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天看电视超过1小时,3年后孩子的变化让人吃惊!后悔才看到

2017-05-02 有才家长帮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句台词:“千万、千万、千万别让孩子,靠近你的电视,最好是别购买、安装,这最最愚蠢的东西”。


情景一

目开始了!还不及电视高的宝宝,站在荧光幕前仰着头,全神贯注,紧盯屏幕。


这时你会想:妈呀,终于安静下来了,也可以得空干点自己的事情了,虽然知道看电视对宝宝不好,但少看一会应该没事吧!


情景二

上学后,孩子沉迷于手机的情况特别多,孩子每天放学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直奔电视机打开电视机,先看尽兴,再写作业,导致孩子作业每天都写到很晚,长期下去,严重影响了孩子学习和睡眠,而且孩子的眼睛也特别容易近视。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喜欢看电视就让他看嘛,给他一个美好的童年。其实,我们都深深地清楚:看电视有损孩子的专注力,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对眼睛和大脑也有很大的损伤。


每天1小时,注意力将有大差别


曾经有调查研究显示,如果孩子在他们1—3岁时每天看一个小时的电视,那么孩子日后出现注意力缺陷的风险便会增加近10%,而且一般要到他们7岁左右才显现出来。


这也就不难解释,当孩子入学后,上课总是小动作特别多,写作业时总是坐不住,喜欢东摸摸西弄弄的原因了。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那家长可以留意一下,孩子是否平时看电视或电脑的时间超过了1小时甚至更多?


因为许多电视节目的快速画面转换容易“过度刺激”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使他们无法适应现实世界的慢节奏,觉得现实“没劲”。而且孩子的精力那么旺盛,正是需要多跑动的年纪,如果看电视的话,就等于占用了大量原本有利于培养注意力的活动时间,如阅读、运动、游戏等。


每天1小时,3~4年后注意力差于同龄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孩子长期看电视的九大坏处


坏处一看电视替代了孩子的玩耍,而玩耍对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


坏处看电视阻碍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因为看电视是单向的,语言学习需要通过交流来实现。


坏处看电视阻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因为孩子处于被动的灌输。


坏处四:看电视限制了孩子的感觉体验,感觉体验丰富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坏处五:看电视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使孩子今后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坏处六:看电视多导致活动减少,使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降低。


坏处七:看电视多的孩子习惯不假思索地接受信息,懒于思考和探索。


坏处八:看电视多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差,因为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体验。


坏处九:看电视会上瘾,看电视多的孩子会受到电视中购物消费的影响,养成不良消费习惯。


改变小电视迷的有效方法


有“妈妈导师”之称的蒋佩蓉在其文章中给出了一些建议:


1.限制电视的使用。当你们确实要看电视时,仔细研究并选择节目,再陪伴孩子一起收看,看完接着分析、讨论其内容。


2.对幼童而言,确保他们理解他们正在观看的东西不是真实的,不要因此对现实感到困惑。


3.一起收看并讨论一则电视广告。解释这广告是怎样被设计出来,是如何让你想花钱买它推销的东西的;也可以分析当一个玩具或商品售出后,谁从中获利最大。在你的孩子选择或收看电视节目(正如他要选一本书来读,或选一个产品来买)时,帮他培养洞察力。告诉他要做一个有判断力的聪明的消费者。


4.不再把看电视作为一项奖赏或惩罚。那只能增加它在你孩子心目中的价值。



5.不允许在做饭或做家庭作业期间看电视,除非网络或电脑对你的孩子完成其功课而言是必要的。


6.和你的孩子一起干种种家务,而不是当你在家正干自己的活时,把电视当临时保姆用。


7.读书,相互对着朗读,互相一起朗读。


8.花时间和人相处,玩真实的游戏。享受户外活动。还可以聊天、辩论,以及参与讨论。一起研究一个课题。一起学有趣的东西,不管那是新乐器、新手艺、跳舞,还是运动。


9.每天给孩子们一段安静的时间,短期内干坐着什么也不做,以训练你的孩子对付厌烦、沉默和其他问题。


“如果你能让孩子在12岁之前不看电视,他们终生都将获益。”

  ——马丁·洛森


把孩子交给屏幕上的虚拟世界,除了能让家长轻松一些之外,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平时多多陪伴孩子,才是阻止孩子看电视的最好办法!


特别推荐

不吼不骂就能解决教养难题?| 试试这七个“脑洞大”却有效的家庭纪律

孩子越优秀离我们越远,为什么我们还要让他们努力?

妈妈越舍得用孩子,孩子未来的成就越大!

一个故事教会你如何做一个好爸爸!

孩子上兴趣班最佳年龄大全:不拔苗助长也别错过黄金时间(抓紧收藏)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



看图猜成语


答案获取方法:请关注"有才家长帮" 微信号:youcaijzb,在公众号对话框中回复关键字“猜成语502”,即可获得答案。



长按下面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有才家长帮" 微信号:youcaijzb

回复关键字,更多精彩资源等着你来领取!


如果你想和家长们、各领域专家们交流教育、升学等各方面的经验,可以添加群主入群。

长按下面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群主(微信号:summerli61)

学前育儿交流群|学龄儿童交流群(小升初)|微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