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怪现状之凭证如厕

文先生说 文先生说 2023-11-06


1

文先生说


有些事,纵使放在电影里也觉得荒诞。

据白鹿视频报道,广东阳江市一学校高中生需要带洗手间通行证才能上厕所。

学校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学校自己内部管理的事情。

9月25日,阳江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证实通行证的确存在,但具体情况还在了解中。

身为高中老师,看到这个新闻首先感到的就是窒息。

高中生已经很苦很累,如果上个厕所还要凭证,那学生内心的压抑可想而知。

监狱里犯人如厕尚且不需要通行证,更何况是教书育人的校园?

如果罔顾学生身心健康,打着便于管理的旗号为所欲为的话,我建议学校可以更进一步。



2

文先生说


有了如厕证,是不是需要守厕人和巡查厕所的领导?

要不干脆聘请“史珍香”为厕长,下辖五个副厕长和一个外包员工好了。

然后引入厕所大数据智能反馈系统,密切监测学生的如厕情况,上厕所时间超过两分钟就报警,在全厕所营造一种争分夺秒舍生忘死的高强度备考环境。

五个副厕长专门用来做PPT和数据统计,排除伪如厕学生、非必要如厕学生和超时如厕学生,并通过量化考核把如厕任务压实给班主任,要求生生有监管,事事有着落,时时有回应,次次有交代。

门口立一块金碧辉煌的大牌子,上书教育局领导墨宝:厕所重地,闲人免入。

厕所墙上贴满数理化公式和必背古文,专用厕纸上印满英语单词,音响里滚动播放诸如“如厕浪费一分钟,高考跑输一万人”之类的催命魔音。

是为厕所文化建设。

重金请乡下耍蛇的国际大师来做法,得出“三天不拉屎,考上985”的神仙结论。

以此为理论依据,要求学生三天只能上一次厕所。

超过次数的收费,借鉴某通信公司的宝贵经验,实行双向收费。进厕所收一次,出厕所再收一次。

学习西方的卡脖子技术,把上厕所与订资料书、订校服等绑定。

不办厕所通行证,就让学生在学校寸步难行。

这是厕所经济建设。

砸钱买几个好苗子,等他们考上清北,就大张旗鼓地宣传:在教育局的热情关照和校领导的亲身指导下,第一时间办了厕所通行证,所以吃嘛嘛香,学嘛嘛会,福报满满,高考大捷。

并顺势拍卖厕所通行证001号。

同时,加大对操场通行证、食堂通行证、宿舍通行证的研发力度,构建全链条政策体系,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

挖掘厕所立校基因,打造厕所强校品牌,争取魔幻联动,实现跨越发展。

上述建议均可免费无限制使用。



3

文先生说


我想起了小学同学杜子腾。

他说,如果我当了卫生委员,就办个厕所通行证,每天只发给一半的人。你帮我守门,允许你每天带三个人上厕所。

老师们听了,笑得前俯后仰,“你小子真坏,拉屎撒尿也想管着?”

刚进入社会,屡屡碰壁,感叹道:除了上厕所,没有关系寸步难行。

没想到,现在学生上个厕所都被人盯上了。

更荒唐的是,搞出这个规定的人,还打着内部管理的旗号。

意思很明确,这是内政,外人无权干涉。这是管理,是为学生好,外人不要干涉。

只有把学生当成机器,才会如此苛刻病态;只有把学生当成牛马,才会如此不近人情。

闻所未闻,滑天下之大稽。

凭证如厕,奉旨更衣,怜我校园,怪状横行。

教化之义,在于明德,起于亲民,止于至善。怜我学生,疲累繁多。

END

最近文章
35岁优秀教师患上痴呆症

PS:由于公众号改了推荐机制,请大家把“文先生说”设为星标,以便更及时地阅读文章。不然一段时间没看的话,公众号就不推荐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