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a第2冊 第十二卷.A面P.97

上日下常老和尚 如意成 2020-09-16

 提示点击↑"如意成"关注获得更多资讯

第2册 第十二卷.A面P.97

00'07"
  比如说:我今天要杀那个蚂蚁;那么由于什么心理面啊?你瞋心而杀、贪心而杀、痴心而杀,这个杀不一样的。瞋心是觉得这个蚂蚁我就是讨厌牠。贪心的话呢?蚂蚁还有贪心的?会不会?我并不是要吃这个蚂蚁,我这个地方觉得要是干净一点、要什么东西,所以为了我的喜好,所以损害他命,这个是贪相应法。所以由于这种心理,引发你后面的结果,这种引发推动你的力量,说这个动机的引发所在,受了这个烦恼的影响,然后推动你下面这个心理一样去策发去做的,这个叫作等起──由于前面等流而引起的后面这个心理状态。所以这个意乐分这个三样东西。

01'06"
  那么这个阙缘呢?你去看,这四项东西当中再细分的又加两样东西,一共六样,所以这个六样东西啊,有一个缺少掉了,这个罪就又不究竟,所以这个阙缘指这个而言,那么这详细的以后我们讲。那么在这个阙缘当中,哪些是开、哪些不可以开,所以开遮等等,它也有这个不同。好!这一句说完了,下面:

01'35"P.98
【次释戒义中(解释那个戒当中)。戒以性名,性通三性,且论善恶互不相容各得禁义。恶律仪亦名恶戒,屠儿猎师旃陀罗辈常行杀害,名受恶戒持恶律仪。】

那么这个呢,就是上面的第二段,「二者戒义,戒者性也」那一段。这个戒是就它的本性来说,这个性有三个:善、恶以及非善非恶。这个里边有善就没有恶,有恶一定没有善,所以两者东西像明跟暗一样,明来了暗自然没有,暗来了明一定没有,所以叫互不兼容。因此这个善有善律仪,恶有恶律仪。

02'34"
  那「恶律仪」在什么地方呢?「恶戒」的话──我们不管戒、律仪同一个名字哦──就是这个特别是对印度来说,「屠儿、猎师、旃陀罗」,他那个脑筋当中主要的就是专门杀,到那个时候不杀不可以,职业就是如此,他想法就是如此。那么这个「旃陀罗」是印度话,翻成功我们中文,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叫作「严炽」,为什么叫严炽?庄严,就是凡是印度人,现在还有没有我不知道,古代的印度啊,凡这类人他出去的时候他要拿一根竹竿,上面撑一个东西,撑一个东西,一方面撑那个竹竿让人家看,一方还摇铃,「刚当、刚当」摇,表示我专门做这个事情。人家看见他了以后,他也要避道而行,万一对面的走的话,他也让开,人家也赶快让开,就这样。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一个阶级,印度通常有四个阶级,那个旃陀罗是四个阶级以外的,四个阶级以外的。那四个阶级是婆罗门、剎帝力、吠舍离跟首陀罗;商家阶级是吠舍离,那个农或者是奴那个就是首陀罗,四个阶级。现在这个上面讲那个旃陀罗,那个四个阶级以外的。

04'17"P.99
【三释解脱中,约近远两义释之。近中,言随分者显非顿脱,即处处义也。】

上面已经说过了,这个不是究竟的解脱。

04'31"
【次远义者,此以凡地所受望后圣果故云远取,即前圣道本基义故云因戒等。圣总三乘。累该五住。】

这里简单地解释一下。那个「随分」的呢,就是我们现在眼前;远的的话,什么是「远」呢?最后证圣位这个来说。现在我们因地当中来说,是「凡地所受望后圣果」,的确,对我们现在来说这个是远因,将来会感得这个果报的,就是前面戒的大用当中「圣道本基」。然后他又解释「圣」是「总三乘」。前面说「绝累」,不是前面说「望彼绝累,由遵戒本」吗?绝累的「累该五住」,那么这个「五住」也简单地说一下。平常我们说,这个五住烦恼、五住烦恼,这个五住烦恼,第一个叫「见一处住地」,见是看见的见,一处是就是一处,一处、两处、什么地处,见一处住地;第二个叫「欲爱住地」;第三个叫「色爱住地」;第四个「有爱住地」;最后,第五个叫「无明住地」,这个叫五住。或者我们用另外一个名字来说:烦恼叫见、思、无明,这样,它是全部的内涵,这里不细说它。后面有个问。

06'19"P.100
【问:近远两释何以分之?答:此有多异。一近约止业,远望除惑。二近是凡地,远即圣道。三近是就因,远即从果。四近是渐防,远即顿破。」】

这个问答有它特别内涵,有它特别内涵。我们从这个上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戒真正的行相。这个行相不是名字哦!这个戒,从这个地方来看,就是我们心里面照着去戒、去做,这个应有的状态,平常所谓行相、行相的话指这个。我们尤其要了解,化教讲的行相,是主要的以文字为主,从文字去认识这个内涵;而真正制教,如果说在讲戒的时候、制教的时候,你不能了解这个文字所指的心理的状态的话,那个制教学不好,这个戒一定学不好。这个戒一定是从起心动念上面去说的,对了境以后,马上你有一个反应,那个时候就看这个反应是善、是恶,善的增长它,恶的就要防制它,这个才是戒的真正的内涵,所以叫摄心为戒。那么凡是以后在戒部分的行相的话,我们这个地方很重要的特别地要了解这个。

07'56"P.101
  因此这个问答就特别说,一个,「近约止业,远望除惑」。什么叫「止业」呢?当这个境界现起了以后,平常我们怎么办呢?随顺着一向的习惯,好的境界现起了,怎么办哪?哎呀,很欢喜,跟着它去!这个欢喜是什么个状态啊?贪相应法。贪了以后,小的就是心里面动一下,大的话呢紧跟着行为就来,是与不是?行为就来,身口跟着而来,就这样。所以说了解了,懂得了戒,于是说:「欸,不可以,不可以!到此为止!」这个心就不随贪走,停止了,所以这个叫止业。

09'00"
  本来你要造这个恶业,现在你造的是持戒,这个持法叫作止持,止持;那么,这个止持、作持后面有解释的。摄心真的摄的就是摄这样,所以这个是近哦!看看这个近是什么?就是我们随分当任何境界的时候,真正将来受了戒,然后去行的时候这样的:碰见这个境界──哦!现在晓得了,不再随境而转,停止更造恶业。停造恶业当下是什么?是善业嘛,就是这样,这个是近。然后「远望除惑」,欸,慢慢地、慢慢地你就不随它去啦!否则你在增长啊!至于说这个除惑的情况,就看你见解得透不透、力量的大小、行持得够不够,指这个而言。

10'10"
  第二呢,「近是凡地,远即圣道。」因为你步步地能够这样地内心上面把持住,这样一来于是慢慢、慢慢地一步一步增上,所以又进一步地说凡圣。第三呢,近是因,远是果,就这样,所以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或者你仅仅能够挡住这个业,或者你能够了解这个惑,乃至于惑、业两个,共同地把它挡住,于是这么一来的话,眼前这个因,将来就感得这个果。

10'52"P.102
  还有呢,「近是渐防」,这个持戒就是这样哦,一件一件事情上、一件一件事情上、一件一件事情上面;「远即顿破」。谈到那个顿、渐,这个地方也简单地说一下。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学──哎呀!这个一样一样来麻烦,最好一口气解决。实际上是这样吗?实际上这样吗?在表面上去看,是有一口气解决的这样的行相,但是你就深远的内涵去看的话,对不起,这个顿渐之间彼此间有它必然的一个关系。我们去上班赚钱,然后呢,或者这个地方是月初发薪水,或者是月底发薪水。就发薪水来说「顿」,可是这个顿下怎么来的?是不是三十天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啊?欸,三十天还一点都不能差耶!任何那个断掉了你就死掉的时候,不可能断掉的。睡觉,睡觉在继续;吃饭,吃饭在继续,我们认得任何东西都是这样的。所以这个顿、渐,你表面去看是两件事情,你深远的内涵去看的话,这两个当中有它必然的结果,所有的顿都从这个渐上来的,这我们要了解。

12'17"
  你忙了半天最后的恍然大悟,恍然大悟一剎那叫顿,所以前面的心心念念摆在这上面这是渐。那我们辛辛苦苦地、老老实实念佛,到最后的话往生这个是顿;然后你念的不是念的阿弥陀佛,是念「念佛是谁」,那时候开悟的是顿。同样的一个道理,现在我们持戒也是如此,你戒当中每一个时候剎那剎那把握住,将来你要得到这个果报,要求往生那是中品,要求增上生,你要求的都在这个地方。所以他这一段最后那个问远近,我们要从这个不同的角度认识它。

13'02"P.103
  下面那个小字,那个小字那就是弘一大师把它摘出来,摘出来。(编者按:请参看前面「翻名」、「释义」二科表。)说「名、义」有它的必然的次第,以及它的意义的不同,那么这个次第、这个意义,在我们行持上面都有它很重要的相关的内涵在。那这个这一部分又讲完了,第三项讲完了,第四个呢?

第四项 优劣有异13'33"

讲戒说优劣,这个优劣指什么?我们看这个文就晓得。

13'44"
【《资持》云:「优劣中。优即胜也。前后并单论别脱,此兼道定,还欲对显别脱功胜。」】

这解释一下。现在讲的什么叫「优劣」,优当然是超胜啦,比较好啦;劣嘛,比较差啦!说前面所讲的,整个讲的所谓戒、戒、戒,本身都是什么?都是指这个别解脱戒。这个别解脱戒或者你翻成毗尼,或者翻成尸罗,或者翻成波罗提木叉,那三个

名字翻成我们中文就是律、戒以及别解脱,这三样东西同一个东西。实际上呢,戒整个的来说是不是单单这个呢?不!还有另外的叫定共戒、道共戒,我想这个大家听说过。所以现在这个地方比较一下,说这个律,或者是别解脱戒,这个戒跟定共戒、道共戒彼此间有什么不同?那么,下面特别说明这个别解脱戒最殊胜、最殊胜。

15'13"P.104
  后面有一个小字做的表,那是使我们容易了解起见,大家随便一看就可以了解了。

  • 别脱─别解脱戒(处处解脱)─木叉戒─依受戒之作法而受得

  • 定─────定共戒───────禅 戒─与禅定共生 ┐
                              ├皆随心而发

  • 道─────道共戒───────无漏戒─与无漏智共生┘

15'26"
  不过这个地方有几句话,后面没有解释,所以我们不妨也看一看。别解脱戒,括号里叫处处解脱,或者叫木叉,木叉就是波罗提木叉。这个戒怎么得的呢?「依受戒之作法而得」,戒一定要经过一个受戒的仪轨,那个受戒的仪轨叫作作法,那么律当中叫作羯磨。关于这一点,我想在座的很多同修们,很多的同道们大家受过戒了,所以都看那个受戒的时候一定有仪轨,然后这个戒师父传给我们,我们去受。

16'19"
  实际上不仅仅是受戒哦!乃至于「但三归」也是一样,这个法师或者自己的皈依的本师他念,然后受的人跟着也念。关于整个的这个内涵,真正说起来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们是否得到这个三皈,是否得到这个戒,三皈有三皈之体,戒有戒体,整个的都在这个作法、羯磨当中。这个羯磨如不如法──这个如法,事前你有多少认识,心里做到什么程度,以及传给我们的这个师长,都直接地相关。关于这种道理后面都会详细说明。所以这个戒要这样得到的。那么定共戒呢?定共戒不要,你得到禅定的时候与禅定共生。慧呢?道共戒是无漏戒叫作,这个与无漏智共生。这个都是随心而发,不要经过前面的作法的,这个是彼此间根本不同之处。

17'43"
  现在下面把这个三样东西的差别在这里说一说。这个下面这个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往往说:「嗯!这个戒好像是……」尤其是现在很多人都不太重视这个戒,不要说一般的人,就是学佛的很多人也不太重视。这是我觉得对我们一个最大、最大的损失,非常大、非常大!后面随分的,我们就说下去。这个所谓大,不仅仅是说因为戒可以住持三宝,乃至于这些九道师训;就是对个人来说,完全对个人来说,这个也是一个绝大的大损失!下面来解释,

18'39"
【《事钞》云:「《婆论》云:木叉戒佛在世有,希现故胜。禅无漏戒一切时有。】

这个木叉戒,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那个作法──别解脱戒,这个戒一定要佛在世才有,佛不出世,没有。佛的出世,经论上面说这个像什么?像灵瑞花一样,那个几千年才出现一次。实际上真的几千年一次吗?佛的出世的话,啊!往往是多少百万、千万年,乃至于阿僧祇劫才出现。出现了以后也不一定有戒哦!在我们眼前常说的七佛,七佛当中四个佛不晓得还是三个佛,没有传那个戒法,只是一个什么──略戒;略戒佛在世的时候有,佛走,好啰,没多久没有了,这样哦!所以佛出世都不一定有。佛出世了,如果说只留着略戒的话,还是没有啊!所以这个木叉戒是非常稀有难得的东西、珍贵的。

20'05"P.106
  而这个「禅无漏戒一切时有」,禅戒那是叫定共戒,这个是外道也有;说无漏戒一定是圣者。说圣者怎么一切时都有啊?这样,缘觉啊、独觉啊,那个出在无佛之世,这样,只要证得这个独觉之果,对他来说就有这个无漏戒共,因此不一定要佛出世才有,只有别解脱戒那才是佛出世才有。

20'47"
【二木叉通情非情,宽故言胜。余二局情,狭故不如。】

那么「余二」的话就是定共、道共。定共跟道共都是随心而生,你心跟定相应,心跟无漏相应这个才行。这个木叉戒不是,作法通于情、非情,对那个境上面来说,这样;譬如说酒戒。那么它有很多东西这个不是跟定、道相应,所以它这个不像前面这样局狭。

21'28"P.107
【三木叉从慈心发故胜,能为佛道作因。】

这个波罗提木叉戒是从慈心而发的,就这样。这个是根本不一样的地方,譬如说不杀、不盗,它的根本原因在这里,而五戒之首是不杀。这个慈心而发的能够为佛道作因,其他的定、道不是。

22'04"
【四木叉戒者被及七众。绍续三乘三宝三道,住持功强。余二无能故劣。】

这个木叉戒广被七众,这个七众的话就是优婆塞、优婆夷这两众,然后加上这个出家五众:沙弥、沙弥尼、加上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这个里边并没有八关斋戒──通常那个八关斋戒啊,它是说包含在这个里头──所以我们晓得,通常佛弟子七众、七众,因为八关斋戒一天一夜,这样,这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对大众来说,这个内涵都分在这个其他的这七类当中。

23'00"
  这个别解脱戒有什么好处呢?「绍」是继续,能够把这个「三乘、三宝、三道」能够继续下去。三乘是什么三乘啊?声、缘以及菩萨。三宝呢?佛、法、僧,这样。那么三个道呢?就是所成的果,后面会解释,后面会解释。这个都要靠戒才能住持,上面已经说过,「佛法二宝,并假僧弘」,这个佛法二宝不是得定的人、不是缘觉能够弘的,所以这个只有波罗提木叉这个才有这样的功德。

23'57"P.108
【五木叉戒者唯佛弟子有。余禅戒者外道亦有。」】

这个木叉戒只有佛弟子有,其他的禅戒外道有,禅定,因为他定。下面的解释:

24'11"
【《资持》释云:「《多论》五种,】

《多论》就是《萨婆多论》,所以有的是称《婆论》,有的是《多论》,同一个。

24'18"
【初时二境三心四功五人。】

那个就是第一个「时」的话,就是说一个是佛出世,所以时间短;第二个「境」的话,境是通情、非情,所以广;第三个「心」,一个是行慈心,比较胜;第四个「功能」的话,就是它能够住持三宝;第五个「人」,就是一个是唯佛弟子,其他是外道。每一样东西都说明他超胜。下面这个文我把它念一下,念一下我们大家就了解了。

24'52"
【初时希常者。以木叉须佛出世,制方有故。余二纵非佛出,亦有得定证道之者,故常有也。二境中。木叉遮性通禁。余二但止性恶。】

这个我们了解。说定共、道共本身,他内心当中安住在定上面,安住在这个无漏的智慧上面,所以他不会,本性、本质上面不会犯,它并没有「遮」这个功效,「遮戒」的这个特征。也许大家觉得:这个既然是本性如此的话,这个遮有什么关系啊?说起来这个遮戒的功德非常殊胜,因为后面会继续地说明这个道理,会继续地说明这个道理。实际上,前面曾经说过戒有两个意义:一个是有本期誓,二是遍该生境。如果大家记得前面这个遍该生境的话,那就晓得这个遮戒的特别的功效。后面还要继续地讲那个遮戒,它为什么能够遍法界发的很多理由,这个以后到时候再说。

26'23"P.109
【三约心者。慈即大心,故是佛因。论云:禅无漏戒不以慈心得,谓从智得。此专自利,即二乘心,劣可知也。】

禅定不一定要慈悲,以及这个无漏戒不一定要慈悲,那个都需要智慧,需要智慧。以这个智见才能够得到,这个是专门讲自利。这个慈心、悲心那个就大,所以它的胜劣从这地方分的。

27'02"
【四明功有二。一摄生广,被七众故。二住持胜,绍续等故。住持中三种并以绍续字贯之,初所乘法,二即所住境,三谓所成果。 五约人中。外道无无漏戒,故但举禅戒耳,以彼亦得无色定故。」】

「初所乘法」,就是三乘之法;「二所住境」,就三宝;「三谓所成果」,就是前面那个三乘、三宝、三道。「五约人中。外道无无漏戒,故但举禅戒耳,以彼亦得无色定故。」这个我们容易懂,定是共外道的,定是共外道的。现在下面,

27'43"P.110
第五项 重受通塞

那么这个重受通塞,今天那一段,我把它整个把它讲完,简单地说一说,先念这个文:

28'01"
【《资持》云:「重受中。意令行者审己所受,更求增胜故也。」】

这个「重受」,换句话说受了戒以后,乃至于受了三皈以后,受戒不拘于五戒,乃至于沙弥以及具戒,受过了也都可以重受的。但是这个可以重受,不是每一宗、每一派都允许的,所以有的是可以允许叫「通」,有的不允许叫「塞」。那么下面就解释,真正的开许,就是通,为什么呢?「意令」,它的原意使得这个「行者」,行者是受戒的人来说,能够从这个教法当中一层一层地了解,仔细地观察、反省自己所受的内涵。

29'17"
  不是前面说过吗?戒本身哪,约心有上、中、下,约法嘛有五戒、八戒、沙弥以及具戒,乃至于更向上还有菩萨,有这样的差别。

如意成 ryc636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素食|艾灸|修炼|中医|佛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