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爆”香儿时记忆 ,“嘭”一声响,香喷喷的爆米花出炉了!

2017-01-03 彭水快报

纯手工无添加  色香味俱全

“爆”香儿时记忆


老 式 爆 米 花 机


       

       “开炮啦!捂着耳朵啊!”李正凯师傅话音刚落,就将手摇爆米花机从火炉架子上取下,放进长长的特制塑料圆筒里,一脚用力踩下去。“嘭”一声响,一团白色烟雾迅速腾起,一股香味弥散开来,香喷喷的爆米花出炉了


走街串巷的老行当


        将近40岁的李正凯,家住走马乡金银村2组,手摇爆米花是他27年来坚守的一门手艺,也成了他的主要经济来源。


   “以前炒一锅2角5分钱,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挣20多元。”李正凯一边收拾着散落在圆筒里的爆米花一边给记者介绍说。1989年,长辈们让李正凯学习修鞋的手艺,想让他有一项谋生的技术。他却喜欢上了传统手艺——手摇爆米花。在他的要求下,其姑父,便出资给他买了一台老式机器。从那以后,李正凯便挑上他的行当,开始走街串巷地“制造美味”。

       一堆柴禾、一口自制的火炉、一口葫芦状的爆米花机就是爆米花师傅李正凯的全部家当。伴随着“嘭”的一声巨响,坚硬的玉米粒顷刻变成了蓬松香甜的爆米花,爆米花发出的香味,诱得小孩儿们直流口水。


       李正凯说,十几年前,挑着炉火走村串户地炒爆米花的人还很多,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数人都放弃了这门手艺。他却一直延续了这门老手艺,在给大家带来美味的同时,将其变成了一家人的经济来源。


无添加、味道香甜


采访中,记者看到,李正凯熟练地舀起金黄的玉米粒装进爆米花机中,黑乎乎地机器,两头尖中间大。李正凯说,一般机器里一次能装近2斤玉米。玉米放进机器中后,李正凯又加入了十几粒糖精。李正凯说,现在也有许多人慕名带着玉米来他家里来亲自体验炒爆米花。他都会根据客人的要求,选择添加糖精让爆米花有一丝甜味或者全程不添加任何佐料,保持爆米花的原味。两样食材放好后,炉火上的火苗已经开始攒动。李正凯在机器口上贴上了一层薄薄的贴膜再封盖,防止机器漏气。


       “炒爆米花,最重要的就是火候。火候太旺,包谷籽会糊,火弱很了,又炸不开。”李正凯介绍,在掌握火候的同时,摇机器就是一门技术了,在机器架上火的15分钟里,要不停地摇转机器,让其受热均匀。机器加上火炉后,李正凯一边往火炉中添加柴火,一边不停地转动着爆米花机的摇杆,不断让爆米花机器升温。玉米粒也在黑乎乎的罐子里翻转如飞,发出沙沙的声音。


       “等包谷粒沙沙的声音慢慢地消失后,手摇起来感觉轻巧时,就可以起锅了。”李正凯说,传统的爆米花手艺人都靠压力表来判断玉米粒的成熟程度和开锅的时间。而他炒爆米花,却全靠耳朵和手感。


老手艺成了怀旧产品


      

       每次到了赶集的日子,李正凯都会扛着一大袋炒好的爆米花去出售。李正凯说,购买的大多数是小孩儿和一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有时候,他将老机器搬到镇上现炒现卖时,会有不少的人围观。大家在等待美味诞生时,更把他炒爆米花的过程当了一种表演。

       “一小包5元钱,现在一天能挣100多块,一个月至少能挣2000元。”李正凯说,为了照顾小孩,他只能利用孩子上学的时间炒好爆米花,到龙溪、走马、郁山等附近的场镇出售。一到假期,他也会带着他的行当,到彭水、重庆城区现炒现卖。

       在现场,与记者同行的龙女士用手机录下了李正凯炒爆米花的视频发到朋友圈。几分钟后,收到了十几条消息,希望能帮忙买一些回县城。大家说,如今,手摇爆米花已经成为了一种怀旧产品,吃爆米花就想起小时候过节的场景。    

(作者  蔡 秀     编辑  吴炳霖)

PSKUAIBAO更多关注“彭水快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