


我曾经跟一个90后的天津小伙子聊,我问他说房价那么高生活压力大吗?他说不大,结婚时家里就有房子了,而且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两边都有房子要继承。

 

再说教育。有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最近有两个上海的同学买学区房了,每套上千万,又背上了几百万的贷款。

 

合肥也是。你要问合肥的房价涨了没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大部分房子没涨,但是学区房涨疯了,大涨50%

 

其中45中和南门小学的小户型,最高涨到了7万。而45中和南门小学的所有学区房,最低也得四万五了,想想都心累。

 

 

如果没有孩子,也就不用买学区房,甚至可以潇洒地逃离北上广。为什么北上广压力那么多,但是大家依然心向往之?其实有时候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高的起点。

 

有了学区房还只是第一步,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观点,让孩子的竞争已经从胎教阶段,提前到了精子阶段。

 

教育部门,一直口口声声给孩子减负,但实际效果是给孩子增加负担。课内知识简化,作业减少,三点钟放学,但由于竞争还在,等于把孩子推向了补习市场,家长孩子都累。

 

996一族,上班已经很累了,下班之后还要鸡娃。上班加鸡娃,过上了007的生活。所以现在为啥有丁克一族,宁愿养狗也不愿意养孩子。

 


怎样才能应对人口塌方危机?怎么才能让大家生孩子?简单的来说就是有钱有闲有尊严有成就感(使命感)。

 


首先得解决育龄青年的地位问题,落实劳动法,保护好育龄青年的合法权益,有充足的时间谈恋爱,有充足的时间去生儿育女。

 

其次要想办法解决贫富分化导致严重攀比之风和拜金主义风气。大家为什么替孩子焦虑?为什么要拼命鸡娃?因为担心孩子再次跌落到底层。


这也说明,我们的社会分层十分严重,底层没有尊严、没有地位、没有保障,而且有阶层固化的趋势。这个本质上是个分配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内卷就不会停止。


分配其实就是分蛋糕,要想实现共赢,必须把蛋糕做大,因此必须加快推动产业化升级,增加产业的附加值,因此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多挣外国人的钱,避免内卷。


从观念上扭转。我觉得我们的社会相比以前,有了更多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崇尚感官刺激,崇尚物质享受,精神层面比较空虚。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有刺激的游戏,有刺激的影视作品,有刺激的性爱机器人,人们获得快感和成就感的方式越来越丰富。

 


所以年轻人不愿意谈恋爱,不愿意结婚,没耐心为了心爱的人去长时间磨合,更没有耐心去处理生活中的矛盾,结了婚之后可能是无尽的吵架。

 

我觉得要向传统文化求助,要从小树立家庭观念, 学会彼此包容,学会替家人分担责任,这其实是一种集体主义观念。

 


国家层面,要给予生育女性足够的关爱,甚至要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生育,比如经济补贴,住房补贴,家庭荣誉,甚至高考加分。比如二胎家庭,所有子女高考加10分……

 


鼓励生育,已经刻不容缓。警惕未富先老,警惕伟大复兴后继无人。



【 您的赞赏,就是鼓励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