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阉割版的火箭炮,就这样扭转了俄乌战局
今天聊一下当前的国际形势。当今世界,百年变局继续向纵深发展,整体上从一超多强向两超多强、从三国演义向两强并立发展。
两超中的第一超,毫无疑问是美国。美国依然是这个世界的独一无二的霸主,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金融等领域保持相当大的优势。
但是,美国的霸权已经出现松动,因为受到了一个来自东半球的、人口超14亿的发展中大国的挑战(印度:没错,正是在下!所有特征我都符合)。
中国是不愿意当超级大国的,客观上我们与美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蛋总也希望中国是且永远是发展中国家,因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无止境。
我们也很希望其他国家能帮我们遮掩一下,奈何一个比一个拉胯,日本经济横盘三十年,日不落帝国继续日落,欧盟在白左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泥潭。
2022年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俄罗斯的拉胯。本来中美俄号称联合国的上三常(英法是下两常),从2022年开始安理会只有上两常了。
中俄之间本来是上不封顶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就是战略背靠背关系,然而俄罗斯这背快被刺穿了,所以2023年中国要承担更多的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压力。
我们先来看看俄乌战场的局势。从俄罗斯的角度,高情商的说法是战线比较稳定,双方互有胜负;低情商的说法是,俄罗斯被拖入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虽然俄罗斯的对手,不是乌克兰,而是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虽然说乌克兰被消耗得更惨,但是这个局面普京也是极为尴尬和被动。
对俄罗斯来说,这局面就如同鱼刺卡喉一样,吞不进去也吐不出来。为了维持这个局面,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成了消耗国力的无底洞。
为了打破这个僵局,普京也是一筹莫展。表现之一就是在一年之内已经更换了五任前线总指挥,最近一次是在前天(1月11日)。
1月11日,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被任命为新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原来的总指挥、俄罗斯空天军司令、有末日将军之称的苏罗维金被降为副总指挥。
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而俄罗斯不到一年时间频繁地更换总指挥,肯定是打得不顺。就好比在床上,频繁换姿势一定是哪里不舒服。
新换上去这位格拉西莫夫是普京的爱将,俄军的二号人物,他因为最核善(或最核蔼可氢)的微笑而著名,曾在普京指挥的车臣战争中率军第一个攻入车臣。
这也可以看出,普京手里的牌不多了,小王(甚至是大王)都出了。因为军方一号人物绍伊古并非行伍出身。
绍伊古能力肯定是有的,不然怎么能用那么少的军费,维持上百万的军队和全世界最庞大的核武器,维持了世界第二军事大国的形象一直到2022年。
2022年,俄罗斯撑门面的只有核弹头数量了(号称有5977枚)。按照俄罗斯拉胯的程度,蛋总估计能用的恐怕要除以十,能飞到美国的还得再除以十。
而且核武器这玩意,最大的威慑力在发射架上,不受到灭国威胁俄罗斯也不能轻易使用,因此并不能改变乌克兰局势。
不管咋说,能拢住这么大个摊子不容易,绍伊古能力毋庸置疑。有人称他为胶合板元帅,俄罗斯的裱糊匠十分到位了。但是临阵指挥行不行,是个很大的未知数。
俄军拉胯归根结底是国力不济,尤其是打成消耗战之后。举个简单的例子,CNN报道,俄罗斯最近每日发射的炮弹数量大幅下降。
美国官员表示,俄罗斯的开火率已从平均每天 20,000 发降至每天 5000 发左右。乌克兰估计,俄罗斯每天发射的炮弹,从每天 60000发下降到了 20000发。
武器弹药跟不上是个相当头疼的问题。说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实,窘迫的俄罗斯不得不向昔日的小弟伊朗、印度和朝鲜求助。
伊朗造的一次性飞天摩托无人机在俄乌战场大显身手。俄罗斯出口印度的T90S主战坦克,也出现在俄乌战场(有人说是印度送修被征用,也可能是准备出口被征用)。
武器数量还不是最窘迫的,最窘迫的是武器的质量。必须得承认,俄罗斯曾拥有一些世界领先的高精尖武器,但也必须承认,这些高精尖武器已经消耗殆尽。
比如精确制导武器,比如军用无人机,还比如高超音速导弹。库存没了之后,后续补充跟不上,要么技术上被卡住了,要么产能跟不上。
大家记得不,俄罗斯第一波闪电战多漂亮?去年2月24日,短短几小时内就发射了160枚导弹,让乌克兰瞬间失去了海空力量。
随后俄军出动精锐,直接包围了乌克兰首都基辅。所以当时大家(包括普京)都以为这是一场漂亮的现代版的闪电战。
结果事态很快急转直下,因为很快俄罗斯就捉襟见肘,精确制导武器越来越少,一个月也只累计发射了1200多枚导弹,半年也只是发射了3500枚。
这什么概念?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第一天,美军就扔出去各类精确制导炸弹超过两千枚,其中战斧式巡航导弹五百枚。
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更只是昙花一下,使用了三次、累计发射了10枚,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以光有高精尖技术也不行,还得有产能,得管够。
现在回想起来开战之初,俄罗斯只用导弹打击乌克兰的军用设施,连政府部门、警察局都不打击,更别提发电厂、电视台等机构了。
我们当时认为俄罗斯想打文明礼貌仗,现在回想起来真相可能是导弹不够用,只能捡最主要的目标打。
由于高精尖武器后续跟不上,随着北约援助的到来,俄军越来越被动,被迫做出了调整,从全面进攻调整为重点进攻,又从重点进攻调整为重点防守。
随着北约集团援助的不断加码,俄军基本上坚守住了战线,但吃了不少苦头。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让俄罗斯吃尽苦头的,并非什么天顶星科技,而是一款并不先进的火箭炮。
这款火箭炮就是美国上世纪90年代研制的海马斯火箭炮。这款火箭炮能不能排第四都难说,因为中国至少有三款比它先进。
世界火箭炮排名中,前三名被中国公开的三款型号包揽(卫士2D、神鹰400、PHL03),第四名就是美国的海马斯火箭炮。
第四名也算是很先进了,但问题是美国支援乌克兰的是阉割版的,不仅射程从300公里被阉割到了70公里,自动火控系统也被阉割了。
就这么30多门阉割版的海马斯,竟然成了俄军的噩梦,俄罗斯既无法拦截,也无法摧毁。因为海马斯可以打一炮就走,具有很高的机动性。
要想破解其实也好破解,但凡有察打一体无人机就可以吊打海马斯,问题是俄罗斯真没有,所以俄罗斯患上了海马斯恐惧症。
而乌克兰的海马斯,虽然是阉割版的,但背后却是整个北约的侦查能力和战场感知能力,北约随时提供坐标,以对俄军进行精确打击。
所以现在的俄乌战争,本质上就是北约与俄罗斯的战争,北约在幕后指挥(提供武器,提供情报,提供指令),乌克兰提供肉身。
所以30多门海马斯把俄军搞得焦头烂额,士气低落。俄军为了保住士气,经常嘴硬死活不承认是被乌克兰袭击,而是烟头引发的事故。
比如莫斯科号巡洋舰被炸沉没,俄罗斯国防部说是烟头引发的火灾导致弹药库爆炸,在拖曳回港的途中遭遇暴风雨而沉没。
2022年8月9日,克里米亚萨基机场发生了连环爆炸,俄军多架战机被毁,包括飞行员在内的多人死亡(双方公布数据差距太大)。
而俄罗斯国防部当日表示,事故系违反了消防安全所致,几枚航空炸弹引爆了其他航空炸弹,并非袭击,此外航空设备未遭到损坏。
不管真相是什么,烟头梗在网上不胫而走,用来揶揄俄罗斯。乌克兰可没少给俄罗斯点香烟,海马斯牌的。
在赫尔松有一座安东诺夫大桥,是俄军通向第聂伯河西岸地区的唯一公路补给线。乌克兰拿到海马斯之后,多次拿这座大桥练手。
去年7月19日,乌军小试牛刀,用海马斯发射了6枚火箭弹,被拦住了4枚,有两枚击中了大桥,由于火箭弹威力不够,大桥并未垮塌。
但这已经让乌军尝到了甜头,于是第二天凌晨乌军再次出击,8枚火箭弹命中桥面,又炸出八个洞,但桥梁依然可以通车。
后来乌军又炸了几次,大桥依然挺立,因为一枚火箭弹的战斗部最多只有90千克,单靠海马斯很难摧毁这座坚固的大桥。
但是去年8月,乌军还是得手了,因为乌军得到了准确情报,一支满载弹药的俄军车队正要经过这座大桥……
俄军没办法,一方面继续维修,一方面在旁边架起了浮桥,但这浮桥也是海马斯烟头的袭击目标,所以俄军不得不用轮渡维持西岸三万人的补给。
所以赫尔松之战,俄军打得特别憋屈。到了去年11月9日,俄罗斯国防部突然宣布撤离赫尔松(全部撤到了第聂伯河东岸),丢掉了4600平方千米的区域。
更让俄罗斯感到憋屈和屈辱的是元旦袭击。2023年的第一天的第二分钟,顿涅茨克的俄军突然遭到袭击,多名军官遇袭身亡(俄方称是89人,乌方说是400多人)。
乌方选在新年刚过1分钟发起袭击,很显然是在刻意宣示2023年的作战决心。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前两天普京还呼吁节日停战。
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教训惨痛,根据双方发布的消息,俄军暴露坐标竟然是有人违规使用了手机。这就是信息化作战,只要对方一开机,这边炮弹马上就到。
来而不往非礼也,俄罗斯吃了个闷亏,不可能不报复。随后俄军使用高精度导弹打击了乌军在克拉马托尔斯克的两处兵营宿舍,号称消灭了600名乌军。
就这样,新的一年在炮火声中开始了。目前是普京的难局,因为俄罗斯的拉胯已经被全世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个局面就好比甲午战争,暴露了清帝国的拉胯。甲午战争之后,其他列强那个羡慕嫉妒恨啊,原来小日本都能讹诈那么多利益,所以后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俄罗斯手握6000核弹头,虽然不至于被瓜分,但是话语权和国际地位肯定会大打折扣,战略空间也会被进一步压缩。
比如说前苏联成员哈萨克斯坦,可能将退出俄哈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这对深陷俄乌战争泥潭的俄罗斯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
集安组织开会,以前俯首帖耳的小弟们现在对普京也是离心离德,亚美尼亚更是公开唱反调。小弟们之所以这样,直接原因就是俄军在战场上太拉垮。
这也提醒我们,必须要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实力越强越自由,口径越大越正义,射程越远越民主。
俄罗斯本来是世界第二大军火出口国,但我估计从2022年之后,俄罗斯有没有武器出口先放到一边,买家肯定不会多了。
就好比海参,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是好玩意,但是国足代言的那一款,谁还会去买呢?
俄罗斯的拉胯,对中国也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美国将会腾出手来继续战略东移,集中精力对付中国,拉紧部署在中国周边的狗绳。
最近就有这个意思,美国和日本进行了2+2磋商,双方将升级驻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冲绳建立一个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滨海作战团,专门针对中国。
尹锡悦上台之后,韩国一直不老实,一方面跟日本媾和,一方面转向美国。最近,韩国追随日本采取了给入境中国人挂黄牌的歧视性政策。
中美关系和东亚局势我们回头再说,今天我们只说俄罗斯。美国战略东移,我们就得向西挺近;俄罗斯拉胯,我们就得奶一口。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俄罗斯虽然拉胯,但是以一己之力力扛北约也是勇气可嘉,能打成这样也实属不易,这无疑一定程度上也拖住整个北约。
虽然俄罗斯被消耗,但是最大的变数却来自于乌克兰本身。纵然有北约集团的军事援助,但是肉身却是有限的,790万人已经逃离,590万人流离失所。
另一个变数是欧盟,欧盟失去了廉价的能源和资源来源,对于本国经济的伤害是长远的,欧盟先崩还是俄罗斯先崩还真说不准。
俄罗斯的基本盘还在,被制裁了几十年,国民经济体系相对独立。不缺粮食,不缺能源,这两项都是硬通货。虽然苦一些,但日子还是能过的。
我们希望世界和平,而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就在于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因此从这个角度,我希望俄罗斯能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