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战场之外的战略对抗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7-19

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及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的转型和反攻

父亲,我们的精神家园

俄乌战争观察:千年成精的土耳其或成俄乌战争最大受益者

俄乌战争观察:北顿涅茨克战场和苏沃金走廊


6月27日,ISW发布26日俄乌战争简况图。并且解释简况图如下:

俄军继4月29日袭击基辅以后,在G7峰会时间再度远火袭击基辅;

俄军进行对乌作战指挥机构的调整。上将根戴日德科可能已经接任乌克兰战区作战指挥官;

俄军继续进攻赖西昌斯克西南郊,并巩固了对北顿涅茨克和周边定居点的控制。俄军正在巴赫穆特以东开展行动,以保持对巴赫穆特至赖西昌斯克公路的控制。俄军对斯洛维扬斯克西北部进行了不成功的地面攻击;

俄军加强对扎波罗热及赫尔松沿线乌军阵地的炮击。


6月27日,俄军对乌克兰全境火力袭击示意图。


6月27日,乌东及顿巴斯战场态势图,具体情况请点击参考《北顿涅茨克战场和苏沃金走廊》相关内容。


通过上面的ISW机构发布俄乌战争简况图等战况图,可以发现6月27日的俄乌战争态势或者顿巴斯战场,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上篇文章《北顿涅茨克战场和苏沃金走廊》有着详细的解释和推演,这里略过。


这是可以看到的俄乌战争的直观部分。


可是,作为正在一场正在进行时高科技“混合战争”,俄乌战争在战场和战况地图以外,其实还存在着非常重要的非武装对抗内容。


受国际格局和政治、外交影响,俄乌战争的武装对抗内容,实质上已经成为了影响俄乌战争走向的最强力量。并且正在战略面上影响和决定着俄乌战争的走势。


其中,影响最大为二:


正在进行的德国G7峰会,以及正在发酵的苏沃金走廊危机。


写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声明:


本文为我个人综合开源消息对俄乌战争的纯粹技术性分析,完全不存在站位问题,请朋友们理性和独立阅读文章,回复尽量趋向技术范畴。不必涉及政治,更不必上纲上线,累人累己。多谢。)


先说G7峰会。


柏林当地时间6月26日,在德国阿尔卑斯山的埃尔茂城堡召开的G7峰会,注定会成为决定性影响俄乌战争走向的事件之一,被载入历史。


这次会议持续3天,到6月28日结束。


会议主题为俄乌战争、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问题。


然而,等到会议刚刚召开,参会的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7国领导人及欧盟和欧洲理事会的领导人即急迫发表声明,宣布G7国家将无限期向乌克兰提供财政、人道主义、军事和外交支持,并将“在必要时”支持乌克兰。


在6月24日至6月26日,正值俄军完全夺得北顿涅茨克地区,占据顿巴斯战场主动,颇有单向宣布胜利继而巩固战线,继续压缩战争规模进入边打边谈态势的条件和意图。


6月27日,俄国防部发布俄军对乌克兰波尔塔瓦地区进行导弹袭击照片。


6月27日,乌军发布照片,德国榴弹炮PzH2000在顿巴斯前线投入作战。


掐准这个档口,G7峰会高调宣布援助乌克兰进行战争,用意明显,且大幅抵消了最近几天俄军在顿巴斯战场及占领北顿涅茨克取得的有限战役胜利。


显然,俄乌战争在战略层面上的走势非常明显:


只要乌克兰能够坚持抗战,能够源源不断获得外援,那么,俄军在没有进行战争动员,唯有进行有限规模的“特别军事行动”作战,纵算攻城略地,最终,随着数个月、一年、或者数年的时间推移,俄军都会面临乌军在全面完成北约体系武器装备换装完成后的大举反攻。


外援,将在战略上决定俄军的胜利希望非常渺茫。


综合开源消息,经过4个多月的战场观察,美国朝野目前对俄乌战争态势可谓非常清楚。同时,无论美军参谋部、ISW机构,均对俄军战力评估大幅调低。


目前,北约及美军方面并不认为俄军夺得北顿涅茨克也并非夺得俄乌战争的“决定性的胜利” 。


北顿涅茨克之战结束,相隔北顿涅茨河的赖西昌斯克可能成为俄军接下来的主要攻击目标。然而,俄军既然进攻北顿涅茨克耗时一个多月,如要跨河继续仰攻乌军设防更为坚固、兵力更为充足、地势较高、地形复杂的赖西昌斯克,显然要耗费更长时间。


——赖西昌斯克地势较高,适合高地部署观察哨位等,视界宽广,在战术上极大有助即时投放火力。


赖西昌斯克即为乌军消耗俄军攻势,争取后方军队整编换装的俄乌战争的战略阵地。


同时,赖西昌斯克作为卢甘斯克州最后一个标志性城市,如果再被俄军攻占,其政治价值可能远超北顿涅茨克。


因此,无论北约、43国、G7,都着眼在赖西昌斯克这个要点。


他们需要在赖西昌斯克之战期间,切实加强军援,快速实现乌军的武器装备的北约体系化,继而推动俄乌战争的真正逆转。


为此,会议期间,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和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进行会晤。综合开源信息,作为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对俄态度最强硬和最妥协的两个欧洲大国的元首,约翰逊和马克龙明确认为,在俄军占有战场优势的情况下“平息冲突”,会导致乌克兰长期不稳定,并予俄国“永久操纵主权国家和国际市场的许可”的可能。


6月27日,G7峰会上的G7和欧盟、欧洲理事会的领导人。


英、法两位大佬高调表态,明确表示不希望俄乌战争在短期内停战。


同时约翰逊更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出访英邀请。


无疑,在乌军失去北顿涅茨克的被动态势下,G7峰会的声明和英法领导人的喊话,既清楚地给了强力军援乌克兰的信号,也予以被动态势下乌克兰继续抗战的信心。


果然,6月2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给G7峰会的视频致辞,表示乌克兰现在绝不会与俄方谈判,乌克兰将在获得“强势地位”以后,才会考虑对俄谈判。


如此,乌克兰的坚决抵抗决心,以及北约、欧盟、G7国家等外援,已经构建成为俄国“特别军事行动”难以通向“胜利”的最大战略障碍。


再说苏沃金走廊危机。


位于波罗的海的加里宁格勒南邻波兰,东部和北部与立陶宛接壤,同时扼制中、西欧通向俄国的海陆通道,为俄国跨越北约及欧美国家战略防线后方,深入欧洲腹地的最具战略价值的最大军事基地。


近年来,为反制“北约东扩”,俄国在加里宁格勒已部署了S-400防空导弹系统、可装载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导弹,以及若干多种发射的配备及阵地。


就俄国的全球及欧洲战略而言,加里宁格勒就是俄国最主要的武装力量体现。


6月17日,立陶宛宣布,根据欧盟对俄制裁方案,从即日起关闭俄方从苏沃金走廊,过境立陶宛至加里宁格勒州的被制裁物资的铁路、公路等运输服务。


苏沃金走廊危机突然发作,有点像一场名为“俄乌战争”的篮球比赛中,正当俄国控球准备扣篮,球场旁的立陶宛确顺势扯掉了俄方的裤头……


全场观众为此惊讶、起身、嘘声、起哄。


显然,如果篮球比赛不讲规则,扯掉裤头必然可以帮助一方赢得胜利。


此前,立陶宛与北约和欧盟国家同步对俄关闭了领空。因而,随着立陶宛关闭苏沃金走廊相关通道,俄国从本土通往飞地加里宁格勒的运输通道,仅剩下从圣彼得堡港口过芬兰湾、波罗的海的千余公里的海运路线。


无论如何,俄国都无法依靠这条漫长的海运线来维持特殊时期的加里宁格勒的正常运转。


此外,既然小个子的立陶宛走出了关闭苏沃金走廊的第一步,就难说芬兰和爱沙尼亚不会走出关闭这条海运线的第二步。


如是俄国无法在第一时间快速解决苏沃金走廊危机,那么,芬兰和爱沙尼亚将大概率走出第二步。


可以说,俄国军事力量在苏沃金走廊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实质性挑战。


加里宁格勒和苏沃金走廊示意图。


显然,换个视角再看,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无论北约及欧美国家对俄国关闭领空,还是现在立陶宛关闭苏沃金走廊,都可以看着是北约和美国对俄国的战略空间和战略底线的直接挤压和测试。


然而,俄国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找到应对苏沃金走廊危机的方案。


立陶宛为北约成员国,设有美军基地,也是俄国能源输入欧洲的重要通道国,因此,俄国解决与善后苏沃金走廊危机,就将面临激发与北约冲突,断绝能源输出等等棘手问题。


如今,俄乌战争大战正酣,俄军绝无足够的常规兵力开辟新战场武力解决危机。


因此,俄国唯有以外交和核军演两个手段,谋求快速解决危机。


然而,纵然俄国怒火万丈,无论俄国外加抗议和6月21日在加里宁格勒地区完成长达一周的大规模演习,苏沃金走廊危机问题并没有得到丝毫缓解。


立陶宛关闭苏沃金走廊,实际上已经不动声色控制俄军战略威慑欧洲的主要力量。


而后,北约和美国必然协同立陶宛就苏沃金走廊危机进行谈判。


一轮,又一轮。


北约和美国非常需要从苏沃金走廊危机谈判争取时间。


谈判时间稍长,苏沃金走廊危机必然进一步遏制俄军在俄乌战争的攻势,尤其削减俄军对俄乌战争形成的核威慑。


最终,北约和美军很可能通过苏沃金走廊危机进行谈判,逆转前段时间在军援乌克兰和以高科技助战乌克兰的战略被动,增加援助诸如中远程导弹防御系统、远程火炮及弹药、雷达等军火。


苏沃金走廊危机和G7峰会的声明,即为北约和美国在俄乌战场之外对俄军的事实上的非常严厉的一次战略反制。


这是“混合战争”非武装对抗板块的重要内容。


而俄国及俄军如何应对,能否在短期之内化解,即为俄乌战争在7月的主要看点之一。


非常感谢诸君的长期以来的支持。晚安。


感谢诸君热心转发、转圈、点赞。



以文养文,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6月27日23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