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UE·纽约 |纽约华人医生:“我们已检测了100多个新冠病人”

地球er 地球公场 2022-08-09

点击“地球公场”,关注我们


地球公场

WUE-WeUnitedEarth



在人类可以移居火星之前,我们还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信仰,不分时区,我们都是观念上的地球公民。在这个地球公场,让我们呼吁理解、联结、合作、彼此支撑与爱。


编者按






全球新冠疫情持续爆发,美国纽约依然属于“疫情重镇”。截至4月10日,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57万,全美超过46万,纽约州超过16万。

 

当地时间(美东时间)4月8日,《纽约时报》发表长篇报道《延误和无视警告是如何阻碍纽约病毒之战的》(How Delays and Unheeded Warnings Hindered  New York's Virus Fight),对纽约的新冠疫情的防控治理做出了回顾和反思。每一个纽约人,包括纽约市长、州长在内,几乎很难想象“强大的纽约”会经此一疫并遭受重创。毕竟这座城市有着完善的医疗系统,也经历过风浪:埃博拉(Ebola)病毒、塞卡(zika)病毒、H1N1病毒,甚至,9/11。但,一切还是发生了。

 

疫情还在蔓延,反思与审视的同时,执政者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控制住疫情、保护每个人的生命尤为重要。这也是这次疫情当中,所有医护人员最想大声呼吁的。

 

张进(JIN ZHANG),一位身在纽约的华人医生。观念上的地球公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硕士,纽约科技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她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现代文学大家张恨水的孙女。在美从医近20年来,这次疫情,让张进医生亲历了纽约医疗体系在极端环境下的应对措施。作为纽约最大的华人社区快捷急诊的主治医生,从3月24号以来,张进和团队检测了100多位新冠患者,并为需要送入急诊的重症病患做出就诊判断。

 

其实,疫情爆发以来,纽约很多诊所无奈选择关闭,采取远程医疗诊断。但是张进和团队还是坚守一线,她说,“如果我们也关了,病人都涌向急诊,纽约的医疗系统负担更重。”一周前,受“地球公场WUE2020”之邀,张进医生关于纽约的疫情防护做了一些记录。即便到今天,纽约疫情仍然严峻,政府开始反思,但张进医生仍然保有信心。她说,“我感觉拐点还是快到了!”

 

地球公场 

WUE-WeUnitedEarth






今天分享的,是张进医生在4月初的疫情记录。从她的记录里,我们得以从医生的视角,去看见纽约这座城市,在面对疫情时是如何反应的。为了方便阅读,我们把张进的疫情日记的中文版放在第一条地球公场翻译的英文版放在第二条




在文章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来感受一下在疫情之下,医护人员给世界各国的人们唤起的温暖和力量,以及人们对医护人员的感谢与鼓励。


 

3月底开始,世界各个国家的各个城市开始自发组织了“为医生鼓掌”的活动,人们站在阳台上、路边、山顶上,为所有医护人员加油。

视频内容来源:Twitter,剪辑:@WUE


新冠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恰似一场大难来临:大都会停摆,股票大跌,社会生活受到严重冲击。在有些网民眼里,这像已是美国末日。以纽约为例,一些有关疫情持续爆发和救援工作未能一步到位的报道,让有些人对纽约甚至美国能否有效控制疫情表示怀疑。这让人焦虑也令人遗憾。


1月29日,纽约一间餐厅早上,华尔街日报每天都在报道海外新冠疫情的进展。那时,纽约人还没有意识到,疫情也会袭来。摄影:Ohia


作为一名医生,我更想说,这时候我们更应该增加信任。彼此监督与反思的同时,要鼓励合作与支持。病毒不分国界,但我们的正确决策和执行力要与病毒赛跑。


我在美国生活近30年,面对这一切,我希望呼吁大家能增进理解、彼此帮助、一起战疫。我愿意以一名纽约从业医生身份,把我了解到的纽约的救援情况记录下来,给大家做个分享。

3月19日,张进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在疫情爆发以来,张进和同事们一直坚持在诊所工作。图源:JIN ZHANG


首先我想说说,美国的医疗体系和中国的不同。美国医疗系统内,除了各大医院(Hospital),还有急诊室(Emergency Room)和快捷急诊(Urgent Care)、私人医生诊所(Doctor's clinic)。大多数美国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


疫情爆发以前,张进医生和诊所的医生同事。图源:JIN ZHANG



以纽约为例,普通的私人家庭门诊和专科医生遍布纽约各个社区,各街区还开设有上百家快捷急诊(Urgent Care)。快捷诊所相当于搭建了家庭医生和急救室的桥梁,特别像这种疫情极端时刻,快捷诊所会针对病人的情况,决定他们是否要去急救室或医院。这避免了人们在恐慌时都涌进急诊室,对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很有帮助。


总之,在美国就是这些大量小型的医疗机构和各大公立、私立医院共同搭建起每个城市的医疗系统 (PCMH  Patient-Centered Medical Home)。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刚刚爆发时,CDC的病毒测试技术和测试盒一时没能下放到基层的医疗机构。同时,确诊病例的骤增一度也引起民众的慌乱。一时之间,很多医院的急诊室、急救部门人滿为患。特别是纽约,会让人感觉,这个城市的医疗系统似乎巳不胜负荷。更有人断言,随着纽约就医人口的加剧增长,这种情况终究会压垮纽约的医疗体系。


然而,仅短短一周,这个系统就从最初的紊乱逐渐变为有序。目前,许多家庭诊所、便捷急诊以及CVS等大型连锁药房,都陆续开展了病毒测试。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也开始建立驾车监测站,帮助民众进行Drive-Through,这种方法更安全,人们不需下车就能够接受测试。一两周内,整个纽约就能迅速提高被检测人数,这是疫情得到控制的一个基本保证。


疫情爆发后,诊所前来看病的病患增多,从医生到前台都穿上了基础的防护服。图源:JIN ZHANG


另外,由于各个社区私人医生和便捷急诊的介入,轻症病人可以就近到诊所和家庭医生那里就诊,而不会蜂拥去医院的急救室。这会为医院减轻压力,让医院能够专心治疗重症病人,尤其是那些重症、需要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在疫情爆发期,这一点尤为重要,可以避免人们拥挤入医院出现交叉感染的接诊窘境。而家庭医生、快捷诊所和急诊室、大医院的配合,相当于疫情下的两个医疗梯队,彼此支持着努力让医疗系统保持正常运转。


以我们诊所为例,从3月24号以来,这三周我们共检测了新冠肺炎病人100多例。轻症患者,就按照CDC基本治疗方案,居家隔离,基本用药,增强免疫力。经过观察,如果有发展为重症的倾向,我们就要把病人送进急诊室。这段时间,因为发烧来的病人确实比往年要多很多。但很多人来诊所,其实只是需要专业医生给他一个安慰,观察、判断、告诉他们“你没事”。这种因为心理恐慌自我怀疑得病的患者很多,我们需要通过基本诊断让他们放心,也避免大家都冲进急诊室,反而风险更大。


再说说“病床挑战”。

疫情之下,每个疫情中的国家、城市都需要考虑“病床是否紧缺”的问题。纽约同样面临这样的挑战。

3月27日,纽约州长科莫在贾维茨中心(Javits Center)改成的临时医院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图源:pscp.tv 直播截图


所以,纽约州长科莫(Andrew Cuomo)在3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纽约最大的会展中心贾维茨中心(Javits Center)将改成临时医院。这所“临时医院”由美国国民警卫队和陆军工程部队在一周之内改建完成,设有1000张病床,已经在上周一(3月31号)正式启用了。相信它能帮助缓解纽约病床的窘迫状态。科莫州长那天在贾维茨中心那段4分多钟的演讲【WUE|纽约州长对话国民警卫队:“病毒攻击了我们最想保护的人”】也许将进入历史。“我们会做到的,我们会一切做到。”这些话给纽约人注入了信心。


同时,海上医疗舰“安慰号”在3月30日也终于停靠在了纽约港。船上也有1000张病床,12个手术室,还有实验室、药房、制氧间。而中央公园也快速搭建起了一座野战医院(Emergency Field Hospital),设有近百个床位和ICU病房。这些床位,专为接收那些有就诊需要的非新冠肺炎患者,保证他们能得到救治的同时,不会对被新冠肺炎病人感染。


还有“医护力量”。

张进医生和医护同事们。疫情爆发后,他们所在的纽约华人社区快捷急诊,为医院急诊室分担了很多轻症患者的诊疗。图源:JIN ZHANG


除了病床,一线医护人员的紧缺问题也曾摆上州长的桌面。为此,州长科莫此前发布了集结号令,呼吁号召美国的医护界志愿者能积极参与医疗救援。此号令一下,仅一天之内就有一万人报名,包括医学院在校学生以及退休的医务人员。短短一周,一个由医生、护士和呼吸治疗师组成的另一支抗疫大军迅速成军。过去这些天,这个大军人数屡屡被刷新,到当地时间4月8日为止,响应的志愿者人数已达9万多,其中包括了来自其他州的 25,000名医护志愿者。另外,此前还有10,099个心理治疗志愿者也加入了这支队伍。


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一线的医护人员写下了遗书,称如果自己染上了新冠肺炎,把呼吸机让给更有需要的病人。图源:Insider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志愿者中,有一位已经80多岁。这位老人主动写下遗嘱,表示万一自己感染,不需要呼吸机,要把生的希望让给更年轻的病人。我想起一位意大利的牧师,前不久也用行动把呼吸机让给了陌生的年轻人。这种精神太让人敬佩,但我们要努力并祈祷尽快控制疫情,不要让人们在呼吸机前做选择。


许多航空公司加入了免费承运医疗志愿者的行列,在Southwest 的一趟航班上,医疗志愿者们冲镜头比心。


3月25日起,JetBlue ,Southwest等航空公司开始免费承运支援纽约的各地医疗志愿者;Hertz 租车公司也免费为医务人员提供当地的通勤车辆;还有纽约多家酒店都明确表示,会为志愿者提供免费住宿。这所有的善举都在感动、鼓舞着纽约人。


美国华人医师协会代表在给纽约当地医院捐赠医疗物资 。图源:CAIPA


我还想说说我看到身边的华人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前段时间,纽约各医院的医疗物资特别是医务人员防护用品告急,很多一线的医生没有充足的防护服、防护面罩。包括我们快捷诊所,虽然州政府发了N95口罩和隔离衣,但我们尽量不动用那种从头到脚的加护隔离衣,节省给急诊室和重症监护室使用。也是因为物资紧张,纽约的华人社区积极地为医院组织捐献医疗用品。还有各个华人社团,包括我所在的美国华人医师协会(CAIPA)都率先展开了捐献活动。

而且,这些华人组织的捐赠,不只捐给医院,还捐给了纽约市警察局、邮局和公交系统,展现了华人对美国社会的大爱。最近,联邦政府也启动了战时机制,提高防护用品的生产产能,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医疗物资,陆续都在输送进纽约的各个医院,送到一线医护人员手里。医疗物资紧缺的现象正在逐步解决。

纽约华人律师孙澜涛(也是张进医生的先生)代表纽约北京同乡会为“纽约疫情重镇” Elmhursty医院捐赠医疗物资 图源:CAIPA


说到警察局,我想说,纽约的警察很不容易。为了维护这个艰难时期城市的运转,他们始终在一线,坚守着责任也冒着风险。前段时间有一天,早上我要赶去诊所上班,开车在途中被警察拦下了。因为纽约已经严格执行“社交距离法令”,要求“无事不要出门”,“两人之间六英尺”,“若无理由开车出行会罚款,400美金”等。不过,当那位警察问清我的医生身份和原后,马上就放行了,表示“对医护人员必须开绿灯”。


这事让我很感动。看新闻说,纽约的警察也有很多人被感染了,希望他们的自我保护措施也能做到位。


时报广场,正在巡逻的纽约警察局巡逻车。在疫情之下,纽约警察仍然在支撑着这个城市的安全运转,他们的健康也受到挑战。 摄影:Ohia


最近,我经常会想起科莫州长在贾维茨中心那番感性的发言(3月27日新闻发布会)。他提到:“记住今天吧,十年之后,你和你的孩子或孙子会回忆今天,悼念今天失去的生命,你会为此流泪,并会记住他们的面孔。”


他说:“我们一定会度过难关,因为这里是纽约。”


哈德逊河上,一支海鸥在阳光下飞过。照片摄于1月,当时的纽约还处于安宁之中,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一场灾难正在逐渐逼近。但是最终,人们一定会度过难关。摄影:Ohia


纽约州长的这段发言,也代表了美国精神,这是一种不会被击倒更不怕被唱衰的精神。我借用一位作者的话说:“在危机时刻处处闪现的那种淡定从容感恩守护的人性的光辉,也正是这个伟大国家的建国治国精神。


——END——



张进(JIN ZHANG),一位身在纽约的华人医生。观念上的地球公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硕士,纽约科技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她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现代文学大家张恨水的孙女。在美从医近20年来,这次疫情,让张进医生亲历了纽约医疗体系在极端环境下的应对措施。


张进医生小时候,张恨水家族图。

最前排张恨水前面的小姑娘为张进  图源:网络



WUE Compaign


WUE·纽约 |一位纽约音乐人的疫情日记(1)

WUE·纽约 |一位纽约音乐人的疫情日记(2)

WUE·亚特兰大|“慢半拍的总统”与疫情下的选狗比赛

WUE·德国|疫情下斯图加特的一天24小时

WUE计划|疫情之下,你还好吗?你看见的世界怎么样了?

WUE·NYC | A Cronavirus Journal of A New York Musician(2)

WUE·Atlanta | Dog Day of Atlanta

WUE|We expect to hear from you amid the pandemic!



撰稿/地球公民 JIN ZHANG

翻译/地球公民 Sunny

编辑/地球公民 Cici

主编/ 地球公民 Ohia



我们都是观念上的地球公民

这里是地球公场(WUE-WeUnitedEarth)

在这里

我们呼吁理解、联结、合作、彼此支撑与爱


如果你也期待社会的互信与协作

你也想呼唤大家放下轻慢和偏见

你也在意人类的苦难和希望

请加入我们

一起在地球公场生长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

或邮箱weunitedearth2020@gmail.com



如果你也被感动,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的医生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