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日子,更应是抓住机会孝敬亲人的日子。
点击上方“守望者之声”免费关注
文章:感恩传道 | 图片:网络
微信:741815473
媒体转载请注明来源
清明节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日子
更应是抓住机会孝敬亲人的日子
中国一年之中有很多节日,几乎所有节日都是有关活人的节日,而唯有清明节是有关死人的节日。因为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扫墓、烧纸、上供、跪拜等,借此缅怀祖先,慎终追远,同时也希望透过祭祀的仪式获取祖先的赐福与庇护。那么作为基督徒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清明节呢?
一、智慧分辨看清真相
作为基督徒往往在如何看待清明节的事情上左右为难。如果选择不过清明节,便担心给世人留下一种对父母不孝,对祖先不敬的印象,甚至与自己尚未信主的亲人发生冲突,关系恶化,失去福音的见证;如果选择过清明节,又担心信仰被同化,让世人认为基督徒与世人没有区别,甚至会违背神的心意而犯了拜偶像的罪。因此,作为基督徒即不能一意孤行,也不能人云亦云,应该智慧分辨,看清真相,寻找一个比较温和且中肯的方式来看待。那么,基督徒该如何在这个节日即不给世人留下负面影响又能积极影响世人使上帝的名得荣耀而进行“参与”呢?
二、避免极端坚持原则
由于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传承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只是象征着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也参杂着敬拜偶像沾染污秽的迷信色彩。于是教会在面对清明节的态度上一旦把握失衡便可能偏向极端,要么完全同化,要么完全拒绝。这两者都不可取,一个偏左,一个偏右。
因此,我们应该从圣经的角度来看待,最基本的两个原则便是荣耀神与造就人。荣耀神即是在处理清明节的态度与言行上要考虑到神的荣耀,不能为了满足世人的意愿或者是发泄自己的不满而羞辱了神的圣名;其次即是造就人,对于清明节活动可以有“分寸”的参与,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是对于涉及偶像迷信的行为则应声明立场,分别为圣。
三、指出关键提出新意
其实,国人之所以看重清明节,无非是此节日所象征的两个内在含义:孝敬祖先与祈求护佑。而作为基督徒则可以趁着这个节日来指出孝敬与护佑的关键,借此显示中国人以往对孝敬的错误观念以及对祈求护佑的迷信色彩。
首先是关于孝敬,中国是非常看重孝道的国家,教科书上有很多关于孝道的榜样与说词,但是现实生活中展现的往往与书本上描述的完全不一样,不是流于形式就是完全抛弃。流于形式即只有表面的孝敬或者死后的孝敬,这种孝敬对于现实的人来说一点价值也没有。完全抛弃则是子女在父母活着的时候根本不尽赡养义务,任其自身自灭,稍微好点的会在亲人去世后给予埋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父母活着的时候,都不愿尽上孝敬赡养的义务,而只是在他们离开之后每年给予一次的“墓地孝敬,烧去千万阴票”有什么意义呢?这岂不是自欺欺人吗?难道这就是我们所期盼的孝敬吗?
所谓:生前一勺粥强如死后一座楼。非常清楚的告诉我们:应该看重在亲人尚在的时候向他们表达孝敬(生前孝),而不是等到他们死后再去纪念(死后孝)。因此,真正的孝敬乃是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去赡养他们、尊重他们、荣耀他们、听从他们,给他们养老送终,如此才能体现孝敬的真正意义,也才能让亲人真正感受到子女的爱。
其次就是祈求护佑,中国人认为每逢清明祭祖乃是希望他们的“在天之灵”能够保佑子孙后代健康多福。若是这样的话,祭祖就变成了交换,不是单单表达孝敬,乃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投机行为。试问,世人拿着自己都花不掉的“阴票”还想去讨好亡魂保佑自己生意兴隆,家财万贯,这岂不是徒劳无功、痴人说梦吗?换个角度来说,如果这些祖先自己都变成了亡魂,那他们还怎么能保佑子孙后代呢?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真正能够赐福我们的并不是生养我们的祖先,乃是创造我们的神。圣经说:你要认识神,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伯二十二21)。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雅4一17)。所以,真正的福气乃是源自于创造天地万物的神,只有祂才能将各样的福气与平安赐予我们,不但包括今生内在的平安,更包括将来永远的基业。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宋代诗人高翥的《清明》诗中的句子,它描述了人们扫墓的情景,也表达了人们哀绝的心情。静静的坟茔,杂踏的往来人,在飘动的纸灰下,传出不绝如缕的啜泣……此情此景,与桃李芬芳柳暗花明的春景形成何等大的反差!一边是欣欣向荣的生机,一边是暗无天日的死亡。然而,作为基督徒,我们虽有清明的悲思,但仍有复活的喜盼,因为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十一25)。
感恩弟兄 2019年4月5日
推荐阅读 点击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