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吕老师死于一群心理有问题的人

文先生说 文先生说 2023-11-06


1

文先生说


网上很多人认为吕老师死于心理问题,这其实是一群被驯化成功的木偶人不理解另外的人而已。

先看看下面的聊天记录。

一张是晚上八九点了,仍然不敢回学校,因为回学校就要被逮着去工作。

另一张是搞活动,班上学生集合跟放羊一样,然后被领导当着学生面批。

别的先不说,小学生闹哄哄的,难道不是常态吗?

他们能搬着凳子下楼,就已经不错了,难道要他们像中学生一样自律?

退一万步讲,吕老师只是个工作一年的年轻人,缺点威慑力也正常,有必要在这上面较劲?

明明可以私下里说说的事,却采取了最羞辱人的方式。

这是女老师的心理问题吗?

在一个事情多,要求高,不近人情的环境里,谁不抑郁?

更何况,聊天记录反映的只是冰山一角,吕老师遭受的不只有这些。



2

文先生说


有一种人,从小就很乖,一直都是好学生。

他们被教育得很好,要服从管理,要遵守规则,要努力奋斗,要自省己身,要有集体荣誉感。

都是很好的素质,如果大家都这样,社会就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同世界。

但现实是残酷的。

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自己不讲道德,却随意挥舞道德大棒;自己利欲熏心,却要求别人甘于清贫乐于奉献。

这种人一旦走上领导岗位,下面的好孩子就遭罪了。

好孩子的那些优点就成了他们的致命弱点,他们的高素质好品德在另外一些东西眼里都是可以被利用被驯化被压榨的特质。

有些人熬不过,因为这跟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不一样,也跟他们理想中的世界不一样,他们无法接受。

被家人支持的会选择辞职,缺少底气不被支持只能干熬。

干熬的结果就是抑郁,抑郁的尽头就是死亡。

所以学校教师抑郁比例高得学校不敢测试。

熬过来的人,养成了讨好型人格,变得习惯性服从,温顺懦弱不敢反抗,成了某些人眼里最好用的牛马。

有些人活了一辈子,最后却对一个23岁的年轻女老师没有一点同理心,反而高高在上,冷血无情,扔下一句硬邦邦的话,“她太脆弱了”。

朝强者当面反抗不敢,朝弱者背后捅刀心安,牛马都干不出这样的事来。



3

文先生说


我的读者朋友梁馨文在上一篇文章里留言:

他们大多都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不知道怎么把已经能够吃饱饭的人们的时间和精力利用起来去创造,他们不敢也无意做任何创造性的工作,他们甚至害怕创造,怕新的东西冲击自己的老朽腐臭,他们对上通过谄媚,跪舔,出卖灵魂来获得权力,对下通过透支,消耗,压迫来享受权力。

他们让你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他们让孩子5:30起床,11点睡觉,把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了填饱肚子拼尽全力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套上了“学习”的眼罩,蒙在了驴子一样的老师和孩子身上,来消耗、透支、压迫老师和孩子,也让孩子提前适应牛马生活。

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把人们本应该用来书写、绘画、玩音乐、创造、看花开花谢日出日落、与人交谈举杯拥抱大笑的时间占用,用“吃苦”美化,通过透支、捆绑、机械重复和做无数的无用功,来消耗下位者,让每个深陷其中的人精疲力尽,再互相投射怨恨,形成互耗互害的永动机,彼此牵制,让大家继续活在远古时期,活在为了吃饱饭(保住一个工作)就已经拼尽全力的状态。

他们不给你任何空间呼吸、思考、感知、休息,让你没有精力再做其他事。

无数人在这个过程中扭曲感知失调,变成机器,一些人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不堪负重,轰然倒下……

从这个角度看,吕老师不是死于心理问题,是死于另外一群心理有问题的人。



4

文先生说


学校通报已经出来了,辟了个不痛不痒的谣,非教学任务过多等根本问题一个不提,最后落脚为“全力做好基层教师的心理关爱”。

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这些年遇到想一死了之的同行,我都劝他们先好好活着。

死是无甚意义的!

他们不会因为你的死而心怀内疚,甚至连一声叹息都不会给你。

无限悲痛的只有家人。

死也是不值当的!

好死不如赖活。

以后还有几十年,总能蹲到一波祖国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红利。

只有好好活着,才有无限可能。

写在最后:好久没写这么长的文章了,也没这么用心的更新了。

一是可怜那个23岁的生命以及提着一口气教书的同行;

二是觉得吕老师都以死发声了,如果我们还毫无波澜,那也活该被拿捏了。

END

最近文章
吕老师大约是白死了罢
PS:由于公众号改了推荐机制,请大家把“文先生说”设为星标,以便更及时地阅读文章。不然一段时间没看的话,公众号就不推荐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