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内某985名校厕所里丑陋一幕曝光:世道变坏,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

未忧小姐 励职派 2022-05-10


菜单栏“精品资源”  免费领取 2300套 PPT模板



大家好,我是未忧。


11月5日,#网曝某大学一男生偷窥女生上厕所#冲上了热搜。



起因是某大学的表白墙收到了一篇投稿。


是来自一个女生的控诉:


之前发生了一些事,让她开始怀疑有人在女厕所偷窥。


结果第二天上厕所的时候,刚好从门缝拍到了一个偷窥的男生。



如果有人对“在厕所被偷窥”没什么概念,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动图。


▲概念图,2021年8月广东一名女士上厕所被偷窥所拍


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从没想过,这种事竟然会发生在大学校园里。


根据投稿女生所说,当天拍到照片后,她找到保卫处调取监控,保卫处让其等通知。


大概是真的被吓到了,事发当晚,女生又报了警。


随后她跟警察一起进监控室查看监控,拍到了偷窥者清晰的正脸,并得知了该男子名字、所属院系等信息。


图源:@南京大学表白墙


“被偷窥事件”的发生,已经对当事女生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影响。


据女生说,

“旁边有人的时候会害怕,没有人的时候更会害怕,一点小小的动静会把我吓一大跳。


甚至一闭上眼睛,脑子里就是那个变态的脸,和他趴下来的样子。”


如果女生描述属实,那她很可能已经患有了一定程度的“PTSD”,也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种症状不仅难以治愈,更可能会伴随终生。


不过既然偷窥者被找到了,之后对其进行相关处罚,倒也算是亡羊补牢了。


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偷窥者似乎并未被严惩。


半个月后,该女生则被通知:


“因客观原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做出处理。”


图源:@南京大学表白墙


这让女生几近崩溃。


这里的客观原因是什么,并未告知。


但保卫处的态度,开始让整件事变得暧昧,


“息事宁人,不要告诉父母。”


图源:@南京大学表白墙


为什么如此双一流大学,一边没有严惩坏人,一边还要让受害者“息事宁人”?


这不得不让人们联想到一些阴暗的情节。



在这篇投稿的最后,女孩说:


“每个人都让我等。也不知道在等什么,可能是在等下一个受害者吧。”


其中的无奈不言而喻。


有人说,当你在家里发现了一只蟑螂,就说明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早已有了一千只蟑螂。




果然,没过多久,下一个受害者出现了。


表白墙出现了新的投稿。


一个女生爆料,自己曾在10月21日被人尾随,当时自己警惕性比较高,发现了尾随的男生,但因为害怕被报复,所以没有把这件事曝光出来。


在帖子中,她提到尾随者的大致样貌,表示这件事给自己也造成了一定精神上的影响:


“听到后面有脚步声就会手脚冰凉。”


校内账号@南京大学表白墙


同样遭遇的,还有另一个女生。


她也因为发觉被人尾随,所以上厕所的时候,用手机打开照相机看外面,发现了趴在厕所门缝的偷窥者。



一切发生的太快,这名女生都没来得及反应。


偷窥者发觉自己被人发现后,直接跑掉了。


这件事,她没跟任何人提起过,因为她也害怕“被报复”


校内账号@南京大学表白墙


接二连三的爆料,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偷窥者被抓后未被严肃教育,无异于默认允许了他们的无耻行径,这足以使其疯狂。


而网传“偷窥男被罚400元后释放”更是点燃了大众的怒火。


一边是受害者的战战兢兢,另一边却是对加害者轻描淡写地处罚。



如果偷窥尾随女生的处理后果是如此,那是否他以后会继续偷窥?甚至直接对女生实施侵犯呢?


没有人知道。


群情激奋下,学生们自发进行了一场联名活动。


他们在学校的告示栏上贴满了联名信,用大字书写:


“我们不要被偷窥!我们要严处变态!我们要学校公开回应!”


满墙血红的手印彰显了他们的态度。



这不仅是对受害者的维护,更是一场关于尊严的维权:


“上一个400元买尊严的时代,是奴隶时代。”



随着越来越多人自发加入这场活动,很多相关的话题也上了热搜。


这让某些人坐不住了,开始了进一步的行动。

很快,宣传墙上的信件和宣传语被保安清除;


线上的话题也同样被清除;


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蓝色的词条变黑,无可奈何。


光秃秃的宣传栏里,只留下一片孤零零的卫生巾。


血色印染着“好看吗?”三个大字,宣告这里曾经存在着什么。



可学生们的反抗就到此为止了吗?


显然没有。


大禹治水曰:疏而不堵,才是最好的治水办法。


生活中亦是如此。


没有理由的压迫,只会换回人们更激烈的反抗。


保安前脚撕掉宣传物料,后脚就有人再贴上,甚至发声质问:

“发声被忽视,请愿被撕毁,你们在维护什么?


在鼓励什么?在压制什么?在恐惧什么?”。



网上的热搜被撤掉,那就不停地发相关词条,直到被人看见。


让人感动的是,这次不只是女生,很多男生也加入了活动。



在宣传栏上,他们曾用大字写到:


“我们不会就此停下。”



所有的“反抗”,只是为了维护学生们心爱的大学。



正如某位女生所说的那样:


“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女生,我只是不想过上厕所都要提心吊胆的生活。”


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热爱的东西在奔走。


在众多学生的努力下,部分领导出面道了歉,表示会更多的听取学生们的声音,也一定会严惩偷窥者。


网上也有疑似偷窥者的当事人发帖称:


11月5日,学校对其下达了留校察看一年的处分。



当事人自己表示:


“对当前的处分决议有意见,希望校方能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如果不能,将主动申请退学以谢罪。”

然而就算是这样,居然还有人问:


“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公平吗?”


“如此毁掉一个寒窗苦读多年,才考上大学的学子?”


抱歉,我对这个偷窥者的经历没有不感兴趣。


相较于与一个偷窥者共情,我更能感受到受害者所承受的痛苦。


《教父》中有句话,我很喜欢:


“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人生在世,所有的宽容和体谅,都应有所底线。




在电影《疯狂的代价》里,有一对父母离异、相依为命多年的姐妹青青和兰兰。


雨夜,放学路上,兰兰被一个过路的司机拦下。


本以为是个送她回家的“好人”,没想到趁着四下无人,司机被强暴了她。



事情发生后,姐姐青青一门心思想为妹妹讨回公道,不管她愿不愿意,就要拉着她去各种公共场所辨认罪犯。


这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兰兰被强暴的事情。


没有人在乎施暴者是谁,而是把目光都聚焦在了兰兰身上。

为什么被强暴?


做了什么事?


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就她有事?


窥探、议论、辱骂...羞耻像暴雨倾盆而下,浇在这对父母离异、相依为命的姐妹身上。


从以前到现在,哪怕人们的包容性更强了,可喜欢关注受害者的风气从未消失。


铺天盖地的“窥探”,让人头皮发麻。



更可怕的是,犯罪分子也在暗中,关注着她们的一举一动。


在寻找罪犯的路上,妹妹被迫一次次回忆案发现场,一次次辨认可能的嫌疑犯。


一次又一次把她拉回那个,她最不愿回忆的雨夜。


生活里的种种遭遇,让兰兰从活泼可爱变得一言不发,经常被问话的时候拒绝回答,几度想要放弃找人。


姐姐青青却从未放弃复仇的念头。



正是因为姐姐的执着,在日复一日的搜索中,妹妹在大街上终于发现了施暴者的身影,随后二人顺藤摸瓜,找到了一些线索。


在最后的抓捕过程中,被逼到疯狂飙车的罪犯,对二人怒吼:


“你干嘛没完没了!”


“本来已经没事了!”



是啊,只要姐妹二人都不说,那长大以后也不影响结婚、生子。


可不是没事了嘛。


那她们为什么非要如此疯狂地寻找一个罪犯呢?


可当错误成为一种盛行,难道坚守正义的人就是愚蠢吗?


《熔炉》里说:


“我们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改变。”



不要等所有人被害者噤声后,才来故作高深地说:


“世界本就如此。”


可从来如此,便对吗?


生活里,人们总是习惯性对受害者说,


“算了吧,就这样吧,何必呢...”


总想让他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却不敢举起正义的矛头对准施暴者,间接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这些年性侵事件这么多?”



其中最高赞的回答是:


“社会从来没变过,是人们的意识苏醒了。


曝光越来越多只是个开始,要从曝光的量变达到社会意识完全觉醒的质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敢于揭露社会黑暗现实,这不仅仅代表了人们向光明迈进的一种态度,更是对那些本来清白之人的一种维护与肯定。


人间需要正义,也需要坚守。


这是属于我们的“觉醒时代”。


作者简介: 未忧小姐,关注时事和自我成长的斜杠大龄女青年,无聊时总想和世界杠一杠。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励职派”(ID:xzzhichang),转载请联系公众号。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