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 | 澳洲百货商Myer的命运掌握在谁的手中?

2017-10-20 Tom Yang 澳洲财经见闻


置顶《澳洲财经见闻》,随时获得最新澳洲财经资讯

欢迎原创作者主动投稿

点击文章底部“写留言”,分享您的犀利观点

觉得字体小的朋友,可在右上角进行设置,把字体调大

喜欢就分享出去,让原创充满你的朋友圈

本篇共2419字|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继澳大利亚零售业大亨Solomon Lew 连续炮轰其入股的澳大利亚最大的百货连锁公司Myer的管理层后,这周Myer集团最大的私人投资者Stephen Copulos也加入到阵营, 对Myer现任管理班子相当不满,他认为整个管理层过于强调公司治理,而不是盈利,对于此前承诺的‘5年品牌重塑计划’完全没有兑现,他敦促新任的董事会主席Garry Hounsell要尽一切手段和可能(ruthlessly)来加速公司的5年品牌重塑计划来提高股东收益。

 

此前Soomon Lew以其控股投资公司Primier  Investment主席的名义要求Myer管理层尽快公布公司的2017-2018财政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数据来证明他们的计划是行得通的。


受Lew及其他股东的压力,Myer前董事会主席Paul McClintock 取消了原打算的竞选连任计划,宣布他将要在11月24号的公司股东大会退休。而由Garry Hounsell 接替他的位置。

 

与此同时,Myer宣布任命旗下奢侈时尚品牌执行高管Julie Ann Morrison为董事会成员,以弥补董事会主席Paul McClintock离开后的空缺。


Julie Ann Morrison在此之前主要负责澳大利亚和英国“宝格丽(Bulgari )”的运营,曾一直出任Myer旗下众子公司董事会成员。在零售和分销领域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曾出任FJB澳大利亚的董事总经理,后者拥有东亚和澳大利亚Gucci、 Guess、Moschino、Lanvin 和 Fendi的零售权和经销权。


大公司的大烦恼


与美国不同,传统上在澳洲企业界里,董事会和股东都是一片和气,有事关起门来大家好商量,家丑不外扬,但这次Myer却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场景---大股东在媒体上公开表示不满,给董事会及管理班子施加强大的压力。为什么?


Myer股价大幅缩水


Myer的股票从今年一月从每股$1.37下降了到了$0.75,下降了近50%,江河日下,作为股东眼看着投资在公司的资产缩水一半,岂能不急?

 

今年三月,Solomon Lew通过其下的上市投资公司Premier Investments以每股$1.15的价格购买了10.8%Myer股份,总值达到1.01亿。


结果投资现在蒸发了40%,Lew本人大为恼火,他公开批评Myer现在的领导班子根本就没有零售业经验, 不懂得如何去盈利。


要知道Myer在09年以每股$4.10上市,而现在股价为0.74-5,降了82%。



有分析认为按照现在Myer的股票价格,它很可能成为被收购的对象,因为在每股$0.74澳元相当于其预计盈利的9.2倍,相当便宜,而Lew控股的Premier Investment则为16.5倍,

 

重塑计划面临困境


不可否认,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和澳大利亚整体零售行业深陷疲软是Myer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为挽救日益颓废的零售份额,Myer管理层在2015年曾许下豪言壮语,预砸6亿来实施的所谓的5年品牌重塑计划,用以提高服务质量与生产力、线上平台和产品多样化供应。首席执行官Richard Umbers当时立下豪言壮语,以安抚股东和管理层。

 

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在计划执行的第二年,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就已开始出现在所谓的5年品牌重塑计划实施过程中:


作为战略的一部分,Myer在2015年买入英国时尚品牌Topshop和Topman澳洲分部25%股份,成为唯一出售该品牌的百货公司,结果两年后公司宣布倒闭进入破产清算程序。Myer自己推出的女装品牌sass & bide资产价值的也表现令人失望。

作为战略的另一部分,Myer当时计划通过关掉不盈利的店来提高公司整体生产力20%,但迄今为止才仅仅为3.7%。有分析师认为在全澳64家Myer百货连锁店里,共有23个旗舰店盈利,而剩余的41家点勉强维持或亏损,需要尽快关掉。

此外, Myer通过一些郊区的店面,把很多过季,压货的服装实行整层店面打折来促销。结果造成低利润,消费偏离,还严重拖累了Myer品牌等副作用。Lew就曾经说过这些服装应该送给慈善机构而不是作为商品拿出来卖。

近几年来,为了挽救日渐疲弱的消费情绪和应对竞争,Myer在传统的每年圣诞节推出的节礼日(boxing day)大打折和财政年打折以外,变换经营策略,试图以各种名义的打折来增加客流量刺激消费。在短暂有效期后已造成折扣疲劳,消费者延迟消费,进而恶性循环。


零售业巨鳄


既然谈到Soomon Lew,我们就来看看他的成长史。


众所周知,犹太人在商业圈里是很有名的,从造纸大亨 Anthony Pratt,Westfiled Frank Lowe,矿业 Ivan Glasenberg,房地产业Meriton的 Harry Triguboff ,似乎每一个行业里都有犹太人的身影, 提起Solomon Lew很多人不知道。


作为排名15的澳洲富豪,他18岁就开始进入商界,被称为零售业巨鳄,他旗下经营的澳洲服装文具品牌应该是耳熟目详:Smiggle、Peter Alexander、Portmans、Jacqui、Dotti and Just Jeans,这些品牌有自己独立的店销售也有的通过Myer 销售。

 


受整个市场面的影响,很多的品牌今年很多都表现不佳,唯有以流行时尚创新设计为主题的儿童文具品牌Smiggle 和 睡衣品牌Peter Alexander保持强劲的增长并将品牌扩张到整个亚太及欧洲大陆。


在2016年,Solomon Lew成为第一个被选入World Retail Congress名人协会的澳洲人,这个协会是为了表彰在零售业做出了杰出且创造性贡献的人而设立,每年仅有三位入选者。与他同时进入的还有美国时装零售商Tommy Hilfiger和英国香水界名人 JoMalone。


能够做出一个优秀的企业,自然少不了团队,而帮助Solomon Lew管理其所有品牌,是他的还有其重要搭档Mark McInnes,两人被称为澳洲零售业的梦之队,最佳二人组合,后者曾经是David Jones的首席执行官。


在2010年McInnes因为性骚扰事件被革职,其职业生涯降到最低点,Solomon Lew当时力排众议接纳了McInnes,并让其管理整个零售业品牌, McInnes并没有辜负期望,带领其团队将公司上升到新的台阶。

 

在投资领域,Solomon Lew以 “狡猾“为著称, 以Coles为例,Solomon Lew和Myer有很长的恩怨。早在上世纪90 年代,Myer公司还在Coles Myer之下,Lew就是公司的主席,Lew参与了一系列交易导致Coles Myer 亏损1个亿,尽管Lew为自己洗时清了罪名,但却因此被免职。在这之前Lew和运输巨头Linsay Fox欲联手收购澳大利亚安捷航空公司,后被指责为商业利益出尔反尔,违背商业精神。


在经历一系列事件后,直到2008年Lew又回到了上市公司Premier Investment,担任了公司的主席并成为最大的股东。


在资本运作上,Solomon Lew 擅长利用购入的小部分收购对象股权进行,令一些收购方不得不给出更高的收购价,从而获利。


经典的例子就是他曾经利用在Colorado品牌10%的股权迫使私人股本投资集团Affinity Equity Partners不得不在2006年提高对Colorado的出价。


当然最为精彩的是在2014年南非Woolworths集团收购另一家百货公司David Jones时,Lew 通过旗下的投资公司Australian Retail Investments大量购进David Jones的股份占总股份的9.89%,然后通过谈判提高价码为此获利近2亿澳元。


此次,Solomon Lew 公开炮轰Myer管理层,也颇具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毕竟亚马逊即将登陆澳洲市场,如果不提前做准备,设定“保命”方案,届时Myer估计将会遭受更大打击。


未来Myer又将面临新的挑战


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Amazon),在对美国传统零售商“摧残破坏”之后,将目光瞄准了澳大利亚价值2,220亿澳元的零售行业,志与澳洲传统实体零售商一争高下。



有数据表示,去年11月到年底期间美国在线销售额预期猛增11%,达到917亿美元。而亚马逊在线销售额则占整个销售市场的38%。导致多家大型百货商场利润大损,股价受挫,不得不宣布裁员。


作为澳洲大型零售商,亚马逊的进驻当然会把Myer设为头号目标中的一员。Myer方面显然早已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早早进驻线上零售渠道。


其实对于实体零售商而言也有自己的优势,针对电商购物感官体验不佳、线上市场混乱等弱点,传统零售商可以改进其零售模式,从流量、效率(物流)、销售方式三个维度上对电商进行了回击。


这些转型,催生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新零售,向“新零售”转型是大势所趋。


融合了实体商、电商优点的新零售,在线上为消费者提供海量的商品选择,同时在线下尽可能地提供体验场所、打造新的消费场景,提供给消费者更便利的消费环境。


无论Myer背后由一个人来操控或是一群人在管理,归根结底零售业的本质在于更好的服务大众。未来一切都是未知的,希望可以看到Myer的“掌控者”在一系列运作后可以在前狼后虎的绝境中杀出重围,不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本文信息来源:澳洲金融评论报、澳洲人报


澳洲财经见闻从起步到现在,

一直坚持至少每天一篇原创文章

希望我们的坚持能为读者带去更多有用信息

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

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原文:

 “贝加尔湖效应”  亚马逊和阿里巴巴,未来谁能统一电商市场

澳洲酒店业老大收购老二,海外游客驱动使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