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澳洲华人 vs 在中国的非洲人
共3238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前言
澳大利亚,一直都是颇为热门的移民目的地之一。
事实上,根据澳洲统计局2021 年人口普查,目前澳大利亚有130 万华裔,约占总人口的5.5%。
在悉尼、墨尔本等首府城市中,更有多个“华人聚集区”。
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中国也从当年纯粹的“移民输出国”,慢慢变成了其他国家地区移民频频选择的输入国。
尤其是广州,更因合法与非法滞留的非裔人口之多,而有了“小非洲”之称。
而这些近年来大量涌入中国的非洲籍人士,也常常受到海内外媒体与大众的关注与争议。
“你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看风景人正在楼上看你。”
在澳大利亚的华人,被澳洲人如何看待?
在中国的非洲人,又被中国人如何看待?
这是一出属于两个异乡客群体的双城记。
近9成东亚移民在澳洲曾受歧视
其实在中国,英文教育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官方”与“民间”的双重认可与重视。
从各个琳琅满目的“双语幼儿园”,到“大学不过英语四级不发毕业证”,从打了鸡血的李阳“疯狂英语”到一跃成为“中国合伙人”代表的新东方…记得当年的北京申奥,更是曾经一度掀起了全民学英语的高峰。
但是会英语是一回事,“雅思四个8”又是一回事,而能够真的做到用英语和外国人完全无障碍交流,却又是另一个层次了。
而对于许多第一代澳洲的华人移民而言,英语非母语的语言障碍,其实一直都是那道“看得见,摸不着”的墙。
澳洲房产网站Domain去年11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报道发现,如果你或你的父母出生在海外,且在家说的语言非英语,那么与其他澳大利亚人相比,你可能会经历过更多的种族主义歧视。
该网站进行了一项针对全国范围内6001名澳大利亚人的在线调查,衡量了这些受访者对种族主义的态度与个人经历的程度,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其中,在亚洲出生的受访者在生活中遭受种族主义的可能性,是其他澳大利亚人的两倍。
这些亚裔澳洲人中有84%曾经历了种族主义;而在母语为东亚国家语言(包括中文)的受访者中,这一比例甚至高达88%。
说起来可笑也有点可悲,身在这个“移民国家”——其实哪怕是母语为英语的澳大利亚人,与原住民相比也不过就是个“异乡人”,却偏偏可以理所当然地去歧视其他移民。
事实上,种族歧视在很多地方与场合都会发生,包括住宅区、学校、工作场所、购物中心以及网络上。
有时候可能是某一条偏僻街道上的一句谩骂粗口;有时候却会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某些政党的大选拉票宣传语中。
种族歧视的发生,甚至有时候只是因为你有一个中国名字。
事实上,这些歧视行为,或多或少有来自西方媒体报道的影响。
最近,澳中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悉尼科技大学媒体与传播学教授孙皖宁(Wanning Sun)撰写的《第一代中国移民与社会凝聚力:对有关中国和澳洲华人新闻的看法》(FIRST-GENERATION PRC MIGRANTS AND SOCIAL COHESION: VIEWS ON NEWS ABOUT THE PRC AND CHINESE-AUSTRALIANS)指出,来自中国大陆的第一代移民受访者普遍认为澳大利亚英文媒体倾向于将他们描绘成可疑人物且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超过六成人对英文媒体报道华人事务时的“异类化”言论感到精神和情绪上的痛苦与无助。
ABC详细报道了这份调研,文章中指出:“受访者在对澳大利亚社会的归属感问题上显示出模糊、不确定甚至矛盾的心理。”
46% 的受访者“非常同意”(17%)或“倾向于同意”(29%)认为,阅读有关中国威胁的媒体报道削弱了他们对澳大利亚主流社会的归属感。
墨尔本大学法学院研究移民、技术与政治学的杨凡博士(Fan Yang)表示,遭受到澳大利亚社会排斥的中国移民会从中文媒体和平台上寻求情感共鸣和归属感,这会让华裔澳大利亚人对自己在澳大利亚的归属感感到模糊不清。”
报告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对中国的敌意报道导致了他们遭到怀疑。
这为中国移民努力被澳大利亚社会所接纳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事实上,这种歧视,无法融入,无助每天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流动在广州的“50万”非洲人
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报告,近25年来,在中国居住的外籍人口数量不断攀升,截至2015年,已有近98万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其中将近五分之一来自韩国,巴西、菲律宾则紧随其后。
而广东作为中国沿海城市,自从搭上了改革开放的顺风车之后,就逐渐形成了交易商圈,吸引了许多包括非洲人士在内的外国商人前来。
2010年,香港大学Adams Bodomo博士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生活在广州的黑人中,多达96%都在从事中非商品进出口贸易和批发零售行业。这其实正是黑人聚集于广州最直接的原因——他们来这里,就是为了做生意。
但关于广州具体有多少非洲人口,网络上一直存在很多不同统计口径:
“50万人口规模”、“100个广州人中,至少有2个是黑人,广州满城尽是黑兄弟”、“90%在广州非洲人是非法滞留者,1/10的人妻子或女友是中国人,每年生下约200个中非混血儿”…
虽然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在广州居住的外籍人士共有11.8万人,目前在广州的非洲人士只有1.6万人,而来自欧美日韩国家的外籍人士占大多数。
然而坊间普遍认为,官方只核算了合法居住人口,存在严重低估;而除了部份非洲人属于合法进入中国之外,更多的则都是三非人员(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
来自于广州社科研究所的黄石鼎研究员声称,根据他的研究,目前在广州合法居留的非洲人只有2000有余。
而《广州日报》在2007年12月发布的一则《广州黑人“部落”全记录》报道中则称:据官方统计,2003年以来,在广州的非洲人每年以30%-40%的速度递增。有报道认为,合法居住或非法滞留在广州的非洲人合计高达30万,甚至可能达到50万。
与此同时,这个群体也一直是备受争议的对象。
“黑人的智商低于猩猩,好吃懒做。”
“黑人有暴力倾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黑人都滥交吸毒还携带艾滋病,专挑中国女人下手。中非结合,势必会威胁华夏,造成亡国灭种。”
几乎提到这些的文章往往都在很短时间内会收获10万+阅读,并会在评论区收获许多对这个群体的痛斥与谩骂。
但是真相真的如此吗?
广东省公安部门的一份官方报告,或许说明了答案——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外籍人口,在广州的犯罪率为1.65%。
然而剩余的绝大多数,也被理所当然地画进了偏见的圈。
来自南非的库思曼(化名)表示,她最早感到有被歧视的经历,是在地铁里。她说,偶然坐在地铁车厢的坐位时,其他人都不愿意坐在她身旁,不管当时地铁有多拥挤。
“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以为是那个人自己的选择。随后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我开始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来自加纳的阿肯(化名)表示,曾经有朋友将他的视频转到中国的社交网站上,得到非常多的负面评论。他表示:“我连读都不想读,那些充满仇视的留言。”
有人在海外因中国身份与语言受到歧视愤愤不平,有人则兴致冲冲点赞“非我族类,虽远必诛”。
不管在澳洲还是在中国,其实很多歧视的产生,最初的根源就是无知与恐惧。
无知,就好比曾有澳洲人问过我:“在中国,是不是每个人都吃自己的宠物?”
恐惧,则是害怕自己的利益被其他人威胁甚至剥夺:“因为中国人在炒高澳洲的房价、抢占澳洲的劳动力市场,使得澳洲本地人无房可住,无工可做。”
歧视链上,没有人可以幸存
事实上,除了种族歧视之外,还有户口歧视,性别歧视,残障人士歧视,职业歧视,高收入的歧视低收入的,已婚的歧视未婚的,异性恋歧视同性恋,欧洲游的歧视东南亚的…
总而言之,中国人的歧视链系统非常完整,几乎没有人可以“幸存”。
每个人,不管处于某一条歧视链的哪一个位置,都总可以找到理由站在制高点,实现对另一个人或群体的歧视。
在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有一个极为精彩的片段:
"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
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更得意,而且为了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再用力的一拧,才放手。
他这一战,早忘却了王胡,也忘却了假洋鬼子,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而且奇怪,又仿佛全身比拍拍的响了之后轻松,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
我们不能说每个人都是阿Q,但是每个人都可能有过精神胜利法的“阿Q精神”时刻。
阿Q在封建年代或许只是一个阿Q,而在现代社会,他也许可以成为一名“键盘侠”,以便继续将“精神胜利法”发扬光大。
“他们没有选择的机会,但你有。”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推荐阅读
08
09-2023
这批澳洲人永远买不起房,开始啃老!
07
09-2023
拦不住!澳大利亚人,疯狂购买中国车!
06
09-2023
澳洲加息终于收官,澳元暴跌!
推广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下方直接点赞、推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