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05b第1冊 第五卷.B面P.121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1册 第五卷.B面P.121

00'03"
  依两个立场,这两个是都真实的。「谛」的话谛实的,一个是第一义谛,一个胜义谛。下面又说:「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了真实义。」假定你对佛说的这个二谛的法门,你没有办法分别得很清楚的话,那佛说的真正的意义,你永远弄不清楚。

00'32"
  关于这些问题也同样地说,真正要学戒,如果这个前面这个论上面的根本意趣弄不清楚的话,这个戒就学不好。那么在这里我也随便地给大家点醒一下,你们可以用不同的,不管是小乘、大乘,究实说来,他对这个概念都有很正确的介绍。这个是文字的认识,然后呢下面有一点,文字上面并没有说,可是我这里顺便告诉大家一下。

01'11"
  他说戒体是什么?就是纳圣法于心胸,就把那个我们前面听见的,圣人告诉我们所以成圣、所以了凡──了脱凡夫成就圣人的这个方法,能够领纳在我们的身心当中。请问:没有领纳之前什么状态?文字好像没有说,实际上对我们这是真正重要的。没领纳这个圣法之前是什么?无明,跟无明相应的行,跟无明相应的无明、行、识,这都是流转生死的根本,它所以流转就是这个,所以痛苦就是这个。因此这个地方,这个问答除了说明、解答这个疑难以外,还告诉:你不是要离苦得乐吗?对!那么你必须把圣人之法,领纳在你的心当中,取代你原有的无明相应之行。这样才起心动念,所谓「依体起用」,根据这个现在领纳的这个圣法,这是你的戒体,起跟这个相应的这种行为,这个行为就是你的因,这个就是非善即净。如果这个没有的话,那么所有的都是染业,就算是善的也在轮回三界之内,这是我们一开头一定应该认识的。

03'01"P.122
  因此诸位如果有意愿意研究这个南山三大部的话,你看三大部《行事钞》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说:「出家之士,禀戒为体,聚法居身。」三句话已经完全点出来了,这个出家不一定是说受具足戒的和尚;决心要跳出三界之外的所有的人,因此你受五戒也是、八关斋戒也是,后面会说这个差别,当然出家更是!反过来,就算你头剃得光光的像我一样,身上穿的这个衣服,算是出家的清净幢相,不是出家之士。出家之士一定要「禀戒为体」,绝对不是以前的无明相应的这种行,来这个地方主宰你的身心,没有用!在没有得到之前是什么呢?聚什么?聚世间的这个有漏之法,所以叫漏,现在呢聚正法成身。

04'16"P.123
  下面有几句话,所以「行必据体而修,故因名随行」,你的行为呀,不是以前无明、行所留下来这个轮回生死的识,你现在的行都是什么?善净的行,这个善净的行将来就是达到不可思议的功德的,如果是念佛,往生,参禅,大彻大悟将来,不管是你走哪一个。不过这种都是特别法门,戒是正规的通途常规,一步一步来,次第非常严密,这个才是!

04'55"
  所以他起心动念、举手投足之间,有他的法度,这个叫聚法成身,这个叫随行。随行是因,所以「身必称法而动,故果号法身」。那个很简单,所以因为你这样,所以这个因是圆满的,将来果是什么?法身嘛!因果之间的关系这么清楚。所以言教是告诉我们作为这个因,你得到了这个体以后这样,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啊!这一个啊!所以平常我们说:「啊!去受戒,戒很有功德、很好啊!」怎么受?不知道!戒是什么?不知道!种一点善根非常好。现在我们有幸地了解了以后,这地方怎么能不把全部精神投注进去!下面《济缘》,《济缘》是解释《业疏》的。

06'00"
【《济缘》云:「问:即法是体,法体何分?答:若望未受,但名为法,体是无情。若加期誓,要缘领纳,依心成业,此法有功乃名为体。】

来了!那么又说不即不离,又说非同非异,那既然是这样,那么怎么个分法呢?他就说了:在没有受的之前叫作「法」。说我听见了、我懂得了,这个叫作法,所以平常我们听经论得到的都是法。「啊,很懂!啊,好!」这个没有多大的功效。体呢?不是!这个时候的法是无情,换句话说不在身心上讲的,这个体是法──书本上头的东西,对你没关系。要怎么办呢?要加「期誓」!这个期跟誓是两个东西、是两样东西噢!戒的真正重要的全部内涵都在这里,下面会解释,所以我这里不先说它。

07'12"P.124
  有了这个东西以后要种种的缘,于是呢这个因缘聚合起来,你把这个圣法领纳在身心当中,于是成就这个业,这个业所依之处──心!不过这个心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名词,通常我们用的名词叫八识,就是依在这个八识田当中。平常我们八识田当中是无明,都是起心动念就是这个,叫随眠。现在呢,有了这个戒体下去了以后,起心动念自然而然以这个带头,你的行为都是戒法相应的,哪怕睡觉、哪怕吃饭。这是为什么你受了戒以后,只要不毁坏它,一天一夜,回向可以中品中生的基本原因。看见没有?这样!所以大家如果真正有心的话,我是建议你们还是走这条路,最稳当!不管你是哪一个,念佛是保证往生,而且中品中生,那么其他的要想增上的话,更是千稳百当!继续下去。这个依心成了业,「此法有功」,那叫作体啦!下面举个比喻,

08'26"P.125
【如药丸喻,药味各别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戒体也。丸非他物,即药成丸。虽异而同,虽同而别。如是知之。」】

那么我不一个字、一个字解释,就像药跟丸,药的话就是譬如说,现在西药我不知道怎么弄啦,譬如中药吧!那个是甘草、那是黄连,一样一样东西的话,每一个有它的每一个的味道,每一个、每一个的功效,兜在一块儿,分开来没什么多大效果。你现在把它全部放在一起煎出来,那个时候啊,也不是黄连味、也不是甘草味,咦,喝起来不晓得什么味,吃下去的话病就好了。所以这个法本身就是一样、一样的,然后呢兜在一块儿产生了这个功效,这个叫作体。所以说它一样吧?好像不一样,说它不一样吧?好像一样。因为黄连、甘草味道不一样,兜在一块儿,欸!不一样了。你说它不一样嘛,就是黄连、甘草兜起来的。这个不一、不异说明这个,我们要了解它的特征。再下面:

09'43"
【《资持》云:「问:行相何异?答:三业分之。」】

他又问,法、体问了一下,又要问行、相;于是这个回答很简单──这么三业来分它。这个一句话大有内涵在!因为这个内涵后面会详细地说,所以他并没有明白地这里一一交代,在这里我简单说一说。

10'13"P.126
  通常我们受了以后叫作愿体,叫作戒体,换句话说我受了戒了,内心当中有这个。下面呢,你的行为一定要根据你所受的继续地,叫随行;随行做到哪里,那么功德就产生多大,就这样。好像说,我今天跟你签了一个约,这个约成立了以后,将来这个约的功效是什么,然后你去兑现。喔!你去造房子我给你钱,房子造到哪里,钱就收多少,就是这样,所以彼此间要这样地配合。

10'55"
  那么「行」跟「相」,差别呢?这里说「三业分之」。三业是什么?身、口、意。「行」是指心来说的,「相」指身、口来说的,这个身、口不仅仅是看看这嘴巴、看看那身体,不是!就是我身体的行为。譬如我坐在这里,坐得端端正正,身上穿着几件衣服;如果在家人的话,那歪歪扭扭随便披一件衣服。那么这个就是说,喔!这个叫戒相。可是真正重要的不是在这件衣服上头,是不离衣服,是内心当中在这个说:我今天受了戒了,啊!自己深敬专念戒的功德,自己要这样认真持,还要撑出来代表佛法,作为人天师范。于是这个心情之下,你坐在这儿非常庄严,一点点不可以马虎,由于这个心里的状态所以产生外面的形相,这样,这是我们要分清楚的。所以真正的持,重心在意,身、口是具,具就是工具,那么这个后面等到讲戒行那一部分,是会详细地说明它。

12'19"P.127
  那么到这地方为止呢,就是前面关于宗体那一部分总纲的、大略地说明一下,总略这个宣说这个宗体的内涵。下面就要详细地、广泛地来叙说这个四门的内涵。

第一门 戒法

戒法中分为二章

    • 一通叙戒法

    • 二归戒仪轨

12'44"
  这个四门第一门「戒法」,戒法当中分为两章,一个是「通叙戒法」,一个是「归戒仪轨」。「通叙」就是原则性地把这戒法说明一下,说明了戒法以后,然后呢,原则说完了以后,这个戒法的内涵。既然现在我们讲的是《在家备览》,因此这个《在家备览》部分当中的「归」──归依是所有的佛法共同的,这个「戒」,则有五戒跟八戒,如果说整个的《南山律》的话,五、八、十、具统统在里头。

第一章 通叙戒法

通叙戒法中分为三节

    • 一示相彰名

    • 二略辨教体

    • 三显知由径

13'35"P.128
  然后呢,这个两章当中,第一章叫「通叙戒法」,我们看!通叙戒法当中又分成三节,第一个叫「示相彰名」,第二个是「略辨教体」,第三个「显知由径」。那么现在我们这个通叙戒法,是原则性、原则性地叙说这个戒法。那么戒法是什么内涵呢?说第一点哪,他说示相彰名,就把这个名词来说明一下,让你了解这个名词的内涵,这个相就是相状,这个内涵。譬如说,说汽车吧!那这个汽车拿得来,那说一下,所以这个汽车的相状,就是说明这个汽车的内涵。这个大概认识清楚,于是呢,再辨别它的整个的特征,以及深一步地说明、了解它的全部,这个就是它的「体」。不过这个地方现在说的「略辨」,他为什么说略辨呢?那是因为在戒法当中,如果我们分开来说戒法、戒体、戒行、戒相,那么戒体才是详细地说明这个体,在戒法当中先把这个戒体简单地来认识一下。认识了以后下面紧跟着告诉你:啊,你怎么进去,所谓「显知由径」,明显地开显这个内涵,让你了解从哪一个地方下手进入。这个三部分。

第一节 示相彰名

示相彰名中分为二项

    • 一正示

    • 二杂简

15'28"P.129
  第一部分,现在看第一节「示相彰名」,又分两项,一个「正示」、二「杂简」。正示的,就是先把它那个内涵能够说清楚。其次呢,简是简别,简别有误解的地方、有混淆的地方把它辨别、辨别清楚。通常我们在论当中说立、破,「立」是你立的正义,「破」的是破人家似是而非的这种概念,这个两者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在这里简单地说一下。

16'06"
  我们常常提出自己的一个概念,自己说、换句话说立论,这个立论听起来言之成理,虽然言之成理,往往里边有很多错误,或者是不圆满的地方,就这样。我们先不要说错误吧!这样,说就算不错可能有漏洞,可能有漏洞因此不圆满。那么现在呢,再经过这个立了以后还要破,因为你立的不圆满,人家要会来攻击你说你不圆满。对呀!然后经过这样地正反两个方向,一深细地辨别以后,那么产生一个什么功效呢?天衣无缝!所以在理则学上面有一个概念,说这个──我不要说理则,我说一个实际的比喻在这个地方,让大家马上了解。

17'12"
  譬如我们今天这里开一个会,大家有不同的意见;那么现在我们说现在有两类意见:甲,赞成这个请举手──那些人举手;乙,赞成这个请举手。结果甲乙当中,说多数,那么当然行得通嘛,少数你必须服从它。正式去行的时候,有人在那儿闹别扭。欸?决定了你为什么还要闹别扭?他就说:「我既没有同意甲,也没有同意乙。」你怎么办哪?傻啦!是不是这样啊?我们往往碰见这个问题,你怎么办?你跟他讲道理,他也跟你讲道理呀!要是做事情做不通。

18'01"P.130
  现在不是这样,我把这个问题这样:现在这里有两个方式,如果说你赞成举手,如果你反对不举手;反过来说,不举手就是反对的,就是这样。然后呢,只要举一次手,看举手的多就听举手的,不举手的多就听不举手的,只要你服从这个原则说少数服从多数。举了一次手再有问题的话,他要嘛不跟你讲道理,本来这个是讲道理,是不讲道理本来不在此例;讲道理的话,这个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对不对?如果他那个时候还有问题的话,很简单嘛!你刚才举、不举:举,那么那就是属于这一类;不举,属于那一类。好了!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你没办法!大家懂不懂?

18'58"
  所以说这两个矛盾的概念,你必须把它分类分成这样,然后最后采取这个原则。所以他们正式地这个在论当中,为什么要经过这么严密的论辩呢?就是把经上面说的这种概念,各个不同的部派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解释,然后呢经过这么严密地论证以后,产生一个确定无法动摇的结果。现在修行这个是绝端重要的!所以这个两科有它的殊胜的意义,不是说,啊!随便说一下就行。现在看「正示」说些什么?

第一项 正示

正示

    • 初示相

      • 初标示

      • 二正明

      • 三出从圣所以

    • 二彰名

      • 初蹑前

      • 二正示

19'46"P.131
【《事钞》云:「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要令受者信知有此。」】

那么,这个是《行事钞》上头的话,下面呢《资持记》,《资持记》就是元照律师解释《行事钞》的,这样。因为这个《行事钞》的内涵文字就古拙、意义呀又深奥,好像我们刚才看了一下懂了,实际上差得天差地远。我想昨天大家已经有了一点经验了,所以头上那个两三天我多多少少会介绍一下,以后就不介绍了。现在看那个解释:

20'37"
【《资持》释云:「示相中,初标示。直下正明。法虽两通,不能委辩,但从圣论,故云直也。轨成者示法义也。出离道者圣所证也。要下出从圣所以。然此但示法之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学者思而得之。」】

昨天我讲完了,后来有个人就跟我说……我昨天怎么说的呢?我说,我们觉得这个弘一大师告诉我们,说南山的文很古拙,然后呢的确要经过元照律师的解释;结果我们去看的时候,好像《行事钞》南山祖师的文虽然古拙还懂,看了下面那个《资持记》的时候,看得莫名其妙,越看越胡涂!他就说:「一点都没错,我觉得满好嘛!你看得是越看越胡涂。」现在我们来把它,正因为他说了这个话,所以我不像昨天那样解释,我完全是──想就很古板地、很科班地这样。我没有真正地学过这个科班,我试着这样去一步一步解释,你们听一下看。

22'02"P.132
  《行事钞》那个里边哪,说起来很简单,「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这是一个小段。说谈戒法嘛,如果我们谈,就法来说,这很……不说,不局凡圣,圣也叫戒法,凡也是戒法,这很容易懂嘛!「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这是一句,两句一个段落,直截、直下了当地说这个法,那是指什么?指这是一个轨则,这是一个轨道,从这个地方让我们能够跳出生死轮回痛苦的这个道,也就是轨。下面「要令受者,信知有此」,要使得受的人信得过,了解有这样的一个东西。这个文字好像很容易懂,下面的解释啊,那真是很胡涂。那么现在呢,我把它用《资持记》的那个解释,一段一段地来细说。

23'11"P.133
  《资持》释云:「示相中」,示相中就是说现在要正式、正确地告诉你戒法的内涵。这个内涵就是用那个,说法相、法体,在体、相一对的时候,体是体、相是相;解释的真正内容这个体离不开这个相。譬如说汽车,就是这个汽车的行相上面说明汽车的特质,所以这个示相啊,就是正确地指示这个戒法的内涵。这个当中啊,它来了!「初标示」,分三个段落,第一个就是「初」,「标」是标出来、标明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个标明总共三句,就是「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这样三句话。那么这里从这个地方,我们再看一下这个三句的意思。现在我们不是要说戒法吗?是的!仅仅就那个戒法来说的话,是,凡也是、圣也是,譬如说现在我们谈,喔!戒法嘛分哪几位呀?分这个、这个、这个、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依法来分的话──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然后呢以心来分的话上、中、下品;任境而彰的话是无量无边等等。凡夫也用这个,圣人还是用这个,证了预流果了、菩萨了、佛了,他还是现一个比丘相,他还是依法来说,所以很广泛。那么这个是第一段,就是整个的来说。

25'13"
  这一段也有个功效,有它的特别的。平常我们谈一般问题的时候,往往自己有执着,偏在自己的见解当中谈这个问题。而菩萨祖师们,他谈问题的时候都是究竟圆满的,所以要谈「法」,你一定要把法整个地说清楚;然后呢在这个法当中,你谈的那一部分再把它说,或者是分析、归纳、演绎了以后,「局」在那一部分去谈。第一天曾经说总、别,在说明的时候是相对的,在运用的时候是互相配合的。这个「别」正是要满足这个「总」在谈,所以你永远不能,当谈别的时候永远不能忘掉总,当总的时候永远不可以忽视这个别。同样地,讲「圆融」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行布」,讲行布的时候不要忘记圆融,否则圆融也错、行布也错(注①。所以第一句就说出来这个「法」。

26'22"P.134
  现在呢,第二个「直明此法」,所以「直下」,「直」以下,换句话说,这个就是「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这个两句。这个两句是干什么?「正明」,现在呢正确的,正要说明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所说的戒法。所以他说:法虽然两通,也可以通圣、也可以通凡,现在这里我们没有办法,不能跟你啊,「委」就是细,细细地来说明。为什么不细细地来说?这里没有讲,但是在经论当中,已经告诉我们很明白,「火烧头燃,尚可舍置」哪!你不要戏论哪!跟你不相关的事情不要管哪!现在你最重要的,你用得上的那一部分哪!因此你用得上那一部分,那个凡的部分我们就不谈它了,所以这个道理。

27'30"
  所以说,你们看了论以后的话这种问题都解决,不看论他只能说「不能委辩」。为什么不辩呢?不问可以,反正我们老师怎么说我也跟着他怎么听;但是要细细地来说的话,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真正的原因在,我们还是应该了解它。所以说,哦!是不能委辩,那么现在呢,说「但从圣论」,所以说「直也」。那么所以对我们现在用得上的,直截了当的、真正有关的,一定「从圣」,那一方面来说的。这个圣是什么一个内容呢?所以说「轨成出离之道」,「轨成」两个字就是示法的意义:哪!现在这个法它的意义、它的目标是什么。那用了这个做为一种轨则、做为一个规范,这个圈子当中这是一个法则,这是一个轨道,让你在这个上面去走。走到哪里去呀?走到出离生死之苦,暂时的、究竟的,都从这个地方走。所以这个是「圣所证」的,就是怎么样导你从凡出圣。

28'47"P.135
  也许大家问:「欸?既然从凡出圣的话还是包括凡圣啊,你为什么又从圣而说呢?」欸!这个里边又有问题,再看下去。「要下」,要下总共只有两句,「要下出从圣所以」,来了!告诉你从圣的原因──「要令受者,信知有此」啊!要令受的人信得过。信得过这句话有个定义噢!就是你以前不认识,或者不相信的,说明了以后你了解了,信得过:噢,这样的啊!嗯,是、是、是!因此说「信为欲依,欲为勤依」,信得过了,跟你原来不一样,你信得过它了,你想要去追求它;要去追求它有这个心,你才能勤勤恳恳努力去做,这就对了!

注①:圆融、行布乃华严宗之教义。行布门全名为「次第行布门」,指凡夫透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位,由此顺序渐进至佛果位。圆融门全名为「圆融相摄门」,指一位中同时具足一切位,一切皆悉圆满具足。由华严圆教之角度看,圆融、行布互为一体,全无矛盾。请参《华严经探玄记》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五卷,第108页下栏。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