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澳洲 我学会了低调!

Mina 澳洲财经见闻 2023-10-29


共3396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转眼又是一年中秋,很多人在外打拼的人有计划回家看看,也有的人则选择趁着放假出去旅游散心。


因为,每次回家可能在觥筹交错与茶余饭后等待的还是那场“硝烟弥漫”的传统家庭娱乐活动:


——比房子比车,比谁挣得多,比谁的事业更成功,比孩子上什么学校,比谁找的对象优秀…比完了自己比孩子,比完孩子再比孙子,无穷无尽。


“每年都这样比来比去的,有意思吗?” 或许很多人在内心深处都曾经这么问过自己。


无论你信不信,很多在澳洲的华人在提到当初移民的初衷时,往往会提到一个很扎心的理由:“在澳洲不用担心像在中国一样被别人说三道四。



然而,在澳洲的人们是否就真的不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吗?


澳洲人不说,不代表心里没有




别轻易评判一个人(“Don’t judge.” )

这可能是很多澳大利亚人都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则口头禅,也是“政治正确”的澳洲文化主流的一种。


他们大多不会评判那些在大街上牵手的同性恋情侣,也不会在亲朋好友之间比较谁赚的钱多少…


——至少不管在心里怎么想,在表面上都绝不会让对方为此感到一点不适。

记得ABC之前基于5.4万个样本的澳大利亚全国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

在澳洲,仅有约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因为财富(或缺乏财富)受到了来自他人的评判;其中,8%的受访者“强烈”同意这一观点,即他人会凭自己的现金流状况而对其做出评价。

对于这些遭受着困扰的人们而言,这种“阶级焦虑”一般在中年达到顶峰——过去十年来定居澳大利亚的新移民、尤其是包括亚裔在内的少数族裔移民尤甚。

另外40%的人,则在调查中表示不会因此受到他人的蔑视(或赞扬);此外,还有20%的人对此持中立态度。

只是在人前的“不论阶级”,是否就代表在内心深处也从未对此作出比较与评判呢?

事实上,根据社会政策研究员Nicholas Biddle撰写的《澳大利亚社会的阶级,资本和身份》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200名澳洲受访者中,绝大多数都对自己的阶级身份做出了评定,只有72人没有作答。其中仅有2%的澳大利亚人认定自己是上层阶级,57%的人称自己为中产阶级,而41%以劳工阶级自称。

虽然这些数据与经合组织按澳洲各阶级定义给出的比例之间存在具体出入,但这其实也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

在澳洲的人们或许不会像在中国一样把这个话题大大方方地摆上台面。


不过,这并不代表人们就不曾注意到它的存在。


实际上,澳洲人是相对比较低调的。


低调的澳洲人,不想公开财富


根据UBS数据显示,澳洲人的富裕程度全球排名第四,占全球百万富翁的3%以上。


要知道,澳大利亚一共才2500万人口,这也说明了澳洲有钱人的数量。



最近,Private Wealth Network进行了一项调查,主要针对澳洲富有人群,这些人明明财富惊人,但偏偏喜欢隐瞒。


不只是对朋友,对亲人也是如此。


为什么?


根据这些被调查人的说法,当别人知道自己太有钱以后,人际关系就会发生改变!


甚至于一些有钱人对于自己的子女也会设法隐瞒,原因是他们担忧将过多财富传给子女,会让子女无法正常的交友,甚至很难过上正常幸福生活。


澳洲Juilliard集团已故的Nathan Werdiger的小儿子说:“人们希望保持低调。这让他们可以过更正常的生活,更自由地和人交往。可能是因为炫富会影响友谊,也可能是出于安全原因。”


其他的调查也都显示了,一些富裕家族更加希望隐瞒财富。


52%的受调查人表示财富影响了他们的友谊,61%的人表示财富影响了他们与家人的关系。


特别是在过去10年中,澳洲不少家族的财富值快速增加,形成了家族企业。


也让不少家族变成了富豪家族。


根据不完全统计,澳洲的家族企业已经超过2000个。



只是,当自己的财富值被曝光后,在无形之中可能会遭到周围人的孤立。


这是一种隐藏的孤立并非直接形式上的,但是可以让人感受得到,自己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变质了。


近71%的富裕家族受访者表示,他们试图隐藏自己的财富,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女。


88%的受访者表示,给子女过多的财富是有可能的,这是因为人们想保护自己的后代,但当子女或亲戚发现这些财富时,情况就会变得很糟。


所以,澳洲人不是不在乎财富,阶级;而是会将这些深深埋藏在心里不说。



“暴露阶级的第一道防线”


不过,有时候想要隐藏并不容易。


你只要在澳洲,尤其是悉尼、墨尔本等大城市居住过较长一段时间,就可能根本没有办法忽略它的存在。



比如在一个酷暑夏日的沙滩上,虽然乍眼看去都是清一色衣着清凉的俊男美女——但当太阳落山、人们各自掸一掸身上的沙子起身离开后,却可能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有的人可能会径直走向山脊处的一栋海滨别墅,但有的人前往的却可能是附近的一个汽车露营地。



住在这栋海滨别墅里的人,是某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和他的妻子。


这栋房子除了听得到海浪声之外尤其安静,因为他们的孩子们正在日本和自己私立学校的小伙伴们一起滑雪。


与此同时,今晚歇在汽车露营地里的一家人也正享受着假期难得的安憩。


他们的孩子们在沙滩上玩了一天也累坏了,正在Kmart一百刀不到购入的床垫上睡得正香。


——虽然抬头看都是同一片蓝天碧海,但蓝天之下的容身之处却大有差别。


房产,或许就是暴露阶级的第一道防线。



“住在哪个区,就代表你的收入水平是个什么水平”。

实际上,对于久居在悉尼的人们来说,对于房价的了解或许也早就不再仅限于所在邮编地区的房价中位数,有些人甚至连家门口的那条街的房产交易与价格波动,都能如数家珍。


现实生活中,在澳大利亚人的阶级分层这一问题上,其实吃穿住行处处皆是文章。


不过与房产这个简单粗暴的“阶级指标”相比,在澳洲开什么车或许就没有那么“单纯”了:

开着一辆精致时髦的高配版奔驰的,没准是一个正为生活忙碌奔波的打工人——对了,车子还是长租(Leased)的,为的是在客户面前维持一个“成功人士”的可信赖形象;

而从一辆看似粗犷笨重的福特皮卡中走出来的,实际上却有很大几率是一家对冲基金的经理。

“你假期去了哪儿?”

早在五十年前的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国旅游远远没有现在这样容易。


一张从悉尼去伦敦的机票价值高达3万澳元,这在当时几乎等同于一栋房产的价格。


但在如今,出国早就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事,只是旅行过程的预算、活动安排和舒适度或许有些不同罢了。


反正大多数旅行最后的归宿,都会回到在朋友圈加了滤镜的9宫格照片里。


“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别人的假期时,我们不知道他们为这次旅行放弃了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美丽的图片。我们知道我们会为这样的旅行放弃什么,但是我们却不记得其他人也得经历这些。”

现如今,社交媒体歪曲了人们对地位甚至阶级的看法,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比那些经济实力差不多的人更穷,也不可避免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


结语


这种“阶级焦虑”并不是在澳洲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

或许是因为,在澳洲本就没有可以令“阶级”真正成型的历史基础。


说到底,澳大利亚最初不过是一个英国的殖民地,第一批移民来的时候也几乎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根本不像在欧洲能动辄就论几代贵族、身后还挂着一长串封号、庄园与遗产。




——而在这样“单纯”的文化背景下,澳大利亚人与其说为了“出人头地”,还不如说是相信“努力工作、创造财富”这一信条。

实际上,许多澳大利亚人,尤其是位于偏远地区的人其实都非常认同自己所在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对于现有阶层进行提升的渴望。

一位澳洲女性受访者表示,“我们没有美国人摆脱家庭出身的那种渴望,没有那种‘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you can be whatever you want to be)’的态度。我们也没有同等程度的动力。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和平易近人。我们这儿最富有的人经常穿着T恤和短裤。”

“任何人都可以当总统的想法在美国是绝对真实的,但在澳大利亚却没那么大的兴趣。”


另一位受访者补充,“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从来没有与我们谈论过金钱,也没有谈过我们所处的社会阶层。” 


这对于如今那些仍为阶级焦虑而困扰的人们而言,或许也有着启示作用:

先暂且不管自己是否能放下焦虑,至少不要把自己的这份焦虑带给下一代吧。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推荐阅读

22

09-2023

在澳洲,我孤独到崩溃!

21

09-2023

太气愤了!中国人移民澳洲,越来越难?

20

09-2023

注意!亚太经济格局突变,澳元将暴跌!

推广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下方直接点赞、推荐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