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nergy Material Advances 专刊征稿 —— 面向氢能的前沿纳米材料

EMA编辑部 能源材料前沿 2022-09-23


专刊征稿



 面向氢能的前沿纳米材料


专刊主题简介


为早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减排目标, 改变人类社会过度依赖于化石能源的现状,开发绿色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十分紧迫。水解制氢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研究方向,因为氢是公认的最有发展前景的能源载体,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过程清洁无污染等独特优势。利用绿色氢能可构建氢经济来替代当前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碳氢经济,为此,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究高效、洁净的制氢方法。光催化、光电催化和电催化水解制氢是获取绿色氢能的三种途径,相关研究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仍面临催化效率低、成本高、催化机理不明确等瓶颈问题。要克服这些困难,离不开纳米尺度、原子尺度的催化剂设计与合成,同时需要从分子水平对水解制氢的基本原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本期专刊将重点关注面向氢能的前沿纳米材料,主要包括:涵盖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新型催化剂体系设计与合成、影响纳米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以及亟待突破的其它关键问题。



关键词


氢能

光(电)催化

电催化

纳米催化




客座编辑


Prof. Dr. Samuel S. Mao

E-Mail: ssmao@berkeley.edu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Samuel S. Mao,2000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毕业后担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专职研究员,于2004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任教,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并成立了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非营利性国际机构清洁能源工程实验室,现任哈利法大学(Khalifa University)产业教授和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名誉教授。他发表了近200篇研究论文(被引用约5万次)、发明80多项专利,曾担任2011年MRS春季年会联合主席、2012年和2017年清洁能源国际会议主席等。因其在清洁技术创新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Mao 教授被授予“R&D 100”奖;并荣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EGSCO教师教学奖以表彰因其在教育方面的贡献。Mao教授是八家高科技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其中包括开发了世界上第一辆混合动力电动重型汽车的公司。


Prof. Dr. Shaohua Shen

E-Mail:shshen_xjtu@mail.xjtu.edu.cn

西安交通大学


沈少华,2004年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应用化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热能工程博士学位。2008-2009年和2011-2012年分别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员。现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拔尖人才(青年项目)和长江青年学者。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合成、光催化器件和光电化学太阳能转换系统的研发。在Nature Energy、Nature Photonics、Chemical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用10000余次,担任Science Bulletin, Carbon Neutrality, Battery Energy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eScience, Nano Research青年编委。


Prof. Dr. Rengui Li

E-Mail:rgli@dicp.ac.cn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仁贵,201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2011年在东京大学K. Domen教授课题组任访问学者,2019~2020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Harry Atwater教授课题组任访问学者。201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太阳能光催化转化。他在Joule, Nature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等期刊发表60多篇研究论文,被引4700余次。李仁贵博士曾获国际催化大会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催化新秀奖等,是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的编委成员。


Prof. Dr. Zheng Wang

Email:zhengwang@rcees.ac.cn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王征,2015年于日本京都大学分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加入日本人工光合化学过程技术研究协会(ARPChem)任博士后,继而在东京大学和日本信州大学从事光催化全水分解研究。2020年,他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了温室气体转化和光催化研究小组,研究方向包括温室气体(CO2和CH4)的利用和转化、基于光催化的水解制氢、光热催化和光电化学过程等。








想了解更多细节,或咨询投稿事宜,欢迎您联系Energy Material Advances (EMA)编辑部:

E-mail: energymatadv@bitpjournal.org.cn

Tel:  010-68948375

我们会及时与您取得联系,谢谢!


欢迎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详细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