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海归回国人数将突破60万!博士毕业后的你将如何选择?

2017-06-16 Boom 学术大爆炸


十多年前,每出国留学的7人中,大约归国1人;现在每出国留学的7人中,大约归国8人。这一现象的转变,正预示着留学生归国热潮的到来。


近期,LookinChina联合GUCCU(全球名校中国职业发展联盟)发布了《2017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根据对15万全球海外大学留学生、归国海归人才及1000+企业的调查显示,2017年留学生选择回国的人数预计突破60万,这个数字明显超过了今年出国留学的人数。


6月9日国内某大型招聘网站又发布了一份《2017海归人才生态报告》,它随机抽取了简历库中毕业于2015-16年的海归,同时对121名毕业于2016年的海归做了访谈。报告再次验证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创业,归国正逐渐成为主流。


什么原因致使留学生偏重回国发展?


1目前国内的发展环境


近两年,每年出国人数的增幅维持在10%左右水平,且整体增长幅度较小,而同期归国人数却达到了80%左右的增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曾长期在海外工作的人员正逐渐向国内迁移,迁移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目前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稳定的政治环境、不断优化的就业、创业环境等方面,同时相对于海外频发的恐袭而言,国内安全指数较高。


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化已逐渐成为近年来持续升温的话题与发展目标。在『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目标推进过程中,人才是核心因素,能否组成优质的团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具有海外留学与工作经验的人才,是实现国际化战略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各大企业争相抢夺的焦点。


对于高校和外资公司的企业来说,这一现象显得格外突出。


换句话说,国内的企业发展需要“海归”,而国内的市场也对“海归”有吸引力,回国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2国外移民政策紧缩


海归的回国理由各式各样,《2017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中显示,54%的海归主要看中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还有超过40%的人是因为归属感回国。但有一条重要的隐形因素是新西兰、美国、英国以及澳洲移民政策收紧,以英国为例,梅姨上台后,针对移民的政策铁腕手段频现,譬如:

  • 许诺将移民人数减少和控制在数万人内

  • 将聘用移民员工的公司支付的移民技术费提高至每年2000英镑,并用该部分收入加强国民技术培训

  • 针对技术工人短缺行业设计移民政策

  • 留学生毕业后逗留时间缩短


这一系列的紧缩政策,将原本规划在海外发展的留学生们打回“原形”,当国外的移民政策紧缩,而国内的发展趋势良好后,留学党们自然会选择回到熟悉的城市、熟悉的亲人生活与工作。


3归国后的薪酬待遇


根据《2017海归人才生态报告》数据显示,从全国来看,海归的初始薪资集中分布在4001-8000元/月,占比为46.2%。从城市分级的数据来看,一线城市如北上广深地区的海归,全职工作的初始薪资在6001-8000元/月,工作在新一线、二线及三线城市的海归月薪在4001-6000元/月的占比最高。也就是说,工作地区经济越发达,薪酬越高,海归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分布与所在城市整体薪酬分布一致。


总的来说,海归在国内的第一份工作薪酬会受学历影响,整体显示是学历越高薪酬越高。


其实,相较于几年前而言,海归对薪资的需求已经趋于理智,英国海归对自己的薪资期待大多维持在7-9万/年区间内,美国毕业生的期待值则在9-12万/年区间内。除了薪酬待遇外,“年假”、“入职培训”、“住房福利”等福利也是海归们关注的重点,根据LockinChina的调查,“很少加班”这一项并不在海归群体着重考虑的因素中,而迫不及待证明自我价值恐怕才是海归人群真正的心声。


企业更偏重个人能力而非海归光环


随着海外留学人数和归国人数的增加,海归不再是稀缺资源(博士仍旧是紧缺型人才),企业HR也面临这很多选择,对于海归群体的认知也越来越理性。招聘中,企业更看重海归个体的能力,而不是本身携带的海归光环。在此,以博士为例:


一个合格的博士会具有Critical Thinking,相对于本硕的同学来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都有较大的飞跃,在工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他们不会单纯的服从上级“命令”,做一个只会单一思考的工作,而是用批判性思维辩证的看待“命令”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于重要决策的得失能给予预判,Carry整个团队的前进,成为带向最终胜利的领袖。而这正是HR在招聘博士时最看重的部分。



今日话题

毕业后

你是选择在留学地发展

还是选择回国发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为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学。



大爆炸推荐阅读





 征稿啦! 

稿件要求:
1、篇幅在2K字以内,特别优秀的稿件可适当放宽;
2、可投稿的类型包括:海外学习经历/经验及学习技巧;学术会议介绍、Paper介绍、Paper Review、专业课程解析、对PhD相关专业或课题学术方面的心得感悟等。

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来稿请投递至:ping.li@ukcneducation.co.u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