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澳大利亚人对于中产阶级如何定义?

文景Shelley 澳洲财经见闻 2019-04-07

共1657字|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日本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在他的著作《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中,提了三个问题:房贷是不是给你很大的压力?你是否不敢结婚,或不打算生儿育女?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是否让你忧心忡忡?他认为,如果你被这几个问题问住了,那么你就是个假中产。


这几个问题大概能问倒不少自认为是中产的华人朋友。在高房价、高教育成本的澳洲,做一个有尊严的中产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澳洲人对“中产”的定义


那么,什么是中产阶级和哪些人属于中产?这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一个广泛的定义。


澳储行此前曾发表过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他把家庭平均收入分成5个梯队。


如下图所示,第3梯队家庭的年收入约为80,000澳元。这里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是忽略最低和最高收入,第2到第4梯队代表中产阶级。根据这一定义,在2016年,如果一个家庭收入约在60,000澳元 到110,000澳元之间,就代表你家已经迈入澳洲中产阶级。



此外,澳储行还对不同地区的“平均收入范围(即中产阶级)”进行了统计。即使在大悉尼区,不同地方的家庭收入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Lavender Bay的平均家庭收入比Marayong高出4万至9.5万澳元左右。

 

这样看来,除了工资水平,判断你是否“中产阶级”的标准,竟然是看你住在哪里?

 

在澳洲,居住地址不再是简单的地址概念,更多的是包含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含义。

 

如果收入水平是获得相应服务和机会的关键,那么居住地区的不同决定了对这些服务和机会的可得性差异。

 

居住地区往往取决于家庭的买房能力。反过来,居住地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形态,生活形态则直接决定了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就业机会和社交圈子。例如,孩子的成长轨迹和其所在学校、父母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

 

首府城市的家庭收入水平往往位于前列,而距离大城市越远,收入下滑幅度则更大。这一点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生活在澳大利亚偏远地区的居民,很少人会认为自己是中产的原因。

 

美国人对“中产”的定义

 

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 Brookings Institution )也对这个话题进行了研究。它发现有些人根据主观而不是单一维度来定义中产阶级。一些最常见的定义基于财富或收入,但也经常考虑到稳定的工作、能否存下钱来、是否有房、教育水平、职业和社会地位等。


据布鲁金斯学会测算得到,在美国,收入在35,000美元和162,000美元之间,就被认定为是中产。 


此外,中产阶级所需要的收入与中产阶级家庭的大小有关例如,单身家庭成为中产最低只需要3.5万美金,高的可达7.3万美元,而一个五口之家最低需要5.4万美元才能达到中产,高级别的中产家庭要达到16.2万美元。

 

布鲁金斯学会指出:美国人的自我认知与他们实际所处的社会阶层并不相符。36%的美国人年收入低于3万美元,这个数字远远低于中产标准。而CNBC的另一项调查显示,88%的百万富翁说自己是中产,只有4%的人承认自己是富豪。

 

换句话说,一些很有钱的人,和一些相对贫穷的人,都把自己视为中产。

 

社会学家表示,他们可能是对的。因为中产标准并不仅仅看你的薪水或银行存款,收入肯定是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唯一因素。


参考资料:Business Insider


推荐阅读

04

12-2018

赚那么多还不够花   为何这些人总在平均线上挣扎?

03

12-2018

越来越难!澳洲的财务自由门槛遥不可及

29

11-2018

想哭!同样在忙碌,澳洲竟有36%的人能“勉强糊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