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a第2冊 第十卷.A面P.35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2册 第十卷.A面P.35

00'06"
【于是到后面所谓通教、什么别教、圆教,或者是下面是小、始教、终教、顿教、圆教,所以讲后面那些东西的话,他渐次深入。渐次深入,它这个律已经有了,他停在那里不讲,一直等到讲到最后究竟圆满,又重新回过头来讲小的,所以叫作「重扶」,这个里面有很深远的意义在。】

00'35"
  讲理论的时候,是,告诉你一步一步慢慢地渐次上去,于是让我们认识究竟圆满的这个构架。认识了以后下面该如何呢?行持。所以前面是立见,后面的起行。立见的时候,从小一步一步上去,所以小的那部分戒讲了,只讲这个;然后这个内涵是越来越深广、越来越深广,讲到究竟圆满。究竟圆满了回过头来,对那些想走究竟圆满的路子的那些人,要讲他的「行」了,那个行还跟小乘一样,所以叫作「重扶」,这个就是《涅盘》的真正意趣。如果你了解了这个,然后你回过头来看,我们就不会说:哎,我是大乘行人,那个小乘的戒不要管。错了!小乘只管自己尚且这么严密地认真,像大乘,你要管法界一切众生,你这么小的地方都做不到,你还谈什么大呀!不过,这个道理,这里现在暂时不提,只是简单地了解一下。继续看文:

01'45"P.36
【学者临文,无宜混滥。良由以小望大则大小悬殊,以大摄小则小无不大。故《事钞》引《胜鬘经》《智度论》并以声闻毗尼即大乘学,又《戒疏》所引《大集经》中五部虽异不妨诸佛法界涅盘,又引《无量义经》云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异耳。今宗准此诸意,并以圆意用通律乘。】

这地方停一下,说现在我们学的人,真正的「临文」,在开始学了以后,注意喔!不要「混、滥」,不要把它混杂,一混杂就弄乱掉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要了解一下。我们往往觉得:那就是混乱了,多了以后混杂了,那好啦,就是简单!这是一个办法,是一个办法。但是这个简单的结果,往往容易造成将来挖马路的这个后遗症。大家清楚不清楚?反过来呢,那么你说:好了、好了,我多。多了以后呢,混又滥、杂,无下手之处,变成空谈戏论,于是戏论纷然亦毫无意义,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弄得清楚、弄得清楚。

03'25"P.37
  所以昨天曾经说过了,我们这个道宣律祖是功在万世,繁而不费。还记得不记得四句?虽然繁,不费,就这样,乃至于是参而不乱,幽而不隐。这个我们就牵涉到善知识对我们太重要,我们学任何东西,你必须要有很正确的认识,那要靠圆满的这个传承、师承。因此这么一来的话,我们能够,欸,能够一开头的时候把握住全部。所以他警告我们说,现在不是说碰到哪里就是哪里,你要圆满地认识,那个时候注意:不要混、混杂,不要滥。

04'17"
  于是在这个地方特别指的,就是刚才整个的内涵当中大小。说「良由」,喏,你从小的那一方面去看的话,对不起,那这个「大小悬殊」,所以印度当年小乘会对这个大乘这么排斥的原因。但是反过来,你从大的地方去看的话呢,「以大摄小则小无不大」,从大地方去来看的话,没有一个小不是大。比如说我们现在造这个摩天大楼,造那摩天大楼从哪里盖起?最小的基础盖起。盖完了以后这个基础是什么?摩天大楼的基础,哪有一个地方是不大的!我们住在那个顶楼,实际上,妙咧!你那个顶楼可以不要,基础不能不要耶,对不对!你住在那个顶楼是不是你也住在基础上面?是不是你这个大,缺不了一点点的小的,对不对?所以他说从大地方去看,则小无不大,这不是个空话啊!我们任何地方都是如此,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前面所以把那个深浅等等,简单告诉我们的根本原因在这里。

05'24"P.38
  我们现在修学佛法最苦的就是莫过于此,尤其是大乘佛法,啊!讲是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对前面这个很多基本概念把握不准。所以说小嘛,又不甘心,结果弄了大,大了以后呢,又混、又滥,不知如何下手,不吵架算是好的。说我要修行,关起茅篷来修,修了半天没有方法,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损失。这也是我自己最痛苦的,也可以说代我自己保护说:哎哟,一番好心。结果对不起,那个好心虽然是好心,那个好心虽然是好心,你没有正确的方法──这个「人」可以原谅你,「因果」、因果上面这个好心,对不起,你好心没有正确的方法,你没有办法。不能因果说,你好心,好、好,还让你成佛,天下没有这样的事情,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在这地方特别像……虽然像这种事情,平常我们常常说的,可是现在同样的一句话,它有它的真实的内涵哪!以后大家注意:大小彼此之间只有相辅相成,而且必须如此的理由,绝对并没有大家个别互相你争我夺的这样的关系在。除了大小以外,彼此宗派其他的一切一切,无非都是如此!

06'57"
  下面呢引证,特别引证说《事钞》,就是《行事钞》引那个《胜鬘经》跟《大智度论》。他所以引这两个,这地方我随便……事情虽然小,我也随便点醒一下。那个祖师引的时候都很清楚──经、论,他不会说要引一大堆都是论,要引一大堆都是经,除非有必要,否则次第很明白,大乘是大乘的,小乘是小乘的。《胜鬘经》是大乘经当中的这个比较圆满的说法,《智度论》亦复如是。所以他说「并以声闻毗尼即大乘学」,你明明不是大乘的经、大乘的论吗?他就说得很清楚啊!哪,就是这个声闻毗尼,这是小乘的这个戒律,就是大乘我们该学的呀!

07'53"P.39
  除了这个以外,所谓《行事钞》以外,后面又有一个《戒疏》。《戒疏》啊,就是《戒本疏》,《戒本疏》当中又引《大集经》。《大集经》上面也说佛悬记说:「最后我(佛)走了以后,涅盘了以后,这个戒法会分五部,虽然分五部但是都是戒。」所以那个时候佛已经悬记了。最后「不妨诸佛法界涅盘」,你只要照着这个路一步步走上去,你还是走到最究竟圆满的,说佛的法界涅盘。平常的涅盘境界小,法界是究竟圆满的涅盘,它是名字不同。也相当于说小学、小学──欸,这个是说中正国小,那个是松山国小,那个是私立小学。制服容或稍有差别,但是念的内容本身一样,你只要念过去,到最后究竟一样的,这是我们应该了解。

09'02"
  然后又特别引《无量义经》,《无量义经》就是佛说《法华》之前的先入无量义处三昧,这个有他的一个特别的道理。佛说无量义,但是总一个空,这个地方出一切。说法水是一也──同样的法水,只是不同的地方,江就江水,河就河水,井、池。那所以差别是你的容器的分耶,不是法的不一样耶!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个以后,说「今宗」,我们这个圆教宗,「准」这个上面的种种经论告诉我们的内涵,然后用圆教圆满的意思来会通这个律乘。会通那个律乘,于是变成功我们今天的圆教宗。最后下面呢,这段话叫是破邪,平常我们都是立正、摧邪。

10'07"P.40
【如昔光师直以《四分》判属大乘,太为浮漫。近世相承以为至说,此全不晓大小分齐。或有不许分通,专判为小,此又不了假实两宗教之优劣。过犹不及,此之谓也。」】

那么他最后呢就是正立,所以立正以后,他下面简杂破邪,错误的这个概念就指出来。「昔光」,那后面批注,「光」就是北齐的慧光律师。真正说起来,这个慧光律师是道宣律祖的这个传承的师长喔!换句话说,谈到法的时候,哪怕是师门,你不圆满的地方,他照样一一要指出来,说得清清楚楚,这样的!同样地,实际上我们四分一宗,四分一宗的不圆满的地方,经过我们道宣律祖也指出来了。所以我们要了解,从这个地方看那个祖师的心意,他绝对是这样,绝对不是祖师不懂,后面会说得很清楚。不是祖师不懂,只是条件不够,说了没有用,所以跟我们相应的那一部分说到这里为止;后面的人够条件了,然后一步一步告诉你,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11'33"P.41
  比如我们现在世界来说,我们总觉得:哎呀,现在这个开发得不得了,前人所不懂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假定说前人没有这个努力摆在这里,凭我们这一代短短的几十年,我们有可能把我们认识的领域推展到这个范围吗?不会!对不对?假定说我们的老祖宗没有造字,那都文字都不懂耶!假定我们老祖宗没有制定那个法令,我们不是一样野蛮民族一样吗?尽管你脑筋好,有什么用啊!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一点。所以我们看见那个破邪,以为是觉得前面的不对,错了!所以一开头的时候,我们很多小地方都应该注意。那么所以这个慧光律师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个《四分律》是从他那地方开始的。

12'23"
  实际上,慧光律师另外有一个,我们中国以前有一个「地论宗」,现在大家不了解了。摄论宗、地论宗,那就是华严最早的一个开宗创派的祖师。后来他那个地论的真正究竟的意趣,都被华严摄受,发扬光大,所以它就消失掉了,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祖师。那么那时候他怎么说呢?他说这个「《四分》判属大乘」。这样一来太浮漫了、浮漫了!《四分》是什么?欸,是过分的小乘教,它能够引导这个小乘过渡时期,就这样。像我们上高速公路那个引导一样,那时候还没有正进入高速公路,可是已经靠近高速公路,透过这个上去必不可少的,你把直接看成高速公路,那不对!所以在没有到的时候,你不妨说,是;究竟意趣来说,那差一点,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

13'29"P.42
  所以他说「近世相承」,道宣律祖那个时候,大家说:哎呀,就是这样了!那个并不正确地了解大小的完整的这个齐限。那另外有一类呢,他又固执得很,「不许分通」,于是「专判为小」,那又不了解这个真实的内涵。「过犹不及,此之谓也。」那么这个话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孔老夫子说的:「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到底孔老夫子说的什么,我也不敢肯定,反正是这个是儒家告诉我们的一句话。

第三节 显知由径

显知由径中分为五项

    • 一圣道本基

    • 二戒有大用

    • 三略解名义

    • 四优劣有异

    • 五重受通塞

14'07"
  第三节「显知由径」。那么前面第一个是名字说出来,「示相彰名」;第二个呢,「略辨教体」,约略;第三,现在呢,好,怎么进去、怎么进去,以及它这个有一些真实的什么内涵。分五项:圣道本基,戒有大用,略解名义,优劣有异,重受通塞。我们一个一个看一下。

第一项 圣道本基14'43"P.43

说这个是作为圣道的根本。实际上这也是道,道当中的基础,道谛当中的,这是通达那个,从凡夫通达到圣人境界的这条道路当中的根本,本就是基。

15'05"
【《戒疏》云:「斯乃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拔诸有,同登彼岸。为道制戒,本非世福。」】

这个文字容易懂,下面看一看,念完了一起解释。

15'23"
【《行宗》释云:「为道者通而为语即指三乘。推佛本意,下至翻邪,终为一实而作前引。况经开会,殊途同归。《涅盘》重扶,无非显性。今明为道,专指佛乘,止息化城终非本意。故知化本尚非二乘,岂为世福而立斯戒。」】

这个说明,先看那个《行宗》的解释。「为道者」,这个道就是苦集灭道这个道,那么现在整个就是佛道的这个道,整个的佛道。那么佛道通指三乘,三乘都包括在里头,小乘、然后中乘、大乘统统。不管是哪一道,无非是摄化的方便。就究竟意义来说,所以说「推佛」,我们推测佛的根本意趣,那不要说三乘,乃至于翻邪三皈。这个翻邪三皈就是有别于……这个三皈,有五戒也是三皈,八关斋戒也是三皈,然后呢十戒就是沙弥、沙弥尼戒也是三皈,后面这个具戒不是三皈噢;说最起码的,换句话说。这个最起码的目的何在?「为一实而作前引」,无非是为了最究竟圆满的这个道路而作方便。

17'13"P.44
  「况经开会,殊途同归」,它本来就是这样,何况又复明显地说开权显实,他告诉我们所有的各种方法,目标都在这里,所以不同的殊途同归一实。那个就是《法华》上面说:或者是一合掌、小低头,无非最后究竟圆成佛道。大家还记得《法华.方便品》上面那个偈颂吗?「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他先是告诉你,说这个、这个、这个……是一大堆,乃至最后,最后这样、这样,乃至于一合掌、小低头,乃至于散乱心跑到庙里说:「哎呀,阿弥陀佛。」你就这么一下,究竟也圆成佛道。这个就是开权显实,不管用任何方法,适应不同的根性使用的方便,最后都引导他究竟圆成佛道,佛出世的目的在这里。释迦世尊在《法华》上面说得很清楚──不但我,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过去诸佛已说这样,现在正说,将来还是说这个。那么最后「《涅盘》重扶,无非显性」,最后显出根本意趣来。

18'49"
  所以「今明为道」,现在我在这里讲的道,是「专指佛乘」,这也就是圆教宗的特别意趣。于是说,「止息化城终非本意」,这个化城就是《法华经》的〈化城喻品〉上面讲的,中间三百由旬的这个化城,指声闻乘来说。知声闻尚且不是本意啊!所以「故知化本尚非二乘,岂为世福而立斯戒。」它前面这个有道理的。所谓二乘已经出世啰,尚且不是根本意趣哦!那当然等而下之的为世间,难道还会做这个吗?世间所以开五戒、八戒,目标还是一样的,引导你到究竟圆满这条道路上面去,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个是圣道本基。

19'44"
  他为什么这个地方特别强调呢?因为这个「本」,我们现在学的是《在家备览》,也可以说是为在家人说,也可以说我们真正进门的下脚第一步,这个第一步,就是要准备通到最究竟圆满的地方去的。所以「由大望小则小无不大」,那么现在把这个内涵正确地告诉我们。告诉了我们以后,我们内心当中随时随地──因、因!注意啊,一切无非都是因!你要圆满的果吗?因在哪里?起心动念。

20'28"P.46
  因此,我的老师也告诉我,我现在常常这样说。以前我常常说,总客气:「哎呀,我是不行啊!」我老师告诉:「你谦虚要的,但是我建议你不要说这个话。」怎么说呢?我告诉:「我不行谁行哪!」但是不要说出来,说出来不是一个疯子嘛,就是个狂夫。自己告诉自己:「我不行,谁行!」所以你看印光大师,尽管他是告诉我们:「欸,是末法了,念佛。」但是他处处地方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印光大师用儒家的,儒家嘛就是三代的。现在我们学佛,我们怎么说?「释迦世尊如是,阿弥陀佛如是,有为者我亦如是!」说我念佛,为什么念佛?我要学阿弥陀佛。我们应该有这种心理呀!不是说我现在学到他,现在是不是应该下因啊?对!你还没做,已经下了个焦芽败种的因,请问你将来结什么果啊?道理不是很简单吗?对不对?清楚不清楚?所以说,正因为你下圆满的因,所以你走的时候你就不狂了。如果说走的时候:「啊,我就是阿弥陀佛!」那你是一个不是疯子就是狂夫,谈不到学佛。这我们必定应该分得很清楚,所以前面一再地方告诉我们哪,不要混、不要滥,都从这个地方说。

21'58"P.46
  所以平常我的老师,以前我也这么谦虚说:「哎呀,我是不行的啊!」说:「你不行,不要开口;不行,好好努力学!」当时我听了,哎,吃了一个闷棍,现在慢慢地了解了。对嘛,正因为如此,所以你跟着老师学,这样。他常常告诉我:「我不行,谁行?」可是他不要讲。以后慢慢、慢慢地清楚,慢慢、慢慢地越来越清楚。当你有了这个心情了以后,你自然而然不会被挫折所败。

22'28"P.47
  我想我们很多修学佛法的同修都有这个经验:佛法好啊,啊!实在好,美不可言!然后进来了。一进来了,第一件事情,一头雾水;再下去的话,心灰意懒,唉!什么叫一头雾水呢?看看三藏十二部,我们跟人家比,说天主教,「你说了半天──一本《圣经》,你看我们佛教三藏十二部!」跟他两个人诤论好像很光荣、很有面子;关起门来自己一看的话,我的天,不晓得如何下手!这就是一头雾水。来了!做了,然后看见里边是,啊!一片混乱。

23'14"
  现在,我的心情不一样!是不是这个状态改了?没有,完全一样!我现在了解,什么?业。既然是业,业是哪来的?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业是你自己造的。我以前没有造这个好的业,所以现在这个情况,了解了,正是我下手之处啊!我不会跟天主教、基督教说:「你看,你只有一本《圣经》,我有这么多!」不说!「欸,不错,你还有一本《圣经》;我,还要更多。」《圣经》我还可以马虎一点,这个三藏十二部我不跟你马虎,与其跟你两个人说是非,关起门来我好好地摸,第一个心情就不一样。

23'57"
  摸进去摸得不对,摸得不对,我把我的失败的经验告诉他,欸,为什么摸不对,就是没经验;摸错的这个经验,就是我以后真正成功的本钱,第二次不会再错啦!所以摸错一次,我觉得我又获得一个经验;摸错一次,我又获得一个经验,我就可以改善了!别人做那个事情,一开始做,想得很好,做了不行;我做了几次以后,我晓得错误在哪里,我就不会再犯错啦!这心境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越挫越勇,在表面上看起来一无是处,我内心上面很清楚。哪里来的?哪!就是这个,两样事情,你们记住──「见」是师长给的,借他的眼睛,「行」是要靠我们两条腿;你去跑、跑、跑、跑的,你的眼睛也开了,就这样!

24'56"P.48
  所以我们现在继续地看这个,尽管我们在家,尽管现在翻邪三皈,尽管是五戒、八戒,哦,说最小的,它目的是这样。那么,继续下去。

25'15"
【《戒疏》续云:「然烦惑难清,要由方便,致设三学用为治元。故《成论》云:戒如捉贼,定缚慧杀。三行相因,斯须摄济。 故初行者务先学戒,检策非违。三业清净,正定正慧自然而立。」】

那么这个《戒疏》上面继续告诉我们:哦!这个圣道的本基,为什么本基这样呢?下面解释,《行宗》,《行宗》就是解释那个《戒本疏》的。

25'56"
【《行宗》释云:「欲明三学开设之致,此略叙之,则文无所壅。】

这一段比较难懂,所以我一段一段念,一面一面解释。前面的「三学」就是戒、定、慧。他为什么把圣道开为三项,而这样地设立这个戒、定、慧呢?那原因这样,这样地分开来,简单地说明,使得我们学的过程当中,不会弄不通,「壅」就是不通。换句话说,他这样的次第的说明,大家还记得吧?前面说「言有次第,行不先后」,言就是言教,那么这个言教要告诉我们有它的必然的次第,于是在学的过程当中,这个文才不会弄不清楚。下面:

26'58"P.49
【夫一切众生,本来皆具真精妙性。性之为体,唯寂唯照。】

这个说它的……平常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听过经论,我们晓得我们本具的真性叫作「真精妙性」,这个我就这里不细细解释了,大家很清楚。而这个性的本体是什么呢?「唯寂唯照」。它的体是寂,它的用是照。因为寂,所以没有一样东西能够乱它;因为照,所以没有一样东西不明白。但是问题在哪里呢?「一迷此性,乃昏乃散。」佛叫作觉者,就是觉这个;我们迷,就迷这个。一迷,对不起,不了解的话,又昏又散,又不寂又不照。于是把这个觉是「翻号无明」,本来叫明嘛,现在叫无明,就是这个样!

27'53"
【积成烦惑,计有人我,随境发毒。鼓身口意,造生死业。流转诸趣,亿劫无穷。】

这么无明这么一来的话,于是积累成「烦惑」。这个就是我们的惑,或者是从根本无明,所以是《起信论》上面三细、六粗等等,不同的开合,如此而已,这个也不细说。于是又「计有人我」,有了我就有人,这样。有了执,开始「随境发毒」,那个东西遇见境了以后就发,毒就是指贪瞋痴。这个毒再「鼓身口意」,说这个由于这个意念当中,受贪瞋痴的影响,然后呢,于是我们一一身口意都造生死业。这个文字比较容易懂。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